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為「天生無可救藥的使命感」,寫下這本書…… 教育必須是為學生照亮未來的探照燈,而非重複過去的後照鏡 教育,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真正的文化生命必須正本清源,從教育的起始點開始涓滴累積方可成就。對於台灣教育未來,我有殷切的期許,也有深重的憂慮。我始終認為,國家要為未來準備人才,學校也必須為青年發展天賦,我們的教育必須適時扮演這個急如星火、救亡圖存的扎根角色。 我明知道透過這本書,未必立即能有所改變,但帶著天生無可救藥的使命感,我仍選擇站出來,期許我們能用教育的火光照亮台灣。 站在台灣文化的制高點上,教育應該不一樣。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眼我們就到了二○一一年的今天,出版了幾本書之後,現在我不得不以一種嚴厲的口吻,以我平常不慣用的語氣對家長、學校、執政者、媒體與民意代表,提出種種沉痛批評。因為我知道這將是我能為青年人做的最後一件事,但是,我也需要以同樣的語氣告訴年輕人,你們很多人都是已經具有選舉能力的選民,更有權利了解你學習的成效與未來,更需要知道你的潛能優勢在什麼地方。 如果是我們自己選擇隨波逐流,如果是我們自己拒絕面對世界快速變化的事實,如果我們沒有主動判斷選擇的能力,最終還是我們自己要負起最大的責任。 我誠心希望,所有的年輕人關切你們自己人生未來的抉擇,因為你們不做,別人也不會為你們做,決定未來的力量就在你們自己手裡。 |
這是一本談台灣教育悲哀的書,才剛看完此書,覺得心情十分沉重。
我要先聲明,這本書有一小部分是嚴長壽總裁個人的想法,我對這部分持保留態度,甚至反對。不過瑕不掩瑜,大約有九成多的內容十分精彩,而且力道十足,非常適合30歲以下的青年閱讀。所以我就只談它好的地方吧!
如果你也關注教育這件事
人們都說教育是百年大業,一個國家強盛與否,與他的國民教育程度有極大的相關。嚴總裁指出,台灣的高等教育出了問題,台灣的技職教育出了問題,台灣的城鄉教育程度差距日漸擴大,台灣的年輕人對於未來感到茫然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
教育是個過於龐大的體系,太寬也太深,所以它的問題不容易見到,就算問題擺在眼前讓我們看見也是對它無感。可是如果我們就這樣放任問題不管,總有一天它的反撲會大到讓全台灣無力招架,這是嚴總裁寫這本書的原動力,因為他看到問題了,他深怕台灣因此毀滅。
教育問題的來源-家長
本書的家長指的不但是現在的人父人母,也包含未來的人父人母。
家長出了什麼問題?有的,問題在於期望。家長對於子女的期望多半很高,他們會希望子女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接著上大公司工作,未來不愁吃不愁穿。看出問題了嗎?還沒,再想一遍!來,問題在「努力讀書」。
在現代社會裡,大家必須分工合作,才能擁有一個機能充足的城市或聚落,如果全部的人都只會國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那是多麼恐怖的社會!沒有專業的理髮師,沒有專業的建築工,沒有專業的廚師,沒有專業的音樂家,沒有專業的畫家,沒有專業的彩妝師,沒有專業的公車司機,沒有專業的農夫,沒有專業的汽車維修員。我們應該無法活在這麼無趣的社會裡,我們需要專業人員。
本書要揚棄的觀念是「只以考試成績論成敗的狹隘升學主義」,讀書沒有不好,但只讀教科書,只看重教科書,就是不好。升學沒有不好,但只想讓學歷更高更好看,忘了求知的本意,就是不好。考試沒有不好,但只以考試成績論斷一個人的全部能力,就是不好。
很多能力是無法考試的,本書的舉例是熱忱、責任心、使命感、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品味、教養內涵,當然我們還可以想出更多。無法考試的能力重不重要呢?重要,有時還比學科重要。
要舉出高學歷低能力的例子,我想應該很容易。我還記得199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因為情傷而做出潑王水的行為。她已是社會普遍認知的知識分子,擁有令人稱羨的頭腦與學歷,居然做出這種不理性的事情,很明顯,她的情緒處理能力出了問題。最近比較有名的要屬2010年12月,台灣大學博士生開車硬是擋在救護車前的事件。博士,非常頂尖的知識分子,當日晚上救護車已經鳴放笛聲代表車上有人需要急救,該博士生不但不讓車,還對救護車司機比中指,此新聞一播出令社會大眾震驚與憤怒。很明顯,他的人品出了問題。
如果高學歷不代表高能力,我們要這學歷有何用?
