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竇建德
竇建德(573年-621年),中國隋末民變軍領袖之一。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決定性的虎牢之戰建德敗於李世民之手,為所俘,死。
生平
竇建德世代務農,曾擔任里長,「重然許,喜俠節」[1]。大業七年(611年),隋煬帝徵召民眾遠征高麗,建德被選為二百人長。因協助孫安祖起義,家人被殺害,被迫投靠高雞泊起義軍領袖高士達。大業十二年,高士達以竇建德為軍司馬,建德襲殺隋涿郡通守郭絢,聲勢大振。同年高士達陣亡,建德為士達發喪,招集散亡,遂領導餘部襲擊饒陽(今河北衡水市饒陽),佔據平原(今山東德州市陵縣)。由於他善待部下,從不屠城,各方百姓民眾紛紛投奔,軍隊發展到十萬人。
隋大業十三年正月,在樂壽(今河北滄州獻縣)稱長樂王,年號丁丑,積極擴張領地。隋煬帝命薛世雄率三萬支援東都,在河間,為建德之軍所偷襲,全軍覆沒。河北大部郡縣皆受竇建德統治。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稱夏王,改元五鳳,河北諸軍皆來歸附,次年遷都洛州(今河北永年)。後建德擒殺宇文化及於山東聊城(今山東聊城東北),尊崇蕭皇后(隋煬帝之皇后),後護送蕭皇后及孫兒楊政道到突厥依靠義成公主。隨後選用隋朝官員,裴矩被任命為右僕射,定朝儀、制律令、興文教,八月,建德遷都洺州(今河北永年東南)。
武德二年時(619年),建德已領有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至此,建德遣使到洛陽見隋越王楊侗,北連突厥。王世充廢楊侗稱帝之後,建德也自立建立天子朝度,但仍稱夏王。
武德四年,李世民圍攻洛陽,建德率軍十餘萬援王世充,進逼虎牢關(今河南滎陽),國子監祭酒凌敬勸諫建德改變作戰計劃:率主力渡黃河,攻取懷州、河陽,再翻越太行山,入上黨,攻佔汾陽、太原,下蒲津(今山西永濟西),攻取長安。惟建德不從,與李世民決戰,大敗,墜馬被俘。
世民責備建德:「我征王世充,關你何事,你越界而來,冒犯我軍士的鋒銳!」建德說:「今日不自己來,恐怕有勞你遠取。」王世充遂開城投降,裴矩以洺州降唐。621年,建德日後被殺於長安。劉黑闥復據竇建德原有的地區,先後為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擊敗。
妻子
曹皇后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王世充
王世充(591?~621)隋末割據者之一,字行滿,本姓支,出自西域。其祖支頹耨,徙居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早亡。其父收,因母改嫁儀同霸城人王粲,故冒姓王。
王收曾官至懷、汴二州長史。世充捲髮,利口善辯,涉書傳,好兵法,且明習法律。隋開皇中,為左翊衛,以軍功拜儀同,轉兵部員外郎。大業中,累遷江都(今江蘇揚州)丞,兼領江都宮監。他窺測隋煬帝楊廣顏色,阿諛順旨,獲得煬帝寵信,背地裏陰結豪強,收買人心。楊玄感反隋時,朱燮、管崇於江南起兵響應,世充募江都萬餘人破之。齊郡農民義軍孟讓率十萬眾至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世充又設計襲破之。
大業十二年(616)遷江都通守,鎮壓河北格謙餘部及南陽盧明月。次年瓦崗軍(見隋末農民起義)佔領興洛倉,進逼東都。煬帝命世充為將軍,統率諸軍十余萬屯洛口拒戰。十四年,世充領兵數萬渡洛,被起義軍擊敗,只剩千餘人,走保河陽(今山西沁陽南)。隋越王楊侗召令他還洛,屯含嘉城。煬帝死後,世充與元文都、盧楚等奉楊侗為帝(史稱皇泰主),楊侗以世充為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同年七月,世充殺文都、盧楚,專制朝政。時李密雖破宇文化及,還屯金塘(今河南洛陽市北),但兵力損失很大。世充乘機進擊,大敗之,李密勢蹙降唐。世充收集其餘眾,自為太尉、尚書令。
