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轉帖] 明朝軍事科學資料彙集 [打印本頁]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19 AM     標題: [轉帖] 明朝軍事科學資料彙集

第一部份

古典兵學的百科全書《武備志》

王兆春

  我國古代兵學典籍,卷帙浩繁,如汗牛充棟。由軍事家和兵書著述家茅元儀編纂的《武備志》,則是兵學寶庫中一部規模最大,篇幅最多,內容最全面的兵學巨著,被史家譽爲古典兵學的百科全書。它是在明代後期,東南沿海外患叢生,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向明廷挑戰的嚴峻軍事形勢下,由編著者在總結歷代兵學成就的基礎上,針對當時軍事鬥爭的需要編纂成書的。

  一、《武備志》的作者茅元儀

  茅元儀,字止生,號石民,又署東海波臣、夢閣主人、半石址山公等。明末歸安(今浙江吳興)人。萬曆二十二年(1594),茅元儀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茅坤是著名的文學家,父親國縉(一作晉)官至工部郎中。在家庭的熏陶下,茅元儀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喜讀兵、農之作。成年後又熟諳軍事,胸懷韜略,對長城沿線的“九邊”①之關隘、險塞,都能口陳手畫,了如指掌。

  正當茅元儀立志報國之時,東北建州女真族崛起,其首領努爾哈赤于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建立後金政權,自稱金國汗,建元“天命”。兩年後以“七大恨”爲藉口,興師攻明,遼東戰火紛飛,戰亂屢起。明廷閹党弄權,國運衰落,軍隊戰鬥力低下,戰敗的消息紛紛傳來,舉國爲之震驚。茅元儀於焦急憂憤之時,發奮著書立說,刻苦鑽研歷代兵法理論,將多年搜集的戰具、器械資料,治國平天下的方略,輯成《武備志》,于天啓元年(1621)刻印。自此以後,這位年輕學子聲名大振,以知兵之名被任爲贊畫,隨大學士孫承宗督師遼東,與同僚鹿善繼、袁崇煥、孫元化等人一起,在山海關內外考察地形,研究敵情,協助孫承宗作戰,抵禦後金的進攻,並到江南籌集戰艦,加強遼東水師,提高明軍的戰鬥力。在孫承宗指揮下,明軍在遼東收復九城四十五堡,茅元儀也因功薦爲翰林院待詔。

  由於閹党魏忠賢專權,孫承宗被排擠去職,茅元儀也隨之被削籍,於天啓六年(1626)告病南歸。次年十月,朱由檢即帝位,隨後殺魏忠賢,閹黨勢力大落,茅元儀即趕赴京城,向新帝進呈《武備志》,因被權臣王在晉等中傷,以傲上之罪,被放逐到定興(今屬河北)江村。崇禎二年(1629)冬,後金騎兵直撲北京,孫承宗再度受命督師。茅元儀等數十騎,護衛孫承宗,從東便門突圍至通州(今北京通縣),擊退了後金軍的進攻,解了北京之危。茅元儀因功升副總兵,督理覺華島(今遼寧興城菊花島)水師。不久又被權臣所忌而解職,又受遼東兵嘩之累,遣戍漳浦(今屬福建)。之後,遼東軍情複又緊急,他請求效死勤王,遭到權臣阻撓,於崇禎十二年(1640年)悲忿縱酒而亡。

  茅元儀文武雙全,時人稱道他:“年少西吳出,名成北闕聞。下帷稱學者,上馬即將軍。”②茅元儀一生著述宏富,有《武備志》、《督師紀略》、《複遼砭語》等六十多種,數百萬言。但因屢遭禁毀,散佚較多,對後世影響最爲深遠者,當首推《武備志》。

  二、《武備志》的版本及編纂特點

  《武備志》共240卷,200多萬字,有738幅附圖。其版本甚多。

(一)《武備志》的版本源流

  《武備志》的版本主要有六種。其一是明天啓元年(1621)初刻本,因書中“多悖礙字句”而被清代列爲禁書,現僅在北京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有其藏本。其二是錢塘(今杭州)人汪允文據天啓刻本的複刻本。汪氏在對明天啓刻本進行重印時,作了挖改和修補,刪去了卷首李維楨、顧起元、張師繹、郎文煥、宋獻、傅汝舟等六人的序言,並挖去了茅元儀自序中的“東胡”等字,因汪允文室號蓮溪草堂,故此種刻本被稱爲“蓮溪草堂”本。其三是清初據明天啓本複刻而有刪改的版本。其四是日本須原屋茂兵衛于日本寬文四年(清康熙三年,1664),據明刻本複刻的《武備志》,增刻有日本假名注音,對序言和正文未作刪改,保留了明刻本的原貌。其五是清道光年間公開刊印的木活字本《武備志》。其六是清末時期,湖南據日刻本而複刻的版本,對序言和正文未作刪改,保留了明刻本的原貌,全書最後一頁刻有“寬文四年甲辰涼月洛陽隱士石齋鵜子直訓點”等字。在上述六種版本中,以天啓元年的竣刻本爲最善版本,它保留了茅元儀輯著本的原貌。

(二)《武備志》的綱目結構

  茅元儀在編纂《武備志》時,把搜集到的資料,按古典兵學的邏輯聯繫,分爲《兵訣評》、《戰略考》、《陣練制》、《軍資乘》、《占度載》五大門類。
  《兵訣評》18卷,選錄了明朝以前的著名兵書《孫子》、《吳子》、《司馬法》、《三略》、《六韜》、《尉繚子》、《李衛公問對》等兵書的全文,以及《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虎鈐經》等兵書的部分內容。他對這些兵書的要點,都作了精彩的評點,藉以闡述自己的兵學觀點。如他對《孫子》作了高度的評價,認爲“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孫子者,孫子不能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謂五家爲孫子註疏可也”③。

  《戰略考》33卷,按年代順序,選錄了春秋、戰國至元等16個朝代中有價值的戰爭、戰例,從戰略上評論作戰各方的得失。他認爲“良工不能離規矩,哲士不能離往法,古今之事,異形而同情,情同則法可通;古今之人,異情而同事,事同則意可祖”,故作《戰略考》,“以爲今之資”④。此話說明瞭他的編纂意圖。《戰略考》選錄了600多個戰爭和戰例,它們都在歷史上以奇謀偉略取勝而被兵家所稱道。如勾踐的臥薪嘗膽,乘虛搗隙的吳越爭霸,孫臏減竈示弱而誘敵入伏的齊魏馬陵之戰,孫劑聯合破曹的赤壁之戰,李世民據險扼要、疲敵制敵的虎牢之戰等。

  《陣練制》41卷,分“陣”和“練”兩部分。前者要求詳細周全,後者側重深入淺出,切合實用。“陣”下分列94個細目,附有多幅陣圖,全面論述了明朝以前各代的陣法內容和陣的圖形,諸如諸葛亮的八卦陣,李靖的六花陣,戚繼光的鴛鴦陣等。他對每一種陣法都有記述和辨證。在闡述古陣時,既注重突出其優長,又澄清後人的僞託和牽強附會之說。“練”下分選士、編伍、懸令、教旗、練藝等五個細目,詳細論述了士卒的選拔,車、步、騎、輕重兵的編伍、賞罰、教習、訓練等內容。

  《軍資乘》55卷,分營、戰、攻、守、水、火、餉、馬八類內容。類下有子目,子目下又分細目,內容非常廣泛和全面。如營類內容就有營制、營算、營地、營規、夜營、暗營等子目。戰類內容也有戰、軍行、渡險、齎糧、尋水、候探、烽火、向導、審時、布戰、料敵、應戰、設險、入伐、符契、旌旗、器械、祭等子目。其他各類內容也都採用類似的方法,分爲若干個子目。《軍資乘》所記載的內容,包括軍隊所需各種物資的籌集、製作、使用等各個方面,從攻守器械、火藥、火器、戰車、戰馬、戰船,到糧草、米,幾乎無所不包,堪稱古代軍用物資、後勤給養的大全。

  《占度載》93卷,由“占”和“度”兩部分組成。占即占驗,企圖通過占驗以推斷吉凶,有占卜天、日、月、星、雲、風、雨、雷、電、霧、霜、雪、五行、太乙、奇門遁甲、六壬等專案,雖有不少迷信荒誕之說,但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天文、氣象的一些樸素認識。度即度地,主要是論述兵要地志,有方輿、鎮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等專案,對明代的地理形勢、關塞險要、海陸敵情、衛所部署、督撫監司、將領兵額、軍餉財賦等內容都有論述。

  《武備志》不但涵蓋寬廣,包容全面,而且在編纂方法上也有獨到之處。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0 AM

(三)《武備志》的編纂特點

  《武備志》具有下述編纂特點:
  其一是全書所用的軍事資料做到了廣采博收,豐富而翔實。其中既有茅坤家藏圖書中的軍事資料,又有茅元儀到處訪求名家時所獲得的2000多種秘圖珍本;既有中華民族在數千年中創造的優秀成果,又有當時最新鮮的珍品;既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又傾注了編纂者的心血。可謂貫通古今,包舉宇內而納百川于大海的古典兵學大系。

  其二是對搜集的資料進行了嚴選精取,去僞存真,收良剔莠,沙裏淘金,強調所選的資料必須緊扣武備之主題,適合於當時之急用。如對《戰略考》所選錄的戰爭戰例,做到了“非略弗錄”,“略非奇弗錄”的要求⑤。在《占度載》中,也只收對行軍作戰至關重要的內容,否則便略而不取。

  其三是全書體系完備統一,在繼承《武經總要》編纂體例的基礎上,又把古典兵學各門類及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大加擴展和延伸,幾乎囊括了明代以前所創造的成果。全書邏輯嚴密,結構合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按古典兵學的內涵分門別類地排纂史料。每類之前冠以小序,考證源流,說明史料之藏存;概括要義,闡述內容之主旨。每個門類之下有分類,分類之下視需要設立要目和細目。文中有夾註,解釋難懂的字、詞和典故。文上有眉批,寫出編纂者褒貶得失的評論,並分別用圈、點、線等不同符號,標示出內容的奧妙和緊要之處,具有給後人引路和導讀的作用。在論述每一門類的內容時,茅元儀採取由大要至細端,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方法,按事物發展的層次和順序,次第落筆,逐層深入,如剝筍殼,直至裏層。以《軍資乘》門類爲例,編者按營、戰、攻、守、水、火、餉、馬等八個子目次序,逐一展開,寫出軍隊作戰部署的全過程:“三軍既聚,必先安其身,身安而後氣可養,身安而後患可防,故首以營。營具而可以戰矣,故次之戰。地有異形,時有異勢,不可徒恃其野戰,故次之攻。可攻人,人即可攻我,故次之守。五兵之用有時窮,則必濟之水火,水火之資生者大,故其爲殺也亦暴。智伯曰,吾知水之可以亡人國也,故次之水。水待於地,火待於天,地有定而天無常移,是以火之效居多,故次之火。明乎六者而思過半矣,然民以食爲天,故次之餉。士以馬爲命,故次之馬。於茲八者,核其詳,辨其制,是爲軍資乘。”⑥從這段闡述中,可見編者的邏輯思維是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

