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李商隱生平及其詩作賞析 [打印本頁]

作者: Goethe    時間: 2012-1-18 02:34 AM     標題: 李商隱生平及其詩作賞析

李商隱生平及其詩作賞析

聲明:本頁資料或有取自網路資源者,
如有不妥,請不吝來函告知.
取自  http://members.tripod.com/~chinproj98/lee.htm
生平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唐朝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人。他出生於一個式微的貴族家庭,前幾代人都只做過縣官和郡佐之類的低級地方官吏。父親李嗣曾任獲嘉縣令,早死。家境日益艱困。李商隱在這嚴峻的環境中,勸奮讀書,獵取功名,以圖振興家道。他跟隨一位積學的堂叔學習質樸的古文,寫得一手漂亮旳毛筆字。
唐文宗大和三年(八二九),義山被天平軍度使令狐楚辟入幕為巡官,開始了他一生斷梗飄蓬般的"薄宦"生涯。令狐楚很愛重這位有才華的青年,親自指導他學習時行的駢文章奏的寫作技巧,並令與己子令狐楚等同遊。此後八年中,除了短時宦遊外,一直在令狐楚幕下。這段時間,詩人奮發向上,積極用世。大和九年,朝廷中發生了史稱"甘露之變"的政治大悲劇,使青年詩人感到震驚和悲憤。他寫了不少富有戰鬥性的詩篇,有力地抨擊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表現了自己"欲迴天地"的雄心壯志。在此年前後,義山曾一度在河南濟源的玉陽山、王屋山一帶隱居學道。道教,是唐朝的"國教",有鮮卑族血統的唐帝,自稱是太上老君李耳(即老子)的後裔,連公主也不免被送去修鍊。學仙成了時髦的風尚。義山學道的最大收獲大概是徹底認識到求仙的虛妄,這反映在他後來許多諷刺詩中,對吃金丹而死的皇帝們表示了極大的輕蔑。
宣宗大中元年(八四七),義山三十七歲,離開長安,天涯漂泊,開始了他一生充滿著屈辱和痛苦的時期,也是他詩歌創作收穫最豐富的時期。
唐宣宗大中年間,李商隱曾先後追隨被外放的李黨中人,在桂州、徐州、梓州等地任幕職。在這些年頭中,睠顧皇都,想念妻兒,憂憤政治生活和抒情詩。特別是大中五年妻子王氏卒後,多情善感的詩人精神上受到重大的打擊。憂時傷國的感情和個人不幸的身世結合起來,形成了他這時詩歌沉鬱蒼涼的風格,並抹上一層濃厚的悲觀主義的陰暗色韻。大中九年,隨柳仲郢自梓州回長安,被辟為鹽鐵推官。十二年罷職,回鄭家居。不久,李商隱便懷著那永遠無法實現的匡國救民的夙心,在寂寞淒涼的閑居生活中死去,享年僅四十六歲。
作品特色
李商隱,是晚唐漸趨寥落的詩壇中最光輝燦爛的一顆晨星,對當時和後世都有深廣的影響。義山詩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沒落的唐王政治生活和社會面貌,詩中常對當時嚴重的政治問題提出自己精闢的見解,表現了對國事的關切和憂憤。他強烈地反對宦官專權和藩鎮割據,詩人憤怒地斥責兇徒們篡權亂政的罪行,對黑暗勢力的代表--宦官,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表現了作者卓越的識見。在詩中還政於向惡勢力鬥爭的英雄表示了由衷的欽敬。在這些抒寫時代亂離感慨的詩篇中,充滿著富於正義感的詩人對國事深切的憂傷和憤激。
義山集中還有不少的詠史詩。詠史,是詠嘆歷史事實,而不是運用典故。詩人直接取故實作為素材,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藝術加工,重建歷史。李商隱往往只抓住史實中最能激發自己感慨的部份,"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借題發揮。既有浪漫的聯想,又不背離歷史真實,更加上託諷當世,指斥時事,這構成義山詠史詩的獨特的藝術風格。
義山詩中還有不少詠物之作。在優秀的詠物詩中,每借物以寄慨身世,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融進物中,物我一體。詠物詩又不同於一般的抒情詩,詩人以敏銳的觀察力,體物入微,能得物之神理。李商隱的詩能把事物的情態神韻勾勒烘託出來,情景交融,不黏不脫,物中有我,物我相忘。
愛情詩,是義山集中重要內容。義山情詩是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至今還值得我們珍惜。
工於比興,妙於像徵。這是義山詩最重要的藝術特色。"比者,比方於物也;興者,託事於物也。"聯想和幻想又是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詩人惜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去表現自己所賦予的特殊意義。義山善於寓像徵於比興之中,用他那活躍而敏感的心靈,向茫茫的大千世界探索,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因而創造出要眇朦朧的詩境,變幻無端的意像。
善於運典。這是義山詩藝術上第二大特色。惜古代的事來表現現實生活,這是文人創作的重要手段,連歷史上素稱"老嫗俱解"的白居易詩中也大量典。有些詩沙及愛情的問題,於己於人,都有于便門言之處,惜典故出之,可給具體的情事披上一層輕紗,使之更神秘、更美。從藝術角度看,詩歌的語言力求精煉,恰當運用典故,通過暗示喚起讀者的聯想,就可省掉許多不必要的敘述和說明,使詩歌的內涵更豐富多采。
清麗字句,字字錘鍊。這是義山詩藝術的第三特色。義山是極富於藝術感的詩人,對美有獨特的會心之處。他能細緻入微地摹寫事物,把自然界中最有詩意的都融進詩中。
由於有了上述三大特點,義山詩在藝術上就形成了含蓄婉曲、情韻深表的風格。
詩的欣賞
  《柳》
《暮秋獨遊曲江》
《風雨》
《晚晴》
《落花》

