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明朝對日作戰 [打印本頁]

作者: EFLSPY    時間: 2011-11-28 09:04 PM     標題: 明朝對日作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FLSPY    時間: 2011-11-28 09:12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pbpp    時間: 2011-11-28 11:09 PM

日本在韓國登陸,占領了大半,
後得明朝大軍協助韓國才可以
令到日本撤退,不是當時成為附屬國.


    但 ...
EFLSPY 發表於 2011-11-28 09:04 PM

明朝大軍第一次4萬人,第二次6萬人,日本20萬
只不過4萬和6萬如何讓明朝元氣大傷?
明朝是因為30年小冰河期,糧食短缺造成農民起義+其他國因為30年小冰河期,糧食短缺,所以侵襲明朝.
自然災害+戰爭令明朝元氣大傷,明朝最後因鼠疫傳染造成北京軍隊不能防衛李自成而亡.
明朝對日作戰1598年完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
明朝對日作戰1598年完後46年明朝完.
明朝完與日本無關.
作者: r27876622    時間: 2011-11-29 10:35 AM

回復 3# ppbpp

或許不能說是元氣大傷
但拖垮財政是事實
文祿慶長的開銷之大
靠當時的歲收只能勉強打平

萬曆三大征的接連發生
早種下明朝衰弱的直接遠因
作者: azurnhimmel    時間: 2011-11-29 11:13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u1661    時間: 2011-11-29 03:20 PM

題外話..文祿之役或許並未傾覆明朝..反而造成日本豐臣政權加速滅亡
作者: 魯申文    時間: 2011-11-29 03:56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FLSPY    時間: 2011-12-1 10:13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FLSPY    時間: 2011-12-1 10:16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ouis8864    時間: 2011-12-1 12:11 PM

只是在已經滿是傷痕的大明財政補上一刀而已
作者: sands5301    時間: 2011-12-1 12:15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pbpp    時間: 2011-12-1 04:29 PM

回復 8# EFLSPY

如果是不鼠疫傳染造成北京軍隊不能防衛,闖王是不是有能力破北京?
如果闖王有能力破北京,明應該發布勤王令.
問題是明沒有發布勤王令,這意味著明對北京軍隊擊敗闖王非常有信心.
30年小冰河期+鼠疫是明亡有很大關係.
和日本人五十年前的戰爭沒有關係..
明朝打完日本人後五十年,幾乎一半以上的時間面對其他國因為30年小冰河期,糧食短缺,所以侵襲明朝.
明朝面對其他國侵襲消耗了大批人力物力不是打日本消耗的可以比較的.
作者: ppbpp    時間: 2011-12-1 04:48 PM

回復 9# EFLSPY
自然災害
    又用東方紅說的嘢,當事事實是稅太高, 史書記載,十有良田,八九無人耕, 因為要付80%稅,加上明朝有封王,同各地駐軍,早己令到明朝無錢,如果真的咁大自然災害.  
   

30年小冰河期,十有良田,八九無人耕.
這是正常的!
我媽媽在後院種植一些蔬菜,有一年5月雪都死了
我媽很生氣.
過1年六月雪,蔬菜都死了,我媽之後在也不種菜了!

為何清朝入關五年基本上令到人人有飯開.  用的大部份是漢人官員,真正問題是全個制度有問題.
30年小冰河期在清朝入關結束.
作者: st851430    時間: 2011-12-6 09:44 PM

但是  當時對日戰爭所導致的問題(財政問題最明顯)  而且  黨爭也很嚴重  再加上奴爾哈赤的崛起  後來的明朝皇帝就無能為力  內憂外患又多  基本上是一定會滅亡
作者: svenboy1996    時間: 2011-12-18 01:16 AM

誰跟你拖垮明朝......