  其四是全書文圖並茂,異彩紛呈,除《兵訣評》和《戰略考》外,其他三個門類共配有738幅附圖,這些附圖雖說古樸,但卻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古代軍事技術、陣法、操法、軍事地理等方面的發展概貌,便於讀者理解書中的文字說明。更爲可貴的是書中收錄了極爲罕見的圖繪,諸如“鄭和航海圖”(“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蕃圖”)、“過洋牽星圖”、“神火飛鴉”、“火龍出水”,以及各種兵器、戰車、戰船、軍事築城圖等,爲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三、《武備志》反映了茅元儀的軍事思想

  《武備志》雖系輯錄歷代兵學成果之作,其主要內容也側重於展示歷代兵家的成果,並非系統闡述茅元儀的軍事思想,但從全書的框架結構、編纂的主旨,以及書前的自序、各門類的分序、旁批和點評中,也可以看出茅元儀軍事思想的主要方面。

(一)主張文武並重

  茅元儀針對當時重文輕武的現象,提出了文武並重的主張。他以史後例,認爲“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此三代之所以爲有道之長也。自武備弛,而文事遂不可保”⑦。茅元儀所說的文事就是指的政治,武事就是指的軍隊和國防建設。當時明廷暗弱,朝政爲閹黨所左右,政權爲閹黨所把持,他們網羅誦經學理、擅弄權術、昧于武備的人爲黨羽,終日縱情享樂,陷害忠良,打擊抗敵保國之士,視武備若兒戰。遇有戰事,他們便相顧惶駭,一籌莫展,只能驅無律之師,揮不訓之軍,徒遭喪師辱國之禍。爲此,茅元儀建議朝廷整軍經武,訓練士馬,從各方面作好禦敵作戰的準備。

(二)倡導學習軍事和研究兵法

  茅元儀認爲,武備之事甚多,而將帥學習軍事和研究兵法則是第一要務。因此,他在編纂《武備志》時,把《兵訣評》和《戰略考》兩大門類排列在書前,意在倡導兵法研究,讓統兵將領鑽研《孫子》、《吳子》等兵學經典,熟諳兵法理論,提高軍事才幹。他要求統兵將領要能“上順天時,下得地利,中應人和”,能“知彼知已,以仁爲心法,以義爲軍聲,以明爲賞罰,以信爲紀律,因時而制宜,設奇而料敵”。他認爲“器貴利而不貴重,兵貴精而不貴多,將貴謀而不貴勇”,以智謀之將,統精練之兵,操銳利之器,則可以無敵於天下⑧。

(三)強調軍事訓練

  茅元儀認爲,“言武備者,練爲最要”,“兵之有練,聖人之六藝也。陣而不練,則土偶之鬚眉耳”。他指出,士卒不練則不可以營,不可以陣,不可以攻,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戰時號令不齊,“不歸於戰而歸於練”⑨。要使訓練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必須要以良好的兵員素質爲基礎,沒有經過嚴格挑選的士兵,便不能訓練成勁旅。因此,茅元儀說“選即所以練也”⑩。兵員的選拔條件要視需要而定,車、步、騎、輕重和水兵的要求不同,其選拔條件也要有相應的差異,不可一概而論。不同兵種的士兵,要“分材而授之器”(11),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訓練時要注重實戰的需要,不要採用華而不實的“花法”。茅元儀關於強調軍事訓練和注重兵員選拔的思想,實際上是戚繼光關於練兵、選卒、教戰、用器、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對於糾正當時輕視軍隊訓練和不注重兵員選拔的種種弊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邊海江防的建設

  明代後期,西北邊防、東南海防和江防,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而這些地方的守備設施,又因多年失修而罅漏百出。爲此,茅元儀在《武備志》中多處闡述了加強國防建設的建議,主張實行邊、海、江防並重的國家防禦戰略。他認爲,國防建設的重點有三:“曰邊、曰海、曰江”(12)。邊防的重點在廣袤曲折的西北,綿延數千里,應當“選將練兵,時謹備之”,要隨地建堡,堅壁清野,人自爲守,以保護邊民生命財産的安全(13)。海防的重點在東南沿海,對日本窺伺我國的野心要嚴加防範,預作充分準備,務必要將入侵之敵“拒之於海”(14)。與此同時,他還針對當時忽視江防,認爲江防可緩作防備的思想,特別強調了加強江防的重要性。他指出:“迫海而亙中區,外潰則爲門戶,內訌則爲腹心,故江之要與邊海均”(15)。

(五)強調足餉足食富國強兵

  茅元儀認爲,民以食爲天,軍以餉爲重,故軍隊“足餉尤先務”。爲保障糧餉供給,使民無缺糧之苦,軍無乏食之虞,國家應大力興修水利,發展屯田,暢通水陸運輸,開採礦產,發展經濟。使國家富足起來,以便滿足強兵所需要的軍費,也就是茅元儀所說的“唯富國者能強兵”的思想(16)。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0 AM

四、《武備志》是古典軍事技術集大成之作

  《武備志·軍資乘》在闡述營、戰、攻、守、水、火、餉、馬等八個方面之要義時,全面記載了戰爭所賴以進行的全部軍事技術條件,書中從卷102至134,把古典軍事技術按野戰、攻城戰、守城戰、水戰、火攻等五個部分,進行分門別類的論述,對各種武器裝備的製造和使用,對軍事工程的構築和使用,都作了概要而全面的反映,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學術性,既囊括了明代以前所創造的軍事技術成果,又融彙了當時的新鮮內容,共有600多種,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堪稱集中國古典軍事技術之集大成的兵學巨著。

(一)鋼鐵兵器

  我國自西周晚期出現人工冶煉的鋼鐵鋒刃器後,到戰國時期已大量使用塊煉鐵固態滲鋼法製造鋼鐵兵器,到明代脫碳法、煉煉法、灌鋼法等先進煉鋼法運用後,爲鋼鐵兵器的製造提供了大量精良的鋼材,鋼鐵兵器已發展到了高級階段。射遠兵器的弓體更爲堅韌,箭鏃更爲鋒利,刺紮力和穿透力都超過了往昔的箭鏃,有些已成爲火箭的戰鬥部。長柄格鬥兵器除常見的刀、槍、斧、叉外,又增加了多叉多鋒的鏜、鈀、扒、狼筅,以及飛錘、飛撾等索系兵器。在攻城器械方面,明初又創制了高層攻城器械呂公車,車身高大,內分五層,寬大堅實的底座下安四對車輪。底層可容多名士兵推車而前,使之抵近城牆;二三層士兵手持兵器和掘鑿器械進行掘城作業;四層士兵持長柄格鬥兵器進行抑攻;五層士兵持刀、槍、火銃,可直接從城頂攻入城內。另有形如覆船的半截船和用竹篷製成的厚竹圈篷兩種中型遮擋式攻城器械,可掩護三五名士兵抵近城牆。在軍事築城和守城器械方面,除保留既往的內容外,又根據攻城器械的發展和城防設施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增加了大型城郭所需要的騎城鋪和五星池,另一方面又收錄了抗倭名將戚繼光,在隆慶年間(1567—1572)於薊鎮練兵時,改建和擴建的墩堠和空心敵臺,充分反映了火器大規模用於城防後,在軍事築城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與之相應的守城器械也增加了許多新鮮的內容。

(二)新型戰船

  《武備志》除刊載歷史上的各型戰船資料外,幾乎囊括了嘉靖年以後新創造的各種大中小型和特型戰船。

  大型戰船有廣東船、大福船、蜈蚣船和車輪船等海上主力戰船。其中廣東船以堅硬的鐵力木爲船體,船首安有大型船首炮銅發熕,舷側安有多門佛郎機炮,既能在較遠的距離上炮擊敵船,又能在近戰中撞擊敵船。車輪船因兩舷側安有多對用人力驅動的輪槳而具有較快的航速,是在宋代車輪船的基礎上作了改進的大型快速戰船。大福船除因船體較大而能在近海作戰中撞沈倭寇小船外,還可與海滄船、蒼山船等中小型福船混合編隊,協同作戰。

  中小型戰船有廣東的尖尾船、大頭船、海滄船、叭喇唬船、蒼山船、草撇船、開浪船、艟船、八槳船、鷹船、鳥咀船、網梭船等。它們的形體較小,具有良好的機動性,便於調頭、轉彎,航速較快,既能在近海作戰中配合大型戰船攻擊敵船,又可對闖入內河的敵船實施追擊國殲。有的小型戰船還可進行水上哨探和實施遊擊。

  特型戰船是明朝後期創造的戰船,設計巧妙,具有特殊的戰鬥作用,主要有兩頭船、鴛鴦槳船、子母船、聯環舟等。兩頭船無船頭船尾之分,兩頭都安有木舵,可根據風向的順逆而改變航向,節省了調頭、轉彎的時間,便於快速轉移陣位,投入戰鬥。鴛鴦槳船由兩船平行扣聯,般內裝備兵器,平時只用兩船外側所安的搖槳划船航行。遇有敵船時,兩船迅速分開,內側的槳同時張開劃行,夾攻敵船。子母舟由母舟和子舟構成,母舟前半截安置狼牙釘,裝備火攻藥料和船具;後半截的外側有船幫板,內裏空虛無艙,尾部系一小船。作戰時,母船快速航行,待接近敵船時,以船頭猛撞敵船,狼牙釘便將船頭釘連於敵船上;船上士兵即縱火焚燒敵船,敵船欲逃不能;士兵縱火後乘子船返航,脫離被焚之敵船。聯環舟由兩個半截船用大鐵環相連,前半截占船長的三分之一,內裝各種燃燒和致毒性火器;後半截占船長的三分之二,內載士兵。作戰時,士兵乘風駕船,用船首大鐵釘釘撞在敵船上,待火器點燃後即鬆開鐵環,乘後半截船撤離戰場。這些設計巧妙,構造特殊的各型戰船的建造和使用,充分反映了當時設計者和工匠們的聰明才智。

(三)火藥

  《軍資乘·制火器法》所刊載的火藥配方有50多個,其中槍炮所用的火藥配方只含硝、硫、炭三種成分,其他各種慢燃燒物質已完全剔除。除火線火藥方外,其他兩種配方中的含硝量都在70—75%之間,是燃速快、發射力較大的發射火藥,與當時歐洲所用的槍炮發射火藥相接近。在其他火器所用的40多個火藥配方中,有的用硝、碗、炭不同的組配比率(17)組成,有的是在硝、硫、炭中加入其他原料組成。它們都是我國宋、元、明三代的火藥研製者,在對火藥學、本草學、動物學、礦物學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利用硝、硫、炭和各種植物、動物、礦物、油料的特性,經過反復試驗後配製而成的,是我國古代所特有的火藥配方。

  明代後期火藥配方的異彩紛呈,與當時火藥配製工藝的嚴密細緻是分不開的。《軍資乘·制火器法》中,詳細記載了硝、硫、炭的提煉與火藥配製的多種工藝規程。在按規定的工藝規程,將硝、硫、炭提煉和精選後,再由工匠進行細心的配製。工藝規程主要有四:其一是把硝、硫、炭三種原料分別碾成粉末;其二是按所配火藥的要求,把三種粉末秤准分量,配好比例,放入木臼中混合拌和,再加入少量的淡水或燒酒,將混合物拌和成濕泥狀態,並用木杵反復搗碾成千上萬次,使之充分均勻細膩,爾後取出曬乾;其三是對成品進行取樣檢查,對不合格的製品再反復搗碾,直到合格爲止;其四是用不同網眼的籮篩,篩選不同規格的藥粒,分別供各種火器使用。這種選煉原料和配製火藥的工藝規程,是自宋代以來經過不斷改進後形成的,一直沿襲至19世紀中葉。

