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高難度] 大衛.休謨的情緒論 [打印本頁]

作者: RC503    時間: 2013-12-14 01:40 AM     標題: [高難度] 大衛.休謨的情緒論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786810    時間: 2013-12-14 06:16 AM

關於你的理解有沒有什麼錯誤.我不清楚.也不知道.更不要問我.(三不原則).休謨.我沒什麼研究.

但是.我想說的是.
事物的發展中.會呈現出多樣性的可能.最終.不論對錯.
你只能選擇一個答案.要是錯了.就要從頭再來一次.直到正確為止.

但是.找尋答案.卻是相對性的....謝謝.
作者: dd334    時間: 2013-12-15 01:49 AM

本帖最後由 dd334 於 2013-12-15 01:50 AM 編輯

謝謝RC大的深入討論。在此我想提出幾項心得與看法,若有見解錯誤的地方,請大家評點。


一、給RC大──為什麼是休膜?

休膜的母親是虔誠的喀爾文教徒,該教派要求教徒放棄自我,完全地順從上帝。(根據喀爾文的聖靈論,人非用理性接受信仰,亦非用理性確認聖經的權威,而是聖靈那奧秘的力量所做的工作。──節錄自維基百科:約翰‧加爾文)但休膜無法接受,反而更加擁抱理性,重視經驗。即使如此,他仍認為道德價值的根基是情感(留待後述),這和傳統觀點認為理性才是道德價值的根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向你介紹休膜,想向你傳達即使哲學方法是理性,是推論的,但哲學的本源很可能是從情感出發。這部分主要是在談倫理學,也就是道德的哲學,這是因為與你上個議題,宗教,有關。我認為宗教的價值觀點與道德哲學的價值觀點,其本源有相似之處(一樣留待後述)。


二、休膜的情緒論是後設倫理學

所謂的後設倫理學,就是以倫理學為研究對象的理論。他們的目的不在提出道德行為的準則,而在探討道德價值的根源。以情緒論來說,情緒論的重點在於揭示道德的根源來自情感而不在於理性。他的基本觀點有三:(一)道德的善惡完全建立在人們喜歡或不喜歡的情感上;(二)道德善惡的區別不能透過推論,尤其不是純粹的演繹推理,所以善惡區別是依靠印象而不是概念。(至於休膜經驗主義的印象和概念,我想省略,可上網搜尋倫理學(五南出版社)自修);(三)理性在道德上只扮演次要角色,情感才是主要的。

用你的例子說明,插隊是實然發生的事,但說插隊者壞是應然的判斷(不應該這樣做),但實然可以推論到應然嗎?休膜認為要提出理由。換個例子說明,吃素是實然,但我們可以推論吃素是好的嗎?不能。你不能透過,吃素比較健康,所以是好的來推論。因為健康這個實然,是不是好的又要靠另一個推論來決定。直到你說,因為我覺得健康比較好,我喜歡健康,這中間的價值判斷不是仰賴理性和推論得到,而是情感。事實上決定一件事是不是好或壞不是休膜要做的,他只是在告訴你,你不能從實然推論應然,你還是需要仰賴經驗所產生的情感去決定。順便一提,你的第一點就誤解了,休膜是經驗主義論者,怎麼會屏除經驗的影響呢?他只是反對理性為道德討論的根基罷了。


作者: dd334    時間: 2013-12-15 03:14 AM

三、功利主義與康德道德哲學
根據上述,相信你已經了解情緒論本來就與功利主義或康德道德哲學不同,因為情緒論本來就不是要提出道德原則,當然沒有尋求功利主義快樂最大化的問題。而康德的道德哲學更複雜,我等一下說明。

我認為你對於休膜的批評有點倒果為因,他並非透過大眾讚許而決定行為的好壞,也就是他並非在建立道德原則,而是反過來發現一個行為之所以受到正面或負面的道德評價,是來自人們心中的讚許或反對。以此立論,道德的評價來自情感,而非演繹推論,藉此去了解道德價值的根源。所以你最後關於拉登的例子也不能完全說是休膜的本意,拉登被處決是實然,美國人給與正面評價是實然,休膜只是想說美國人給予道德上的正面評價是基於情感不是理性,至於是不是死有餘辜,休膜本人也許可以有意見,但他的情緒論絕對與此結論無關。

我想說的是,如果了解道德的根源也是來自於情感,那當你在反對宗教道德評價的情感因素時,你必須了解,自己不能說明他們的情感不合理,因為情感是原始的真實存在,你只能說明是其伴隨的信念不合理。

