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李自成进北京:国库存银十余万 抄家抄出七千万两 [打印本頁]

作者: lljhblack    時間: 2010-11-1 08:22 PM     標題: 李自成进北京:国库存银十余万 抄家抄出七千万两

核心提示:經過數天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七千多萬兩,均讓工人重新熔鑄成巨大的中間有孔竅的方板狀銀板,以便于運輸。

七千萬兩真不是小數。崇祯帝十多年加饷攤派,從民間得銀不過兩千萬兩,結果導致民心渙散而亡國。李自成在京城搾銀七千萬,酷烈可知,不亡才怪。而且,這筆巨大的數字,絕非僅僅從明朝官員身上搾出,也出于北京每戶細民之家。

李自成入京后,崇祯皇帝的三個兒子很快就被抓住。這三個孩子皆著民間破爛衣服,帽子上與絕大多數北京市民一樣,貼“順民”二字。

李自成本人沒兒子,看見這三個眉清目秀的玉孩兒,心中不由自主生出憐愛,安慰他們說:“你們今日即同我兒一般,不失富貴!”他立刻喚人為他們換上新衣。

這幾個孩子智商很高,但自他們幼長于深宮,沒有經歷過世事,說話口無遮攔,回答李闖問話時,言及農民軍,還一個一個“賊”字。對此,李自成也不怪。

李自成問太子朱慈烺:“知道你父親的事情嗎?”

太子:“知道,父皇崩于壽寧宮。”

李自成:“你們老朱家為什么失去天下?”

太子:“父皇誤用庸臣。”

李自成聞言也笑:“你也明白這個道理。”

太子可能是平日聽左右儒士教誨,恨恨地說:“滿朝文武官員無情無義,很快就會來向您朝賀求官。”

李自成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對于明朝官員的貪腐,他本人感觸自然不淺。崇祯帝太子之言,無形之中又加深了他對明朝官吏的憎惡。有了這種惡意,加上劉宗敏等諸將的貪婪,才最有可能是導致緊接而至的對明朝北京大官們的“追贓”拷掠的起因。

相比朱棣纂位后建文帝諸臣的殉難,崇祯一朝不是太多,僅僅三十多位臣子,且多為文人士大夫。但這些人的殉節之烈,不愧前人。

世臣戚臣方面,宣武伯衛時春、新樂侯劉文炳、驸馬鞏永固,或阖門自焚,或全家跳井;文臣方面,首推大學士范景文,他在壁上大書“誰言信國(文天祥)非男子,延息移時何所為”后,毅然投井自殺。戶部尚書倪元璐,自缢殉國。狀元劉理順,聞賊入城,書絕命辭云:“成仁取義,孔孟所傳。文山踐之,吾何不然!”一家十八口阖門自缢。左都御史李邦華(勸阻崇祯帝南逃那位爺),在閣門上大書:“堂堂丈夫,聖賢為徒。忠孝大節,之死靡他”,仰藥自盡。太常寺少卿吳麟征,一直在城上指揮守衛,城陷后上吊自殺。農民軍兵士久聞其名,過其門而不敢入內搶劫,歎贊:“好男子,真忠臣也!”戶部給事中吳甘來,題詩堂上: “到底誰遺四海憂,朱旗烈烈鳳城頭。君臣義命乾坤曉,狐鼠干戈風雨秋。極目山河空淚血,傷心萍浪一身愁。洵知世局難爭討,願判忠肝萬古留!”引佩帶自缢于室。兵部主事金铉,投河自盡。其母、妻聞之,泣言曰:“我等為命婦,焉能辱于賊手!”相繼投井而亡。其弟殡斂母兄嫂屍之后,亦投井而死……;可稱的是,城破國亡之際,紫禁城內宮女自殺者數百人,赫赫烈烈,直讓成千上萬降臣羞死!

李自成命人遍索皇宮,發現大內府庫中只有黃金十七萬,白銀十三萬,駭異之下,失望至極。本來,他“建國”之后當大賞將士,如今金銀缺少,如何是好!

李自成回想崇祯太子一番話,又有劉宗敏等人竄掇,李自成下令“追贓”。至于明末清初士人楊士聰在《甲申核真略》中所記說明宮中有銀三千七百萬兩,完全是臆測和道聽途說。崇祯帝再財迷,也知道金銀在國亡時只徒為賊軍當賞金,他的“覺悟”不會低到那份上。可就這份類似“小說”的記載,被后世無數學者當 “口實”,攻讦明廷國亡之際仍吝啬守財。

最早向大順軍“獻財”的,乃大太監曹化淳,他一出手就是五萬兩白銀,很讓李自成高興了一把。三月二十日,新朝“宰相”牛金星發布文告:“各官俱有次日朝見。朝見后,願去者,聽之。敢有抗違逆令者,斬!”一時間,明官紛紛報名晉見。

