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東吳二張 [打印本頁]

作者: t162083    時間: 2011-4-1 12:04 AM     標題: 東吳二張

年輕時就以博學而非常有名氣。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召他為士,被張昭拒絕。陶謙認為張昭輕視他,因此將張昭監禁。後來受到趙昱援救才被釋放。

東漢中原動亂,張昭隨其他難民逃到江南,受到孫策的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孫策的領地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由張昭經手,他為孫策打平江東做出了很大貢獻。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們的書信中多有稱讚張昭的言辭。對此,孫策非但沒有猜疑,反而瀟灑地說:「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這足可看出張昭在孫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齊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樣重要。

孫策臨終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兩名重臣張昭周瑜。孫策囑咐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剛剛去世,孫權非常悲傷。張昭勸孫權說:「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勛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他親自扶孫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人才服從了孫權。

孫權繼續重任張昭。張昭依然任長史。張昭在孫權面前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往往指責孫權做得不對的地方,對於孫權有良性的作用。比如有一次孫權擺酒席,命令群臣必須大醉方歸。張昭聞訊非常憤怒,馬上離席。孫權攔住他說:「為共作樂耳,公何為怒乎?」張昭立即答道:「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孫權深感慚愧。

208赤壁之戰爆發前夕,顧慮曹操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率領大軍進逼江東,於是持主和論,主張孫權舉國投降。但在主戰派周瑜等人的努力下,反倒擊退了曹操的大軍。

然而,正是因為張昭太過耿直,使他在東吳始終無法擔任最高的丞相職務。當孫權設立丞相時,很多人提名張昭來擔任,可孫權推託說:「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孫權任命平庸的孫邵擔任丞相。孫邵去世後,又有人提出讓張昭擔任丞相,孫權這才道出真實原因:「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孫權任命顧雍為丞相。張昭因此稱老退位,被封為婁侯,退居為《左傳》寫註解。

232公孫淵在遼東反,向孫吳稱臣以為外應。張昭認為公孫淵必敗,因此反對孫吳對公孫淵的支持,沒有被孫權採納。結果公孫淵出賣東吳,殺了孫權派到遼東去的使者張彌許晏。張昭因此退居不朝,孫權盛怒下,命令用土封住張昭的家門,來表示他永遠不必出門了。張昭也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以表示他也永遠不打算出門了。後來孫權後悔自己的做法,但又不願道歉示弱。他下令用火燒張昭的家門,以此逼張昭出門。但這方法也沒嚇倒張昭,因此孫權只好又下令將火又撲熄。最後孫權在張昭家門前久站不去,張昭才在兒子的攙扶下,出門與孫權和解。

張昭享年81歲,喪事從簡,入棺材都沒有更換衣服。孫權戴孝前去弔唁,賜諡號文侯。張昭長子張承已經封侯,次子張休世襲張昭爵位。

張紘 :

初時游學於洛陽,曾跟博士韓宗學習,又到外黃濮陽闓學習。回郡後被舉茂才,當時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他為,他都拒絕應召。後來張紘避亂江東,遇上孫策,孫策招為謀士,並他為正議校尉。

建安四年(199),孫策派遣張紘到許都,留在那裏當侍御史,與少府孔融交好。次年孫策遇刺身亡,曹操有意趁機攻伐,張紘於是勸諫曹操,成功阻止曹操出兵。後來曹操想張紘協助孫權內附,於是派張紘任會稽東部都尉。

張紘後來任孫權時代的長史,多次給予建議,如勸孫權遷都秣陵(後改稱建業)。六十歲時病死,孫權大感悲傷。


作者: sky866nmv    時間: 2011-4-2 07:32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162083    時間: 2011-4-2 11:04 PM

只是張昭在赤壁之戰竟然站降方
也是他政治舞台上的敗筆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