唐武德二年(619)四月,世充廢皇泰主,稱帝即位,建元開明,國號鄭。三年,唐高祖李淵遣秦王李世民攻鄭,進逼東都,世充乞援于夏主竇建德。四年五月,李世民敗夏軍於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建德被俘,世充以洛陽降,鄭亡。七月,唐徙世充及其家屬于蜀,路上,為仇人獨孤修德所殺。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劉黑闥
劉黑闥(?—623年) 隋末唐初割據勢力之一。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少時與竇建德為友。隋末從郝孝德參加瓦崗軍。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潰敗,他為王世充所俘,世充以他為騎將,守新鄉(今屬河南),不久率部逃回河北,從竇建德,封漢東郡公,以驍勇多謀著稱。武德四年(621年),竇建德為唐軍所敗,黑闥歸鄉里,種蔬菜自給。唐軍派往河北的官吏往往暴虐,七月,建德被斬首於長安,舊將范願、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等既憤,長嘆:「若不起兵報仇,實亦恥見天下人物。」眾推黑闥為王,率餘部再起,大敗唐淮安王李神通、幽州總管羅藝聯軍,擊走徐世勣,又擒薛萬均兄弟,半年之間恢復竇建德舊地。又遣使北結突厥。次年,稱漢東王,建元天造,定都洺州(今河北永年)。
後與李世民決戰於洺水(在今河北曲周西),唐軍遣人決洺水堰,水淹漢東軍,黑闥等奔突厥,數引突厥貴族攻掠河北各地,曹湛、董康買等聚兵響應。黑闥斬唐河北道行軍大總管淮陽王李道玄於下博(今河北深縣東南),迫唐洺州總管廬江王李瑗棄城逃亡,盡復其地,仍以洺州為都。六年,唐太子李建成、齊王元吉以全力進攻,兩軍相峙於昌樂(今河南南樂)。此時李建成以魏徵之計,釋放俘虜以誘降,部分將士被誘,發動叛變,黑闥兵敗,率數百騎夜走館陶(今屬河北),李建成命騎將劉弘基追擊緊,武德六年(623年)一月初五至饒州(今河北饒陽),從者僅百餘人,欲入城求食,饒州刺史諸葛德威假意出迎,劉黑闥入城時,以伏兵突襲,劉黑闥受創被擒,諸葛德威執黑闥投降唐軍,李建成遂斬殺劉黑闥及弟劉十善等於洛州,首級傳送長安。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孟海公
孟海公(?-621年),隋末曹州濟陰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613年三月,孟海公在周橋聚眾起義。控制曹、戴二州,聚眾至三萬餘人,孟海公初稱「錄事」,在618年隋煬帝被殺後,孟海公自稱「宋義王」。
620年11月,竇建德自河北率軍渡過黃河南下,孟海公首當其衝,孟海公不敵戰敗後,因而歸附了竇建德。竇建德留部將范願守曹州,孟海公隨竇軍西進洛陽救援王世充,但因為士卒疲憊,屢戰不利。竇建德又不聽謀士凌敬提出的改道攻入關中,結果在成皋一戰被李世民所領的唐軍擊敗,全軍覆沒,孟海公被俘,押解到長安,在621年時被李淵下令處死。
孟海公死後,佔據曹州的從弟孟啖鬼以孟海公的兒子孟義為首領,在曹、戴二州起兵反唐,並打算聯絡佔據鄆州的蔣善合一同發難,可是蔣善合已決心降唐,因此反而聯合親信伏殺了孟啖鬼,孟海公餘部完全被唐朝平定。
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一書記載,孟海公最厭惡士大夫,見人談話引用儒書,立即斬首。菏澤市中部、定陶縣東北部的孟海鎮即是因他而得名。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李子通
李子通(生卒不詳)是中國隋代末年唐朝初年領袖之一,東海丞(今山東嶧縣)人,漁民出身。大業末年,李投奔盜左才相,因李子通聲望日高為其所忌,因而離去;又投奔杜伏威,後在海陵(今江蘇泰州)自立。619年李在江都稱帝,建國號吳,年號明政。
後李為杜伏威的將領輔公祏擊敗,棄守江都,渡江至餘杭(今杭州)再次發展;但在621年再被杜伏威擊敗,而被押送唐朝首都長安。他途中逃走,但後仍被捕殺。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向海明
