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感覺現在的歷史研究好小家子氣 [打印本頁]

作者: 學而時習之    時間: 2014-2-27 11:11 AM     標題: 感覺現在的歷史研究好小家子氣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網站,載有史學研究季刊《台灣史研究》,翻了几期,感覺現在的研究視野特別狹窄,小家子氣。
最新一期的目錄:
《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
《1920 年代臺中士紳蔡蓮舫的家庭生活》
《臺灣基層金融體制的型構:從臺灣產業組合聯合會到合作金庫(1942-1949)》
《臺灣本土黑豬產業在南部六堆地區的傳承與發展》
《〈籾山衣洲日記〉初探:日治初期在臺日人社會與日臺交流(1898-1904)》

尤其是《1920 年代臺中士紳蔡蓮舫的家庭生活》一篇,如果說其它几篇還能找出某些“史學意義”的話,這一篇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意義。連簡介里,也只能說——本文即透過上述資料,試圖重現1920 年代蔡蓮舫的家庭生活。
在“關鍵詞”里,只能寫——關鍵詞:蔡蓮舫、蔡源順、廖貴、蔡伯湘、蔡伯汾

如果是作為“家族史”或者“家譜”來說,本文倒是有其價值,可是,實在看不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這些有多麼大的意義,太瑣碎了。

還有一篇《臺灣本土黑豬產業在南部六堆地區的傳承與發展》,關鍵詞是這樣寫的——關鍵詞:臺灣本土黑猪、清道夫飼養、內埔毛猪產銷班、口蹄疫、養猪產業。
多少算是比上一篇有點歷史研究意義吧。

其實,本人倒也不是一味反感歷史的“小話題”瑣碎研究,但是,感覺現在這種風氣有點過分了。中國大陸的研究也有這種風氣,越來越瑣碎,越來越小家子氣。后現代史學的價值觀,助長了這種風氣。

這些研究者越來越關注瑣碎,遠離宏大敘事,也遠離了日常讀者。
真不知道,他們花費政府資金寫出來的那些東西,有几個人看。

作者: zodiac1848    時間: 2014-2-27 03:24 PM

本帖最後由 zodiac1848 於 2014-2-27 03:26 PM 編輯

開版的,宏大敘事應該看專著或者博士論文,期刊限于篇幅和公平原則,不方便大規模連載。

這里台灣,大陸,海外各推一本: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
葛兆光,《宅茲中國  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中華書局,2011
杉山正明著,《馳騁草原的征服者:遼西夏金元》
作者: 3542    時間: 2014-2-27 07:17 PM

就系上教授的說法
近年來的博士論文
約一半是關於近代

不可否認的一點,研究會愈來愈瑣碎、愈晚

大範圍、早期的東西很容易就搶先研究
早期的資料量有限(尤其在印刷術普及前)
加上檔案流失,材料量就少

所以黃仁宇才會提出「大歷史觀」
把一件事向外做出延伸,而不要分別、割裂的做研究
儘量和整體做出連結,不要用單一、片面角度去看待
(見樹不見林)

黃仁宇的立意是良好,但過度的話
就會變的「小題大作」、「過度解讀」和「片面想像」

結論─拿捏分寸是很重要的
作者: 孤獨乂風痕    時間: 2014-2-27 07:58 PM

我說一下現在的情況
我們學校歷史老師要求我們全年級上學期交了一份家人的口述歷史報告
下學期是交一份家族五代內的家族口述歷史報告
然後國文老師也要求我們做了一份當地的廟宇歷史的報告還有校史報告
所以現在範圍會變小感覺跟教育推廣在地化.生活化也有關吧
作者: zodiac1848    時間: 2014-2-27 08:35 PM

本帖最後由 zodiac1848 於 2014-3-14 06:27 AM 編輯
3542 發表於 2014-2-27 07:17 PM
就系上教授的說法
近年來的博士論文
約一半是關於近代

我個人不太同意你此處對史學發展瑣碎化趨勢的解讀。

從中國大陸的情況看,基于傳統文獻和出土文獻的對讀(年年都有新東西挖出來),本土文獻和海外文獻的對讀(比如朝鮮日本乃至緬甸史料),本土文獻和海外理論方法的對讀(例如費正清,柯文,施堅雅等),以及史學其他學科方法的互補(例如分子生物學)。

