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24-7-20
- 在線時間
- 4593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09-1-25
- 閱讀權限
- 95
- 精華
- 0
- UID
- 5723018
- 帖子
- 1610
- 積分
- 368 點
- 潛水值
- 64688 米
| 如果發覺自己無法使用一些功能或出現問題,請按重新整理一次,並待所有網頁內容完全載入後5秒才進行操作。 在我們製作手沖咖啡的時候,總是會看到表面有著因為二氧化碳的作用,而浮現出的許多泡沫對吧。但不知道朋友有沒有觀察過,這些泡沫,有時不太一樣?
在沖煮的過程中,泡沫的顏色時而棕黃,時而泛白;亦或是在不同時段沖煮,它的數量時而豐富,時而稀少。總而言之,就是一直在改變。大家知道嗎,不斷變化的它,其實給我們傳達了很多訊息。
沖煮時浮現的泡沫是什麼?
當悶蒸過的粉床接觸到熱水時,會瞬間迸發出大量的泡棉。通常來說,這個時候出現的泡棉都是棕黃色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聯想到什麼呢?
沒錯,濃縮咖啡的油脂!它就是沒有被壓榨的油脂本體。這層泡沫的結構就是二氧化碳、油脂、些許細粉,以及大顆粒的咖啡粉所組成。像義式咖啡機在萃取時加入了壓力,這層泡沫便隨同咖啡一塊從底下滲出,壓縮成了馥鬱的金黃色油脂(Crema)!
那麼,泡沫的顏色會傳達出什麼訊息呢?
隨著沖煮的深入,我們會發現泡棉的顏色開始泛白,從原來的棕黃逐漸轉換成白色。有人說,白色泡沫是過萃前的預警,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白色泡沫出現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咖啡粉的油脂已經消耗殆盡;其次,就是那些漂浮在表面的咖啡顆粒開始下沉。這兩者都是給予泡沫上色的“重要顏料”,所以,當沖煮無法再釋出油脂、咖啡顆粒因為吸飽了水分開始下沉時,泡沫的顏色就會從棕黃轉至白色。
回答前面那個問題,白色泡沫是過萃前的預警是真的嗎?根據以上這兩個點我們就能夠判斷出:事實就是如此。咖啡顆粒之所以會漂浮在表面,是因為它在一開始的時候沒能被充分萃取,這導致還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藏匿在豆體裡,給予了它漂浮在液面的能力。但隨著萃取的漸進,這些顆粒也逐漸被水分所侵蝕,當熱水充滿了它的體內後,便說明萃取已經開始接近尾端。
如果再繼續增加萃取效率,那麼將會非常容易過萃。所以基本上到了沖煮的後段,我們會減少繞圈的幅度、速率,增加水流,讓熱水能夠更快的通過咖啡粉,避免過度萃取。我們可以觀察濃縮咖啡的萃取過程,咖啡液從一開始的深黃,轉變成了黃,再變成淡黃就是這個道理呀!
再來說說泡沫的豐富程度!泡沫的豐富程度主要受兩個方面影響,一個是烘焙程度,一個是新鮮程度!
烘焙程度的影響
烘焙程度的不同會讓泡沫的數量產生差異。深烘焙的豆子因為經過了較長的烘焙時間,所以它的質地疏鬆,會更容易藏入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同時,它會更好被萃取。所以在衝出來的那一刻,迸發出來的泡棉數量會非常多。
淺烘焙的豆子則是因為質地較硬,很難收納過多的二氧化碳,堅硬的外殼也使它沒有那麼容易被萃取。所以,它無論是鼓包的程度,還是泡沫的數量都會遠低於深烘焙的豆子。
新鮮度的影響
咖啡豆在烘焙完成的那一刻開始,就處於一個不斷排氣的階段。而它排出的氣體除了芳香物質以外,最主要的就是構成泡沫的二氧化碳了。因此,在咖啡豆仍處於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新鮮時期,我們能夠衝出非常富裕的泡沫。但當它過了新鮮期,二氧化碳排出殆盡的時候,我們能夠衝出的泡沫寥寥無幾。
所以,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新鮮程度,以及萃取過程便是這些泡沫能夠傳達給我們的訊息。我們可以透過鼓包的狀態配合泡棉的數量、顏色來決定它的烘焙程度和新鮮程度,再依照泡棉的顏色變化來了解它的萃取過程。這能夠提升我們對咖啡萃取進一步的理解,更好的衝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