  《武備志》不但記載了衆多的火藥配方及其配製工藝,而且還對有關火藥的發火機制和組配原理,進行總結,使之上升爲理性的認識,形成中國古代火藥的理論體系。基本內容有三:

  其一是用君、臣、佐使的關係,比喻硝、硫、炭在火藥中的地位。《火藥賦》中說:“雖則硝、硫之悍烈,亦藉飛灰而匹配,驗火性之無戒,寄諸緣而合會。硝則爲君而硫則臣,本相須以有爲……亦並行而不悖,唯灰爲之佐使。”(18)其意是說,硝在火藥的三種成分中起主導作用,因而稱其爲君,硫黃性活潑,被稱爲臣。木炭粉在火藥中起助燃作用,被稱作佐使。這種喻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它們各自在火藥中所處的主次地位,又說明它們之間必須組配得當,才能在點火燃燒後得火攻之妙。

  其二是用文武二臣輔君之理,比喻硝、硫、炭在火藥中的配比關係。《火藥賦》把硝、硫、炭分別比作君主和文臣、武臣,以論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配比關係所産生的不同結果,認爲在正常組配的情況下,文武二臣協力輔君,能充分發揮火藥的燃燒或爆炸作用。如果組配不當,硝材提煉不純,則君主地位不突出,火藥性能不佳;若火藥中硝和炭的含量偏少而硫過多,即君主和武臣偏弱而文臣勢大,則火藥雖能速爆,但發火不猛;若硝和硫的含量偏少而炭過多,即君主和文臣偏弱而武臣勢大,則火藥雖能燃燒,但燃速慢而火力弱;若缺少硫或炭,即君主失去文臣或武臣的輔佐,則火藥就會因爲不能爆炸或充分燃燒而失去作用(19)。

  其三是論述了硝、硫、炭在火藥中的火攻特性和作用。《火藥賦》中所說的“硝性豎”而能直擊的現象,是由於火藥中的硝在點燃後能産生巨大的推力,將彈丸射至遠方,命中目標,所以硝是火藥能夠直擊即射遠的關鍵。所謂“硫性橫”能爆擊的現象,是由於火藥中的硫黃能迅速迸爆炸裂,所以硫黃是火藥能夠爆炸的關鍵(20)。上述關於火藥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當時的研究者雖然受時代條件和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還無法擺脫古代的“陰陽五行化生”和君臣倫理學說的束縛,因而對某些問題的論述還不免帶有牽強附會之處。但是他們對火藥諸成分之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對火藥的發射、爆炸、燃燒等基本性質的認識,已經敲扣近代火藥化學的大門了。

(三)火器

  茅元儀在《武備志·軍資乘》門類下的“火四”至“火十六”的十三個分類之下,有“火器圖說一”至“火器圖說十三”的十三個要目中,對宋、元、明三代火器的研製、構造、性能和作戰用途,進行了分門別類的論述,其中有火銃、火繩槍、新型火炮、火箭、爆炸性火器(爆炸彈、地雷、水雷)、火球、噴筒等各種類型的火器,幾乎應有盡有。

  火銃中的手銃,則從元代的單兵手銃,到爲提高射速而創造雙管至三十六管的多管銃,以及能發射十發彈丸的單管十眼銃、發射百彈的十管子母百彈銃。還有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夾把銃和飛天神火毒龍槍等,盞口炮和碗口炮等較大的火銃,到較大的攻戎炮、千子雷炮和各種車載火炮。從中可以看出明代傳統射擊火器的發展狀況。

  火繩槍炮則有單管鳥銃、多管迅雷銃,以及各種佛郎機炮,反映了明代嘉靖年以後,火器研製者對火繩槍炮製造的概況。

  利用火藥反衝力推進的火箭,在明代後期有飛躍性的發展。茅元儀對其成果的收錄甚多。其中有:架射式的飛刀箭、飛槍箭、飛劊箭等單級單發火箭,飛空擊賊震天雷和神火飛鴉等有翼式火箭,三隻虎鉞、一窩蜂、群豹橫奔箭等幾十種從三發到百發的單級多發火箭,火龍出水和飛空沙筒等二級火箭。它們既反映了明代火箭技術的發展概況,又可看出現代火箭得以發展的淵源。

  爆炸類火器有:用於城防的石炮、擊賊神機石榴炮等爆炸彈,萬彈地雷炮、無敵地雷炮、伏地沖天雷等地雷,既濟雷、水底龍王炮等水雷。它們的外殼大多用石、木、陶、瓷、土、鐵,以及其他特殊材料製成。點火引爆方式有火繩點火、觸發、拉發、定時爆炸、鋼輪發火等。其中鋼輪發火是機械式引爆裝置,由戚繼光于萬曆八年(1580),組織其部下修築石門寨時創制而成,是地雷進入機械式引爆裝置的重要標誌。爆炸類火器既是除槍炮以外的大威力殺傷和摧毀性火器,又造價低廉,是明代火器研製者的重大貢獻之一。

  燃燒性和致毒性火器有:火球、火磚、火桶等火球類火器,滿天噴筒、毒藥噴筒、神水噴筒等火筒類火器。它們由宋代的火球與噴火槍發展演變而來,由於造價低廉,使用方便,所以在明代仍受到統兵將領們的重視,得到較大的發展,被廣泛用於各種樣式的作戰中。

(四)火器戰車

  明代後期的戰車又有較大的發展,除裝備冷兵器的戰車外,《武備志·軍資乘》還記載了大量火器與冷兵器並裝的戰車,其中有萬全車、架火器車、火龍卷地飛車、鐵鬥油車,以及裝備各種火箭的沖虜藏輪車、火櫃攻敵車,裝備各種火炮的攻戎炮車、千子雷炮車、葉公神銃車、滅虜炮車、將軍炮車,裝備輕型火器的屏風車,綜合裝備各種兵器的萬勝神毒火屏風車等。其中有些裝備火器的戰車,四周用堅厚的大木作木甲爲屏障,實爲古代的裝甲車,它們爲後世鐵甲戰車的創制啓發了思路。明代這些戰車的創制與使用,充分說明了當時的軍事技術家,在創制把兵器的毀殺作用,與車輛的機動作用相結合的攻擊性戰車方面,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新的發展階段。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1 AM

 五、《武備志》反映了茅元儀的制器用器思想

  《武備志》不但是集古典軍事技術大成的著作,而且也反映了茅元儀制器用器的思想。

(一)從戰略高度倡導軍事技術的發展

  茅元儀在當時倡導軍事技術的發展,在於改善明軍的裝備,改善國家邊海防設施,提高明軍的戰鬥力,達到在東南沿海抵禦日本的侵略,在北方抵禦後金挑戰的戰略目的。爲此他強調要制器械,備火器,修城堡。他認爲:“器械者,所以禦侮也”,器械備,則國家便有所倚恃。“有所恃則神全,有所倚則力張。神全力張,稚子可以驅虎豹”(21)。在各類武器裝備中,又以火器的威力爲最,“五材並用,火德最靈。……鋒利鏃,力尚有窮,而火焰之精,無堅不潰”(22)。“本朝之得天下也,藉於火爲多”(23)。可見茅元儀把火器列爲發展軍事技術之首位的思想。爲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挑戰,他主張在通都大邑要建城郭,在西北之邊地要隨地築堡。有城郭方可以安,“有堡始可以清野”,“有堡始可以人自爲守”(24)。

(二)堅持創新的觀點

  茅元儀對兵器的制式,堅持創新革故,合于時用。如他要求制弓的匠人不要沿襲《武經總要》所列弓的制式,而要創新。因此製成了適於“九邊”使用的開元弓,適於內地使用的槽稍弓、槽欛弓、陳州弓、小稍弓等。

(三)堅持精益求精的思想

  茅元儀要求工匠在製造兵器時必須精益求精。他以制槍爲例指出,槍桿以稠木爲上,要細心劈開而不要鋸開,鋸開的槍桿紋斜易析。北方槍桿不可用竹,東南方則竹木均可用。槍桿後部要粗細適中,過細不便把握。槍桿腰部不可過硬或過軟,過硬不可拿,過軟則無力。杆過粗而腰過硬,則應作爲廢槍抛棄,決不可用(25)。

(四)禦敵保國必須善於使用火器

  爲了充分發揮火器的作用,達到禦敵保國、克敵致勝的目的,茅元儀對使用火器的基本原則、技術和戰術,都作了深入的論述,並要求官兵在作戰訓練中,熟悉各種火器的性能,要善於因時、因地、因敵、因器、因戰而使用火器。

  所謂因時而用,是指統兵將領要善於根據風候、天象等天時情況,指揮部隊處於上風,選用火箭、火球、噴筒,因風縱火,殺傷處於下風的敵軍人馬,焚毀敵軍的戰具和城防設施,奪取作戰的勝利(26)。

  所謂因地而用,是指統兵將領要善於利用地利情況,指揮軍隊使用火器戰勝敵人。在曠野平川,要用射遠的火器射擊敵軍;在叢林隘道,要用火器夾擊敵軍;在居高臨下之城上、山上,要用重型火炮擊敵;在城下山下仰攻高處,要用火銃與噴筒射彈、噴火,實施仰攻;在水上作戰,要指揮部隊佔據上風有利陣位,以火器攻敵(27)。

  所謂因敵而用,是指統兵將領要善於因敵情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火器。在守城時,則用火器轟擊攻城之敵的堅賣之處,堅處一破則其圍自解;在攻城時,則用火器轟擊守城之敵的瑕隙之處,瑕隙一破則乘機攻入城內;在同使用火器的敵人突然遭遇時,則乘其立足未穩,陣形未固的混亂之時,用重炮轟擊,乘亂而勝之;在敵人已紮營時,則乘風高月黑之夜,於要道埋伏重兵,並派偵探混入敵營作內應,爾後四面吹號,並以火器四下轟擊,劫其糧草輕重,敵必潰敗;在駐營時,則於四周布設多道火器守備陣地,以防敵人前來劫營(28)。

  所謂因器而用,是指統兵將領要善於因性能與用途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火器。戰器(指單兵使用的鳥銃等火器)比較輕便,易於攜帶,可裝備單兵使用;攻器(指便於機動的中小型火炮)利於機動,可用于隨軍進行機動作戰和進攻城堡;守器(指重型守城炮)利於遠擊齊飛,火長而氣毒,則用於堅守城郭;埋器(指地雷)利於爆擊,則用於封鎖要隘通道,炸殺來犯之敵(29)。

  所謂因戰用器,是指統兵將領要善於因不同的作戰樣式而使用不同的火器。在陸戰時,要火器與冷兵器並用,輕重型火器並用,燃燒與爆作性兵器並用,長柄與短柄冷兵器並用,射遠的弓弩與近戰兵器並用;水戰時,要用大發煩與佛郎機等艦首炮迎頭直轟敵船,用神槍與火銃從側翼夾射敵船,用火箭與火弩焚燒其桅帆篷索,殿后則以火炮、火弩、火箭射敵(30)。