 
《柳》
這是義山自傷遲暮之作。馮氏云︰"初承梓辟,假府主姓指柳仲郢)以寄慨,意悼亡失意言之。遲暮之傷,沉淪之痛,觸物皆悲,故措辭沉著如許,有神無跡,任人領味,真高唱也。"這一段分折極其精闢,的確是義山知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1。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2。
 
【注釋】
(1)「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輕盈的楊柳枝,曾被東風嫋嫋吹起,飄拂著輕砍曼舞的歡筵。那正是樂遊苑中令人柔腸百轉的芳香時節啊!樂遊苑︰見《樂遊園》詩注。斷腸︰猶言"斷魂"、"銷魂"。謂使人迴腸盪氣,不能自持。兩句寫得楊柳生意榮茂的當春時節,用以暗示詩人自己少年時期氣蓬勃,充滿幻想和信心的日子。
(2)「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為什麼居然會到了清秋的日子,疏疏的枝葉便映帶著斜陽,更加上凄切的寒蟬!肯︰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肯,猶會也;亦猶至於也。......如何肯,猶云如何會也,意言春日如許風流,奈何會到秋天,便斜陽暮蟬,如許蕭條也。"這兩句用"如何"、"肯到"、"已帶"、"又帶"幾組虛詞。"轉折唱嘆,弦外有音。"張采田謂其"含思宛轉,筆力藏鋒不露。"良有以也。
    
《暮秋獨遊曲江》
這首短詩,很像南朝的樂府,也像宋代的小詞,"不深不淺,妙有餘味",是義山集中仿效民間歌謠成功之作。而廉衣竟詆之曰︰"漸近潑調"。不知"潑"字何指。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1。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2。
 
【注釋】
(1)「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起處極似民歌。重點在一"恨"字。"荷葉生"與"荷葉枯",表示時間的流逝,而人之"恨",始終不消。逼出第三句。
(2)「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我深深地知道,只要此身還在,則情長在、恨難平!惆悵地眺望著江邊--那之不歇止的江水啊,永遠在撼人心絃的波聲!兩句無限深情。"深知"句可謂驚心動魄,一字千金,比諸"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亦未必遜色。有時肆口而,直道胸臆的詩句要比經錘煉而成的更能感人。前人多以江水喻愁,漸成俗調,而此詩末句只輕輕一點,則味美於回了。
    
