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或 安全提問
 註冊
|註冊|登錄

伊莉討論區

搜索
尊貴會員無限下載附件你準備好成為出色的版主了嗎?安全提問(回答) 和 永久尊貴會員 事宜
office催眠無碼 megvradobe國中
露出 geheroes oabf 085lost moo僵屍生活3131225除靈陰陽

休閒聊天興趣交流學術文化旅遊交流飲食交流家庭事務PC GAMETV GAME
熱門線上其他線上感情感性寵物交流家族門派動漫交流貼圖分享BL/GL
音樂世界影視娛樂女性頻道潮流資訊BT下載區GB下載區下載分享短片
電腦資訊數碼產品手機交流交易廣場網站事務長篇小說體育運動時事經濟
上班一族博彩娛樂

[繁]魔王2099 04-

[繁]再見龍生,你好人

[繁]被逐出隊伍的治癒

[繁]再見龍生,你好人

[繁]魔法光源股份有限

[繁]香格里拉・開拓異
吹水聊天室網友交友區靈異鬼故事生活百科及冷知識IQ題猜迷語趣味笑話區性教育專區布袋戲討論
知識問與答當兵生活趣談海外生活活動中心投票中心
查看: 2319|回復: 2
打印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原創]佛公子與二宮主【論心】[複製鏈接]

  中學生(1000/4000)

放下便是大得道。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701
積分
2003 點
潛水值
24517 米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5-25 05:42 PM|只看該作者|倒序瀏覽
若瀏覽伊莉的時侯發生問題或不正常情況,請使用Internet Explorer(I.E)。
本帖最後由 神之天驕 於 2013-6-25 06:56 PM 編輯

此篇乃我【論心文】之中的一部份,內容略略涉談,佛公子與二宮主【論心】感想,在此,與大家分享。

-------------------------------------------------------------------------------------------
-------------------------------------------------------------------------------------------


談論說"心"。實無從論起...


因"心"本無形無狀,無可名狀,連定義【心】字的意義,都顯得虛妄,因為心能不稱作心。


亦同無生萬有,實話說...用有形定義的字眼,闡述無可名狀的存在,無生萬有,萬有歸無,以有形解無形,不得全透矣。


從"心"字可衍生諸多道理,正是,無中生萬有,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從心所去,看,能得否,心的說法,太多、太美、太玄奧,卻始終無法道盡。


故,去繁求簡,連定義都放下,本無所在的談,有心、捨心、無心,是不解心相,如我問本心、初心、內心...


實則【佛陀】問【阿難】,心是什麼?心在那裡?結果阿難回答皆被佛陀推翻,試問,重要嗎?


知道又如何?如一問,問道,你有心嗎?


我相信我們都有心、都有智慧、思想,有情緒、感覺,但若說這些都不是心,你覺得如何?我倒覺得無所謂。


畢竟,是否否定之後,心的答案就此應現?或是因此得到什麼?


我想,心信信心是重要的,心無信念,不成心信,無信心,心自然無可從說,自己都不信自己,還能信從什麼?還有什麼道理可做導向?


相反的,人,生有信心,有自我信念在,別人談有沒有心,心在何處,在此看來,還是重要的問題嗎?


我深信自己,自感無礙、怡然自得,無有困惑,即使被人看輕笑淺,也是無惑而堅定。


不論是什麼宗教,人最主要的就是心的信念,信己之信,生無邊信心、信力,假如一個人信心不足,不心信自己,再談其它都是多餘。


疑己所信,正是心魔之障,一念之差,便足以傾毀自己一生。


信己心念,端取正覺,非由人論定,唯取正真。


一如前人自修自悟,全憑古經與個人心見,越是卓越者,自信心念,越是至柔而意堅。


一個傷心、碎心、逃心的人,說想出家,洗心淨罪,同,有一人,向一禪師求教,希望禪師為其安心,禪師言,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那人回說,自己怎麼樣也找不到那顆不安的心,禪師言,我已將你的心安好。


如人說自己有心,卻無法具體拿出,不能具體現於現實,而生一切本無空相之說,不如坦承,這個"心"不是心,真正的心是無法言喻的。



說,心為根本,講修行,什麼,清淨心,正心正見,於言表,皆是妄說,其,不過就是一種思想、態度,人們稱為心境。


但今天,我,不再認同什麼,一個人修行,走到一個階段,是是非非的論點,以是無謂之談,不分別什麼,如是,非是,如非,是非,當分別,清明,只是更加難透,正顯多餘時,也無所謂信與不信,還有必要談有心與否。


捨心、無心,即止觀不分,還有出家、在家之分別嗎?


