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飽受抨擊和嘲笑的朝代,在世人的眼里,明朝幾乎集中了一切封建社會的腐敗因素,從宦官專權到皇帝昏庸,明朝的軍隊更是成了許多滿族遺老遺少們嘲諷的對象,的確,在明亡清興六十年里,明朝打了一連串的敗仗,清朝打了一連串的勝仗,在抗擊倭寇的戰斗里,明朝也曾遭受到太多恥辱的失敗,于是在歷史學家的眼睛里,明朝似乎成了連宋軍都不如的孱弱之師,關于明朝的軍事力量,如黃仁宇等著名的歷史學家也進行了近乎于刻薄的批判,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黃任宇對于明朝軍事力量的闡述,是基于萬歷十五年這樣一個特定的年代背景,他用抬高戚繼光一個人偉大地位的方式完成了對于明朝軍事力量的歪曲性嘲諷。通過片面誇大明朝軍事弊端的方式來證明明朝軍事力量的孱弱。在這種學術化的丑化下,雙手沾滿漢民族鮮血的八旗屠夫們成為了國家的驕傲,肉麻吹捧滿清王朝的漢奸學者們正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直到今天許多滿族的遺老遺少們依然通過各種現代化的傳媒手段,對于漢文明進行著不斷的攻擊和污蔑,對于走向和平崛起的中國來說,如何用最客觀的態度去看待歷史的光榮與恥辱,或許是和我們的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同樣重要的事情。
這些話題或許有些扯遠了,但是對于今天的中國來說,明朝軍事的強盛和最終的失敗,比滿清喪權辱國的歷史更加有借鑒的意義。我們正走上一條經濟高速發展的道路,和諧社會和以民為本正重新成為中國的方針,滿清倒行逆施統治所遺留下來的奴化思想與頑固保守精神正在慢慢的被剔除掉,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歷史更具有現實的意義。一個經濟水平和軍事科技水平都處于當時世界頂點的王朝為什么會在人類進入近代文明的前夜走向覆滅,已經產生了人文主義思想萌芽和近代科學觀念的儒家文明也同樣因為野蠻人的入侵而遭到了滅頂的打擊與可悲的倒退。明朝的軍事制度和軍事戰略究竟是怎樣導致了這樣的結果?片面的丑化只能是掩耳盜鈴,冷靜的分析與讀解方可以為明天找到一盞走得更遠的燈。
明朝軍隊真的很孱弱嗎?確實,明朝沒有象南宋一樣在蠻族入侵的情形下守住半壁中國的河山,明朝軍隊在倭寇的騷擾下曾經疲于奔命。明朝在與滿清的戰斗里遭受了太多的失敗,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沒落時期的明王朝依然可以將勃興時期的八旗鐵騎阻止在山海關外數十年,所謂“天下無敵”的滿洲人僅僅靠了吳三桂的賣國才得以入關,在滿清得天下40多年后,袁崇煥遺留下的關寧鐵騎依然在三藩之亂里將滿洲人打得狼狽不堪,最終僅敗于了漢人組成的綠營軍之手。沒落時期的明王朝可以在東南沿海接連擊敗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可以將當時歐洲最強大的荷蘭人驅逐出台灣,而滿清則留給了中國一紙又一紙喪權辱國的條約,沒落時期的明王朝也同樣打贏了朝鮮戰爭,幾乎使日本近百年無法恢復元氣。而滿清則留給中國人甲午戰爭的悲歌,和鄧世昌們灑不盡的英雄淚,別拿什么科技發展水平和軍事力量來說事,洋務運動時期的滿清已經裝備了不亞于歐洲人的武器,更擁有了亞洲最強大的艦隊,卻依然無法挽救失敗的命運。我們對于滿清末年的失敗總抱有寬容的態度,對于明朝的歷史卻進行了苛刻的指責和人為的丑化,這種不恰當的歷史觀在最近一百年里,既造成了中國人精神態度的迷航,也同樣沉重的拖累了中華民族走向文明的步伐。
誠然,強大的軍隊不是一個腐敗王朝的救命稻草,虎狼的德軍挽救不了希特勒自殺的結局,強大的蘇聯紅軍也難以改變蘇聯解體的命運。滿清的北洋軍成為了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的陪嫁,明朝強大的關寧鐵騎更成為了滿清滅亡中原的急先鋒。國民黨的五大主力成為了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卻無法挽救蔣介石敗逃台灣的命運。一個王朝的墮落,有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的綜合性因素。但是軍事戰略和軍事建設在其中同樣占據了重要的環節。明朝的滅亡固然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軍事原因,但是明朝軍事的成敗也同樣足夠值得今天的我們深深的反思,與明朝軍隊裝備的近代化一樣,今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走上了高科技化建設的道路,與明朝高度繁榮的商品經濟一樣,今天的中國也走上了經濟迅速發展的道路,因此明朝對于中國並非是一個遠去的過去時,相反是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