在瑣碎的表象背后,史學界對宏觀問題的“重構”正在不斷推進(例如中華文明起源問題,唐宋變革問題,中國認同的建構問題,近現代史上的革命與改良問題,傳統與現代化問題等)
作者: 3542    時間: 2014-2-27 09:17 PM

本帖最後由 3542 於 2014-2-27 09:23 PM 編輯
zodiac1848 發表於 2014-2-27 08:35 PM
我個人不太同意你此處對史學發展瑣碎化趨勢的解讀,當然可能是中台之間的現狀有別。

從中國大陸的情況看 ...

我只是粗略描述台灣這邊的情況
就讀的也只是間「小大學」的一個小科系、亦非專門研究型
系上教授多以錢穆為尊、較著重明代

大陸方面的情況就比較生疏了
還有煩您的解釋
從您回文的內容來看不同凡響
想請問下,您是歷史系的研究生嗎?


西洋學者肯定、喜歡的中國朝代
我們自己人多數卻抱持著負面印象呢!
作者: zodiac1848    時間: 2014-2-27 09:44 PM

3542 發表於 2014-2-27 09:17 PM
我只是粗略描述台灣這邊的情況
就讀的也只是間「小大學」的一個小科系、亦非專門研究型
系上教授多以錢穆 ...

呵呵,我只是讀中國大陸某校的歷史系而已,現在學校放假,所以對學术還比較熟的樣子。

當然,我的闡述絕不能代表中國大陸的主流觀點,我們的主流觀點是高舉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宏大敘事)的偉大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版主的問題可能可以歪解一下,胡適早年和李大釗有過“問題還是主義”之辯。從這個角度說,胡適和他的徒弟傅斯年逃到台灣去開枝散葉,可能台灣也比較傾向“問題”——微觀史學;李大釗的徒子徒孫帶領中國大陸邁向四個現代化的美好天堂,所以N多年來中國方面一直高舉主義——宏大敘述。
作者: 學而時習之    時間: 2014-2-28 10:11 AM

3542 發表於 2014-2-27 07:17 PM
就系上教授的說法
近年來的博士論文
約一半是關於近代

如兄台有條件,可以去看一下中國大陸的《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5期,連續就所謂“史學碎片化”問題展開討論。

抄錄其中一段話:
當史學著作的版面大多被日常生活史、小歷史占領之后,人們已開始為史學不再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焦慮。細部的歷史越來越清晰,而整体的歷史卻越來越混沌,這是今天中國
歷史研究的真實寫照。誠然,微觀史並不等同于“碎片化”,但選題一味求小,研究領域愈發狹窄,重敘事、重考證、輕闡釋等現象的大量存在,又確實讓當前的史學難避“碎片化”之嫌。用存在嚴重的“碎片化”來形容中國史學研究的基本生態,並非聳人聽聞。

我在《台灣史研究》中,同樣看到了所謂“碎片化”,我認為像一樓的那兩個例子,與其說是“微觀史學”,不如更像是“碎片化史學”,過分小家子氣了。

由于台灣一百年來沒有經歷過劇烈的戰爭和政治運動,官方的、民間的檔案資料、文書、日記之類,都有相當完整的保存,這就為“碎片化史學”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像1920年代私家家譜、日記、照片等家族資料,在大陸很難找到那麼完整的。
台灣的中國歷史研究還好,尤其是台灣史研究,感覺碎片化、小家子氣非常嚴重。真不知道,假如所有的歷史資料都能夠留存,歷史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無限制地還原”?
研究了半天蔡氏家族,最后卻連稍微進行一下理論闡述都不做,而是純粹的“還原”,歷史研究的意義何在?
作者: 學而時習之    時間: 2014-2-28 10:21 AM

zodiac1848 發表於 2014-2-27 09:44 PM
呵呵,我只是讀中國大陸某校的歷史系而已,現在學校放假,所以對學术還比較熟的樣子。

當然,我的闡述絕 ...

