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欣賞古文悽美愛情詩 [打印本頁]

作者: eynyers    時間: 2013-7-22 01:59 PM     標題: 欣賞古文悽美愛情詩

《孔雀東南飛》是漢末建安時期的作品,全詩共三五三句,計一七六五字,是一篇美妙絕倫的長篇敘事詩,王世貞讚之為「長詩之聖」,在民間流傳歷三百年。
此詩始見於陳代徐陵所編《玉台新詠》,料想在長時期不斷地潤色中,始能成為具完美特色的民歌。

至於詩的內容,在小序中就說道:「漢末建安時,廬江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簡單地說,就是夫妻恩愛,婆媳不合,加上家兄勢利,逼妹改嫁,最後夫妻雙雙殉情的悲劇。

劉蘭芝被焦母休掉回家,遇到太守兒子求婚,當蘭芝見仲卿最後一面時,「舉身赴清池」,仲卿決定「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傳說他們合葬後化為鴛鴦,自此雙飛雙愛。

故事主角劉蘭芝是集古代婦女美德的大成:能幹、勤勞、善良、美麗等。「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嫁到焦家後,勤勞不輟:「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如此勤奮,仍然得不到焦母歡心,使蘭芝自嘆:「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蘭芝被休掉,固是焦母不善,與封建禮教也有關係。封建的婚姻,不由男女自主,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個時代,焦母主宰一切,無是非黑白可言,她認為「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蘭芝不幸被焦母遣返,又不幸有性暴的家兄,逼她改嫁:「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同時他又說:「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劉兄想高攀門戶,獲得金錢利益,劉蘭芝卻不為富貴所動,更不為淫威所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孔雀東南飛》是封建社會裡一個典型和普遍性的問題,控訴了由父母、媒妁來決定婚姻。

全詩語言生動、流暢,人物個性鮮明。仲卿和蘭芝、焦母同劉兄兩類型人物,各有他們的特點,焦母顢頇,蘭芝、仲卿反抗,焦母、劉兄專橫,而劉兄又特別勢利。(上)(吳義方)

孔雀東南飛(下)

(續昨日)
焦母要給仲卿另娶美女:「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他斷然拒絕:「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

他夢想蘭芝回去時,能再將她迎娶回來:「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娶。」

蘭芝回家後,對家兄外表雖順從,內心卻決定尋死:「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哪得自認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仲卿不願阿母遣返蘭芝時:「阿母得聞之,捶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足見焦母的專橫。

還有逼嫁的勢利:「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聞阿妹,作計何不量?」

詩的開端:「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作者用象徵和起興的筆法,借孔雀飛翔天空,依戀情景,引起故事纏綿氣氛。

詩中有些是作者的語言,增加感情色彩,有助於人物的處境和心情,使故事更感人。作者在雙方最後訣別時:「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哪可論!」

表現作者的同情,也是對全詩情節渲染,並告誡人們記住悲劇教訓,作結尾:「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忽忘!」願殉情悲劇不再發生才好!(


作者: 0mi    時間: 2013-7-24 10:24 AM

我覺得這個故事是彼此依賴,
彼此對對方發洩情緒,
說自己不敢跟他人說的話,
最後以死亡選擇逃避情緒;

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真正去愛對方。

因為如果真心愛著對方,他們還是可以逃到沒有其他人的地方,去過自己的生活。
他們只是想要求一個好過。




考量時代背景是能大概知道因為他們同時也想當一個所謂孝順的人,
並且想要依賴他人認同好讓自己不要成為眾矢之的;
因為兩方家人不認同,
同時又不斷逼迫他們接受並非他們想接受的事物,
最後兩方決定解脫所以選擇死亡。


但是為何一定要取得什麼認同?
為何一定要待在家裡?
到底想要被認同什麼?


所以我不覺得那是愛。
那只是彼此依賴而難以自處的兩人。
作者: hfchiou    時間: 2014-2-17 07:5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吾冥士    時間: 2014-6-1 09:27 PM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作者: aaaa90802    時間: 2014-8-3 10:49 PM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