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昏沉沒胃口?全身痠痛,傍晚水腫,小腹越來越凸?總是喝冰飲、開冷氣,容易手腳冰冷?最愛麻辣鍋,痘子冒不完、口臭體臭纏身?以為能擺脫了便祕,大便卻濕黏不成形?別懷疑,你可能已經被「濕氣」纏上了。
「濕氣」是中醫說法,乍聽之下可能有點奧妙難解,「『濕氣』就像是一個代謝產物的概念,」陳曉萱中醫師解釋:「吃下肚的東西無法代謝掉、只要是身體代謝不掉的廢物,都會變成一種『濕氣』;例如多餘的油脂代謝不掉、荷爾蒙代謝不掉,留在體內就會造成一些不舒服。」這些不舒服,可以讓我們知道體內有濕氣正在伺機而動。
若沒有及時幫身體「除濕」,等到累積成痰、瘀,最後多是疾病纏身。陳曉萱中醫師就指出:「所有的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是因為『濕氣」無法處理。」
濕性致病三階段——濕、痰、瘀
Step1 根源→濕氣(寒濕、濕熱)
飲食、生活習慣與環境因素,都可能造成體質改變、累積濕氣。
寒濕:如果喜歡吃冰,造成脾胃虛寒、代謝能力下降,再加上吹冷氣、少運動,環境濕度高,排汗或大小便不暢,體質易偏寒且累積濕氣。
濕熱:如果愛吃重口味、甜食,攝取太多鹽分、糖分、油脂、刺激物,又經常熬夜,使代謝功能無法正常執行,體質易偏熱、有感染發炎現象且累積濕氣。
★ 若體內已有濕氣,又大吃重口味、燥熱食物或熬夜,濕氣化熱就代表有發炎現象,體質也會轉為濕熱。
現在開始排濕氣,遠離心血管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