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強身又健腦具認知挑戰的運動促使 人體與大腦功能密不可分,或許也能成為 延緩大腦老化的妙方。
[color=rgba(0, 0, 0, 0.87)]1990年代,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連串足以翻轉神經科學基石的研究成果。過去幾十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成熟大腦無法長出新的神經元。個體在成年期,思考能力就逐漸走下坡,大腦神經元開始退化,不再補充新的神經元。但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成年人的大腦能夠長出新的神經元。科學家在一項備受矚目的小鼠實驗中發現,小鼠光是在滾輪上奔跑,就能夠使海馬回(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部位)長出新的神經元。此後又有其他研究證實,運動對人類大腦帶來好處,尤其是年齡漸長之際,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及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但該研究也引發一個重要問題:運動究竟為什麼能影響大腦?
體能活動可以促進人體許多器官系統的功能,但這些影響通常與增進運動表現有關,例如走路或跑步時,肌肉需要更多氧氣,經過一段時間,心血管系統會擴張心臟的血管並生成新的血管來因應。這些心血管的變化能夠增強耐力,主要是因應運動的生理需求。然而,什麼樣的生理需求會讓大腦產生反應呢?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對於運動的看法。人們通常認為步行及跑步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我們和其他研究人員在過去10年來的研究顯示,這種普遍的想法並不正確。相反地,運動既是肢體活動也是認知活動。事實上,這種體能活動與大腦健康的關係能追溯到數百萬年前、人類演化出的兩項特徵。如果更了解人類運動時使用大腦的原因和方式,就能利用相關的生理途徑來設計新穎的運動方法,藉以增進人們的認知能力。我們已經開始進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