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全球十大著名歷史遺跡瀕臨毀滅 萬里長城上榜(上) [打印本頁]

作者: ○love●    時間: 2013-5-21 04:38 PM     標題: 全球十大著名歷史遺跡瀕臨毀滅 萬里長城上榜(上)

據美國《新聞週刊》5月19日報道,當5月9日羅馬圓形大劇場三大塊墻體脫落時,全世界古跡迷們為之驚恐不已,也再次掀起了保護古遺跡的浪潮。

文化古跡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産,是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不朽靈魂,是小鎮村落的豐富情懷,是長河山林的久遠神韻。我們幸之,擁有歷史悠久、內蘊豐富的文化古跡,我們又不幸,因為我們將親眼看到那些寶貴的遺産,在人為破壞、自然破壞諸種因素的影響下,將失去它的光彩。面對歷史,我們有可能失去證據,沒有證據的一切辯駁,都將顯得無力,文化的説服力,也將變得虛弱無比。

約旦佩特拉
[attach]90681155[/attach]     [attach]90681156[/attach]
佩特拉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約旦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狹窄的峽谷內。古代曾為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國的都城。1812年以來陸續發現許多古跡,大都雕刻在一條深谷的岩壁上。為約旦旅遊業的重點城市之一。

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偉的殿堂排布在周圍山崖的岩壁上,門檐相間,殿宇重疊,十分壯觀。山谷在寶庫的一邊展開,展現出眾多的開鑿于岩石中的墳墓。這些墓由粉色的沙岩構成,也摻雜著很多其他顏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風中,受到侵蝕而無法辨認。有足夠的考古學方面的證據表明,早先的佩特拉既不是玫瑰紅的也不是類似鮭魚的粉紅色,而灰泥粉飾,與今天看到的情況完全不同。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極其神秘。它隱沒于死海和阿克巴灣(今天的約旦國境內)之間的山峽中。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個叫西克的山峽,深約200英尺。這條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達山腰的岸石要塞。這就是加保。西克山峽漆黑一片,回聲蕩蕩,可是一轉過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峽,則是另一番景觀,世上最令人驚嘆的建築就呈現在眼前:高130英尺,寬100英尺,高聳的柱子,裝點著比真人還大的塑像,整座建築完全由堅固的岩石雕鑿成形。這座建築名叫卡茲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其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裏,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神奇無比。過了卡茲尼,西克峽霍然開闊,伸向約1英里寬的大峽谷。這峽谷中有一座隱沒於此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形成天然城墻;壁上兩處斷口,形成這狹窄山谷中進出谷區的天然通道。 四週山壁雕鑿有更多的建築物。有些簡陋,還不及方形小室大,幾乎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緻——臺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層柱式前廊,所有這一切都雕築在紅色和粉色的岩壁裏。這些建築群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

佩特拉有兩大主要敵人:人和水。這個2007年被提名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地方,每年吸引80萬遊客,他們坐在大劇院的臺階和接近西克峽道古墻上,侵蝕著數千年前的石刻碑銘。因為當地沒有足夠的衛生設施,人們只能使用古墓解決“問題”,導致石頭産生化學反應。而以前曾被用於吸收洪水的梯田和砂岩現在成了停車場,致使這裡隨時面臨著山洪暴發的危險。

印度泰姬陵
[attach]90681157[/attach]
泰姬陵,全稱為“泰吉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它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美麗無比。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attach]90681158[/attach]
泰姬陵泰姬陵于1631年開始動工,歷時22年,每天動用2萬役工。除了匯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還聘請了中東、伊期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導致莫臥爾王朝的衰落。沙賈汗國王本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但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悽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裏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鬱而死。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後被合葬于泰姬陵內他的愛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的結構完好,但卻要受到阿格拉交通堵塞的折磨。因為泰姬陵是用白色大理石修建的,空氣污染導致的酸雨在其上留下污點,大理石被腐蝕。儘管人們使用各種石頭工具修復它,但再也恢復不到原來的容貌。儘管在普通遊客眼中,泰姬陵的損害並不明顯,但科學家們已經建議世界歷史遺址基金將其列入觀察名單。

印度環境保護和文物界人士通過調查發現,當地旅遊部門因長期不注意環境保護和陵墓的維護保養,泰姬陵的許多部位遭到了不可修復的破壞。大理石臺階已磨損並出現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寶石鑲嵌也遭損壞。另外,由於周圍工廠排放大量有毒氣體導致酸雨過多,原本潔白的泰姬陵出現片片黃斑。難怪文物界人士多少年來一直抱怨説,泰姬陵在哭泣。在他們看來,當務之急應是如何立足長遠,想辦法保護泰姬陵,而不應殺雞取卵,急功近利。