《風雨》
詩人是不甘心寂寞的,儘管是無法施展,精神受到創傷,他還是在努力奮鬥著。這一首詩,是奮鬥暫是失敗的哀歌,充滿著抑鬱不平之氣。吐了出來,心裡也就會好過點,這比用新豐酒去舊消愁畢竟好些啊。詩人在大中十一年,在鹽鐵推官的時候,曾漫遊東江一帶。江東,那是六朝的英雄創業、龍盤虎踞之地。作者抱有扶持國運的大志,而又無路為國家效力。當此時此地,自然是感慨彌深的。
 
凄涼寶劍篇,罵泊欲窮年1。
黃葉迎風雨,青樓自管絃2。
新知遭簿俗,舊好隔良緣3。
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4?

  
【注釋】
(1)「凄涼寶劍篇,罵泊欲窮年。」︰
那寄懷壯志的《寶劍篇》,早已凄涼冷涼。孑然一身,天涯漂泊,此生都快過盡了。兩句悲涼慷慨,頗有點"大道日往,若為雄才"之感。寶劍篇︰又名《古劍篇》,唐前期的將領郭震的詩作。表現作者匡國救民的抱負。中有句云︰"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史載武則天曾向郭震索取所為文章,郭以此呈上。凄涼︰表明空有壯志而無人過問。羈泊︰羈旅漂泊。作客也鄉,飄零無托。《寶劍篇》有句云︰"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窮年︰盡年、終生。
(2)「黃葉迎風雨,青樓自管絃。」︰
樹葉已經枯黃,還更遭風吹打;而青樓上的人,郤自顧在歌舞宴樂。兩句對比鮮明,表現了詩人深深的憤激。"黃葉"句自況,"青樓"句謂當時的權貴。"黃葉仍風雨"五字中兩層曲折。黃葉,本已是不風而將落,再加上風雨摧殘,則飄零可想,寫出詩人身世遭遇的不幸,再與青樓上的管絃對照起來,更見當時詩人身世遭遇的不幸,再與青樓上的管絃對照起來,更見當時的不平了。仍︰更兼;還加上。這是句中的"詩眼"。青樓︰指豪華精緻的樓房。薛雪《一瓢詩話》謂杜甫善用"自"字表達"其寄身離亂感時傷事之情",義山此詩似之。
(3)「新知遭簿俗,舊好隔良緣。」︰
新結交的知己,則遭到澆薄的世俗的指責攻擊;舊時的好朋友,則由於良緣的阻隔,關係日益疏遠。
這裡補充"仍風雨"之意。政治上的對頭們是不肯輕易放過詩人的,他們們使出所有卑劣的手段,造謠污衊,對義山進行人身攻擊,挑撥"新知"、"舊好"與詩人的關係。新知︰指鄭亞等。舊好︰指令狐綯。當時令狐為相,對義山已毫不留情面,不肯略為援手。這兩句寫得過於率露,大概是作者忿極悲極之時肆口而出之語。
(4)「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我雖想望有"新豐"酒而不可得,想要借酒銷愁,每斗要多少錢啊!收得頗有遠意。心斷︰心想而不能。新豐酒︰據《舊唐書‧馬周轉》載︰馬周落拓,西遊長安,投宿新豐旅店,店主人慢待他,馬肚無聊,命酒獨酌。後唐太宗賞識,提拔為監察御史。詩意謂自己無法被皇帝賞識,只能借酒銷愁。王維《少年行》︰"新豐美酒斗十千"。新豐,故城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出產美酒,價錢很貴。幾千︰指幾千銅錢。實際並不是說沒錢買酒喝,而是說像馬周那樣先窮而後達的遭遇也是求之而不可得啊。
杜甫有《過代公故宅》詩云︰"壯公臨事斷,顧步涕橫落。高寶劍篇,神交付溟漠。"可以參看。

 《晚晴》
大中元年,桂管觀察使鄭亞辟義山入幕。詩人初到南方,桂林明媚的山光水色和初夏時生機勃勃的自然景像,使詩人感到非常欣悅,對前途充滿著新的希望。詩歌措寫景物細膩優美。"天意憐幽草,人間晚重情"兩句更寫於景中寓有理趣,為後世所傳誦。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1。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2。
併添高閣迴,微注小窗明3。
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4。
 