向海明(?-613年),隋朝時扶風郡起事領袖,扶風(今陝西鳳翔)人,本是和尚。
大業九年(613年),聚眾起事,自稱彌勒菩薩轉世,三輔震動,數萬人響應。他轉戰於扶風、安定(今甘肅涇川)之間,稱皇帝,年號白鳥,後被隋將楊義臣所殺。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盧明月
盧明月(?-617年),中國隋朝末年民變領導者,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大業十年(614年)起兵叛隋。十二月,率十數萬人攻入祝阿縣。隋將張須陀大軍與盧明月對峙十數日。張須陀開始撤退,盧明月追撃,秦叔寶、羅士信率兵一千人偷襲盧明月的大營,盧明月大敗。大業十一年(615年)十月十三,盧明月率軍十萬攻打淮陽郡、襄城郡。轉戰河南,到達淮北,擁有的部眾號稱四十萬,自稱無上王。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隋煬帝命令江都通守王世充率兵討伐盧明月,盧明月在南陽敗於王世充,盧明月被斬殺。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孟讓
孟讓(?-?),隋末齊郡人,613年率農民起義,並與王薄聯合佔有長白山。因屢次敗於隋將張須陀,領兵南下轉戰於江淮一帶。614年占盱眙為根據地,手下部眾發展至十餘萬人。後分兵南攻意圖擴大戰果,卻敗在被隋將王世充手裡,兵力崩散,孟讓只好北走依附瓦崗軍的李密,任總管,封齊郡公。
617年作為瓦崗軍將領在攻打洛陽時,攻破外廊、燒豐都,並與裴仁基率領兩萬兵馬攻克回洛倉、燒天津橋,後因入都城掠奪居民時大意反被隋軍乘機反攻,孟讓戰敗北逃,此後生平不詳。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張善安
張善安(?—624年),隋末唐初兗州方與人,十七歲便淪為盜賊,領百餘人在淮南一帶作案,在起義軍孟讓為王世充所破後,得到他的殘兵共八百人,後攻破廬江郡,在617年渡江依附豫章的林士弘。
但林士弘卻不敢信任張善安,只讓他在南塘扎營,引起張善安不滿與林士弘內訌相戰,一度將城牆燒毀。逼得林士弘遷往南康,此時江陵的蕭銑見有機可趁派部將襲奪豫章,但不久後張善安又領軍攻下豫章。
622年春,張善安投降李淵,被封為洪州總管,參與對林士弘的戰事,623年輔公祏在丹陽起兵反唐,張善安也舉兵相應,被封為西南道大行台,攻陷孫州。當年十一月,黃州總管周法明奉命攻擊輔公祏,張善安來援,據夏口對抗,張善安為求破敵,派刺客暗殺周法明,擊退唐軍。
同年十二月,安撫使李大亮出兵洪州與張善安隔水對峙,說降張善安,將他引入營中擒抓,送往長安。張善安聲稱並未與輔公祏互通聲氣,所以唐高祖李淵還甚禮遇他,直到輔公祏兵敗搜出張善安跟他串通的書信,張善安因此被誅《舊唐書·卷五十六》有傳。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劉元進
劉元進(?-613年),隋朝時江南民變領袖,餘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劉元進少時好俠義。當時,隋煬帝濫征徭役,東征高句麗。吳(蘇州)、會(紹興)士卒皆云:「去年吾輩父兄從帝征者,當全盛之時,猶死亡大半,骸骨不歸;今天下已罷敝,是行也,吾屬其無遺類矣。」於是士卒多逃兵役。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二征高句麗時,禮部尚書楊玄感兵變反隋。七月,劉元進起兵響應楊玄感,旬月眾至數萬。劉元進準備渡江北進的時候,楊玄感已失敗。吳郡(今江蘇蘇州)朱燮、毗陵(今江蘇常州)管崇擁眾七萬,響應劉元進,共推劉元進為天子,朱燮、管崇為僕射。毗陵、東陽(今浙江金華)、會稽(今浙江紹興)、建安(今福建建甌)等地皆響應。
隋煬帝派左屯衛大將軍吐萬緒、光祿大夫魚俱羅率兵鎮壓。十二月,劉元進攻丹陽,被吐萬緒擊敗,吐萬緒在黃山擊斬管崇。劉元進退據建安,沿途百姓紛紛加入,劉元進又進一步壯大了聲勢。劉元進再攻吳郡,江都郡丞王世充發江南兵數萬渡江進攻劉元進。劉元進、朱燮兵敗戰死,投降的三萬餘人被坑殺於黃亭澗。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王薄