回到康德的道德哲學,我不太敢直接討論康德的哲學,因為他太深太廣,很多地方我也不能自認清楚,因此若有說錯的地方,敬請提點。但我認為這個部分你說漏了一點,康德不只考慮行為的動機,還考慮行為的本身是否源自義務。如果我今天想婚前性行為,根本不用討論我的動機,因為這並非是為了義務而做的,動機絕不能為善,我將被康德反對。康德的道德基礎在於理性,認為人若擁有理性,將能理解義務的內容,但這些良善的義務、道德原則是誰決定的?如誠實,如不可殺人等,這些義務由誰決定是好或壞的呢?你會發現康德預設了一個道德實體,如果要回溯這個道德實體的內容,我認為應該偏近基督教的教條,因為康德曾表示:「無論經驗和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存在,但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維基百科:伊曼努爾‧康德)

但預設道德實體會有一個問題,那也是在上一個宗教議題我不願提起康德的理由,那即是你無法拒絕預設道德實體導出的結論,如果它為真的話。所以我覺得康德的道德哲學不一定會是你想要的,因為根據康德的道德實體,婚前性行為和同性戀等應該是不道德的,因為他違反了人理性應得的義務結論,意即如果你有足夠的理性你應該就不會這樣做,你會這樣做代表你不夠理性,但這在現代顯然有商量餘地。順帶一提,康德看似表示:「意志為自己立法」所以你是跟隨自身的理性,但實際上這理性的結論將與其道德實體相符。「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但你怎麼知道自己想做的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自己理性真正會同意去做的呢?你無法確定自己夠不夠理性。舉例來說,父親可能會告訴孩子:「你要好好考試,不要玩,因為我才是真正知道怎樣能對你好,你自己還不懂。」可是這真的是對的嗎?道德實體就像那個父親。

看到問題的有趣點了嗎?你崇尚的理性,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康德居然會以你所反對的宗教做為道德實體;而你也許不太能接受的休膜,其宗教立場居然與你相同。這也是我說宗教未必不理性,它能被解釋得很理性;哲學也未必不感性,它也能從情感出發。


四、回答你的二三點

(二)我大致同意你的說法,休膜的理論根本就沒提出道德原則,找到道德評價的根源完全無法給世人意見,因此對於道德判斷幫助不大。不過它就是後設倫理學嘛!

(三)休膜沒有建立道德標準。

若有人耐心看完,dd334由衷感激!


作者: chevylin0802    時間: 2013-12-15 10:35 PM

本帖最後由 chevylin0802 於 2013-12-15 10:44 PM 編輯

這需要討論的是道德觀的問題
而不是道德標準的問題

我認為休膜真正的核心精神是放在於道德觀感這個部份
而不是在探討道德核心基礎的部份

道德觀感是一種基於普世價值的基礎透過情緒作用的影響而產生的
因此普世價值是其中一個環節
這指的就是隨著社會對價值觀認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的社會之間也會有不同的道德判斷標準
但是這個標準本身只能算是群體共識的部份
不能代表任何一個個體
因此就要回歸到個體與群體間的差異化問題
其中差異化的部份
就會與情緒相關
因此個人道德主義與群體道德主義的切入角度上不同
才會有不同的詮釋方式
但是對於公眾事件上
個人情緒個人情感卻有可能被挑起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的
事實上就算是純就理性探討
也會引發出群眾情感
因此非理性是一種必然現象的部份
是不可或缺的部份
而這才是休膜所要提出的論點
也就是道德這個部份
是脫離不開經驗主義以及情感的
如果只是單靠理性來決定善惡標準
那麼不應該會隨著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形成差異性
也不應該會對於同性戀是否符合道德的問題產生差異性的觀感



作者: dd334    時間: 2013-12-16 02:38 PM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3-12-15 10:35 PM
這需要討論的是道德觀的問題
而不是道德標準的問題


謝謝Chevylin大的說明,使我覺得對休膜有更深入的了解!想當初讀倫理學時,一直困在理性的枷鎖,單擁有理性,即使能理解道德內容,似乎也無法督促自己實踐。直到認識休膜的理論後,才如茅塞頓開,理性是工具,情感才是動力來源。就如休膜本人曾說道:「理性本來且應該為情感的奴隸。」這項認識,反而讓人更了解自我,不被理性的陷阱壓抑,但更能將理性運用自如。

約翰·彌爾曾自述自己的中年精神危機起因於從小接受父親功利主義觀的理性教育而缺乏情感,所言極是。
作者: chevylin0802    時間: 2013-12-16 02:57 PM

本帖最後由 chevylin0802 於 2013-12-16 03:00 PM 編輯
dd334 發表於 2013-12-16 02:38 PM
謝謝Chevylin大的說明,使我覺得對休膜有更深入的了解!想當初讀倫理學時,一直困在理性的枷鎖,單擁有理 ...

