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姚廣孝
[打印本頁]
作者:
t162083
時間:
2011-1-28 10:14 AM
標題:
姚廣孝
姚廣孝
生於醫生世家,十四歲落髮為僧,卻師事道士席應真,得其陰陽之術。曾經在嵩山寺遊學,有名叫袁珙的面相者說他說:「你是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道衍聽後反而大喜。
洪武年間中期,朱元璋下詔命精通儒學書籍的僧侶入考禮部,道衍沒有被授官,朱元璋賜僧服送還。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駕崩,明太祖選高僧侍奉各位王爺,為其誦經薦福。道衍被舉薦,並與燕王朱棣相談甚合,並請求被帶走。道衍於是抵達北平,並任慶壽寺住持,時常出入王府,行跡非常秘密,經常與朱棣密語。
朱元璋死後,明惠帝剛即位後就開始大範圍的削藩行動。周王、湘王、代王、齊王、岷王紛紛得罪或被貶職、或被削為平民、或被殺。道衍於是密勸朱棣起兵。朱棣說:「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論民心。」於是朱棣漸漸下決心,並私下選將校,勾結部隊,並招募勇敢異能的人。道衍並在燕王宮道中訓練部隊,並在地下修建穴地,以厚牆環繞,周圍做養雞鴨等動物,以掩蓋地下的修建兵器活動的噪音。建文元年六月,燕府護衛百戶倪諒告變,逮官校於諒、周鐸等伏誅。兵部尚書齊泰命令北平都指揮張信逮捕朱棣,然而張信卻把此命告訴朱棣,朱棣於是決定起兵。當時正遇到暴雨臨近,檐瓦墮地,朱棣色變。道衍說到:「這是祥兆。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墮,將易黃也。」之後燕兵起義,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為名,號稱其眾為「靖難之師」。而道衍則在北平輔助世子朱高熾進行防守。
同年十月,朱棣襲擊大寧的時候,李景隆乘間圍北平。道衍則善於堅守,抵抗中央軍的數次攻擊,並也夜間派遣壯士偷襲。後燕軍回援,內外夾擊獲得大勝。李景隆、平安等先後戰敗逃撤。朱棣則圍困鐵鉉防守的濟南城長達三月之久仍不克。道衍寫信勸道:「部隊疲勞了,請班師回北平吧。」朱棣於是返回。此後遭盛庸軍截擊,在東昌之戰時燕軍大敗,張玉被殺,再次返京。此時,朱棣打算進行稍微休整,而道衍則堅持積極備戰,並進一步招募勇士,擊敗盛庸且破房昭的西水寨。此時,道衍對朱棣說:「不要再攻下城池了,而應當迅速進攻京師。京師力量單弱,一舉之下必然能攻下。」朱棣聽從了他的意見,並接連在淝河、靈璧擊敗中央軍,並渡過長江進入京師。朱棣在燕王府時,所接觸的都是武將,而唯獨道衍是定策起兵的。當朱棣在山東、河北轉戰時,其部隊進退、戰機等都由道衍決定。道衍從未臨戰指揮過,但是朱棣攻下南京後,論功道衍為第一。
朱棣攻佔南京後,即帝位為明成祖,授道衍為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四月,拜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後恢復其姓,並賜名廣孝,贈祖父如其官。明成祖與其交談時,稱其少師而不叫名字。朱棣後命其蓄髮,道衍不肯。後賜宮第與宮人,都不接受。道衍則常居僧寺中,穿戴冠帶入朝議事,退朝後改穿僧衣。之後,出巡賑災蘇、湖等地,在抵達長洲的時候,把自己獲賜的金帛都散與宗族鄉人。
道衍本人好學,善於詩文。與王賓、高啟、楊孟載等人為友,並被宋濂、蘇伯衡等人推獎過。在朱棣攻佔南京時,曾勸朱勿殺方孝孺,並說如果殺了他,天下讀書的種子就斷絕了。朱棣即位後,廣孝收鄭和為菩薩戒弟子,法號福吉祥。此外,廣孝還擔任監修、主持重修《明太祖實錄》;並與解縉等人修纂《永樂大典》,書成後得到明成祖的褒美。朱棣在北京、南京往來,以及北伐時,廣孝皆留在南京輔助太子。永樂五年,皇太孫出閣就學,廣孝擔任侍讀說書。
姚廣孝到晚年後,著《道余錄》,專詆程朱理學,引起當時人們的鄙夷。當其回鄉省親訪友,至長洲拜訪其姐,但姐姐閉而不見;訪其友王賓,賓亦不見,但遙語道:「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又跑去見其姐,姐姐又罵他。廣孝為之惘然,體會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
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廣孝已經有八十四歲高齡,病重不能上朝,仍然在慶壽寺居住。明成祖駕車臨視,相談甚歡,並賜金睡壺。臨死前的姚廣孝請求明成祖,釋放建文時的主錄僧溥洽,明成祖答應了他。姚廣孝頓首感謝,之後不久去世。
同月十八日,姚廣孝病逝慶壽寺。朱棣聽聞後,輟朝二日,並以僧禮下葬,百官弔唁者眾多。此後追贈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賜葬房山縣東北;朱棣親自為其制神道碑記錄其功。
洪熙元年,加贈少師,配享成祖廟庭。嘉靖九年,明世宗對閣臣商議,姚廣孝雖然有功勞,但是畢竟為出家人,供養太廟總有所不尊。於是尚書李時偕大學士張璁、桂萼等議請移祀大興隆寺,由太常寺逢春秋致祭,後得到明世宗批准。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