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10-12-10
- 在線時間
- 1151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09-2-14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1
- UID
- 5841291
- 帖子
- 2056
- 積分
- 1813 點
- 潛水值
- 114531 米
| | | 北宋中期以後,大多數的宗族開始爭相創辦族塾義學,這和范仲淹的提倡有關。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在家鄉吳縣設置了義田之後,緊接著又設立義學,教育族中子弟。各地宗族起而效法,成立了各式各樣的義學組織。這些義學規模不一,大多擁有老師一人或數人,生徒數十人,學堂一間或數間。 |
|
| | 義學的經費來源有以下三種:一是創辦者或其他個人、組織的捐獻;二是經營學校原本財產後所得到的增殖收入;三是向生徒收取費用。大部分的義學在成立之初就設置了田產,以此收入來支付學校的開支。至於義學的教育對象,自然是以族內弟子為主。義學的教師來源有二:一是從族內選出,二是從族外聘請。待遇則取決於教授生徒數量的多寡而定。大體而言,教師的經濟生活不錯,即使生活清苦,老師也能接受。 |
|
| | 義學以啟蒙教育為宗旨,教學內容則以識字為主。上課的教材主要有《三字訓》、《蒙求》、《千字文》、《太公家教》等書籍,也有培養倫理道德的課程,如朱熹的《小學》、呂祖謙的《少儀外傳》等,以及介紹專門知識,如黃繼善所編的《史學提要》、方逢辰所編的《名物蒙求》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