王薄(?-622年),隋朝末期民變領袖之一。齊郡鄒平(今山東省內)人。隋煬帝大業七年(611年)十月,與同郡孟讓首先起兵反隋,占長白山(今山東章丘境內, 非東北的長白山)為根據,自稱「知世郎」,號召群眾反對出征高句麗。
王薄起義後,農民爭相歸附,短短一年間人數發展到數萬人,幾度擊敗官軍,後引軍向南,轉掠魯郡時被隋將張須陀敗於泰山下,兵力損傷至僅餘萬人,王薄被迫往北渡過黃河逃竄,但仍被張須陀追至臨邑擊敗。王薄只好再度北上與孫宣雅、郝孝德等部聯合,聚眾十多萬再攻章丘,但仍為張須陀率兩萬兵馬擊潰。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王薄投降了起兵反隋並殺死隋煬帝的宇文化及,但宇文化及不久便被被竇建德領兵包圍在聊城,王薄趁機投靠竇建德,開城引進竇軍。不久,王薄又改投奔李淵,被任為齊州總管,曾出兵參加鎮壓徐圓朗,直到武德五年(622年)被仇家所殺。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朱燮
朱燮(?-613年),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吳郡人。曾出家為道士。通經史,習兵法,隋宋任崑山縣博士,613年率數十學生起義,被稱作「民苦役者,赴之為歸」。
朱燮跟晉陵義軍領袖管崇合流攻破隋將趙六兒,兵力發展至十萬人,後來兩人共推劉元進為主,進據吳郡,他任尚書僕射。在圍攻丹陽時為隋將吐萬緒所擊敗,戰死五千兵馬,劉元進、朱燮僅以身免。繼又為隋朝江都丞王世充所敗,戰死於吳,連三萬兵馬都被坑殺。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杜伏威
杜伏威(?-624年),隋朝末期民變軍領導者之一。齊州章丘(今山東省內)人。
自幼家貧,慣於偷盜,與輔公祏是刎頸之交。輔公祏常從姑家裡偷羊送給杜伏威吃。613年逃竄到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地區,組織山賊。後轉戰到淮南,漸漸擴張勢力。江都(今江蘇揚州)留守派校尉宋顥前來鎮壓,杜伏威用計將其引入蘆葦盪中,放火將其燒死。
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煬帝派虎牙郎將公孫上哲率軍前往鎮壓,雙方戰於鹽城(今江蘇鹽城),公孫上哲軍隊全部被殲。
次年(617年)伏威又擊敗名將陳稜率領的隋軍,之後,在淮南的歷陽(今安徽和縣)自稱吳王,以輔公祏為長史。伏威善治軍,能與將士同甘共苦,每次戰鬥,將士皆奮勇衝殺,爭效死力。伏威又實施減賦稅,廢殉葬,懲貪污等措施,逐漸贏得了民眾的信任。
大業十四年(618年),杜伏威向東都(今河南洛陽)越王楊侗稱臣,被封為楚王,拜東道大總管。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由於唐朝實力的強大,便歸安於唐朝,授東南道行台尚書令等官爵,封楚王。次年,擊敗李子通,將根據地遷至江南的丹陽(今江蘇南京)。武德四年,唐軍攻圍洛陽,伏威遣兵助戰。
武德五年(622年),秦王李世民鎮壓河北劉黑闥、徐圓朗,連下十餘城,淮北震動,七月,召杜伏威入朝,臨行前以輔公祏留守丹陽,將兵權交給右將軍王雄誕,輔公祏心生不滿。朝廷以伏威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書令,表面上恩禮有加,實際上是將其軟禁。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輔公祏偽稱是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杜遂受到懷疑,武德七年(624年)二月在長安被鴆殺。唐太宗即位後,知杜伏威冤,將其赦免。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林士弘