我也是大陸人,我真的感覺,大陸史學界對于“台灣史研究”,其范圍之狹窄,水平之低。

大陸學者多數几乎完全不熟悉台灣史,即使有,也只是關心1949年之前的民國史,主要是想台灣獲得“以前的”歷史資料。而對于真正的台灣本土史,尤其是日本殖民時期、1949年之后至現在這段時間的研究,實在是不敢恭維。
甚至有些專業的史學工作者,對台灣的了解程度,還不如這個論壇的大陸網友。看看大陸有限的一些關于台灣史的論文就知道(尤其是指清政府割讓台灣之后的),一多半是無足可觀。
相比早期的日本人對台灣研究的廣度、深度,真替中國大陸史學界羞愧。
作者: zodiac1848    時間: 2014-2-28 02:43 PM

本帖最後由 zodiac1848 於 2014-3-14 06:21 AM 編輯
學而時習之 發表於 2014-2-28 10:21 AM
我也是大陸人,我真的感覺,大陸史學界對于“台灣史研究”,其范圍之狹窄,水平之低。

大陸學者多數几乎 ...

我覺得或許不是水平低,是有很多研究的范式不兼容。

比如他們台灣人最熱衷討論的“族群”,它不符合我們主流民族理論(斯大林的四個“共同”,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方式,共同心理特點),既然這樣,那也就沒什麼研究可做了。
作者: zodiac1848    時間: 2014-3-1 05:56 AM

學而時習之 發表於 2014-2-28 10:11 AM
如兄台有條件,可以去看一下中國大陸的《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5期,連續就所謂“史學碎片化”問題展開 ...

我覺得你對他們的批評有點過度了。

台灣歷史學沒有中國大陸這種“波瀾壯闊”“氣吞万里如虎”的宏大敘述的傳統,他們主要傳承胡適傅斯年和李濟這些人的學术脈絡,講究“有一份材料說一分話”,所以他們重敘事重考據不重闡釋,我覺得完全是正常的。

至于你舉的大陸這些例子,我覺得也站不太住腳。國內現在每年生產數以十万計的論文,很大一部分都是“灌水”,主要是為了完成工作量指標晉升職稱寫的,有很多還是給刊物版面費才公開發表的,這種文章價值有限。如果要看真正的中國大陸學术,我的經驗是從社會科學院的重點研究項目看起,國家願意投錢的,大部分都水平比較高。
作者: ak999    時間: 2014-3-5 06:57 PM

台灣就這麼大 能研究的卻很多
但是政府有大力提倡歷史研究嗎
感覺上 並沒有
作者: isaxubpj    時間: 2014-3-5 11:03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upbeat    時間: 2014-3-10 10:42 PM

本帖最後由 upbeat 於 2014-3-11 12:28 PM 編輯

因為手上沒有準確的歷史單一學科論文統計數據,我只好看更宏觀的學術論文總量統計數據。近十年來,中國大陸所發表的SCI論文總量以每年十幾個百分比的速度暴增,從1992年不到一萬篇,至2012年已高達268萬篇,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位,這是多麼驚人的268%成長。依照這個速度,也許在2020年,中國的論文總量就會超越美國。
[attach]99648494[/attach]

2012年總表上第二名以後的差距都多在十幾萬篇,自第九名後的差距更拉近到幾萬篇,到了第16名的台灣與其後的各國,則僅是數千篇的上下而已。而第二名中國與第一名美國之間的差距,卻接近三倍。目前,量的方面仍有巨大差異。
至於質的問題則難評,但中國論文的影響性不高,可以從「被引用次數」來看------大幅落後於總量第三的英國,僅為英國論文被引用次數的三分之一。第14名的荷蘭累計到2012年,出產約54萬篇論文,這區區54萬篇論文的被引用量,與中國幾近平手,而中國論文的1100萬次引用,其中超過6百萬次是自我引用(self citation);荷蘭的1000萬次引用,卻只有170萬來於自我引用。
若看H-index 僅有385,比對去年的359,成長就非常有限了(這是一個新的學術水準指標,隨便google一下就有,不費篇幅解釋了)。而且許多SCI等級的論文,中國學者是共同作者或者通訊作者,不是第一作者,有許多是其他國家學者合力完成,甚至是直接在其他國家完成的研究,原因無他,學術資源和土壤。
插個題外的,就連孫大砲的三民主義,其研究模型之發想也是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其另一巨砲著作《實業計畫》,原稿是英文的。

