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社論-人才培養不能急功近利][中時電子報][2012年7月6日 上午5:30] [打印本頁]

作者: ideoched    時間: 2012-7-6 10:30 AM     標題: [社論-人才培養不能急功近利][中時電子報][2012年7月6日 上午5:30]

【新聞主題】:社論-人才培養不能急功近利
【新聞出處】:中時電子報
【發布日期】:2012年7月6日 上午5:30
【文章內容】:

工商時報【本報訊】


最近中研院院士會議再度談及台灣人才供需失衡的問題。一些院士批評國內的大學生國際觀不足、外語能力差,大學所訓練出來的人才無法為企業所用;也有院士建議應深化人文教育,以重建大學教育與人文精神。

台灣人才不足的問題,近十年來經常被拿出來討論,已屬老生常談。每次熱烈討論後,政府總會採取一些做法以回應各界要求,但政府這些被動回應的作為始終是零零碎碎、且戰且走,從未有一套長期的人才培養方案。

舉例來說,六年前業界曾籲請政府調整大學的學程,以讓校園人才能為企業所用。政府幾經討論,設置了產業碩士專班、推出菁英留學計畫,行政院還成立了「人才引進及培訓會報」。但幾年下來,人才不足的問題依舊未獲解決。

去年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人連署的「人才宣言」指出,政府長期把公務體制齊頭平等套在教研體系上,將使台灣難以聘到優秀人才,如今台灣已是高階人才的淨輸出國;此外政府設下的人才引進門檻,非但不利於爭取國際人才,甚至也使得來台唸大學的僑生與外籍生畢業後難以留用。對此馬總統回應表示會在政策上做一些調整。

近十年來有關人才的建言從未間斷,人才供需失衡確實是台灣今天的大問題。但細讀再三,提建言者都是從自身立場來看待人才問題,而不是從台灣長期的國力來思考人才問題。是以企業家總是從成本著眼,希望放寬外籍白領人才的門檻,而中研院、公立大學總是從待遇著眼,認為如今大陸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待遇已遠遠超過台灣,若不調高待遇,台灣將會面臨人才流失的危機。

然而,從長期國力來看人才問題,那就不能只著眼於人才引進的短期利益,而要有培養人才的長期思維。也不能只和他國研究人員比待遇的高低,而是應該找出提升研究熱情的方法。養才、攬才當然和成本、待遇有關,但執政者若僅著眼於成本、待遇,永遠培養不出一流的人才,也不可能留住一流的人才。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意指人才的培養需要有長期的眼光,政府絕不可以東聽一個建言、西聽一個建議,毫無章法的拼湊出一堆人才方案。

人才到底該怎麼培養,古今中外並沒有一定的法則。但翻閱傳記歷史可以發現,為師者的熱情是不可少的。以牛頓和愛因斯坦為例,兩人都深受他們老師的影響而啟發了研究的熱情。兩人自大學畢業之後都沒有追求高薪資待遇,但卻持續維持研究的熱情。1667年牛頓自劍橋大學畢業後留校負責輔導兩個學生的功課,年薪雖只有200鎊,但工作輕鬆,讓他得以創造出反射望遠鏡,進而發現宇宙的奧秘。

愛因斯坦於1900年自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大學畢業後,失業了兩年,1902年才到專利局當審查員,年薪也僅3,500法郎。但他樂在其中,在專利局工作六年多,此一期間他發表了相對論、等效原理等三十篇重要論文。他後來回憶這段在專利局的歲月說:「我非常喜歡專利局的工作,在這裡我悟出最美妙的思想。年輕學者需要獨立思考,最好先找一份與世隔絕的工作,像專利審查員、燈塔看守人,這樣既履行了一項有益的職責,又有時間致力於發掘科學的奧秘。」

愛因斯坦於1933年應聘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此時他雖已享譽國際,但並不汲汲營營於自己的薪水,只提了一個數額不大的薪資,普林斯頓當局最後當然給他更高的待遇。由此可知,能否延攬到一流人才,關鍵不在薪資,而在於研究環境及攬才者的熱情。

