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棒子无耻,侮辱志愿军,从一部电影谈起 [打印本頁]

作者: peter_ng_123    時間: 2010-9-28 03:02 PM     標題: 棒子无耻,侮辱志愿军,从一部电影谈起

這是韓國拍攝的太極旗飄揚中描寫志願軍沖鋒的場景,看了很氣憤。寫了點東西,沒什么,只是替那樣志願軍陣亡將士鳴不平,以之祭奠。








韓國人出于民族自豪感,也是自卑感,對于朝鮮戰爭中韓國軍隊的無能百般抵賴,在這部電影中將他們的無恥精神再次發揚光大。 由于當時李承晚由蔣介石支持在中國成立了大韓民國流亡政府,二戰結束后,李承晚回到韓國,采取了跟蔣介石幾乎一樣的政策,即對日偽警察和公務員不加甄別一概錄用,導致當時韓國軍隊普遍腐敗,士氣低下,韓戰初期,金日成仗著中國給他的三個朝鮮師一路南下,韓國軍隊倉促應戰,可以說望風披靡。美國人坐不住了,麥克阿瑟自參戰指揮仁川登陸,北朝鮮全線崩潰,韓國軍隊面對勝利,不得不抓壯丁,結果自然和國民黨一樣,這些軍隊根本沒有戰斗力,戰場上一觸即潰,志願軍入朝后,對這些韓國軍隊可以說是嗤之以鼻,有意思的是,當時志願軍如果戰場上抓到了韓國俘虜,如果附近沒有朝鮮人民軍,大多就地用繩索捆綁丟在路兩旁等待后續的朝鮮部隊收容,因為北朝鮮可以將其感化后編入人民軍(跟國共內戰時很像),而且志願軍抓了多少韓國人是不計入俘虜人數,也不計功的,哪怕你在戰場上抓了幾百號韓國棒子,也不如人家抓了一個美國佬,畢竟可以從美國俘虜口中審訊出大量有價值的情報,而棒子對于志願軍來說是沒有這個功能的,誰讓他們是僕從軍呢,有價值的情報是不會讓這些棒子知道的。五次戰役后期,我志願軍以疲憊之師在戰線后退中抓住戰機僅三天就全殲韓國第三軍團三萬多人,美國人一氣之下堅決要求解散第三軍團,撤銷這個番號,直到今天韓國軍隊一直如此,棒子十分氣憤,你別看他們戰場上膽小如鼠,放幾槍就跑,可是戰場下面卻不膽小,幾十年來不斷指責是因為美國軍隊的無能才導致第三軍團覆滅,連李承晚都支持這種說法,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棒子的無恥,不敢于承認錯誤。


來說說這部電影,正是由于韓國國內普遍存在這種情緒,導演在影片中抱著為韓國軍隊找借口的態度來反駁他們可恥的失敗。諸如中國軍采用人海戰術等等。所謂人海戰術,無非就是兩點,一是不怕死的精神,二是仗著人多爾已。我們知道日本軍隊也是十分強調軍人氣節的,他們有他們幾百年戰國時代形成的武士道,十分強調軍人的不怕死精神,太平洋戰爭時,美軍很少能夠抓到日軍俘虜,中國戰場也是如此,但日本人怎么沒能打敗美國呢,可見一味強調志願軍戰士的不怕死精神並不能說明志願軍的勝利,這也忽視志願軍指揮員在國內戰場上積累的戰術能力。二是人多,我們就以這張圖片為例,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目測出沖鋒正面即兩山之間大概為三公里,稍具戰術戰役指揮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營一千人的沖鋒正面至少要有五百米,否則戰場人員過于密集,很容易被敵人火力大量殺傷,尤其是美軍這樣具備當時最強火力和全部海空權的對手,加上其他因素影響,三公里的正面至多能夠容下兩個團前進。另外,沖鋒必須以成建制單位波次沖鋒,也就是說,將一個營沿戰線正面基本擺成一線沖鋒,后面不能有部隊,不可能像圖中那樣漫山遍野都是人,沖鋒必然是波浪式的沖鋒,除非你有炮兵優勢和空軍優勢,否則后面的部隊全部成為敵人遠程和空中火力的活靶子,這是拿戰士的生命當兒戲,而我們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忽略電腦特效等,圖中至少也有一萬人,而且沒有波次沖鋒的痕跡,就是一個班長也不可能犯這種低等錯誤,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占有全部海空優勢,這又是白天,如果志願軍真的如圖中那樣打仗,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志願軍有多少死多少,四次戰役中的砥平里戰斗,就是因為建制混亂,沒有有效指揮,數個團胡亂沖鋒,跟放羊似的,而打成了消耗戰,整個戰場如同屠宰場,志願軍先后犧牲一萬多人,一個九千多人的師打完還剩三千人,可以想象傷亡之慘烈,最后還沒有拿下這個村莊。這次戰斗還創造了我軍戰史唯一的一次下級軍官堅決不執行命令,打電話給鄧華和彭總,要求撤出戰斗的事例。鄧華也因為在朝鮮戰場的不當指揮在軍內為很多人嘲諷。