說這些,無非是個善意的提醒,大國崛起,不必與小島競高低,就感覺飄飄然,這樣顯得小家子氣的不是那小家,而是大宗。台灣不管從哪國的影響場域來看(政治的、經濟的、文化與學術的),都是化外邊陲之地,從來都是附屬,所以我們今天才會對「自我主張」有著一份也許過度美好的期待和想像。例如獨立,這並不是單薄只指政治,也有學術的、言論與新聞自由的、司法的。僻壤一隅,2300萬人,沒有資源,沒有盟邦,因為各種原因,漸漸在這世界上有了一點點還過得去的成績,雖不值得自傲,但也可以不過於自卑了。當然不良副作用也是有的------有些台灣人眼界是越來越小,關心自己,只有自己。以上是我想說的第一點。

其次,學術研究的觀點與命題之歸納,來自於大量有效的基礎論文,就是老話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就像歷史學家們常以地方縣誌和官員筆記來輔助參照,試圖還原某一時段某一地區的歷史原貌。據此,我們可以明白,有一些當下也許不甚顯眼的事情,其實是某個巨大的政治變化、經濟發展或者文化思潮等眾多影響下的縮影。如此具體落實到一家一戶甚至一人的小事情,就非常具有象徵意義,並不小家子氣。諸如水澇旱的變化、糧食與田土問題、氣候變遷,宗法制度,有太多太多用場。比如,桐城張家的六尺巷,往小了說,可以說明張家這個傳統士大夫家庭謹小慎微的為官態度,不是自張廷玉始,不是自雍正帝的嚴整政風而來;往大了說,可以側窺康熙帝的用人和為政哲學,雖然我不並完全認為可以這樣擴張解釋。

問題是有能力總攬全局的能人學者極少,不看任何其他文人筆記,僅二十四史通讀就要數十年(不眠不休),還只是讀過而已,要精讀並產生卓越的識見,能夠旁徵博引,那恐怕要天才的記憶力、理解力,加上超人的毅力,才有希微的可能。而遺憾的事實卻是,文抄公滿天下,翻案客譽盈門,有一類「宏」觀,甚可直謂之「紅」觀。搬弄片段殘缺,以預立的立場,設定的結論,人云亦云的引用,來運作部分的史料,就有如偏食一樣,餵養需要某種滋味的歷史饕客,這是會造成三高的。
而越發細微專項的學術研究,其實就是要避免這樣的問題。
大學專題就不去說他了,碩論寬泛,博論專研,這本來就是普常現象,另以專著進行總覽更是通例。比如部分台灣學者對於中國法律史的研究,就非常深入,大陸學者與研究生對此非常尊重,並不會基於特殊立場或觀點而給予負評。這些法律制度的研究之中,來自《淡新檔案》(乾隆四十一年至光緒二十一年割台,淡水廳、台北府及新竹縣之間往來的行政與司法檔案),就提供了一些佐證。

因此,不是只有清史稿或者起居注一類正式的史筆才具備史料價值(還沒論及此中亦有曲筆和錯誤),一地一時的一份小公文,也可以是史論的基礎,只要我們不偏食,不以孤證擴大解釋。像是我看到此討論區某些兩朝爭論的「證據」,就好比我在台北火車站認識一個盲人,他是好人,又在台中看到一個盲人也是好人,台南又一個盲人是超級大好人,所以我告訴你,經過我綜觀全局之後,結論是全台的盲人是好人。我完全忽略別人提的盲人小偷集團之類的事件,那麼這種例證方法,就算有一萬件,也還是孤證不立。哈哈~

最後想說的是,對中國歷史進行研究,不等於中國人做的歷史研究。以「大歷史觀」著稱的黃仁宇先生,儘管褒貶不一,仍算是個史學家,但他的歷史學博士,是在美國拿的。黃先生的老師余英時,也是在美國拿的博士。中國史界,我以為陳寅恪先生算是大家,但他的治史方法,也是遍歷歐美日各國第一流學府之後而肇建。還有,比起黃仁宇,更高明不知多少,更文藝範不知多少,更嚴謹不知多少的史景遷先生,直接就是外國人,史先生更是宏觀微觀兩把刷子的。當然我不是說外國做的中國歷史研究就比大陸更好,而是說明外國對中國歷史的研究,不陌生,不空白,也有嚴謹的學術高度。中國的歷史研究也可以參酌國外的研究成果,作為引用,更多一些依據基礎,應該不是壞事,而是好事。沒有必要把眼光放在兩岸的對比,我們一起看世界,或者和世界互相關照