萬曆三大征
寧夏之役 · 朝鮮之役 · 播州之役
朝鮮之役用兵最少 支出也最少
第一次只用4萬人
第二次 勉強後期幾個月8~10萬人好了
寧夏 播州呢
10萬只不過是起跳價 後面還打到30萬
你說這兩場拖垮明朝 我還比較相信
作者: siroli    時間: 2011-12-18 10:31 AM

當時的明朝正處於萬曆皇帝統治時期,雖然依舊是天下承平的景象,但其政權已經走向腐敗和衰落,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已經清楚的揭示了這一點。
從軍隊方面看,明朝雖然有200萬軍隊,堪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但軍隊缺編情況嚴重。
明朝初年定下的屯田政策因爲土地兼併嚴重而遭到破壞,大量軍隊土地被官員侵佔,士兵淪爲流民。明朝中期對倭寇和蒙古的節節失敗已體現了明朝軍隊軟弱的戰鬥力。
張居正當政時,曾用明軍與蒙古軍“100:1”來形容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後來雖戚繼光主持軍事改革,但改革的物件也只是遼東和北京周邊的明軍,後來戚繼光遭到罷免,他的許多軍事主張也就被廢除了。  
隆慶時代,由於韃靼的歸附,長城沿線已無戰事,大批士兵解甲歸田,留下的士兵也因爲長年和平而缺乏戰爭經驗,訓練更是鬆弛。
明朝重文輕武,武官的地位不高,更用文官擔任總指揮並有太監監軍,因此嚴重的限制了部隊的指揮能力和戰鬥力。
明朝政權內部自張居正死後一直派系林立,朋黨之爭不斷,朝廷內部的爭鬥波及到軍方,更使得明軍將領裏各自爲政,指揮不暢,內部矛盾嚴重。
從裝備上看,儘管明軍沿襲永樂皇帝定下的“二分習火器,三分習刀矛,五分習弓箭”的比例,火器部隊的配備高達1/10。
但明朝對火器的控制十分嚴格,訓練時也缺乏操練,大批精良火器封存在倉庫中早已生銹。而且由於明朝北方長年面對蒙古軍,與蒙古軍相比明朝火器優勢明顯,因此明朝對火器裝備不思改進,大批裝備早已經落伍。雖然這之間也曾向葡萄牙購買火器,但裝備的也只是少量部隊。
明軍中最精銳的當屬戚繼光留下的蘚門軍和李成梁的遼東軍。對日作戰也基本以這兩支軍隊爲主。事實上也只有這兩支軍隊可與日本一戰。但兩支軍隊總數不過二三十萬,與日軍數量基本持平,且兩軍中多數精銳還要留下拱衛京城,不可能盡數投入朝鮮。
在海軍方面,明朝的情況更爲慘澹,鄭和下西洋的輝煌已是曇花一現,當時的造船圖紙後盡數被焚毀。明朝對海軍的建設一直不太重視,甚至對倭寇的海盜船也無可奈何,只能靠戚繼光的陸軍殲滅之,後來戚繼光提出禦敵於海上的防禦政策。但隨著倭患的平息,對海軍的建設也就終止了。廣東福建一帶爲防衛葡萄牙入侵,對海軍建設格外重視,並仿造西方戰船組建水師,但其離朝鮮比較遠,由於明朝是倉促開戰,因此遠水難救近火,事實上開戰前一階段日本也一直掌握著制海權,直到明朝舉全國之力派水師增援,才改善局面。
因此,當時的明朝,雖然在海陸軍數量上要多於日本,但能戰之兵極其匱乏,戰鬥力與作戰經驗與日本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火器裝備與日本雖然基本持平,但明朝參戰時,日本已佔領朝鮮大部分地區,地理優勢明顯,大批明朝軍隊暴露在日本精良火器下,明軍作戰環境之險惡可想而知。而且,明朝戰前並不想把事態擴大,只是派小規模部隊陸續入朝,有利於機動性強的日軍分割包圍,這一點更是犯了兵家大忌。
作者: 七伽社    時間: 2011-12-18 11:39 AM

好像是日本先開戰的

不然明神宗在後宮爽爽的

哪來的閒功夫發動戰爭
作者: TCF7321    時間: 2011-12-18 02:45 PM

明代滅亡
內部因素遠大過外在因素
內政不休應是主因
其他的是臨門一腳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