已談捨心、無心的人,為什麼還要刻意出家?



如,有個法師收徒,對他說,為表你心跡之堅決,先去蓋一間穩固的自修室,其實,所謂,佛道修行在心中,天地人間,何處不是道場,還須刻意嗎?


有人問,你說的故事我未聽過,你說的我沒遇到過,所謂,有緣者得,實事求是的,我當問,我說的不是勸善渡惡的道理嗎?在受教之前,還非得引經據典、說以真實,對此般之人...


我得說,機緣未至,不予強求,要聽不聽、要受不受,非我能事,畢竟向善為好,是人本該之心,既生疑慮,便做說,彼此無緣。


真說、佛說、我說?只要是好說,誰說皆好。


有個慣作發表學說、哲理,對事物做出感論,善用各種觀點作寫文章,但,時常有人用"自我"或各種觀點對他做批評,但他始終不作回應,發表文論之後,就是完全傾聽,不論別人如何抨擊、打壓、否定,他都不回應,別人來請教,他也不做授教...


有人問他為什麼?


他說,他只是在學習,寫文發表是他認為從道、行道的本份,但他卻無教人的本事,也無與人辯論的才華,即使別人是誤解於他。


他續說,人生不是看一篇文章就能決定什麼,光憑片面、斷取他人如何的人,很難見得大道,是大不智,不是可取,故,不如,不說...。


所以他說,他自己好像說了很多,但實際上,卻從未說過一句話。而寫文章,看似批評,實則是可以用來更加了解自己,整理自己的方式。


一個人一生修行,領悟、經歷、各方學習以求近大道,其實不過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境與認知、思想得以在種種事項考驗折難下,得以舒解寬釋。


一個歷練得道者,當實際知道,我們的人生有那麼多問題,想改變別人,十之八九無果,故只得不停改變我們自己。


所有修行所求的,最真實的應該是【心靈】管理、培養,只要心靈夠健康正面,用心觀察、體會,處處項項都其禪機與道理。


有時我們的觀點要全面客觀,有時要單一純粹,有的是借題引用,用的觀點不同,得到的理,自然也有別,所以不必針對別人看的角度,重點在於自己看的角度,這沒有絕對的對錯。


於是心界層次不同的人,看的層次、角度、深度、廣度,皆有不同,故人,要從"心",去包容所有,不應生分別、比較,甚至於鄙視。


然後人總是難免一時有所罣礙,可能是惑疑不解、思緒不轉,無法通透得釋,總之是人,就會有罣礙,在某個角度來說,有問題,比沒有問題來的好...


人要覺得有問題,才會思考用心,會思考,是好事,但不是多疑,只是為了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印證所知之答案,總覺得自己沒有問題,看的夠多夠透的人,是無法進步的。


我是一個少讀經看書的人,只是慣於用各種角度、角色對等來揣摩每一件事的道理與可能,我不懂什麼深或淺,遠或近、多或少,一切得知,由緣來觸動,講來玄奧,但真是唯心所得。


只藉由平常所得之種種,自然便成,也無刻意"專經看書",人說,一法通,萬法通,一個道理懂了,其它道理也可開通,不能說盡知,只得自己所需之契機,講來,也是自己之成就,不見得能使大眾,皆能受益。