嚴總裁在書中的期許,是要我們放棄學歷的競賽,因為競賽到最後,只剩下專業能力,其餘什麼都不會,應該要被訓練的溝通能力,應該在心中充滿的熱忱,到最後竟一滴都不剩。
我想他是希望家長們漸漸接受這想法,也希望我們年輕人也接受這想法,然後希望下一代可以不再這麼痛苦。
現今教育界的問題
嚴總裁是飯店業的專業人士,於教育,他自認為是業餘,但我覺得這位業餘人士實在太熱心了,熱心到讓我以為他是專業的。
書中指出的問題條列如下:
學生和老師被標準答案綁架 當老師還需關說或賄賂以謀得職位 不適任老師沒有退場機制 問題學生是環境的問題,不是學生有問題 技職教育不再重技術 技職學校老師漸漸沒有實務經驗 外國留學人數銳減,大學生漸漸沒有國際意識 菁英人才的定義太過單一問題還真多,但很遺憾的這都是事實,且在這國家的某個角落不斷地重演。
不意外嚴總裁會這麼語重心長,因為問題好多,也都很大條。這裡我不多說,欲知詳情煩請自行移步到書店觀覽。
對年輕人的深深期許
感覺嚴總真的是很愛台灣,難怪他要寫下這麼嚴肅的書。他在此書第三章舉出,有種現象慢慢成為趨勢:年輕人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也無心參加就業輔導,只想每天賴在家裡,這是來自英國的NEET(尼特族)的說法,NEET是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台灣或稱為「啃老族」。根據2010年我國主計處統計,長期失業人口中高達26%具有大學學歷,現今失業率大約5%,這樣估算大約有30萬人是大學畢業後失業。30萬,這是社會多大的浪費,這些人擁有知識,卻無法貢獻所長,等於之前所有花費在教育的資源將化為烏有。
嚴總更提出一個例子,2010年9月法國政府修法將退休年齡由60歲調高到62歲,結果引發罷工與學生潮。因為退休年齡調高,代表更多年輕人必須更晚進入職場,這對年輕人是一種失業負擔,他們認為國家正在犧牲他們。
反觀台灣,2008年4月立法院通過勞工退休年齡由60歲延長至65歲,台灣的年輕人居然沒有感覺!因為整個社會還在討論退休金如何計算,會不會受到影響。
我忘了當年到底有沒有人注意到,我自己正忙於課業和打工,我還真的沒注意。現在想想,我們或許都是沒感覺的人,我們對於會影響未來的政策不曾思考過,以為與自己無關。看完嚴總的文章,我想我現在敏銳多了,因為我不想我的未來沒有希望。
台灣的文化深度
書中摘錄:有位朋友更直率地說,在他來台灣以前,始終認為「要統一台灣還不簡單,只要打場仗就解決了」,然而,他接著說:「自從我來過這次才發覺,可千萬不能打仗,因為所有在大陸失去的文化,都在台灣保留下來了!」
真令我感動,原來我們擁有這麼美好的東西。
台灣歷經荷蘭、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統治,統治者離去,文化卻留下來。現今台灣已到達華人社會罕有的高度,我們的民主,我們融合後的文化,多麼珍貴,這是前人努力的成果。不過嚴總提醒我們,文化累積不易,摧毀極快,我們除了保護,更要維持領先的地位。
我想我會努力的,因為我也愛這片土地,我希望她能永遠強盛下去。感謝嚴總裁這樣耳提面命,這是我最近讀過最有感觸的書了。
–
以下列出一些我覺得不錯的書摘:
◎許多重要的東西是不能被量化的,分數代表的是現在的知識,並不能預測未來的表現。 ◎不是每個人都要當國家棟梁,社會更需要腳踏實地、堅守崗位、熱愛工作的螺絲釘。 ◎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判斷,發掘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 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 ◎教育必須是為青年人照亮未來的探照燈,而非重複過去的後照鏡! ◎職業,只是謀生工具,但志業,卻是讓人足以燃燒熱情的天命所在。 ◎面對這中間的磨練,當你覺得自己在犧牲時,就代表你正在喪失熱情。所謂「卓越」不是別人對你 的界定,而是你給自己的評價。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