  《武備志》問世後,在清代雖屢遭禁毀,但仍能幾經翻刻,在國內外廣爲流傳。在日本,除寬永年翻刻外,又在1974年翻成日文出版。《武備志》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學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堪稱中國古典兵學之百科全書,它所集納的豐厚資料,對科技術、交通史、軍事地理的研究,也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注 釋
  ①九邊:明代後期對長城沿線自東至西的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重鎮的簡稱。   ②方以智:《流寓草》卷7,《酬茅將軍》。
  ③茅元儀:《武備志》卷1,《兵訣評·序》,解放軍出版社、遼沈書社1989年版,《中國兵書集成》27,第185~186頁。以下引此書時簡稱《集成》。
  ④⑤《武備志》卷19,《戰備考·序》,《集成》28,第801~802頁。
  ⑥《武備志》卷93,《軍資乘·序》,《集成》引,第3755~3756頁。
  ⑦《武備志》卷首,《自序》,《集成》27,第88頁。
  ⑧(26)(27)(28)(29)(30)《武備志》卷121,《軍資乘·火三·用火器法》,《集成》32,第5151~5161頁。
  ⑨⑩(11)《武備志》卷68,《陣練制·練·序》,《集成》30,第2695~2696頁。
  (12)(15)《武備志》卷219,《占度載·江防·序》《集成》36,第9555~9556頁。
  (13)《武備志》卷204,《占度載·鎮戍一·序》,《集成》35,第8815頁。
  (14)《武備志》卷209,《占度載·海防一·序》,《集成》35,第9036頁。
  (16)《武備志》卷135,《軍資乘·餉·序》,《集成》32,第5685頁。
  (17)組配比率:硝、硫、炭在火藥中所占的百分比。
  (18)(19)(20)(22)《武備志》卷119,《軍資乘·火一·制火器法》,《集成》32,第5081~5084頁。
  (21)《武備志》卷102,《軍資乘·器械一·序》,《集成》31,第4199頁。
  (23)《武備志》卷119,《軍資乘·火一·序》,《集成》32,第5072頁。
  (24)《武備志》卷114,《軍資乘·堡約一·序》,《集成》31,第4851~4852頁。
  (25)《武備志》卷103,《軍資乘·槍(矛附)》,《集成》31,第4289頁。

作者簡介

  王兆春,祖籍江蘇高郵,1937年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物理系核子物理專業並從事科研工作,現任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軍事技術史和明代軍事史,對明代火器的研製和使用、神機營和戚繼光合成軍的創建、明代軍事的重大變革等問題,有獨到的見解,所著“七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火器史》,被學術界視爲填補空白之作。已出版的專著還有《中國古代乒器》、《聶士成》,譯著有《中國歷代名將傳》,合著有《中國近代戰爭史》,合編有《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中國近代化大辭典》等五種工具書;即將出版的專著有“八五”規劃課題《中國軍事技術史》、《中國軍事史·明代卷上冊》、《中國歷代的兵書》等四種;參加撰寫的有《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等十多種書籍;發表論文40多篇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1 AM

第二部分

淺說明代武器 作者佚名
轉載自sonicbbs論壇

  明代是兵器製造技術大發展的時期。明朝統治者非常重視兵器,特別是火器的生産、研製和應用,並用以裝備軍隊。如明成祖創建的神機營,與當時五軍營、三千營合稱京軍三大營,內衛京師,外備征戰,就是一支完全用火槍火炮裝備起來的機動部隊。

  明代的火器,不僅種類繁多①,質量也不斷提高。其中尤以管形火器發展很快,如由簡單的火銃發展到各種類型的火槍和巨炮,由單管單發發展到多管連發,還創制或改進了較先進的槍炮瞄準裝置和擊發裝置等。管形火器取得發展後,逐漸取代了一部分傳統的抛石機和弓弩,使冷兵器和火器在軍隊裝備中的比例開始發生帶有根本性的變化。另一方面,由於當時火器的結構和性能還不完善,製造能力也很有限,不足以完全取代冷兵器,因此明代的冷兵器也有所進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創造發明。

  明初的管形火器,通常稱做槍、銃、炮,爆炸性火器也常常稱做炮,在名稱上並沒有嚴格的區分。有些大型火炮,還尊稱將軍,如大將軍、二將軍、奪門將軍等。管形火器一般由鐵或銅鑄成圓筒形,口徑較大,身管較短,火藥由炮口裝填,用火繩發火,發射石彈、鉛彈和箭等。這時的火器還存在很多缺點,如裝填及發射緩慢費時,且射程不遠;體形笨重,不便於機動作戰;沒有刺刀之類的裝置,火器手缺少近戰和自衛能力;沒有瞄準裝置,命中率很低等。爲了克服這些缺點,明中葉以後,一些火器研製家曾對這類火器做過許多改進。如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造兩頭銃,可旋轉連放,後來又創制出夾把銃、二眼銃至十眼銃等多管或多節銃。這類新型火銃可以單放、齊放或連放,部分地解決了裝填及射擊速度慢的問題。代宗景泰元年(1450),根據遼東戍軍的建議,曾將手把銃的木柄,增長爲七尺,並安上矛頭,這樣在手銃施放後可用以與敵進行格鬥。後來還制有子母銃、劍槍、銃棍等。這種使火器和冷兵器相結合的設計,加強了士兵在短兵相搏時的主動性和自衛手段。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製造一種百出先鋒炮,上面有銳鋒,如戈形,長六寸,亦可像冷兵器的鐵槍一樣使用。上面提到的手把銃、子母銃、百出先鋒炮等,可說是近代安裝制式槍刺的先聲。爲了減輕重量,以利於野戰,景泰四年(1453)曾將永樂時造的三十四斤大銃,改爲重八斤的小銃,嘉靖時又造出一種千里銃,平時懸挂於腰間,遇敵舉手可放,更爲輕便。另外,明中葉以後,部分火炮的炮彈,已由實心彈改進爲爆炸彈,《武備志》所載八面旋風吐霧轟雷炮、飛蒙炮、龍雲霹靂猛火炮、毒霧神煙炮等,都是發射爆炸彈,以炮彈的碎片或噴出的毒火、毒煙殺傷敵人,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威力。

  自十六世紀以後,中國的各種火器,不僅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發展,而且傳入了一些外國火器,並經過仿製和創新,豐富了中國火器的品種,改進了火器的效能。明代由外國傳入的火器中,具有較大影響的是佛郎機炮和鳥嘴銃。“佛郎機”是當時對歐洲人的泛稱。正德十二年(1517)葡萄牙使臣乘艦船到達廣州,明朝官員在葡船上初次見到佛郎機炮。嘉靖元年(1522),五艘葡萄牙艦船停泊珠江口外並侵犯廣東新會。經過激戰,中方獲勝,繳獲艦炮二十餘門,於是佛郎機炮“始得而傳之”,“其銃以鐵爲之,長五六尺,巨腹長頸,腹有長孔。以小銃五個,輪流貯藥,安入腹中放之。銃外又以鐵箍,以防決裂。海船舷下,每邊置四五個,於船艙內暗放之”①。《明史》記載:“白沙巡檢何儒得其制,以銅爲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最利水戰。駕以蜈蚣船,所擊輒糜碎。”②這種炮具有裝填便利、發射速度快和裝有瞄準具等優點,其構造與性能確實要比明朝原有火炮先進。嘉靖二年(1523),明朝由何儒負責在南京仿製成功佛郎機炮,此後,其他管形火器也陸續鑒此作了改進。鳥銃亦稱鳥嘴銃,是一種用火繩點火發射彈丸的單兵槍。嘉靖二十七年(1548)在東南沿海平倭寇的戰鬥中繳獲了經日本改進的鳥銃,並仿製成功。《武備志》論述鳥銃與過去火銃不同的地方是,侵徹力強,命中精度好。它的缺點是,用火繩發火,遇風雨不便使用,又沒有刺刀,“執空銃與敵角必無辜”。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趙士禎仿製的嚕密銃也是一種單管火繩槍,但較鳥銃又有進步,除槍體輕便和改進了發火裝置外,銃尾部還裝有鋼刃,近戰可作斬馬刀用。趙士禎,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約生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約卒于萬曆三十九年(1611),曾任鴻臚寺主簿,中書舍人,是明代著名的火器研製家,撰有《神器譜》,《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他不僅研究、仿製而且創造了不少火器,如掣電銃和迅雷銃,均能連續發射,迅雷銃已近似近代多管式機關槍。此外,在十七世紀初還對鳥銃加以改進,創制了燧石槍。畢懋康在其所著《軍器圖說》中將燧石槍稱爲自生火銃。據說這種槍的優點在於“風雨不飄濕,緩急皆可應手”。天啓至崇禎年間,徐光啓、李之藻、孫元化和焦勖等,積極學習和仿效西方火器理論和技術,聘請西方技術人員和工匠來華工作,培養中國鑄炮工匠,因而提高了研製西方火器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科學性,並仿製出紅夷炮等威力強大的火器。焦勖《火攻挈要》、孫元化《西法神機》、畢懋康《軍器圖說》等都是較全面介紹西方火器科學技術並在明末清初的火器製造方面産生很大影響的重要著作。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2 AM

在管形火器發展的同時,明代其他火器,也有很大進步,出現了許多傑出的發明創造。這一方面值得特別提出的是火箭的發展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宋元火箭,是把火藥包紮起來,捆綁在箭杆上,點燃後用弓弩射出去。這種火箭主要是利用火藥燃燒作用。後來,人們進一步認識到火藥燃氣向後噴射的反衝力,可以推動物體前進,於是應用這個原理造成了一些新型火箭。在明代,不僅弓弩火藥箭有所改進,而且利用噴射作用的火箭也有了更大的發展。茅元儀《武備志》等明代的文獻對此有很多精彩的記述。茅元儀,字止生,號石民,浙江歸安(今湖州市)人,約生於隆慶四年(1570),卒於崇禎十年(1637),曾任廣西兵備僉事,北直隸大名兵備副使,吏部主事等官職,博學多才,文武兼備,是晚明時期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和火器專家。所著《武備志》二百四十卷,引歷代兵書兩千餘種,其中《軍資乘》火攻篇《火器圖說》,系統總結了中國的火藥、火器技術,可以說是關於中國火藥火器的集大成之作。根據《武備志》和其他一些文獻記載,明代的火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成就:

  1.火箭的式樣增多。它的箭頭不只是普通的箭頭形狀,更有刀形箭頭、槍形箭頭、劍形箭頭、燕尾形箭頭等,名爲飛刀箭、飛槍箭、飛劍箭及燕尾箭等。

  2.同時發出的箭數增多。《續文獻通考》引《明會典》提到,明初兵仗局曾造“一窩蜂”、“神機箭”。《明史稿》載:“天順八年(1464),延綏參將房能言麓川破敵,用火器曰九龍筒,一線然則九箭齊發。”《武備志》載:“木桶箭貯神機箭三十二枚,名曰一窩蜂”,可射三百步,“匯流排一燃,衆矢齊發。勢若雷霆之擊,莫敢當其鋒者”。