林士弘,生年不詳,卒於622年,饒州鄱陽人,隋末唐初地方割據勢力之一。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5年)起兵至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敗亡。
林士弘曾稱南越王或楚帝,並用延康1或太平2為年號;其勢力最強時領土由江西九江至廣東廣州。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格謙
格謙,隋朝河間郡(今河北河間)人,隋末民變早期領袖。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格謙在渤海郡的厭次縣豆子<鹵亢>(今山東惠民)起兵,自稱燕王,署高開道為將軍。
大業十二年(616年),格謙被隋朝大將楊義臣所擊敗,格謙被殺,高開道與其黨百餘人亡匿海曲。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高開道
高開道(?-624年),賜姓李時為李開道,隋末農民起義領袖,在懷戎(今河北張家口)依附突厥稱燕王。高開道是滄州陽信人,年輕時,煮海水販賣私鹽。有勇力,跑起來像奔馬一樣。
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年),高開道加入格謙的起義軍。格謙被隋將楊義臣所殺。聚集餘眾北掠城鎮,至臨渝關(今山海關)、懷遠鎮(今遼寧台安縣)。
大業十三年(617年),高開道圍攻北平郡(今河北秦皇島),直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隋將李景終於不支,棄城和鄧暠逃離。高開道佔領北平郡後,又佔領漁陽郡(今天津薊縣),自立為燕王,改元始興,以漁陽為國都。
此事,懷戎有一支起義隊伍,領袖是和尚高曇晟,自稱大乘皇帝,他派人招降高開道,高開道同意了。高曇晟與高開道結為兄弟,封他為齊王。幾個月後,高開道襲殺高曇晟,兼並了他的部下,將國都遷至懷戎。他和竇建德,進攻幽州的羅藝,羅藝拒絕歸降,投靠了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夏,竇建德再次進攻幽州的羅藝,羅藝向高開道求援。高開道率軍兩千騎兵援助,使竇建德退兵。之後,高開道決定通過羅藝降唐,這年冬天,唐高祖賜高開道姓李,封北平郡王,授蔚州(今河北蔚縣)總管。高開道堅忍、剛毅,一次面部中箭,他要求醫師拔出箭頭。醫師說箭頭太深不能拔出,高開道一怒之下殺死了醫師。他又找另一個醫師,醫師說我能拔出箭頭、但你會很痛苦,高開道又把這個醫師殺死了。他又找來第三個醫師,醫師說沒問題,醫師開始做手術,在高開道骨頭裡取出箭頭,而手術過程中高開道繼續在宴會中欣賞歌舞娛樂。
武德四年(621年)冬,羅藝的幽州遭遇了饑荒。高開道同意提供幽州食物。羅藝派遣老弱去蔚州就食,高開道很好的招待了他們。羅藝很高興,發兵三千人、車數百乘、驢馬千餘匹去蔚州,請高開道賑濟。然而,高開道沒有將他們歸還羅藝,而是留下之後,背叛了唐朝。北連突厥,南聯劉黑闥,復稱燕國。又進攻易州(今河北易縣)和羅藝管轄的唐朝領土。
武德六年(623年)春,他聯合東突厥頡利可汗和原劉武周的部將苑君璋,進攻唐朝的雁門關,但沒有奪取。他多次聯合突厥和庫莫奚侵唐,曾一度幫助頡利可汗奪取唐朝的朔州(馬邑郡)。
武德七年(624年)春,唐朝佔領了中原的大部分,消滅了除依附突厥的全部隋末群雄。高開道不想步群雄後塵,一度想歸降唐朝,但事先對唐朝的反覆態度和突厥的支持,使他沒有下定決心。他的部下多數的家鄉現在是唐的國土,他們更想歸降唐朝。高開道親兵數百人,皆勇士,高開道收他們為「義兒」,常在閣內,由張金樹統領。
劉黑闥被唐朝捕殺後,部將張君立歸附高開道。張君立、張金樹陰謀推翻高開道。一天夜裡,張金樹與諸義兒遊戲,秘密將其弓斷弦,藏其刀、槊。義兒睡覺後,張金樹和他的同黨攻高開道的殿閣,張君立在外城舉火相應。義兒弓弦皆斷,只好歸降張金樹。高開道知不能免死,於是擐甲持兵坐堂上,與其妻妾酣宴。張金樹之黨害怕他的勇猛,不敢殺他。天將明,高開道先縊其妻妾及諸子,而後自殺。張金樹殺其義兒和張君立,歸降唐朝。唐朝以高開道之地為媯州。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高曇晟