我相信冥冥之中有股力量,讓我得以隨緣得悟善道,而為己身之正道。


自己覺得受用、舒服、快樂,不必刻意藉外去求,"感應不可思議",去翻經看書,不懂,也看不下去的人,也能知理通悟,不敢說精深,但總可說要歸功於用心觀察、領悟。


一切唯心,當通曉以後,一切法於自然應心,自己知道該做什麼,該如何思想,在無聲表述之下,用心、潛心看待一切,自有定論。


不與人強爭論,也從不再想要獲得誰的肯定如何,當知的,在經歷的過程中,不停的改變與調整,做好自己份內,就是回饋社會。


心的高深,是一個人的心胸、氣度,這是決定一個人偉大不凡的標的,這些都是不可測數的。


心所代表,也可說是一個人看事處世的深度以及內涵,但總說來皆不可執與痴。


談到般若及頓悟,也有法師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開悟、頓悟,得以正確,好多人一邊肯定一邊否定我,是否正確,唯心可證,是否達及,自己會感應。


無跡可循、無理可說、唯己心明,答案就在心中。


再問一個問題,是誰要你習道、學法、從修行?


過去不可追、未來不可期、現在不可想,答案:唯心。


不能表盡,我某日心血來潮,向人言道,心已出家,身無出家,一生志業,不參經拜佛、經佛已在心頭恆坐,唯寫作道,便是心、行、經、佛、諸聖賢、諸神在,不更不移,唯信己之心,它法別說,於,近似借鏡,遠似浮雲,記若緣得,無別高深、不論誰說,自當包容、謙下、虛心、學習、不作分別、比較。


自古,一般教誨,人要表現堅強,不可柔弱,人要表現聰明,不要愚魯,但這是錯的,應,相反才是。


人要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


【剛者易摧折】


【聰明易自誤】


【至柔為至剛】


【大智得若愚】


【無我容萬有】


【無為顯為眾】


【無欲定無執】


【居下施為高】


【清虛習得道】


【自然理不痴】


如風形無體,卻能拔屋倒,水可方可圓,能夠懷山攘陵,柔弱才是真正的剛強,如"心",無可名狀,卻能再再擺佈、操縱著萬物一生,當此須知,直取不易得,求得取不求。


平時,退次進一,研習己信,該做為時,自當知道而能取捨。


一般人,其心思認為,聰明才能學習到更多更快,但是,一個智者,卻故意愚魯,因為大智若愚,更能習得更多。


舉一反三,是聰明,但愚者卻能得師長、他人的細心解說,待足夠了解,再用心領會,也能青出於藍而不漏真傳。


相反的,別人來求教,因不知他人心性,愚者言淺及不知,不輕易授教,是避免危害眾生,真正的大富翁,通常都是深藏有道,反之炫露財富者,可能虛有其表、內心貧瘠。


一個想要有所成就,心的功夫一定少不了,還要智力、精力集中在一點,而在其它方面做一個愚者。


有個人,當眾有人問他,現在人講求多才多藝,得以多元之機,不知閣下會些什麼?


那人笑笑回答,我生來無一專精,無一達道,可說是一事無成,只對諸【道】法說,諸事諸理,有些興趣研究,旁邊一大群人,立即嘲笑他,怎麼那麼差勁...。


事實上他是一個博覽群經,論語、思想學說,自悟自修,不露真相,道法意境之精深,實為天下翹楚之列。


相反,觀於眾,所得,不過一般水平,雖是廣學,卻沒有幾人可達何項精通。


人,不能有處處裝聰明之心,甚至於在專精之處也要示弱於人,即使面對他人的賣弄與無知,也要謙虛以對,謙下、不爭、不顯,反能棄華取實。


息而不動,反得見性,一切依循自然,從自然中,覺、悟,得道,心發的思想,恢宏有容,可大可久,能處順境,亦可處逆境,明心見性者,雖遇挫折打擊,也能一笑置之,迂曲轉進,轉念豁達。