作者: lukeking22    時間: 2014-3-10 11:1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學而時習之    時間: 2014-3-11 11:12 AM

upbeat 發表於 2014-3-10 10:42 PM
因為手上沒有準確的歷史單一學科論文統計數據,我只好看更宏觀的學術論文總量統計數據。近十年來,中國大陸 ...

說這些,無非是個善意的提醒,大國崛起,不必與小島競高低,就感覺飄飄然,這樣顯得小家子氣的不是那小家,而是大宗。台灣不管從哪國的影響場域來看(政治的、經濟的、文化與學术的),都是化外邊陲之地,從來都是附屬,所以我們今天才會對「自我主張」有著一份也許過度美好的期待和想像。例如獨立,這並不是單薄只指政治,也有學术的、言論與新聞自由的、司法的。僻壤一隅,2300万人,沒有資源,沒有盟邦,因為各種原因,漸漸在這世界上有了一點點還過得去的成績,雖不值得自傲,但也可以不過於自卑了。當然不良副作用也是有的------有些台灣人眼界是越來越小,關心自己,只有自己。以上是我想說的第一點。
------------------
兄台其它觀點,有道理,但是這一段話,以及兄台流露出的“俯視”心態,恕我直言,不能同意。
網絡交流,大家都是平等的,沒必要誰高人一等。
兄台既然是懂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歷史上的恩恩怨怨,后人看來,往往是各執一端,各有偏頗。
互相可以政見不同,但不必以“不尊重”為前提。

另外,我也是大陸人,中國大陸論文數量雖多,質量如何?不用我說太多了吧。很多論文都是垃圾。
中國大陸的社會人文學科,在世界上根本拿不出手,沒多少東西炫耀的,數量再多不管用的。

個人看法,歡迎指正。
作者: 學而時習之    時間: 2014-3-13 11:22 AM

本帖最後由 學而時習之 於 2014-3-13 11:33 AM 編輯

upbeat 您誤讀我原文,乃仰視,因我就是台灣人。拙文狀似謙卑自抑,但其實話在言外,另有貶義。當然,我不能代表其他任何人,僅是拙見。  發表於 前天 12:25 PM
-----------------
原來兄台是台灣人,万万沒有想到。
抱歉,我收回那些話。
那段批判台灣的話,如果出自大陸人,我肯定不贊成;沒想到出自台灣人,我倒覺得真的很難得。

作者: zodiac1848    時間: 2014-3-13 03:21 PM

學而時習之 發表於 2014-3-11 11:12 AM
說這些,無非是個善意的提醒,大國崛起,不必與小島競高低,就感覺飄飄然,這樣顯得小家子氣的不是那小家 ...

中國大陸的社會人文學科在世界上拿不出手?

我覺得僅就歷史學而言,還是拿得出手的

這里我只舉活著而且經常在中國國內干活的人

古代史方面,田余慶,李學勤
近代史方面,茅海建,楊天石
現當代史方面,沈志華

據我所知,至少這些人在國際學术界都有一定地位,有的在某一專業領域甚至是學霸級的,部分外國學者隔三差五也要過來膜拜一下的
作者: upbeat    時間: 2014-3-20 07:06 PM

zodiac1848 發表於 2014-3-13 03:21 PM
中國大陸的社會人文學科在世界上拿不出手?

我覺得僅就歷史學而言,還是拿得出手的

在碧落黃泉般的故紙堆中翻攪浮沉,致力於求真去偽的研究工作,
非常敬佩這幾位皓首窮經、格物致知的大家。

藉網路之利,曾經看過幾篇他們的文章和講座視頻,我之幸也。
雖然口條不若公知名嘴之便給,但學識底蘊深邃,信息量驚人,論證嚴謹,佐證材料多是堅強豐富。
我不懂歷史,也不懂歷史學,也能立見此諸公學術之精純,完全不需要譁眾,自能攝人。
十足硬貨!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