我國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他們能有孜孜不倦的研究熱情,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深受其師吳大猷的影響。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亦復如此。田中耕一1981年自日本東北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島津製作所的研發部門,四年的大學教育能培養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為師者的熱情實為關鍵所在。

十多年來台灣有太多人在談人才,政府也有太多的急就章方案,但這些方案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順遂了各方的要求,但台灣的人才問題卻日趨嚴重。政府只會不斷以量化指標評鑑大學、用量化指標決定教育資源的分配,用五年五百億擠進全球百大排行,卻從未致力於長期的人才培養計畫。政策片斷而零碎,只求近利而無遠圖,復以我們的教育制度重研究、輕教學,這樣的環境豈能培養出牛頓、愛因斯坦等一流的人才?

經濟發展需要人才,社會進步需要人才,國力的強弱也取決於人才。人才政策在施政位階上必須超越個別的經濟利益,培養人才更甚於引進人才。而要培養人才,就得喚起教育官員及為師者的熱情。看看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李政道、田中耕一的成長過程,決策當局理應有些啟示才是。



【個人觀點】:
不管有沒有金融風暴、歐債,政府對相關的問題一直在打馬虎眼
光是勞基法與勞工問題都無法解決了,何況人才問題,涉及到國內外的發展
另外,同樣的說法,也適用於各公司企業的雇主
一再的以「即戰力」來選才,不給予合理的薪資福利,然後再來跟政府哭爹喊娘的說缺人
台灣的衰退,不是一年兩年造成的,也不是一兩隻阿貓阿狗造成的

註:
大型企業可能還好說,中小型企業,能裝死的就裝死,遊走法律邊緣樣樣來
而政府也不思問題的根源與嚴重性,一再的打馬虎眼
最終,好的公司企業出走,一流的人才外流,然後台灣就爛死一片


作者: Billy1008    時間: 2012-7-6 12:15 PM

在台灣沒有一件事是好的啦, 每個人都是專家, 都好像自己什麼都會...
作者: aajacky86    時間: 2012-7-6 12:23 PM

也只有大企業比較有能力培養人才巴,小公司都在壓榨人力,人當然都跑光,或是跑到大公司。
作者: saber768    時間: 2012-7-6 02:36 PM

以台灣這種血汗環境,就算人才培養成功,也會全部都外移的。
企業都不給予合理的薪資,只想剝削員工來達成公司的利潤。
之前吵得很兇的洋華光電不就是這樣嗎?這樣的血汗公司在台灣多不勝數,還有發簡訊就把員工裁掉的,你會想去這樣的公司工作嗎?
作者: kuncb    時間: 2012-7-6 02:40 PM

要啥國際觀

兒皇帝肚子餓了跟中國要點奶喝不就好了

不然還有高級美牛可以吃

反正有600多萬的粉絲支持

要是這些人都是人才

選得上就見鬼了

人民還是笨點好
作者: masanori7012    時間: 2012-7-6 02:45 PM

台灣專家很多
但是有建設性的共識或政策卻少
哪痛就醫那...這樣人才會留的住才怪!
作者: ericpatch    時間: 2012-7-6 03:32 PM

無能的官僚體系
制定無能的教育與產業發展策略
當然是原兇!!
作者: maxf1    時間: 2012-7-6 04:39 PM

台灣人除了嘴巴說話比人強 剩下好像都有待加強
作者: rabe    時間: 2012-7-6 09:56 PM

我有能力當然往國外跑

做的事不比台灣多 但是待遇卻更好

這樣有誰想待在台灣? 資方真的要改變想法
作者: kissmai7    時間: 2012-7-7 12:41 AM

反正就是一堆廢話   何謂人才   人才是怎麼定義   不是人才的人 該如何處理
現在就是太多劣幣  導致一堆人才根本不受重用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