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刀削麵的源由
[打印本頁]
作者:
jiunn36
時間:
2012-3-31 04:56 PM
標題:
刀削麵的源由
刀削麵又稱「削麵」,在<素食說略>中載有「削麵:麵和硬,須多揉,越揉越佳,做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滷澆食,甚有別趣。」
刀削麵為我國五大名麵食之一,其主因乃是削麵的刀技與手法誘人,麵的筋道與咬感又足,吃後回味無窮。製作刀削麵特別講究削與飛,就是削麵要快,削下的麵條如小魚兒翻滾入鍋,且麵條的大小一致,外筋而內柔,光滑而有咬感。
刀削麵源於山西太原地區,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傳說是元朝時期,為防漢人造反,而將百姓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一刀輪流使用,有一老者前往鄰居處取刀準備回家切麵,結果刀己被人取走,這位老者只好回家,剛出大門,被一塊東西碰到腳,低頭一看,是塊薄的小鐵片,於是撿起來放入口袋內,回到家後,因麵鍋水已沸,又沒刀可切,忽然間他想到有塊鐵片,就將鐵片拿給老太太,老太太一看,發牢騷的說:「這麼薄小的鐵片如何切麵?」老者生氣的說:「切不動就用砍的!」這砍字一出,提醒了老太太,只好將麵於在左手上,右手拿小鐵片,站在煮沸水的鍋邊,將麵砍入沸水中,煮熟後撈出,澆上滷汁就可吃了。這種砍麵方法流傳於晉中地區,直到明朝後再歷經多次的改良,而成為現在著名的麵食。
刀削麵傳統的製作方法是,一手托麵,一手拿刀,將麵削入沸水內。這種削麵技巧講究的是「刀不離麵、麵不離刀,手眼一線,一稜接一稜,平刀是扁條,彎刀是稜條」,因此在山西有個打油詩「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麵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稍。」可見刀削麵除了飽口福外,還飽了眼福。
刀削麵的麵糰要硬,揉麵要足,反覆搓揉至麵糰光滑,再搓成條形狀,以利用手托拿。而削麵的刀具有兩種,一種為削麵片條用的稍彎刀片,一種為削稜條麵的彎角平刀。同時煮麵也有竅訣,山西的俗語說「頭鍋餃子二鍋麵」,頭鍋煮麵是清湯掛麵,二鍋煮的麵較美味,煮的時候要大火,以保持麵條之柔韌與滑溜的口感。
刀削麵除了麵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出鍋後的澆料(包括了打滷類、炸醬類、煎炒類、涼拌類和汆湯類)、滷汁和配菜的組合會隨著季節而變化,視時而食,非常的講究,例如在秋冬時節時興配上清蒸羊肉、蕃茄雞蛋滷或炸醬。
於各地。清<素食說略>中亦載有當時流行於陜西、山西的「搷條麵:其以水和麵,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合,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搷條麵』」。拉麵可拉成扁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燈草皮、帶子條、柳葉條、韭菜扁、細韭菜扁、一窩絲)、圓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粗白條、綠豆莢條、粗勻條、細勻條、細圓條、一窩絲、龍鬚絲)、三棱形或中空形,其型式與山東的福山拉麵相差無幾。
作者:
ffhcpi3f
時間:
2012-4-4 07:52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gg0602
時間:
2012-4-4 08:2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