- 最後登錄
- 2024-11-12
- 在線時間
- 5507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07-5-12
- 閱讀權限
- 80
- 精華
- 0
- UID
- 1287981
- 帖子
- 11280
- 積分
- 50315 點
- 潛水值
- 271448 米
| 回覆中加入附件並不會使你增加積分,請使用主題方式發佈附件。 太多的社會案件讓人心癢癢的,而恰巧這些案件都和說謊有關,那我們就來談談說謊吧… 撇開是否有人說謊,其實不同的人在經歷同一件事情後,本來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尤其對於一些模稜兩可的事件,各自做了不同詮釋,可能會有天壤之別的差異。十多年前有部法國電影「安琪狂想曲」就是從男女主角的角度來詮釋同一個故事,一個很甜蜜、另一個很驚悚!
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即使人們在沒有企圖要說謊時,本身對於事件的詮釋就是不同的。再者,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記憶痕跡會越來越脆弱,越來越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影響,導致可能無發區分哪些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哪些是聽來的。美國記憶研究大師Elizabeth Loftus和Katherine Ketcham撰寫的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當中就提到很多回憶自己有童年性侵的個案,其實並沒有被性侵,而是在互助團體中聽了別人的故事,而產生的假記憶。Loftus在一個節目中提到,如果要用三個詞彙來描述我們的記憶,那就是suggestive, subjective & malleable,也就是說我們的記憶是非常容易受到暗示、非常主觀的、且相當脆弱的。 ... |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