轉天,李自成等人坐于朝堂,牛金星手執花名冊,一一點名,“嬉笑怒罵,恩威不測”。李自成坐一會兒就不耐煩,與劉宗敏起身離去。

忽然之間,明朝各官皆被二騎押一人,全體驅往西華門外四牌樓街。眾人愕然之余,以為是將要遭受集體屠殺,不少人嚇昏過去。大順兵押送途中,棍棒交下,如驅牛羊。

忽然間,農民軍中有傳令:“前朝犯官俱送劉宗敏將軍處聽侯發落”。

于是,這大批人轉向,被驅趕至劉宗敏處。當時,這位將爺正擁妓歡笑,飲酒為樂,叱命兵士把朝官押回軍營待審。于是,百官皆換上監獄號服,被捆系于軍營的馬棚待處理。他們餓了一天多,轉天才復被帶至劉宗敏處聽審。

結果,劉宗敏根本不審,也不問,只讓人傳令:“以官第獻銀,一品必須獻銀累萬,以下必須累千。痛快獻銀者,立刻放人;匿銀不獻者,大刑伺侯。”

由于官員太多,劉宗敏自己所住的大王府容納不下,便把其余諸人轉送至賊將田虎和李遇的府中。

一時之間,棍杖狂飛,炮烙挑筋,挖眼割腸,北京城內四處響起明朝官員的慘嚎之聲。同時,城中富民不少人也被當作“反革命份子”加以拷掠,平民的薪米盡被農民軍搶掠以供軍用。城內餓屍遍地。

李自成聞報,也覺有些過份,趁集會時對劉宗敏等人講:“你們為何不幫助孤王作個好皇帝?”

劉宗敏馬上頂他一句:“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歸我,你別說廢話!”

李自成默然。

甭看劉宗敏的官銜只是“制將軍”,不是“太尉”、“大司馬”什么的,其實他幾乎與李自成平起平座,根本不買這位哥們“皇帝”的帳。

追贓之際,官員中首遭掠死的,竟然是率京營三大營兵士在北京城外最早投降的明朝國戚、襄城伯李國桢。這個賊臣是崇祯帝末期最受寵信的臣子。平日別的大臣跪禀事議,惟他一人洋洋站在皇帝身邊,殊無人臣禮儀。所以,從崇祯帝一直以來信用的諸人名單,就可以看出明朝不可救藥:溫體仁、周延儒、陳演、魏藻德、李建泰、李國桢。

李自成在北京城外初見李國偵,對他就沒一絲好印象,呵斥他說:“汝受天子重任,信寵逾于白宮,依理應該死國,厚臉來降,汝欲何為?”馬上就令人把他綁個嚴實。李國桢痛哭乞哀。李自成罵道:“誤國賊,你還想活!”有了這句話,李國桢想活太難。

劉宗敏首先刑拷于他,小火燎燒,大板痛砸,折磨一夜,終于讓這位李爺極痛而死。這還不算完,農民軍士兵闖入其家,幾百人輪奸了李國桢的老婆和宅子中所有的婦女,然后把李國桢老婆赤條條抱于馬上,在大街上邊走邊喊:“都來瞧都來看,這就是襄城伯李國桢的夫人!”士兵們邊呼邊大笑,掐乳捅陰,“無辱甚于此者。”

至于陳演和魏藻德兩個“大學士”,也該表一下。

陳演是“前大學士”,三月初因謊報戰功罷相。他本來想逃離北京,家產太多未果行。聽說大順軍索銀,他主動先向劉宗敏送去白銀四萬兩。老劉喜其“慷慨”,沒有立即對他加刑。稍后,其家僕告發,說他家中地下藏銀數萬。農民軍掘之,果然遍院子土下全是白銀。

劉宗敏大怒,開始大刑伺侯,刑求得黃金數百兩,珠珍成斛。即使如此,李自成從北京臨走前,仍把陳演與一幫勳戚大臣皆斬首。

大學士魏藻德,明朝狀元出身。他以談兵見拔,但入相后對崇祯帝沒有出過任何好主意,只知依從沉默。本來因為他官大,單獨囚于一黑屋中。這魏大人死催,隔門縫乞求:“新朝如欲用我為官,就把我放出來吧,別把我鎖在這里。”這一來,反而提醒了劉宗敏。

喪門星劉宗敏把魏藻德提入廳堂親自審問,首用夾刑,邊夾邊問:“汝居首輔,何以亂國如此?”

魏藻德邊嚎邊答:“我是書生,不谙政事,先帝無道,遂至于此。”

劉宗敏大老粗,聞言也怒:“汝以書生擢狀元,為官三年即升首輔。崇祯何處對不起你,竟敢誣他為無道昏君!”