  3.二級火箭的雛形。《武備志》卷一二九載有一種叫做“飛空砂筒”的武器,“飛空砂筒制度不一”,一般用河內流出細沙,亦可用特製的石砂。“每鬥用藥一升,炒過聽用。銃用薄竹片爲身。外起火二筒,交口顛倒縛之。……前筒口向後,後筒口向前,爲來去之法。前用爆竹一個,長七寸,徑七分,置前筒頭上,藥透於起火筒內。外用夾紙三五層作圈,連起火粘爲一處。爆竹外圈裝前制過砂,封糊嚴密。頂上用薄倒須槍。如在陸地不用。放時先點向前起火,用大茅竹作溜子,照敵放去。刺彼篷上,彼必齊救,信至爆烈,砂落傷目無救。向後起火發動,退回本營。敵人莫識。”這可說是一種返回式火箭。儘管它實際上還不可能有理想的返回效果,但在設計思想和技術實踐上已經是一種二級火箭了。《武備志》還載有一種叫做“火龍出水”的火箭。其構造是用毛竹製成箭筒,作爲龍身,前後安裝木雕的龍首龍尾。龍腹內裝有數支神機火箭,身外縛有四支起飛用的火箭筒。外縛火箭筒點燃後,推動火龍出水飛行,然後引燃腹內火線,再發射神機火箭,飛向目標。這也是一種二級火箭。二級火箭的創制,是我國明代火箭技術一大成就,也是現代多級火箭的先聲。

  4.導彈的雛形。施永圖《武備心略》上記載了一種震天飛炮的火器:“其炮徑三寸五分,用篾編造。中用紙捍一筒,長三寸,內裝送藥。筒上安發藥,神煙藥線接著送藥。外以紙糊十數層,兩旁插鳳翅兩扇。順風點信,飛入賊營,藥發亂擊,身焦目瞎”,“其腹藏棱角數枚,一炮角發,釘人身上。其尖上加蘸虎藥”。同書所載的“神火飛鴉”:“用蔑爲之,照今人清明時所放紙鷂之式,或八角、或圓、或鷂,中藏毒火毒煙等。下系四支火箭。藥信上結線香一段,香盡信燃,線斷鷂落,火焰齊發。燒營焚船之妙著。”《火龍神器陣法》,《武備志》上也有類似的記載,《武備志》稱之爲“飛空擊賊震天雷炮”。就設法控制飛行方向和飛行穩定性而言,這也許可說是導彈的雛形。

  5.航空的嘗試。美國科學家齊姆(H.S.Zim)在所著《火箭與噴射》(Rockets and Jets)一書中,記述了一個重要的發明故事:“約當十四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名叫萬戶(WanHoo,可能是官名,外國人誤爲人名),他在一個坐椅的背後,裝上四十七個當時他可能買到的最大的火箭。他把自己捆在椅子的前邊,兩隻手各拿著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僕人用火同時把這四十七個大火箭點著。他的目的是想借著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①試驗結果當然是失敗了。但是這位萬戶的想法是很先進的,可以說與現代噴氣式飛機的飛行、太空梭和太空船的升空在原理上是一致的。所以齊姆稱他是“第一個企圖使用火箭作運輸工具的人”,又稱他是“第一次企圖利用火箭作飛行的人”。萬戶是最早甘冒風險,敢於爲人類航空航太事業獻身的先驅者,是一位可敬的英雄。爲了紀念他,現代科學家已用“萬戶”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

  明代還創制了地雷、水雷和定時炸彈等新型的爆炸性火器。如嘉靖年間(1522—1566),曾銑發明了一種能自動爆炸的地雷。《淵鑒類函》引《兵略纂聞》:“曾銑在邊又制地雷,穴地丈許,櫃藥於中,以石滿覆,更覆以砂,令與地平。伏火於下,可以經日。系其發機於地面。過著蹴機,則火墜藥發,石飛墜殺人。敵驚以爲神。”此後又相繼發明了各種樣式的地雷,如《武備志》中就載有炸炮、自犯炮、伏地沖天雷、無敵地雷炮、萬彈地雷炮等十多種。其中無敵地雷炮用生鐵鑄造,形如圓球,大者可裝火藥三至五鬥,用堅木封住雷口,並用竹竿由雷中引出火線,埋設於敵方必經之路。待敵進入雷區時,即點燃火線,將地雷引爆,藉以殺傷敵人。炸炮是用生鐵鑄造的踏髮式地雷,大小如碗,還附有一種自動的鋼輪發火裝置。曾銑在西北守邊,戚繼光薊鎮練兵和守衛長城,都曾大量使用地雷。《熹宗實錄》載:天啓二年(1622)六月,遼東經略王在晉,“擺設空營大炮,最稱便捷。不用火然藥線。虜馬觸機,火即噴爇,賊不及避”。在防禦和作戰中,巧妙地使用地雷,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萬歷時的水底龍王炮,是一種用熟鐵爲殼,定時爆炸的球形水雷。重四至六斤,內裝火藥五至十升。雷口插有信香、外殼包有牛脬製成的浮囊,並用羊腸作爲通氣管通向水面浮筏,以防信香窒滅。施用時在水中順流漂放,待接觸敵船,信香燃盡後自行引爆①。宋應星《天工開物·佳兵》載:“混江龍:漆固皮囊裹炮,沈於水底。岸上帶索引機。囊中懸吊火石、火鐮。索機一動,其中自發。敵舟行過,遇之則敗。”明代發明的這類能自動爆炸的水雷,如“混江龍”,宋應星評論說:“然此終癡物也”,在實際作戰中,恐未得到廣泛的運用。

  《淵鑒類函》引《兵略纂聞》:“曾銑在邊,置慢炮法。炮圓如鬥,中藏機巧,火線至一二時才發,外以五彩飾之。敵拾得者,駭爲異物,聚觀傳玩者牆擁。須臾藥發,死傷甚衆。”《續通典》也有同樣的記載。這是曾銑發明的一種巧妙的也是最早的定時炸彈。

  由於火器的發展,明代軍隊如水兵營、步兵營、騎兵營、車營等都加強了火器的配備,抛石機等逐漸被管形火器所取代,但總的來說,冷兵器仍占相當大的比重,並且無論射遠或近戰,還是格鬥或護體所用的兵器,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如長兵器中,槍和長柄刀的形制較宋代簡化,更加輕便適用。另外,還創制了許多雜式長兵器,如钂鈀、馬叉、狼筅等。短兵器中的刀,有些在形制上吸取了日本刀的優點,並按步兵、騎兵、刀牌手的特點和戰鬥要求加以改進,製成各種長刀、短刀和腰刀等。明代的防衛武器,也有所改進與發展,如鎧甲改爲棉制,減輕了士卒的負荷,盾牌除與長、短兵器並用的以外,還發明了一些能與火器並用的,如虎頭火牌、無敵神牌等大型盾牌,用來掩護施放火銃和火箭。此外,自明英宗正統十二年(1447),總兵朱冕創議用“火車備戰”以後,直到明末,先後曾試造多種多樣的戰車,如偏廂車、雙輪戰車、雷火車、木火獸、萬全車、火櫃攻敵車、塞門架器車等。其中除用於安營時作掩護或堵塞城門缺口者外,主要是火攻戰車,車上裝有火箭、火銃等火器,初步做到了火力、防護力和機動力三者的結合,展現了陸戰武器設計的新方向。但由於當時火器水平有限,物料也不夠堅固,人力、畜力推挽的車輛還要受到地形和道路條件的限制,所以這類戰車在實戰中往往收效不大,還未得到廣泛的運用。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2 AM

第三部份

明朝鳥統的製造

作者:蕭十一郎
轉載自Sonicbbs論壇

  鳥銃又名鳥槍,是我國於明代中期出現的一種管狀射擊火器,西元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佔的雙嶼(今浙江鄞縣東南)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製造鳥銃的日本人及鳥銃。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鳥銃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於西元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爲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支,稱之爲“鳥嘴銃”。

  馬憲、李槐等人整理和傳授的鳥銃製造工藝一直沿用到清末都沒有較大的變化,雖然歐洲的火繩槍在1575年左右就被轉輪打火槍淘汰,但在中國,火繩槍和火繩槍工藝卻一直在使用著,直到民國初。在此期間,明末畢懋康發明了轉輪打火槍,並被後來的清政府所採用,但是其延伸品卻被做成禦制自來火槍一直被滿清貴族所佔有,決大多數的清軍依舊裝備大線槍與兵丁鳥槍等舊式火繩槍,甚至於依靠刀劍弓矢與裝備著先進燧發槍的外國侵略者戰鬥。鴉片戰爭時在廣州指揮防禦的湖南提督楊芳,見英艦炮火猛烈準確竟認爲是妖術,便依照民間污穢物可以避邪的傳說,在全城收集豬羊血、婦人便桶擺在城牆上。可見在清代末年普遍的存在火器技術的落後與數量的匱乏。

     因此瞭解鳥銃的做法,依然要從明代的工藝說起。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爲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爲三接,介面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淨,則發藥無阻滯。”這就是延用了數百年的鳥銃制做工藝,雖然在中國火槍的發火技術經過了幾次改良,但是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抛棄。

  在當時製造鳥銃的工藝極複雜,要求制銃的工匠手藝得極高,其造法中國與日本大同小異,主要是兩種方法:三段接合式和雙層複合式。三段接合式就是《天工開物》中說的這一種。其法先制銃管,銃管用熟鐵逐節打成,一般兩節或三節,最後焊接成一體。雙層複合式最早見於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手足篇〉:“鳥銃所貴在常時煉鐵熟,兩個相包。”這種工藝與上種相反,是在一根較長的鋼芯上直接做出一層薄的銃體,然後再在銃體外包上另一層,使其厚度達到要求。按這兩種方法製造銃體,其工藝流程是不同的,先敍述第一種三段接合式。

  第一步,制管。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米的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先將做銃管的熟鐵燒至紅熱,然後工匠將燒至一定溫度的坯料取出,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卷成一根鐵管。並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的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卷成的鐵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這樣銃管才結實,經得起連續十數次的發射。

  第二步,焊接。由於三尺以上的長銃是一節節焊合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銃很容易炸鏜,工匠們把是否焊接的天衣無縫的銃管當做制銃成敗的關鍵。明代中期,倭寇侵略時明軍工匠取巧,造成了很多事故。《紀效新書》中記載:“近來,洞曉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不任怨任真責成工匠,聽其卷成鐵筒,粗細薄厚不均······甚至單筒卷成,舉即炸損。”(單筒的卷法連系到了銃管的第二種製造工藝),所以從這些記載來看,軍隊對鳥銃的質量要求是很嚴格的。

  將以上方法做出鐵管再放爐中燒至白熾,同樣準備一根鋼芯,粗細同上,長度要長於成銃的長度。然後將已燒至紅亮的鐵管套在鋼芯上,由主匠把鐵管介面處大力的敲砸成一體,在打焊鐵管同時,輔錘手還要在鐵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銅粉,銅有親和作用,可使焊接口更結實,不至留下斷層或虛焊。鋼芯也隨時要抽出冷卻,冷卻鋼芯同時鐵管回爐加熱。最後打成的鐵管就是銃管的雛型了。