【注釋】
(1)「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我在深僻的住所樓上,俯瞰夾城外的美景。春天過去了,夏日的天氣仍是清和。深居︰指詩人在桂林時的寓所。夾城︰甕城,在大城門外的月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力量。或謂指兩層的城牆。上句寫居處幽僻,地勢較高。下句點出時節,初夏氣候冷暖適宜。
(2)「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天意特別地愛憐這生在幽處的芳草,人們也更珍惜傍晚的新晴。上句謂久雨,則使幽草腐萎,故天意憐之而為放晴。隱有作者自喻之意。下句寫盼望美好的晴天,表現詩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3)「併添高閣迴,微注小窗明。」︰
雨過後,天地彷彿更加寬廣,在高閣上就能望得更遠。夕陽餘輝淡淡地流注在小窗上,使整個房間都明亮了。併︰合。迴︰遠。兩句寫雨後新晴,視野開闊,心情舒暢。何焯云︰"但露微明,已覺心開目舒,五六是倒裝語,酷寫望晴之極也。"呼應首句,"高閣"應"俯夾城"。"小窗"應"深居"。
(4)「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越地的小鳥兒在巢乾之後,暮歸時飛翔得更快。越︰指今廣東,廣西一帶地區。古代為百越之地。《古詩十九首》有"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之句。巢乾,點出"晴"字,鳥歸,點出"晚"字。兩句寫出詩人得意歡悅的心情。照應詩題,結構嚴謹。

《落花》
落花,惹動了古來多少詩人的情思。春天快要逝去了,一片花飛,已減卻了一分春色,何況是斜陽芳徑,千紅零落的時候呢!義山工於言情,這首詩純以造意見勝,情與景融成一體,它表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被摧殘的婉惜之情。情深韻美,是集中上乘之作。特別是起兩句,得落花之神,運思造境峭曲深折,導宋詩的先路,尤為後世所稱賞。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1。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2。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3。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4。
 
【注釋】
(1)「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在高高的樓上,啊,客人竟就這樣走了!小園裏,風吹得千萬片殘花亂飛!首句劈空而來,沉痛之極。何焯說︰"起得超忽"。紀昀說︰"得神在逆折而入"。其實何止如此!那人,在芳春時節,和我一起度著似綺華年,小苑高樓,靈風夢雨。幾曾想到有這麼的一天,親愛的朋友會捨我而去,所餘下的只是闌珊的春意,那美麗的歲月也隨他(她)而去,不回來了,再也不回來了。這裏一個"竟"字,作錯愕的語氣,含有無限哀怨。
(2)「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落花,上下飛舞,灑向曲曲彎彎的小路上,飄得遠遠的,像在送著日落的暉!這裏跌深一層,寫落花不但在小園中,還飄零芳徑,佈遍天涯。從"客去"更進一步展開聯想,曲陌斜暉,也是古人慣用以寫離情的具體環境景物。參差︰高低不齊。
(3)「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看到這樣的情景,柔腸寸斷,不忍把落花掃去;望眼欲穿,還在盼望逝去者的歸來。張采田云︰"此二句詞極悲渾,不得以字面論其工拙也。""欲歸",欲誰歸?詩中沒有點明。這更可啟發讀者的想像。那是盼望著落花飄返?還是盼望著能再次看到那逝去的芳春?但,這希望都是徒然的......
(4)「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我愛惜芳菲的心情,也隨春而去了,所得到的只是沾了衣裳的盈盈清淚!何焯云︰"一結無限深情,'得'字意外巧妙"。所謂"意外巧妙",是指在"得"字中所包含的真實意義---那就是春歸、客去、花飛的無可挽回之"失"!
全詩感慨悲涼,當是義山有為而發,不得以一傷春惜別的凡意視之。可與《即日》詩"一歲林花即日休"參看。


作者: ew7812    時間: 2012-1-18 10:40 AM

比較熟悉的是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作者: dream11thben    時間: 2012-1-18 01:34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天閣悠客arthur    時間: 2015-3-16 03:27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