高曇晟(?-618年),隋末唐初懷戎(今河北涿鹿縣西南)僧人。
618年時以做法事為名乘縣令設齋,糾集五千名僧人殺死縣令和鎮守軍將,自封大乘皇帝,建元法輪。立尼姑靜宣為邪輪皇后,派使者去漁陽郡與高開道約為兄弟並加以招降,封他為「齊王」,收納他的五千兵馬,但是不過三月高開道旋即反出,殺害了高曇晟,接收他的勢力,復稱「燕王」。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孫安祖
孫安祖,隋末清河人(河北故城)。大業七年(611年),家鄉水災,乞免兵役。官府不許,捉其妻兒迫之。
未己,妻兒皆餓死。安祖忿而與竇建德殺官造反,自號摸羊公。後被張金稱所殺。其餘部歸竇建德。
轉載~ |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宋金剛
宋金剛(?-620年),中國隋朝末期農民起義軍首領。上谷(現河北省)人。
在上谷地區聚眾反叛,之後,為竇建德所敗,率殘部投靠山西的劉武周,受封宋王,屢戰皆捷。南下與李世民交戰,戰敗後與百餘騎兵逃亡到突厥,謀走上谷,突厥追獲,後被腰斬殺害。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高士達
高士達(?-616年)隋末山東民變軍領袖之一。信都蓨(今河北衡水市景縣)人。
大業七年(611年)率千餘人在清河(今屬河北)起事。以高雞泊(今河北故城西南)為根據地。不久,得竇建德部會合,自稱東海公。十二年(616年)擊殺隋涿郡通守郭絢,後因未接受竇建德機動作戰、避鋒間擊的策略,小勝後又輕敵,為隋將楊義臣所敗,戰死。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張金稱
張金稱(?-616年),隋末山東農民起義首領。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率眾起義,發展到幾萬人。後二年在清河(今屬河北)擊斃隋軍將領馮孝慈。十二年連克平恩(今河北秋縣西)、武安、巨鹿、清河等縣。後因輕敵,為隋將楊義臣大敗,繼為楊善會所俘犧牲。所部後歸竇建德領導。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輔公祏
輔公祏(?-624年),中國隋朝末年民變軍領袖之一,齊郡臨濟(今山東章丘)人。
生平
輔公袥與杜伏威交好,姑家以牧羊為業,常從姑家裡偷羊給杜伏威吃。613年隨從杜伏威率眾據長白山(今章丘、鄒平交界處)起兵,杜伏威自稱將軍。後轉戰淮河以南,隋將宋顥前來鎮壓,杜伏威將隋軍引入蘆葦盪中,放火燒死其步兵、騎兵。先後佔領高郵和歷陽(今安徽和縣)。杜伏威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為長史。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隨杜伏威投降唐朝,被任命為淮南道行台僕射,受封舒國公。武德三年(620年),奉命率軍攻打李子通,奪取丹陽(今江蘇南京),乃以此為基地發展實力。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長安,以輔公柘留守丹陽,將兵權交給右將軍王雄誕,此舉讓輔公祏心生不滿。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輔公祏殺死王雄誕,在丹陽起兵反唐,自稱宋帝,年號天明,攻佔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等地。時北方既定,八月廿一,唐高祖派李孝恭率水軍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李靖自宣州(今安徽宣城),黃君漢自譙(今安徽亳州)以及李世勣自泗水四路共同進軍征討。次月,又任命李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總領四路大軍。