  雙層複合式銃體與上法有異,它直接在一根一米長的鋼芯上裹以紅鐵,當第一層鐵包裹好以後,在這層銃體上再裹一層,使內銃的接合口被外層銃體包裹結實形成複合體。從技術上來看雙層複合銃比三段接合銃科學,銃體接合更堅固,雖然這種銃管無法做出很長的鳥銃銃管,但口徑可以做的比第一種鳥銃大,因而有限距離內威力也大。(在日本把這種大口徑短銃體的鳥銃叫作鐵炮。)只是明清時代對彈道知識匱乏,認爲鳥銃越長威力越大,致使後期鳥銃爲了增加長度,銃體都以單筒卷成。“夫透重鎧之利在腹長,腹長則火器不泄,而送出勢遠而有力。”——戚繼光。其影響到清末時清軍的擡槍竟長至兩米,而銃體平均厚度一公分都不到,由於制做粗糙銃體密閉性差,火藥燃燒後的推力被鉛子通過銃膛時磨擦殆淨,其射程和威力不能與明代鳥銃同日而語。

  第三步,修整。早期的鳥銃銃管常做成八棱型,銃體一頭粗一頭細,粗的做銃腹,細的做銃口。准心照門火台都是在銃體焊接後,用同樣的方法打焊上去的。准心和照門在未加工前只是兩個凸起,沒有作用。火台在打焊前銃體和火臺上都預先鑽好了傳火孔,要對準傳火孔的位置焊上,不可堵塞。這時鳥銃還是粗胚,工匠得重新鑽出銃鏜,挫出准心。受當時的工藝限制,鋼芯斷面不是純圓,且芯體不直,鏜內也粗糙不平,需用鑽頭將銃鏜鑽大鑽光。明清時代已有這類的鑽床,用木做框架,圓形石盤做慣性輪,系上皮條後用人力拉動,使石盤帶動鑽頭旋轉。在明代,好的鑽頭與挫刀等須硬鋼制做的工具都採用墮子鋼,鋼性並不很硬,所以製造鳥銃一半的時間都是在鑽銃膛,刮膛銃。其時間可長達一個月。《紀效新書》記載:“(鳥銃)原孔甚小,用鋼鑽鑽之,一日鑽寸許,至底爲止,一月鑽光爲上。”由此可見,當時制銃工場的産量不會很高,因爲在這種工藝下,須要的大量熟練工人和大量設備對工部來說是無法保證的,而且皇帝對先進的武器也不那么關心,否則明末時幾場大的戰役中火器可充分顯現其威力,說不定還能改寫歷史。

  當鏜鑽好後,再用四棱的鋼條將鏜內刮光刮淨,這樣銃管就做出來了。接下來要做的是鳥銃的後門,也就是銃末端的塞子,古代就叫螺絲轉,螺絲轉與後門其實就是現代的螺絲與螺帽做法。《紀效新書》:“絲轉,左轉則入,右轉則出。銃腹既長,如鉛子在內或克火門等項,取開後門絲轉,以便修整。”這是鳥銃上最先進的部件之一,僅次於准心與扳機構件。(我看過很多清代鳥銃與擡槍,往往有准心無螺絲轉,有螺絲轉無准心,不知爲什么?只有自來火槍三者都有,難得的是自來火槍固定槍管是用細繩子紮,與土耳其的火槍一樣,非常便於拆開後清洗與修理,與一般鳥銃有天淵之別。)

  鳥銃的准心一直是困擾我的大問題,與現代步槍相比它的瞄具應該是沒有有效距離的量程的,也就是說鳥銃的准心和照門的測量出的瞄準點與銃管的中心點平行,也許在射擊時按距離相應的擡高銃體對古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就象射箭一樣用抛物線原理,但苦於沒有儀器來驗證我的管點,而手上資料上的記載也沒有詳細說明火繩槍的准心是如何測量的,(或者說我沒有相應的資料。)那么明代鳥銃的瞄具就只是用量具簡單測量後依靠工具挫出的嗎?相信不是的,真正的答案只有等待權威去揭開了。

  第四步,機構與裝配。鳥銃的扳機及龍頭(固定火繩點火物)做爲一整套機構常由銅匠製造,其扳機,龍頭,罩殼,火門蓋都採用銅材料,只有彈簧我國多用鋼而日本及西歐用銅,因我國的法律禁止公民私造火器,所以具體結構就此省略。

  鳥銃的裝配是整槍制做的最後一步,關鍵是銃管和銃床的連接,銃床的制做是最簡單的,只要木材選配得當,要求堅韌,吸水少,幹後不變形,不開裂,一般都沒問題。只是連結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鉚接。一種是用銅箍或繩子將銃管紮在銃床上。鉚接的槍管在日本和歐洲的火繩槍上常見,在鍛造銃管時要在銃管下端預先做出兩至三個類似半個錢幣凸起,凸起是順銃管方向的,然後在凸起上橫向打孔,同樣在銃床上也要在同一位置打穿幾個小孔,裝配時只要把銃管對準位置安放在銃床上,並橫向穿上鉚釘,這樣鳥銃就裝好了。用銅箍或繩子將銃管紮在銃床上是最簡單的固定方式,從第一支火繩槍起到二次大戰的數百年中一直採用,可謂淵源流長,清代學習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紮,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只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只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明代早期採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採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但是産品周期縮短不少,也算是有得有失。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3 AM

第四部分

明軍火器軍隊編制的詳細資料

作者:龍鼎天帝

  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制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順年間,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爲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朱元璋在位時,明軍首創火銃與冷兵器依次攻擊敵船的水攻戰術,各地衛所駐軍已有10%裝備火銃。明永樂八(1410)征交趾時,明成祖還在京軍中組建了專門的槍炮部隊——神機營,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已成爲軍隊的一個兵種。

  明朝中期,戚繼光鎮守北疆薊鎮(今河北遷西縣西北)練兵時,編練的水軍營、步營、騎營、車營、輜重營,使用槍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編制總數的50%左右。其創建的車騎營中的戰車部隊,簡直就是類似於現在裝甲戰車部隊:車營編官兵3100余名,佛朗機炮256門,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每車營有戰車128輛,每輛戰車配有佛郎機2門、鳥銃4杆、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裝備一門火炮,臨戰之時火槍輪番射擊可以終日不停;騎營編官兵約2700名,裝備有60門虎蹲炮。

  因此在明朝前期,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成本大大提高(死人太多,收穫太少),以至於可以說是虧本買賣,蒙古就因此而衰落。明朝末期,明軍和倭軍在朝鮮所進行的戰役中,明軍的火器質量和使用水平就高於倭軍。當時倭軍和朝鮮軍都甲胄齊全,十分精良,而明軍卻有不少連盔甲都沒有就上戰場了。朝鮮軍隊開始很吃驚,以爲是明軍神勇,其實是明軍多使用火器,在火器的時代,盔甲反而是起不到作用的累贅。

明朝前期正規軍的裝編表: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騎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
       共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
       合用藥9000斤;
       重八錢鉛子90萬個;
       大連珠炮200 杆(多管火銃);
       合用藥675 斤;
       手把口400 杆(炮兵防身用手銃);
       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明朝後期車營編制的詳細資料(孫承宗和戚繼光)

  關於車營的編制:

戰車子營按照營-沖-衡-乘-車分5級編制。
每營4沖-每沖2衡-每衡4乘-每乘4車(偏廂車),合計戰車128輛,配屬給步兵子營使用。
步兵子營和騎兵子營則仿造戰車子營編制。
步兵子營每100人爲1乘-400人爲1衡-800人爲1沖-4沖3200人爲1步兵子營。

騎兵子營以50騎爲1乘-200騎爲1衡-400騎爲1沖-4沖1600騎兵爲1騎兵子營;
另配一個2沖的騎兵權勇隊(預備隊),一共有2400名騎兵。

  關於偏廂車的記載:

  明代宗朱祁玨(景泰帝)在位的時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鈎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之後成化、嘉靖、隆慶年間均造過偏廂車,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廂車。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廂,每輛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軍守遼東廣甯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2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杆,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杆,每車用卒25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同。

孫承宗編煉的車營資料(標準車營):

  全營兵力:步兵3200人;
       騎兵2400人;
       輜重車夫512人;
       各級軍官,侍從,傳令,雜役515人;
       共計官兵6627人。

  裝備火器:槍1984枝,
       其中鳥銃256枝;
       3眼槍1728枝;
       大小佛朗機共256挺;
       各種火炮(紅夷,神飛,滅虜等等)88門。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戰車)。
       輜重車256輛。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明軍裝備的鳥銃並不多,主要以連發近戰的3眼槍爲主。這是因爲明軍大量裝備遠射程的火炮(數量快趕上現代裝甲師啦!),所以所以對單兵火器的射程並沒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夠兇猛就行,明軍才會創造出三才陣等適合火器的諸兵種合成作戰陣形。

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和步營資料,可能是寫在兵書裏,將要計劃實施的,現在僅供參考:

  車營:戰鬥兵2048人;
     軍官、雜役、工匠、車夫等1061人;
     全營官兵共3109人。

  裝備:佛朗機256挺(佛朗機手768人);
     鳥銃512枝(鳥銃手512人);
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
     以上火器手共1320人,占戰鬥兵的64.2%;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步營:戰鬥兵2160人;
     軍官、雜役、工匠等共539人;
     全營官兵共2699人。

  裝備:鳥銃1080枝(鳥銃手1080人)。
     火器手共1080人,占戰鬥兵的50%。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只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其中有216名黨耙手,裝備火箭共6480支。

  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和步營裝備火器的比例如此之高,真讓人有點不敢相信。據說當時明軍裝備火器的比例讓歐洲來的傳教士都流口水!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一、3眼槍射擊完畢後,可以拿來當錘使用;二、明軍的鳥銃均負有一個槍叉,和歐洲同時代的火繩槍相同,技術參數差不多,可見威力不小;三、明軍三才陣中,有一種騎兵叫“跳蕩隊”,估計是使用3眼槍的騎兵部隊;四、明軍大量使用火器,因此騎兵和軍官均裝備輕型鎧甲;五、明軍騎兵裝備火器比例達到48%左右,設想如果有大量騎兵突然沖出施放火槍,一般的軍隊是難以抵擋的;六、明軍騎兵裝備的鳥銃數量極少,主要裝備的是連發多管型近戰火槍。七、戚繼光認爲鳥銃也適宜騎兵使用,因此推斷戚家軍的火槍騎兵應當是以槍法準確著稱;八、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建制應該更接近朝鮮壬辰戰爭時期的明軍,孫承宗在戚家軍戰術的基礎上創建的車營編制比例和現代的裝甲師已無區別,是在平原地區和騎兵作戰的利器;九、袁崇煥的直屬部隊——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皆裝備有5眼火繩槍,其火力突擊能力在當時天下無敵。

孫承宗車營的詳細資料之二:

  全營兵力:各級軍官127名;
       騎兵、步兵、傳令、雜役等5988名;
       輜重車夫512名。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
       准迎鋒車256輛;
       輜重車256輛;

