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島津久光
[打印本頁]
作者:
fc3s0009
時間:
2011-1-9 06:52 AM
標題:
島津久光
島津 久光
(
文化
14年
10月24日
(
1817年
12月2日
) -
明治
20年(
1887年
)
12月6日
)、
幕末
薩摩藩
事實上的最高權力者。
玉里島津家
當主。
位階
勳等
爵位
從一位
大勳位
公爵
。
字
君輝、邦行。幼時
雅號
德洋
,之後的
號
有
大簡
、
雙松
、
玩古道人
、
無志翁
。
島津氏
27代當主
島津齊興
的五子。生母為齊興側室
由羅
。與28代當主
島津齊彬
是同父異母兄弟。29代當主
島津忠義
是其長子。次子
久治
為
宮之城家
、四男
珍彥
為
重富家
、五子
忠欽
過繼給
今和泉家
。曾孫女為
香淳皇后
。玄孫為
今上天皇
。
文化14年(1817年)、作為齊興的五子出生於
薩摩國
鹿兒島郡
(現
鹿兒島縣
鹿兒島市
)
鹿兒島城
。幼名普之進。
文政
元年(
1818年
)
3月1日
成為
種子島家
・
種子島久道
的養子。文政8年(
1825年
)3月復歸本家、4月改名又次郎。11月1日作為養老女婿、娶島津一門家筆頭
重富島津家
下一任當主島津忠公的女兒千百子為妻。另外,『島津氏正統系圖』中省略了成為種子島氏養子的事實。
不久,移居鹿兒島城城下的重富邸。文政11年(
1828年
)2月,齊興為其舉行烏帽子親成人式,改名
忠教
。天保7年(
1836年
)2月,與千百子的結婚儀式舉行。天保10年(
1839年
)11月,繼承重富家家督,12月
通稱
改名山城。
弘化
4年(
1847年
),通稱改名周防。圍繞齊興的後繼地位、分別擁立齊彬和忠教的兩派發生
御家騒動
(
於由羅騷動
)招來
幕府
的介入、
嘉永
4年(
1851年
)齊興隱居,出現島津氏家督爭奪戰,齊彬之後成為下一代薩摩藩藩主。忠教本身是反齊彬派的人士,齊彬與忠教的之間的關係向來不睦。與兄長齊彬相同,非常愛好學問。不過與愛好
蘭學
的兄長不同、忠教精通
國學
。
安政
5年(
1858年
)齊彬去世後,遺言要忠教的兒子茂久(後來的
忠義
)就任藩主。擔任茂久的輔佐人的齊興於安政6年(
1859年
)去世後,身為藩主親生父親的忠教在藩內的政治的影響力增大。
文久
元年(
1861年
)
4月23日
復歸宗家且改名
久光
(同時改名與通稱和泉)、「國父」「副城公」的稱呼,掌握藩政的實權。權力擴大的過程中與
小松清廉
(帶刀)合作,與
大久保利通
、
岩下方平
、
海江田信義
及
吉井友實
等中下級藩士組成了
精忠組
而被錄用(具體的情況是大久保與
堀仲左衛門
推舉御小納戶役,岩下實行軍役奉行兼趣法掛,海江田與吉井成為徒目)。
1862年
(文久2年)5月,久光將通稱改名為三郎。
文久2年(1862年),為了推動
公武合體
運動率兵進京。與
朝廷
、幕府、雄藩企圖進行政治的提攜運動,繼承亡兄齊彬遺志。逗留
京都
期間,於伏見(現
京都市
伏見區
)寺田屋旅店集結之薩摩下層藩士
有馬新七
等
尊攘
派計畫自行脫藩進行暗殺行動,久光決意討伐這些過激分子,爆發
寺田屋事件
。寺田屋事件後,因其犧牲家臣守護朝廷之舉動獲得朝廷信任。
朝廷接受久光對幕政改革的要求,提出「三事策」,包含:
1.
將軍
徳川家茂
上洛。
2.沿海5大藩(薩摩藩・
長州藩
・
土佐藩
・
仙台藩
・
加賀藩
)所構成的五大老設置。
3.
一橋慶喜
為
將軍後見人
・前
越前藩
主
松平春嶽
為
大老
職就任。
(係採納1.長州藩、2.