武德七年(624年)李孝恭、李靖在當塗大破輔公祏軍隊,乘勝追擊。三月廿八,輔公祏棄丹陽而逃,在投奔會稽左遊仙的途中於常州武康(今浙江武康)被俘,輔公祏偽稱是接受杜伏威命令才造反,不久被殺。武德七年二月杜伏威亦被鴆殺於長安。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字法主,長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的李弼。
李密承襲父爵,為隋煬帝侍從官。某天煬帝見他相貌不凡,命人問其名字。李密認為煬帝殺心已起,遂逃亡,隱居鄉間在牛背上閱讀《漢書》。
後投靠楊素之子楊玄感,趁煬帝東征高句麗起兵叛變,但因楊玄感戰略不當,拋棄直撲長安的上策,洛陽又攻打不下,兵敗被殺。李密於是再逃亡。
大業七年(611年),翟讓與同郡人徐世勣起兵於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歸附者日眾。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投瓦崗軍,遊說河南地區武裝勢力歸附瓦崗軍,頗有成效,以「就倉吃米」號召群眾。
大業十三年初(617年),李密獲准建立「蒲山公營」,逐漸掌握兵權。這時李密建有威信,翟讓自覺才能不若李密,乃推李密為魏公,置魏公府和行軍元帥府,李密則任翟讓為司徒。瓦崗軍圍攻洛陽,大批隋軍投降,李密在瓦崗軍中的地位更是如日天中,李密與瓦崗軍部分早期將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司馬王儒信勸翟讓自為大冢宰,翟讓不從。
有一次翟讓向長史房彥藻發牢騷,說他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房彥藻深感恐懼,告知李密:「翟讓剛愎貪婪,有無君之心,應早圖之」。十一月,李密藉口置酒招待翟讓等飲宴,席間殺了翟讓及其親信。洛陽的越王楊侗招撫李密,使李密討宇文化及。王世充在洛陽發動政變,乘勢襲擊瓦崗軍。李密大敗西走,部將單雄信投降王世充,李密率餘眾降唐李淵。十四年底,李密又叛唐,據桃林縣(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又南入熊耳山,終為唐兵所殺。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翟讓
翟讓(6世紀-)隋末群雄中瓦崗軍領袖,東郡韋城縣(今河南滑縣)人。
生平
大業七年(611年),翟讓與徐世勣(即李勣)、單雄信於瓦崗(今河南滑縣南)起兵反抗隋,活動於河南東部鄭州、商丘一帶。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投瓦崗軍,李密勸翟讓迎擊前來鎮壓瓦崗軍的隋將張須陀軍,瓦崗軍大敗隋軍。翟讓自覺不如李密,於是翟讓推李密為瓦崗軍首領,上尊號為「魏公」。李密則任翟讓為司徒。翟讓曾向長史房彥藻發牢騷,責備他沒把自已放在眼裡,房彥藻深感恐懼,就找到李密說:「翟讓剛愎貪婪,有無君之心,應早圖之」。大業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李密藉口置酒招待翟讓等飲宴,席間遣蔡建德砍死翟讓及其親信。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王須拔
王須拔,隋朝時民變領袖,上谷(今河北省易縣)人。大業十一年(615年)聚眾十萬人起事,自稱漫天王,國號燕,轉戰於河北、河東一帶,進攻幽州時,中箭身亡,他的部屬歸魏刀兒領導繼續反隋。
隋末唐初起義領袖之一魏刀兒
魏刀兒,一作魏刁兒,隋朝時民變領袖。河北人。大業十一年(615年)聚眾十萬人起事,與王須拔起事同時,自稱歷山飛。次年,派部下甄翟兒進攻太原,殺死隋將潘長文。王須拔死後盡領其眾。據守深澤,稱魏帝,轉戰於冀州、定州一帶。大業十四年(618年),魏刀兒被竇建德暗算、俘殺,他的部屬被竇建德兼並。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