于是,劉將軍親自下堂,用力扇了魏藻德數十大嘴巴。士兵見狀,夾棍猛扯,老魏十指皆斷。

惶急疼痛之下,魏藻德大呼:“我有一女,願獻給將軍為妾!”

劉宗敏聽了高興,喚人立取其女,奸污后送入軍營,聽憑軍士輪奸。

但是,對于獻女的老魏,劉宗敏更加不屑,嚴命兵士加緊拷掠。一共“伺侯”了六天六夜,最后魏藻德腦袋被刑板夾裂,腦漿流出而死。

魏藻德死了,農民軍又把他兒子抓來索銀。小魏叩頭說:“我家里確實沒有銀子了,如果我父親活著,還可以向門生故舊借銀,現在他死了,哪里去找銀子?”

農民軍小頭目聽他這樣說,揚手一刀,砍下小魏腦袋。

明朝的翰林、科臣這些清貧官員最倒霉,他們家中油水實在拿不出,多被刑掠而死。

劉宗敏在大門口立數十剮人柱,殺人無虛日,無論官員、富民、居民,只要看上去家中有錢,肯定會被請至此處挨刑。

可笑的是,劉宗敏等武將府署日夜夾掠刑求,牛金星那里大興“文治”,他出題定格,舉行大考,為新朝“求賢納士”,考題有三:《天下歸仁焉》、《莅中國而撫四夷也》、《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一時間,順天府儒生紛紛乞考,填擁于市。有少少倒霉的,由于衣冠鮮亮,被兵士捉去拷掠求銀。

經過數天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七千多萬兩,均讓工人重新熔鑄成巨大的中間有孔竅的方板狀銀板,以便于運輸。

七千萬兩真不是小數。崇祯帝十多年加饷攤派,從民間得銀不過兩千萬兩,結果導致民心渙散而亡國。李自成在京城搾銀七千萬,酷烈可知,不亡才怪。而且,這筆巨大的數字,絕非僅僅從明朝官員身上搾出,也出于北京每戶細民之家。

李自成進入京城后,馬上傳點大群戲子和裁縫入宮,天天換新衣,日日聽小曲,很是暴露了這位“偉大農民領袖”的低俗趣味。他在吃飯方面極不講究,惟吃少許米飯拌干辣椒,佐以烈酒送飯,不設盛馔。器物方面,李自成皆用昔日營中的粗陋軍器,對于宮中龍鳳諸精致器皿,他眼神不好,總覺“栩栩如生”的藝術品龍騰鳳躍,很感不祥,所以從來不用。

農民軍士兵自然對待“文物”也不愛惜,他們以皇宮中精美巨大的宮窯花缸做馬槽,拆精木門窗燒火為炊。看見內庫中有珍稀巧雕的犀牛角杯,士兵們把大點兒的用于搗蒜,小點兒的注入豆油當燈用,一無所惜。

見劉宗敏等諸營皆富,李自成的“老營”只得粗米馬豆當糧食,這些“長征”老干部們怨聲載道,覺得“闖王”不夠意思,于是私下相率出宮淫掠,遍入民間房舍搶財奸淫。僅安福胡同一地,一夜間被輪奸致死的婦女就有三百多人。可稱的是,李自成本人不是很好色,一直不喜歡“弄那事”。他在皇宮中僅幸掌書宮女窦氏一人,衛兵們稱之為“窦妃”。

客觀上講,如果講李自成入京后啥正事沒干,也是胡說八道。當時,西北、華北、山東、河南所有地區以及湖北、江蘇大部地區,皆是“大順”政權轄地。在不停選派對地方實現真正管轄的同時,李自成派出部分軍隊南下,准備徹底消滅殘明軍隊,一統天下。而且,大順軍初入城的前十天左右紀律特別嚴明,士兵犯搶劫及強奸罪的被釘死剮殺了數百人。只是后來,隨著時日推移,農民軍軍紀日益敗壞。

四月中旬,聽聞山海關吳三桂“造反”,李自成坐不住。他想讓劉宗敏、李錦率軍出征,但二將耽于京城內的淫樂享受,搖頭不應。無奈何,李自成只得“親征”。同時,他下令在平則門處決了以大學士陳演為首的明朝大臣一百多人,並派兵把北京城內拷掠而來的銀兩整車整車運往“西京”(西安)。

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早晨發兵,他戴絨帽,一身藍布箭衣,打扮樸素。隨行人中,除七、八萬精兵外(號稱二十萬),還有吳三桂父親吳襄以及崇祯帝三個兒子,均派人嚴加看守。