柬埔寨吳哥窟
[attach]90681159[/attach]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12世紀時的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吳哥窟造。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佈局:祭壇和回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回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週邊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attach]90681160[/attach]
吳哥窟的圓雕並不出色。臺基上的圓雕神像沉重而呆板,但浮雕卻極為精緻且富有真實感。在回廊的內壁及廊柱、石墻、基石、窗楣、欄幹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傳説,取材于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其中圍繞主殿第1層臺基的回廊被稱為“浮雕回廊”,長達800米,墻高2米余,壁面滿布浮雕。東壁的攪乳海圖,北壁的毗濕奴與天魔交戰圖,西壁的猴神助羅摩作戰圖等,均描繪神話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則為世俗題材。這些浮雕手法嫺熟,場面複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且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從裏邊向外望,赫然發現,墻上有許多婀娜多姿的人像浮雕,據説是象徵仙女下凡,以千年前的雕刻技術來説,竟然能把仙女刻畫得如此活靈活現,而且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著完全不同,真可説是鬼斧神工之作。 這一群手足舞蹈的美麗仙女叫做阿帕莎拉,又被喻為是東方的蒙娜麗莎,相傳是由浪花所變成的。宏偉的吳哥窟正因為有了這群俏麗的仙女環繞,而整個鮮活了起來。除了墻外的仙女引人側目,走在神廟裏,處處可見精美細膩的刻畫,有時是在柱子上,有時是在墻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兩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難發現。就連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柵欄,當陽光透過窗子灑入長廊,更融合出一種人文與自然交錯的美感。

作為曾經的王城,吳哥已經年久失修。由於戰爭動亂,柬埔寨只剩下兩名考古學家。沒有人保護這些遺址,叢林淹沒了它。現在參天大樹已經紮根在建築中,毀掉這些樹木意味著古建築也將隨之毀滅。此外,由於缺乏管理,吳哥窟中價值連城的寶物已經被偷盜殆盡。在鄰國泰國的市場上,遊客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吳哥窟古物,浮雕特別受歡迎。

秘魯馬丘比丘
[attach]90681161[/attach]
馬丘比丘在奇楚亞語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跡。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在山頂上馬丘比丘的懸崖邊,人們可以欣賞到落差600米直到烏魯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絕佳的地理位置使馬丘比丘成為了理想的軍事要塞,它的位置也因此曾經是軍事機密。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産,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之一。

人們認為馬丘比丘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考古發現顯示馬丘比丘並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休養場所(類似羅馬莊園)。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座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馬丘比丘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就更少了。馬丘比丘印加王國選擇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地質特點。據説馬丘比丘背後的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而山的最高峰“瓦納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一些石頭建築連灰泥都沒有使用,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堆砌來完成,修成的墻上石塊間的縫隙還不到1毫米寬。
[attach]90681162[/attach]
讓人注意的是,雖然印加人了解圓形,卻並不把它運用在建築中。建築用的龐大數量石塊究竟是如何搬運的至今是個謎。還有,雖然印加人不使用圓形,但卻利馬丘比丘用了斜坡。據信他們讓成千上萬的工人推著石塊爬上斜坡。可惜的是印加人並未掌握文字的技巧而沒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整個遺跡由約140個建築物組成,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和居住區。這裡還建有超過100處階梯——每個通常由一整塊巨大的花崗岩鑿成。還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間由穿鑿石頭製成的溝渠和下水道聯繫,通往原先的灌溉系統。 至今沒人明白印加文明能夠把重大20噸的巨石搬上馬丘比丘的山頂。
馬丘比丘是拉丁美洲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每年吸引40萬遊客。擁擠的人流對古道和雕刻造成侵蝕,一些信徒的摹拓讓這種情況更嚴重。除了這些容易解決的問題外,泥石流和洪水才是馬丘比丘面臨的最大危險。

古城發現之後,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慕名而來,每年接待的遊客達50萬之眾,從印加古都庫斯科到馬丘比丘有一條專門為旅遊者建造的高山鐵路。全長只有幾十公里,一路上盤山過洞,曲曲折折,窗外的風景也是險象環生而又美不勝收。火車只到馬丘比丘的山底,探訪古城需要再坐汽車,那些載著遊客上下山的小型公共汽車排放大量尾氣,嚴重影響了古城遺址的環境;同時,旅遊業的興旺帶來周邊城鎮的不斷擴張,也對古城遺址保護造成了嚴重困擾。 此外,馬丘比丘還面臨著山體滑坡的危險,隨時有可能毀於一旦。近年馬丘比丘附近名叫“熱水”的小鎮發生山體滑坡,共有十幾人遇難。而馬丘比丘古城遺址地表不斷增多的裂痕也使得人們不得不更加擔心它的安危。不久前,多國科學家在馬丘比丘及其周圍共發現七大地質構造缺陷,受此影響,馬丘比丘正面臨緩慢移動、下陷和坍塌的危險。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秘魯全國文化委員會的協助下,來自日本、義大利、捷克、加拿大和秘魯的地質科學家最近兩年對馬丘比丘進行了細緻的實地考察,發現在不同地點存在地層鬆動和斷裂等地質構造缺陷,這將嚴重威脅馬丘比丘風貌的完整保存。這七大地質缺陷分別存在於通往馬丘比丘的公路、山頂旅店、三窗神廟遺址、印加橋以及馬丘比丘遺址周圍的一些地區。科學家稱,即使這些地質缺陷不會馬上對馬丘比丘造成坍塌危險,但是隨著馬丘比丘所在地基和石層的逐漸磨損,將來也會産生嚴重後果。為此,科學家建議有關當局及時採取多種保護措施,搶救性保護印加古城遺址。秘魯政府近日提出了耗資7000萬英鎊的緊急拯救計劃,保護馬丘比丘。