人應反對物欲需心,如止相止觀,不作欲求華奢,當以精神生活為主軸,做為心靈習究,不享樂於人為之造象、設作,專思講求效法自然。


從天道去行,非貪人道諸相,種種,以精神、自信之念,役使物質,純樸至簡,淡雅為道,對人世用心體悟。


如此,心智才能一日一日增長,而古書經典,是為死物,單從字義解見,不能全然通曉,因人十分容易取表為思,故須,得以,靈活,不該死板去看。


縱使知意全然,但於生活體現於自然,也非照書去作,就真是正確之說。


敞開心靈,包容萬有,自然而然,便不仔失正道,書上所載,僅是參考。


有極高道德的人,都是樸實具心的,故求學道、佛法的人,不應驕傲、貪戀、執定、行妄想之說,凡事以【實】心為道,淡看諸求,從法自然。


心之所見,構成世界的本體,破迷見之後,更顯真實,如同夢、幻。


心與道,我認為是一樣的,老子說的【道】與我對【心】認知,頗為相似,雖然心可能還是比不上道的學說,但"心",也是具有無限可能,而且同樣是,看不到、摸不著,聞不得。


心,乃創造宇宙的源動力,心源萬相生,一切唯心是造,心能促使規律,如人所執定妄想,一切道理,本在心田,萬相萬律皆在其中。


心,是所有生物體的行為準則,道、法皆由心出,故,從來是由心得道,而非身得道,修,也是修心,成就心靈的強大【信念精神】。


在此【心】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最純然的發動者,它具有無窮無限的潛在力和創造力。天地間,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心】的潛藏之力,不斷發揮的一種表現。


心,所指的不是單獨、個人所有的,實際上卻是全體共用的,心境相通,自然作用,憑心意取,皆能通想,是至誠無疑,至簡不分,至柔能容者,才得相契通。


從心,得天道,去看世道和人道,方成道德之說。


心包含萬物之理,沒有形體、聲音、實體,卻永恆處在,故用心體會者,自從心域之中,得出萬物理說,這,不是一人之功,而是萬有之功。


而用文字語言,來形容心與道,總是,只得片面,始終不能道盡、盡道,故,心,亦不能稱作心,更無定字可定稱,如大道也是勉強稱為大道,唯靠領悟。


一切本為無,無生萬有,本為"無",源為"有",互生作用,同出於心,名稱不同而已。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任萬物與做而不加以主宰,助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居為驕狂,如此不居持恃者,功不沒也。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淡然處之",不要庸人自擾才是,招賢得庸,取月得影,失道偏色也,皆妄心之行想也。


無心,無欲是為消解貪痴,天道也是大公無私的,以此抱守清虛,無為、不言,才是,一視同仁,純任自然而自得,心寧也,也是長久之道也。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分享分享0收藏收藏0支持支持2
如果發覺自己無法使用一些功能或出現問題,請按重新整理一次,並待所有網頁內容完全載入後5秒才進行操作。

使用道具檢舉

  中學生(1000/4000)

放下便是大得道。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701
積分
2003 點
潛水值
24517 米
頭香
發表於 2013-6-25 04:22 PM|只看該作者
所有積分大於負-100的壞孩子,將可獲得重新機會成為懲罰生,權限跟幼兒生一樣。
本帖最後由 神之天驕 於 2013-6-29 02:09 AM 編輯

定期,老漢自推一下車,此篇也是用心打了許久,道友們多看幾次吧!!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這篇文章。

點評

神之天驕 snow7372 給你添麻煩了,抱歉。  發表於 2013-6-29 02:14 AM
若新密碼無法使用,可能是數據未更新。請使用舊密碼看看。

使用道具檢舉

  初級幼兒生(0/30)

人生在世,事無絕對,只為尋求一真理

帖子
181
積分
0 點
潛水值
18000 米
3
發表於 2013-6-25 06:39 PM|只看該作者
若對尊貴或贊助會員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我們查詢。我們的即時通或MSN: admin@eyny.com
版友所說對我的感覺只有似懂非懂,我的認知是對自己所該面對的事情要持有信心去克服,而不是一昧的想著其他方式來逃避去面對所要面對的事物,說起來很容易,但當自己去面對的時候通常都會開始感到疑惑,尤其是信心不足的時候總是會一開始就認為自己無法做到,哪怕所面對的事情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相對簡單的事情,只要缺乏信心就會感到恐懼,而感到恐懼就會不敢去面對.
應該算是題外話: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若新密碼無法使用,可能是數據未更新。請使用舊密碼看看。

使用道具檢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上傳和撰寫 侵犯版權(未經授權)、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