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醫學與藥物)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資料有所改變
[打印本頁]
作者:
e48585
時間:
2012-4-8 02:55 PM
標題:
(醫學與藥物)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資料有所改變
作者:Jennifer Garcia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自從1994年開始推廣仰睡(Back-to-Sleep,BTS)以來,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的風險資料有所改變,此症候群往往同時涉及多種風險。研究作者們強調,需教育照護者避免這些風險的重要性,以預防SIDS。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SIDS嬰兒的比率從1991-1993年的84.0%降到1996-2008年的48.5% (P < .001),親子同床比率則是從19.2%增加到37.9% (P < .001),特別是2個月以下幼童。此外,早產比率從20.0%增加到29.0% (P = .05),嬰兒睡成人床的比率從23.4%增加到45.4% (P < .001)。不過,在研究期間,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的)比率從46.6%降低到24.8% (P < .001)。
風險因素分為內因性(男性、黑人、早產[定義為出生時妊娠週數<37週]、產前曝露於菸酒環境)或外因性(俯臥/側睡眠姿勢、蒙著頭、睡在成人床墊、沙發,或圍欄床、柔軟的被褥、親子同床、URTI徵兆)。
整體而言,死於SIDS的嬰兒有99%至少有其中1種風險因素,75%有至少1種內因性和1種外因性因素,57%有至少2種外因性和1種內因性風險因素,5%沒有外因性風險因素。研究作者並未指出風險因素之間的顯著正向關聯,但是,任何風險同時發生都會增加SIDS的機會。
國家兒童健康與發展研究中心在1994年開始推動的BTS活動,使SIDS比率在10年內降低超過50%,SIDS的發病率已經趨於穩定,但依舊是美國嬰兒產後死亡率的主因、發生率約為0.53/1000。研究作者寫道,因此,瞭解SIDS的確切風險因素仍是相當重要的,目的為設計及時的風險降低訊息,以及SIDS致病原因的基礎研究假設。
評估聖地牙哥法醫辦公室在1991-2008年的嬰兒死亡資料,搜集死亡30小時內的人口統計學和風險因素資料。研究者發現,這段期間,60%的嬰兒意外死亡是因為SIDS (n = 568人);SIDS定義為1歲以下幼童於睡眠中意外猝死,且經過完整驗屍、回顧死亡時的環境與臨床史等完整檢查依舊無法解釋死因時。
將研究期間分為推廣BTS前(1991 – 1993年)、過度期(1994 – 1995年)以及BTS期(1996 – 2008年),歷史上,SIDS最常見於2-4個月大者,所以將嬰兒分類為產後2個月內者、2-4個月者以及5個月以上者。
作者們表示有一些研究限制,例如照護者因為認為丟臉而漏報、缺乏有關風險或保護因素的資料、父母親入睡前酗酒和用藥的情況。不過,研究者指出,因為有進行標準化的死亡環境研究與驗屍報告,這些限制已經減少,此外,風險數可能被低估了,因為不是每個案例都有資料,需要進行其他區域的研究,以確認在國內其他地方是否一樣獲得這類研究結果。
新英格蘭研究中心的Felicia L. Trachtenberg博士等人指出,其主要結果是,自從推廣BTS之後,雖然SIDS的不同風險因素比率有所改變,實際上,所有SIDS嬰兒至少有1個風險因素,大部分(57%)有至少1種內因性和2種外因性風險因素。
作者們結論表示,雖然SIDS是一種疾病,這些風險因素本身並不是成為SIDS的原因,降低風險的活動強調的是避免多種和同時發生SIDS風險的重要性。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