  裝備戰馬:官馬296匹;
       兵馬3024匹。

  馱運畜力:火器馱駝32只;
       火器馱騾120頭;
       輜重車駕牛256頭。

  裝備火器:大將軍炮16門;
       滅虜炮80門;
       佛朗機256挺;
       鳥銃256枝;
       3眼槍1728枝。

  裝備兵器:弓箭撒袋1273副;
       大弩256張;
       長槍、長刀、長斧1280件;
       火箭7680枝;
       大棒256條;
       藤牌256面;
       腰刀5888口。

  裝備甲胄:騎兵2500副(包括隸屬中軍的100騎傳令兵);
       車正128副;
       管隊臂手97副;
       車正臂手128副。

後勤部隊詳細資料:

  人員編制:內將官1,中軍1;
       軍車兵30人;
       雜役兵254人;
       車炮兵1622人;
       全營共1908人。

 裝備火器:車載佛郎機160門(每門3人);
       鳥銃640枝(銃手640人)。

車輛畜力:輜重車256輛;
駕車用牛256頭。

  雜項工具:金、鼓、旗幟、響器二套;
       繩樁96條;
       拒馬槍256條;
       火兵尖擔256架;
       火鐮224把;
       燈籠354個;
       鐵楸736把;
       鐵撅496把;
       鐮刀1216把;
       斧頭128把;
       鑿子128把;
       鍘刀240口。

  糧草輜重:米200石;
       黑豆500石;
       淇子299石4鬥;
       炒麵299石4鬥。
       鑼鍋500口;
       鐵鍋256口;
       水袋500個;
       水桶256口。

  全營一次運載軍需物資量可供1萬人3日之用。

水兵營資料

人員編制:每營編2哨,共510人。

  戰船火器:大、中、小戰船10艘;
       大將軍炮4門;
       佛郎機40門;
       碗口銃30門;
       噴筒500個;
       鳥嘴銃68支。

  天啓5年8月,遼東經略孫承宗屬下的山海關總兵馬世龍輕信人言,以輕兵突襲後金,結果中了埋伏傷亡400餘人。魏忠賢手下的閹黨們以此爲由,上了幾十道彈劾馬世龍和孫承宗的奏章,天啓皇帝便打發孫承宗“回籍養病”,以閹党的高第繼任遼東經略。袁崇煥死後,崇禎皇帝又讓孫承宗出山經略遼東,結果碰上了大淩河之敗,孫承宗再次下臺,一直在高陽的家中閑住。崇禎11年11月,清軍入塞破高陽,76歲的孫承宗率全家巷戰,子孫19人皆力戰而死,孫承宗被俘,拒不降清,被清兵勒死。真是英雄命苦啊!熊廷弼(被閹黨陷害下獄,於天啓5年被殺,並“傳首九邊”)、孫承宗、袁崇煥都落得個什么樣的下場!但明知如此,還要挺身而出,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氣節與精神!

  崇禎二年11月20日,袁崇煥率九千關寧鐵騎在北京城野外無火炮支援的情況下,大戰十萬滿洲八旗兵,以一擋十,從早打到晚,滿洲兵狼狽潰逃,連退十幾裏才穩住了陣腳,數日不敢與戰。袁崇煥死後,關寧鐵騎和自祖大壽以下凡五十員遼將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後來被調回關內鎮壓農民軍;一部分倒在抗清(後金)的戰場上;剩下的則投降了清朝,成爲滿清入關的急先鋒。儘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論是在哪個陣營,不斷被稀釋和削弱的關寧鐵騎則始終是最優秀的部隊。直到清康熙20年(1681)三藩之亂被平息,袁崇煥所培育出的那支大軍的最後一絲血脈才告消失。看著手中的史書,後世的人們不禁要感慨,如果袁崇煥不死,統領著這支強大的力量,歷史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4 AM

第五部分

明軍火器裝備詳細列表

作者佚名
轉載自Sonicbbs論壇轉載文章   (一)戰船資料

網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內有2—4人,裝備二三支鳥槍。戰時二三百船蜂聚蟻附。

鷹船:輕型,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機動性強。四周用茅竹密釘以掩護,竹間留銃眼。常沖入敵陣,與沙船配合。

連環船:輕型,長4丈,形似一船實爲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後船占三分之二,中用2鐵環相連。前船有大倒須釘多個,上載火球、神煙、神沙、毒火,並有火銃,後船安槳載乘士兵。戰時順風直駛敵陣,前船釘於敵船上,並點燃各種火器,同時解脫鐵環,後船返航,後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敵船遂焚。

子母船:輕型,母船長3丈5,前2丈,後1丈5,只有兩邊舷板,內空,有一小船,上有蓋板,有4槳可劃,用繩索與母船綁。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藥火線。戰時母船迅速抵近敵船,釘在一起,點燃母船後人乘子船而返。

火龍船:輕型,分三層。以生牛皮爲護,上有銃眼,中置刀板,釘板,下伏士兵。兩側有飛輪,4名水手。先僞敗於敵,誘敵登船,開動機關,使敵從上層落入中層刀板釘板中。

赤龍舟:輕型,船身像龍,分爲3層,內藏火器刀槍。船首如龍頭張口,內藏士兵一人,偵察敵情。龍背用竹片釘之,胸開一小鐵門,兩側各有1口供一兵劃槳。身有堅木架2個,船龍骨以鐵墜,使船平穩。內部除兵器外不裝他物,2兵於其內發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常以數百船齊射攻敵。

蒼山船:小型,吃水5尺,裝備千斤佛郎機2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4把,噴筒40個,煙筒60個,火磚30塊,火箭100支,藥弩4張,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車輪舸:以輪擊水的戰船,長4丈2,寬1丈3,外虛邊框各1尺,內安4輪,輪頭入水約1尺,船速遠快於劃槳。船前平頭長8尺,中艙長2丈7,尾長7尺。上有板釘棚窩,通前徹後,兩邊伏下,每塊板長5尺,寬2尺。作戰時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後掀開船板,士兵立于兩側,向敵船抛擲火球,發射火箭,投擲標槍,毀殺敵船。

海滄船:中型,吃水七八尺深,風小時機動,配合福船。千斤佛郎機4
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6,噴筒50,煙罐80,火炮10,火磚50,火箭200,藥弩6張,弩箭100。乘員53人,水手9人,戰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機和鳥槍,第四甲火器甲。

福船:大型,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2桅,艙3層,船面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士兵掩護在其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並順水順風撞沈倭船。艦首備紅夷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編5甲。一爲佛郎機甲,操艦首炮、佛郎機,近敵擲火球火磚;第二甲是鳥槍甲,專門射鳥槍;第三、四甲爲標槍雜役,兼操舟近戰;第五甲爲火弩甲,專射火箭。

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槳船,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上有千斤佛郎機艦炮並有火球、火箭。

三桅炮船:巨型,水師主力,身高大,首昂尾翹,航行迅速,不懼風浪。樹3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艙5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紅夷炮8門,千斤佛郎機40門。鄭成功水師曾以此大敗葡萄牙東印度公司艦隊及荷蘭殖民軍,此船造法樣式均失傳,僅東山島出土過殘骸。

(二)野戰攻城火器資料

鳥銃:單兵火繩槍,明軍在俘獲的日本鐵炮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用熟鐵打造槍管,重約5—6斤,與火銃比增加準星照門,用扳機夾鉗火繩點火,安了彎型槍托,槍管細長,口徑比在50—70倍之間。火門有蓋,使用龍頭類火繩發火機,一根火繩可多次擊發不滅。

嚕密銃:單兵火繩槍,在嚕密國(土耳其)貢入的鳥槍基礎上創制。銃全長5—7尺,重6—8斤,管長4尺5寸,前安準星,後設照門,桑木或柳木制銃床。槍托尾部有鋼刃,敵人逼近時,即倒轉來作斬馬刀用。這銃射程遠,威力大,在結構上也優於鳥嘴銃。《武備志》說:“鳥銑:唯嚕密銃最遠最毒”。

佛郎機銃:大口徑火繩槍,介乎於炮槍之間。在繳獲的佛郎機(葡萄牙)人艦船中得到的火繩槍基礎上創制。有子銃9杆,可連續快速開火,重量比普通火繩槍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遠。

掣電銃:單兵火繩槍,明朝火器專家吸取魯密銃及佛郎機的優點自行創造。銃長約
6尺,重5斤,採用後裝子銃的形式,子銃5個。發火裝置與魯密銃同,但下面加有護圈。子銃預先裝填好,輪流裝入槍管發射,可以加快射擊速度。

迅雷銃:5管火繩槍,明朝火器專家吸取鳥銃及三眼銃的優點自行創造。單管長2尺,正五菱形分佈。5管各有準星火門,火線以薄鋼片隔。5管中有長木柄,中空成筒,內有火球一個,銃彈射畢可點火焰,柄端有槍頭,可近搏。柄有機匣引火,5管共用。銃前有牛皮牌套可保護射手。隨銃有叉架一個。跪姿使用,先射一彈,後轉72度射第二管,以此推。

三眼銃:3管單兵手銃,由3支單銃繞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緣,共用一個尾部,單銃口徑15毫米,全長350—450毫米,都有藥室和火門,可連射。射後可當錘擊敵。

四眼銃:4管單兵手銃,由4支單銃平行繞軸箍成,與三眼銃類似。

五排槍:5管單兵火繩槍,淨鐵打造槍管,每管重1斤4兩,長4尺,各有一個火門,可裝鉛彈4、5枚及火藥若干。5管平行排列,合安一個木柄,點火後5管依次射擊。

五雷神機:5管單兵火繩槍,管用鐵造,各長1尺5,重5斤,圍柄而排,有準星,管內裝藥2錢,鉛彈一枚,共用一個火門,槍管可旋轉,點火射擊後轉到下一火門,平射可達120步(每步5尺)。

七星銃:車載7管銃,管用鐵造,長1尺3寸,7管平行排列,一管居中,6管圍繞,外有鐵皮,加箍三道,均有火藥彈丸,尾部合爲一處,後按一根5尺長木柄。車輪徑1尺5寸,戰時7銃齊射,管口能高能低,威力較大。

十眼銃:單兵單管銃,管用熟鐵打造,重15斤,長5尺,中間1尺爲實體,兩頭各長2尺爲管,每頭平分5節,每節長4寸,有箍一道,火門一個,每節裝火藥和鉛彈一枚。用時先點一頭,依次發射,然後掉頭再發射另一條?

三連珠銃:單兵多發銃,銃管較長,分三段裝填,每段各有一個火門,逐段裝填,依次發射。

十連珠銃:10管銃,每管裝10彈,共100彈,10管繞軸平行,箍合成10管銃,射擊密集齊進之騎兵。

連子銃:連射單兵銃,銅鐵鑄造,尾安木柄,銃膛後有火藥,裝於一節一節之小紙筒中,共用一引線,每節火藥射一彈丸。銃筒中間豎插一鐵筒,彈丸依次裝滿,首枚彈丸於銃筒中,射後第二枚彈丸自動落下,由第二節火藥射發,如此反復可連射多發!