這需要講到經驗主義的核心觀點

講到經驗主義就第一個會想到一件事
就是人是靠犯錯當中去學習成長的這件事情

那麼什麼叫做理性?

理性不是天生自然就有的
理性這個東西是靠養成的

理性為什麼說是需要靠培養的呢?
我們先從最簡單的一些案例看起
人們一開始都是看事情的表面
所以俗話說 看到一個影 就會生出一個仔
這表示著多數的人都是在眼見為憑的直觀基礎上做思考
但是久了之後才發現並不是真的如親眼所見的那般
這個時候
人就會開始反思
是否有自己沒看到的另一面
於是
當再次發生類似的事件的時候
就會越來越冷靜
知道可能不是如眼睛所看到的那個樣子
這個時候
就會比較有耐性看整個事物的發展過程
於是無形當中就開始養成觀察的習慣性

那麼你現在了解到了嗎
理性是一種經由養成出來的習慣
並非天生自然就有的

因此理性代表著客觀
了解意思嗎?

如果要講道德標準的制定
那麼
它是經由理性產生的
這一點絕對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要講到道德判斷
那仍然是感性世界上的事情
因為判斷是否符合道德的時候
必需要審視整個事件的緣由與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
甚至於要審慎的評估到審判之後對於未來的發展有何影響

因此客觀的觀察只能算是作為判斷的重要依據
卻不是死的
畢竟........當判斷是過度違抗違逆人性的時候
終究會帶來反撲的後果
因此你試著想想看
做道德批判的時候
是否更應該考慮到人性的問題
那麼這個時候是應該按照理性的絕對標準
還是應該要讓情感世界來修正與彌補絕對標準的不足?

比如同性戀的合法性問題就是一類
根據既有的道德標準
同性戀是錯的
是不符合道德的
但是如果加上人性思考的部份之後呢?
這時候你就會覺得
替同性戀開一扇後門
也是解決當今道德標準無法契及的一個解決辦法


作者: dd334    時間: 2013-12-16 04:00 PM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3-12-16 02:57 PM
這需要講到經驗主義的核心觀點

講到經驗主義就第一個會想到一件事

我同意你的說法。

但按照你的說法,所有的道德內容都與時調整,你是否建議道德實體並不存在?也就是宇宙間不存在一個唯一不變的道德真理?

那麼那些固守單一道德實體的價值體系,如基督教,你是否不認同?我想聽聽你的看法,感謝!
作者: chevylin0802    時間: 2013-12-16 04:35 PM

本帖最後由 chevylin0802 於 2013-12-16 04:39 PM 編輯
dd334 發表於 2013-12-16 04:00 PM
我同意你的說法。

但按照你的說法,所有的道德內容都與時調整,你是否建議道德實體並不存在?也就是宇宙 ...

我不認為即使是基督教仍然在固守單一道德實體這件事情

比較接近於固守單一道德實體的在世界上來說
應該還是許多印度教支派才有這個現象
例如耆那教
甚至於南傳佛教也有這種固守單一道德實體的傾向

這與宗教戒律有關

宇宙間確實並不存在單一一個唯一不變的道德真理

就依宗教戒律來講
一般我們比較傾向認為宗教戒律應該可以稱之為宗教道德的底線
這有點像是法律上
各國有各國的憲法
再根據這個憲法精神
制定出種種法律

因此
各個宗教也是如此
各個宗教維持的一直都只有關於宗教戒律這個部份作為道德底線
違反戒律視同於觸犯宗教法律
至於非戒律的部份
通常在各宗教的經文裏
只有柔性的方式闡述
例如:應該如何做. 與不應該如何做
這種非絕對性非強制性的約制力

但是即使是如此
以基督教來說各個不同的教會教派
仍然對宗教戒律有著大同小異的詮釋方式
這導致即使是宗教戒律都有不同的觀點看法

比較嚴格遵守宗教戒律的宗教
例如摩門教
就相對的不會有過大的差異化
但對於天主教體系與基督教體系來說
這種差異化仍然是顯著的

更何況在不同種族之間也一樣有不同的解釋以及看法

因此回過頭來說
這不在於是否應該認同的問題
而是在於它仍然會隨著整個社會普世價值的不同而修正
當然條文的部份是不太可能做任何的修正
但是
對於戒條的引用
這種可以類似於法律上的判例式的作法
勢必越來越多
也就是即使在行為上觸犯了某種宗教戒律
也很可能會因為審查其觸犯的動機
而作出更彈性化的解釋
畢竟經文擺在那
這經文可不是法律 也不是可以隨意由宗教長老修改制定的

反倒是在歷史上有太多的案例
可以告訴我們
旦凡教義與國家存續 教義與種族存續
產生相互矛盾的時候
教義被擺在一邊的機率是最高最大的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