1644年初,皇太極已死。主持清國政局的多爾衮聽說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順”,立刻派人前去聯絡,提出要“並取中原,同享富貴”。李自成對此沒有做出反應。三月初,農民軍兵臨城下,吳三桂接诏棄寧遠,往山海關方向移動,清國上下大為興奮,准備借機南取中原。清國漢人“大學士”范文程連忙獻策:其一,可入邊直取北京;其二,昔日以明朝為敵,此次入關后的敵人是農民軍;其三,明朝積弱,必定滅亡,一定要趁此百年不遇的機會占領中原,特別是河北地區。多爾衮大為贊同。他下令在國內征兵,男丁七十以下,十二歲以上,必須從軍,可以說是傾國全力而來。同時,多爾衮還聽從范文程建議,嚴肅紀律,力誡兵將進入明朝國境后勿再象以前那樣只顧殺掠,要以安撫為主。

松山敗后,由于極需人才,明廷並未嚴處敗逃的吳三桂,僅名義上降其三級使用,仍然派他固守寧遠。吳三桂很知報恩,整日訓練士卒,加強城防,把數千士兵擴展為數萬人,器械一新。崇祯十六年(1643年),他還率兵多次擊敗清軍的進攻,並多次拒絕其舅父祖大壽替清軍對他的“招降”,很想做明朝耿耿忠臣(當時他也不可能因舅而降,因為其父吳襄在北京,且受崇祯帝信用)。吳三桂離開寧遠前,清軍已經占領了中后所(今遼寧綏中)、中前所(今綏中前所)以及前屯衛。山海關之外,只有吳三桂孤軍奮戰,死守寧遠孤城。

明廷下诏,指示吳三桂棄寧遠回援京師,他當時確實聞命即上路。臨行前,吳三桂下令把寧遠城中的所有建築皆燒毀,以免資敵。但由于寧遠城內兵民相加共五十萬人,人多物多,全部遷徙入關非常費事。沓沓而行,一天只能走數十里,直到三月十六日才抵達山海關。吳三桂此時真很“仁義”,大有劉玄德當年之風。話說回來,他此舉也是“婦人之仁”,君父在京,岌岌可危,最要緊的是回援回京。但話又說回來,他幾萬人馬趕到北京,面對一百萬農民軍,也不一定是對手。

吳三桂安頓居民后,率部隊急馳入衛,三月二十日到抵豐潤,卻聽說農民軍已經在前一天攻破北京城。這時候,吳三桂平生第一次真正處于兩難地步:孤軍窮途,要不投降農民軍,要不投降滿清。思想斗爭並不久,吳三桂就作出了抉擇:投降李自成。一來自己老父陷于北京,為李自成扣押;二來大明已亡,新朝甫建,不失為開國功臣。而且,與他同級的有兵有將有城的唐通、姜環等人都已經降附,他吳三桂投附,也算不甘人后,知天順命。

李自成當然注重山海關方面的吳三桂,入京后即派人持檄招撫,表示他歸大順后“不失封侯之位”。

于是,吳三桂一路走向北京,一路大貼告示安民:“本鎮率所部朝見新王(李自成),所過當秋毫無犯,士民不必驚恐。”

北京城內的吳三桂父親吳襄為全家性命打算,也“語重心長”親筆寫信來勸(也可能被農民軍所逼):

汝以皇恩特簡,得專阃任,非真累戰功,歷年歲也,不過為強敵在前,非有異恩激勸不足誘致英士,此管子所以行素賞之計,而漢高一見韓、彭,即予重任,蓋類此也。今爾徒饬軍容,選蠕觀望,使李兵長驅直入,既無批亢搗虛之謀,復乏形格勢禁之力。事機已去,天命難回,吾君已逝,爾文須臾。……我今為爾計,不若反手銜璧,負锧輿棺,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賞,而猶全孝子之名。萬一徒恃憤驕,全無節制,主客之勢既殊,眾寡之形不敵,頓甲堅城,一朝殲盡,使爾父無辜並受戮辱,身名俱喪。臣子均失,不亦大可痛哉!語云:‘知子者莫若父。’吾不能為趙奢,而爾殆有疑于(趙)括也,故為爾升。至囑,至囑!

(還有一說是李自成先派明朝降將唐通帶兵持金帛迎降吳三桂並接管山海關)。

行至半途,吳三桂得知了大順軍在北京拷打明朝官員追髒之事,不少暗中逃出的官員遮道哭訴,吳三桂大失所望。當他得知自己父親也被夾拷的消息,憤怒至極,決定不再入京,怕自入羅網后父子遭殺戮。后人總是渲染吳三桂愛妾陳圓圓(陳沅)被劉宗敏搶掠奸污之事是他叛李自成的主要原因,其實這只是次要原因。前明遺老和滿清文人日后為了加重吳三桂“罪行”,故意拿他“沖冠一怒為紅顏”說事,以此反襯他對明朝的不忠與對父親的不孝。
作者: 銘帥    時間: 2010-11-2 12:57 AM

李自成入北京後
變的如此貪婪
大順豈能不亡!
作者: war-    時間: 2010-11-29 12:14 PM

活該這些貪官  不拿錢出來幫國家打戰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