英國史前巨石柱
[attach]90681163[/attach]
位於英國南部索爾茲伯裏平原上有一組充滿神秘色彩的巨大石群,這就是著名的英國史前巨石柱。這些石柱始建於始於石器時代後期,大約西元前3000年左右,共分三個階段,最後約于西元前2000年完成。陣中的巨石每一塊都重約50噸。這些世界文明的大石被樹立起來 這裡每年都要舉行朝聖儀式,慶祝夏至日的到來。現經證實這些巨石來自英國威爾士地區,距離索爾茲伯裏平原大約240英里。目前,科學界對史前巨石柱充滿了諸多疑問,古人類究竟通過什麼方法將如此龐大的巨石搬運數百英里之外,莫非這些巨石又是外星人的傑作?

如今的巨石陣已經損毀了許多,許多巨石已經不見蹤影,但仍隱約看到它原來的風貌。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巨石陣的週邊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外圓半徑約為十五米,本有三十個巨石柱,加上三十個橫石,形成一個多拱門的圓。這些巨石的材質都是沙鹿仙,所以外圓叫做沙鹿仙圓,它們平均有四米高,二十六噸重。內圓的石頭也是沙鹿仙,但體積更龐大,最重的達五十噸,最高的有8米,內圓是五個“三石塔”組成一個馬蹄形,面向東北方。巨石陣擁有令人驚異的聲學特性。

建造這些巨石柱是出於什麼目的?一座宗教的寺廟?一座月亮和太陽的觀測臺,用來觀察冬至太陽的下落和夏至太陽的升起?一種陰曆?一台預測日食或月食的原始電腦?時下最普遍的一種理論認為,史前巨石圈是人類先輩宗教儀式的中心,而在它的周圍暗藏著英國最大的新石器時代的墓地。加拿大幾位研究史前文明的專家認為自己已經解開了解釋英格蘭南部史前巨石柱的謎團:這些排列整齊的神秘巨石是史前原始人作為生殖崇拜的圖騰。專家們在對這些巨石實地考察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石塊排列的初始設計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對那些建造這些石柱的人來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出生和死亡”。

英國史前巨石柱已經屹立了4500多年的巨石柱,依然保持著完好狀態,但成千上萬的遊客將那裏的石頭作為紀念品帶走。一些組織曾抗議政府封閉巨石柱周圍區域,他們將這裡視為可以自由進入的聖地。2009年,一位非基督教教徒自稱亞瑟王下凡,要靜坐10個月以爭取遊客可以觸摸巨石柱的權力。

個人觀點:沒想到這麼多世界上的遺跡瀕臨毀滅,只希望能找出方法來保存這些遺跡,畢竟這是很重要的建築

作者: s00012354    時間: 2013-5-21 09:14 PM

古蹟也要定期保養比較好吧,至少要能留給後代看
作者: ujp004623    時間: 2013-5-21 09:16 PM

這些遺跡可都赫赫有名
毀掉真是太可惜了
作者: EMPEROR    時間: 2013-5-22 09:15 AM

直到近百年才開始有保存古蹟的觀念 印加跟英國巨石都是我覺得很有興趣的
作者: justforfun9    時間: 2013-5-22 10:57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石灰水    時間: 2013-5-22 11:17 PM

破壞有人為跟自然
自然的破壞不可避免~只能減少人為破壞

讓文化古蹟繼續傳承下去吧
作者: 雪菲音兒    時間: 2013-5-22 11:36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u06el    時間: 2013-5-23 02:32 AM

這些古文物都代表一個個曾經存在的文明,說著許多故事流傳給後人,希望全世界可以一起好好的保存每一種不同的文化 ~

作者: 25894148    時間: 2013-5-23 09:17 AM

遺跡再怎樣保護
總有一天還是會消逝
只是早晚的問題
作者: frankiekay03    時間: 2013-5-24 10:28 AM

古蹟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沒好好保護只因太商業化了
作者: SOBOSI    時間: 2013-5-25 08:55 AM

哀~很多沒公德心的人看到古蹟就是要給他爬一下摸一下檢快石頭走
作者: dcdvs    時間: 2013-5-25 09:19 AM

馬丘比丘阿
也要消失了嗎?
傳說最近太陽神的國度
作者: ray18951895    時間: 2013-5-27 09:24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