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與說明〕
此詩當是詩人晚年所作。詩中記敘了一次由於饑餓而出門借貸,並得人遺贈、留飲的活動。前四句通過具體的動作和內心狀態,形象地傳達出詩人複雜的心情;中間六旬寫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由“談諧”而“情欣”,由酣飲而賦詩的情景;末四句對主人表示感激之情,寫得悲憤而寄慨遙深。這首詩不僅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陶淵明晚年貧困生活的一個側面,而且也真實地反映出陶淵明樸拙真率的個性。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1)。
行行至斯裡,叩門拙言辭(2)。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3)?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4)。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5)。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6)。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7)。
[注釋]
(1)驅我去:逼迫我走出家門。竟:究竟。何之:往何處去。之:往。
(2)斯:這。裡:居民聚居的地方,指村裡。拙言辭:拙於言辭,不知該怎麼說才好。這裡表現一種羞於啟齒、欲言又止的複雜心理活動。
(3)解餘意:理解我的來意。遺(w èi位):贈送。豈虛來:哪能讓你(指詩人)白跑一趟。
(4)談諧:彼此談話投機。觴至輒傾杯:每次進酒總是一飲而盡。輒:就,總是。
(5)新知:新交的朋友。言詠:吟詠。
(6)感:感激。子:對人的尊稱。漂母惠:像漂母那樣的恩惠。漂母,在水邊洗衣服的婦女。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當年韓信在城下釣魚,有位漂母憐他饑餓,給他飯吃,韓信發誓日後報答此恩。後來韓信幫助劉邦滅了項羽,被封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贈以千金。非韓才:沒有韓信的才能。
(7)銜戢(j í集):謂斂藏於心,表示衷心感激。戢:藏。冥報:謂死後在幽冥中報答。貽:贈送。
[譯文]
饑餓驅我出門去,不知究竟去哪裡。前行來到此村落,敲門卻難致詞語。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贈來不虛。暢談終日話投機,斟酒即飲不客氣。
新交好友心歡暢,即席賦詩表情意。感你恩深似漂母,無韓信才我心愧。
牢記胸中如何謝,死後報答君恩惠。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