岩倉具視
、3.薩摩藩的意見)並向
江戶
派出勅使。久光跟隨勅使
大原重德
前往江戶,勅使與幕臣見面,最後達成慶喜為後見人,春嶽任
政事總裁
一職(
文久改革
)。
達到目的後由
東海道
由江戶前往京都期間,在
武藏國
橘樹郡
生麥村(今
神奈川縣
橫濱市
鶴見區
)遇見四名英國平民、久光一群人行列與英國人發生衝突,爆發
生麥事件
。。到達京都後,幕政改革取得成功,從而歸藩。
文久3年(
1863年
)第二次上京,無法抑制以長州藩作後盾專橫的尊攘急進派,逗留五天後返回薩摩藩。但是在回藩後,與尊攘派對立的
中川宮
,以及
近衛忠煕
、
忠房
父子,由於批評尊攘派言行,
孝明天皇
命令久光要求第三次上京。之後獲得天皇支持的薩摩藩及
會津藩
為首中心成功迫使長州藩逐出京都(八月十八日政變),第三次上京取得成果。
在久光建議下,確保可以參加朝廷會議,新設朝議參預一職、久光與一橋慶喜、松平春嶽、前土佐藩主
山內容堂
、前
宇和島藩
主
伊達宗城
、會津藩主(
京都守護職
)
松平容保
出任朝廷
參預
。
於
元治
元年(
1864年
),薩摩藩的公武合體論出現,且
參預會議
成立。由於天皇希望
橫濱
鎖港,造成了限制
攘夷論
(支持鎖港)的慶喜與武備充實論(反對鎖港)的久光、春嶽、宗城之間政治的對立。在此影響之下,參預會議陷入機能不全而解體,薩摩藩推動公武合體的運動受到挫折。接受此結果的久光在託付
小松帶刀
與
西鄉隆盛
後事之後,返回薩摩藩。
久光於元治3年在藩期間遇上了中央政局、
禁門之變
、第一次
長州征伐
、將軍出擊、條約勅許、締結
薩長盟約
、第二次長州征伐、將軍家茂逝世、德川慶喜(繼承
德川宗家
)將軍就職、孝明天皇駕崩、祐宮睦仁親王(
明治天皇
)繼位等。
1866年
(慶應2年)在鹿兒島與英國公使會談,確定久光與英國的友好關係。
1867年
第四次上京,與松平春嶽、山內容堂、伊達宗城進行
四侯會議
。條約勅許之際已故孝明天皇中止的布告期限接近兵庫開港問題、再征休戰(事実上是幕府戰敗)後保留以及長州處理問題、四侯連合與將軍慶喜達成協議。不過,四侯提倡對長州作出処分(意圖對其寛典處分),慶喜以対外關係為由提出先開放兵庫港,朝議及慶喜的意向的兩個問題進行勅許。 在朝廷的影響下,久光認為與慶喜進行政治妥協已經是不下能的事,薩摩藩指導部決定以武力進行
倒幕
路線。決定倒幕後的久光,再度上洛。
維新
後繼續執掌薩摩藩(鹿兒島藩)權力,在明治4年(
1871年
)由擔任政府的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主導的
太政官
發布的
廢藩置縣
令,激怒了鹿兒島的久光,為表示抗議,放了整整一天焰火。在舊大名裡,對廢藩置縣表現不滿的唯有久光一人。又對
都城縣
的設置,薩隅分斷的「長州的陰謀」感到憤怒。
同年9月創建分家
玉里島津家
。
明治6年(
1873年
)出任政府內閣顧問。翌7年任
左大臣
,建言恢復舊有習俗,被完全排除在政府政策的決定過程之外。
明治8年(
1875年
)辭去左大臣。之後在鹿兒島過著隱居生活,專心於島津家流傳下來的史書的編纂・搜集。
之後,又對政府
廢刀令
等
洋化政策
進行了反抗,拒絕剪掉頭髮,仍然帶刀穿和穿著和服。 在西鄉固執己見下,燃起了
西南戰爭
時久光保持中立態度,戰火引起一時逃到
櫻島
避難。
明治20年(1887年)去世,享年70。死後受
國葬
待遇。並不是在東京而是在鹿兒島舉行國葬,並且傳為葬禮從
熊本鎮台
派遣了
陸軍
修整了道路。玉里家(公爵)由七子
忠濟
繼任。
墓所在鹿兒島縣鹿兒島市的
島津家墓地
。鹿兒島市照國町鎮座的
照國神社
存有其銅像。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