可以說太極旗飄揚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在為棒子的無能找借口,並诋毀中國軍隊,像圖片中那種情景戰場上根本不可能,再說對付韓國軍隊根本不用這么緊張,搞這種自殺式的集團沖鋒。國共內戰中,錦州戰役最后關頭的塔山阻擊戰中,國民黨就采取過類似圖片中的這種集團沖鋒,以團為單位,整團整團的上,當時國民黨天上有飛機,海面上有軍艦才敢這么干,塔山團才在四野中那么特殊,畢竟人家抗住了集團沖鋒嘛。志願軍指揮員在朝鮮戰場上從來沒有這么闊氣過,不敢奢談海空優勢,只要有炮兵優勢他們就十分滿足了,至于后來傳得神乎其神的我志願軍米格走廊,排除蘇聯人參戰的因素,米格走廊至多就是空軍掩護志願軍后勤的行動,在前沿陣地上從來不見空軍提供戰場火力支援,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記載,空軍剛成立,本錢小,只能在后方掩護一下后勤,也可以理解。反觀韓國人不但拿不出什么戰功,在電影中就不得不打親情牌,什么兄弟相殘了等等,劍走偏鋒,對韓軍戰斗力和戰場環節能省則省,遮遮掩掩,更是在電影中片面誇大志願軍的人海戰術,侮辱志願軍,將自己的無能推诿他人,這都說明了棒子的自卑和無恥阿。(也難怪,人家抱著美國老大的腿抱的正香呢,肯定不拿中國當回事,可你不能違反歷史事實侮辱他人吧,可恥。)




我只想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一個思想,勝利者永遠不能受到指責,尤其是朝鮮戰爭。你們能夠想象一個積貧積弱一百年的國家一夜之間打敗了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和軍隊是怎樣一種場景嗎?他們給我們這個苦難的民族帶來了什么樣的榮譽與光榮。我只提供這樣幾個事例。51年志願軍攻入漢城,北京城徹夜狂歡,這是北京自開國大典后的第二次,也是第一次民眾自發組織的,全中國的知識分子都震驚了,你們永遠無法想像當時的中國人那種驕傲和自豪之情,他們第一次體會到了身為中國人的喜悅,一洗百年恥辱。 彭德懷訪問蘇聯,斯大林率領全體蘇共中央政治局成員接待。彭總訪問東歐,當地群眾自發夾道歡迎,口喊:“英雄!英雄!”當彭總聽到翻譯后,說道,真正的英雄不是我,是那些志願軍戰士。李光耀回憶,韓戰后,他路過歐洲,當海關人員知道他是華裔時,不再像以前那樣百般刁難,問各種問題而直接放行,並祝他旅途愉快。李親身感覺到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留學蘇聯的學生在蘇聯的地位非常高,蘇聯知識分子很欣賞這些留學生,他們有的在考試中故意放水,給與好成績,並公開的說你們是毛澤東的學生,你們的成績一定是最棒的,要知道對于大國沙文主義色彩嚴重的蘇聯知識分子來說,這些是罕見的。


說了這么多,無非就是一點,志願軍給我們民族帶來了榮耀和光榮,他們是英雄,不應受到指責,尤其是來自于失敗者韓國棒子,他們是最沒有資格干這種事的。至于你們所說的國內拍片也有這種場景,我無法辯駁,畢竟這是我們東亞共有的文化。但失敗者無權指責勝利者,這是歷史鐵的法則。光榮和榮耀永遠屬于那些英雄。




最后要說的是中國文化中同樣也有為尊者諱的歷史規則,這些志願軍將士就是尊者,他們應該受到崇敬,而非指責。希望大家能夠明辨是非。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