馬上佛郎機銃:騎兵用小型佛郎機,銃身短小,長154毫米,口徑28毫米,重1斤10兩和1斤12兩,有4道箍,第二和第三箍中間有方型圓孔,可栓繩。

震叠銃:倭寇戰明軍,見明軍舉槍便伏地,射閉前沖,使明軍無暇裝填。此銃則先發一彈,間隔後再發一彈,使倭寇不勝防。

鉛彈一窩蜂:多彈火槍,身用鐵鑄,口徑小身管短,能裝百枚小彈丸。槍小可挎腰而攜。用時先將前端鐵腳插於地,尾抵小木樁,使槍口昂。點火後百彈齊飛散射面大。

快槍:長柄火槍,長5.5尺,重5斤,前爲鋒利槍頭,後接2尺長槍筒,有4道箍,內壁光滑,從口裝入三四錢火藥及鉛彈,筒後爲長柄。用時先去槍頭,1.5寸火線插入筒內,點發後再裝槍頭,同敵近戰而搏。

夾把銃:雙管單兵手銃,由兩個聯體單銃組成,中夾一長杆冷兵器,用多道箍與銃緊固。戰時先發銃彈,後爲冷兵器近搏。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6 AM

飛天神火毒龍槍:多用途單兵槍,身用銅鐵鑄造,管長1尺3,裝彈一枚,管安長柄,上有槍鋒,筒旁有毒火噴筒2個。敵遠可發彈射敵,敵近噴射毒火,敵至則以槍鋒格鬥。

飛雲霹靂炮:輕型爆炸性火炮,身用鐵造,射生鐵鑄造的球型爆炸炮彈!

毒火飛炮:輕型火炮。身用熟鐵,長1尺多,裝藥10多兩,發鐵殼爆彈,彈內有5兩砒霜、硫磺、毒藥。其戰時鐵殼碎片擊殺敵人馬,毀其戰具,毒氣可毒殺敵軍人馬。

飛礞炮:輕型毒殺火炮,身用鐵鑄造,長1尺多,口徑3寸,尾有一2尺3之木柄,炮彈圓柱型,長4寸,直徑2.5寸,內裝毒藥和鐵渣。彈底引信同向炮內,敵軍中彈瞬息即斃。

虎蹲炮:輕型火炮。長2尺,重36斤,有五六道寬箍,炮口處有鐵爪鐵絆,用鐵釘固定於地,以減後坐力。炮口內可裝填上百小鉛丸或石彈,散佈面積大,對慣於密集進攻之倭寇效果尤佳。因其輕便,可配騎兵。

迅雷炮:輕型火炮,長1尺多,重20斤,尾部有一火門,火門後面筒壁有眼,射時用鐵釘釘,以減後沖。用時俯仰隨裝藥多少而變,大致每裝藥2兩炮口墊高1寸。

千子雷炮:車載炮,身用銅鑄,口徑5寸,管長1尺8寸,內裝火藥6分,後裝細土2分,再裝填鉛彈二三升。炮身用鐵箍固定于4輪車上,前有隔板,抵近敵軍撤板而射。

葉公神銃:車載炮,身用淨鐵打造,分天、地、玄三號。天字型大小神銃重280斤,長3尺5寸;地字型大小神銃重200斤,長3尺2寸,玄字型大小神銃重150斤,長3尺1寸。每炮有三輪炮車一輛,前有兩輪,輪高2尺5寸,後面有一輪,輪高1尺3寸,前高後低,炮口昂揚。

滅虜炮:車載中型火炮,淨鐵打造,管長2尺,重95斤,有5道箍,射1斤鉛彈。用滅虜車載行,每車3門。

攻戎炮:車載炮,下安兩輪,上置車箱,炮身嵌安其中,加鐵箍5道。車廂兩側各有鐵錨2個。用時鐵錨置地,用土壓實,以減後坐力。用騾馬拖曳,可隨軍機動。

大將軍炮:大型火炮,身用生鐵鑄造,長三五尺,重五百斤,有多道加強箍,分大、中、小三種,發射7斤、3斤和1斤的鉛彈,用一輛車運載。車輪前高後低,可在車上直接發射,具有較大威力。

無敵大將軍炮:每炮母炮載以炮車,配子炮3門,射時子炮裝入母炮,射畢取出。再裝填第二個子炮。每個子炮內有500鉛彈,散佈可達20餘丈。

紅夷大炮:巨型火炮,明軍主力火炮,炮身用精鐵無縫鑄造,淨重三千斤,射程十裏,每發可斃敵千人。

飛空沙筒:能回收兩級火箭,薄竹製成,左右各一個火藥筒,互顛倒,一個推進,一個返回,主筒內裝毒火,用時先飛敵陣,主筒噴發,然後飛回。

飛天噴筒:管型噴射火器,用長1尺5,粗2寸的竹筒製成,尾有5尺長竹木制手柄,依次裝入5個火藥餅,用時可噴至數十丈遠的地方。

毒龍神火噴筒:單兵攻城用,身爲3尺長竹筒,內裝毒火藥與爛火藥,懸于高杆。士兵持其至城上垛口,乘風點火,煙硝撲人,毒氣飛散,乘機攻入城內。

萬人敵:球型抛擲火器。殼用泥制,內裝火藥,安一火線,裝入一個木框中,紡碎。多用於守城。

擊賊神機石榴炮:鐵殼爆炸彈。其形如石榴,碗口大小,殼留一孔,裝十分之六火藥,再放一特製慢燃火種。抛至敵陣,受震而爆,爆炸殺敵。

火磚:磚型爆炸火器,殼用薄板,長1尺,闊4寸,高2寸,一頭開孔,內裝火藥一斤四兩,飛燕、紙爆各20個,鐵蒺藜20個,外用油紙封固,火藥線引於外。作戰時點線後擲敵船。

火妖:紙殼火球,大如拳,內裝松脂及毒殺性火藥,通火線於外。戰時點燃抛擲,可用於水戰。

神火混元球:毒殺性火球,殼用竹編,外用紙糊,內置筒型火炮一個,火線引出外。周圍毒殺藥劑,將炮封好塗色。敵陣中爆後人馬嗅之中毒。

燒天猛火無攔炮:燃燒性火球,內有二三十紙筒,火藥各不同,有毒火、飛火與噴火,火線一併伸出殼外。先點火線後擲城內,燒敵兵馬糧草。

風雷火滾:竹編制筒型火器,長三尺,周長一尺,外用紙糊四五十層,一頭留口,內裝毒殺性火藥和五個小型生鐵制火球,裝填後將口封閉,並引火線。戰時點燃火線,火飛彈發,焚燒敵軍糧草衣甲,擊殺人馬。

沖陣火葫蘆:葫蘆形火器,以大葫蘆爲外殼,中安一小火銃,內裝火藥、鉛彈,火銃周圍裝毒殺火藥一升,用葫蘆後堅木爲柄,長6尺。由士兵持之,與火牌兵配合,一起沖入敵陣。

飛空擊賊震天雷:靠火藥燃燒反作用力推進到敵陣爆炸的火器。身用竹編成球,直徑3寸5,兩側安有翅膀,內裝爆藥和幾支菱角,中間有一個2寸的紙筒,內裝推進劑,有火線從中出並與爆藥連,外用紙糊數十層,塗紅色。順風點火,噴射而出,入敵陣則爆。

一窩蜂:每支箭長4尺2寸,下有一個4寸長火藥筒。32支火箭齊射,可射300多步。一般裝於戰車上,每車十幾筒。

弓射火石榴箭:專用水戰火箭,箭頭後有一個石榴型火藥包,藥包用二三層紙包裹,外用麻布裹緊,以松脂封固,並使火線向前。先點火線後射出,中敵船後水澆不滅。

神火飛鴉:身用細竹編,外用綿紙封固,內裝炸藥,裱紙爲翼,身下4支火箭,可飛百餘丈,落地即炸,可焚敵船。

火龍出水:兩級火箭,箭身是用5尺長毛竹制,有頭尾。頭尾兩側各有半斤重起飛小火箭一支。箭後附一個火藥筒,箭尾有平衡。多用於水戰。可飛二三裏遠。

釘蓬火箭:水戰用。有倒須鐵頭,射中後鐵頭張開刺釘於帆蓬上。後有多個噴筒,中後便著,焚燒蓬帆,其效力遠高於其他火箭。

神行破陣猛火刀牌:兼可噴火之盾牌,生牛皮制,上畫火龍、火獸,下有36孔,每孔插一小噴筒,其引信共一處。戰時持牌而進,近至二三丈時點火,噴筒齊射,趁勢砍殺。

青煙:青色信號發煙劑(信號彈)。硝火2兩,樺皮1兩,硫火5分,灰1錢,青黛3錢。上述物品混合壓於竹筒中。遇敵點火,友鄰部隊見火而行,多用於夜間。

西瓜炮:火球類火器。內裝一二百小蒺藜,五六十個火老鼠筒,再裝填火炮藥,不需壓實。密封後錐開三孔,孔入火藥線。中有竹管,連藥線爲一。炸後蒺藜四射,焚燒殺敵。

伏地沖天雷:地雷。殼用鐵制,內裝火藥,埋於敵必經之路,以極慢火種爲信,連刀杆於上,以土蓋之。敵搖拔刀杆則爆。

木火獸:獸型木輪噴射火器。以木材爲框架,安獸型頭尾,高3尺,長5尺2寸,4足安上木輪,外用紙糊,塗上彩色虎豹圖案,獸耳內藏兩個煙瓶,口有噴筒,胸旁栓銃,獸眼內裝火藥,引線一致。戰時一兵推進沖入敵陣,點火殺敵。

飛輪:輕型戰車,身以木制,以竹爲蔽,備有火銃、火箭,平時可拆卸,6人攜帶。遇敵組裝,可遮罩25人。敵攻即發射火銃、火箭,擊退來敵。

屏風車:輕型戰車。前及兩側有遮罩,以抵箭石,車內有火器乾糧,每車3人,輪流推行。遇敵可通過孔眼射擊。駐營時擺列營外爲屏。

火龍卷地飛車:獸形噴火戰車,木制兩輪,立有猛獸像,內藏火器24件,兩旁設盾牌,車前有利刃,上有毒藥。每車4人,輪流推車。作戰時士兵推車沖進,並點火器藥信,於是神火、毒火、法火、飛火、烈火從獸口噴出,毒殺敵軍人馬。

火櫃攻敵車:衝擊型戰車。車廂長方形,兩輪,輪高2尺5寸,轅長一丈,櫃寬2.8尺,高2尺,車廂下架5杆尖槍,上有火箭100支,頂有油氈。戰時2士兵點燃引信,百箭齊發,沖入敵陣,近戰刺敵。

沖虜藏輪車:輕型戰車。車轅長7尺,前安大盾,高5尺,面畫猛獸,張大口。前轅2層,架刀槍8杆,車廂中放有火箭匣,內有火箭40支,用士兵2人輪流推動射箭。

附:同好的補充。

一、明末自行試造的自生火銃: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發明的一種撞擊式燧發槍,構造和性能與線膛鳥銃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將火繩點火法,改進爲燧石發火。擊錘上夾燧石,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燧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射擊精度更爲準確,並在各種情況下,隨時都可發射。可惜明朝末年國家將亡,自生火銃沒有批量裝備。

二、趙世禎發明的十八連珠迅雷銃和鷹揚炮:萬曆二十六年進呈的迅雷銃只能連發五彈,此後趙士禎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經過改進的迅雷銃“戰酣連發”,可以一氣發射十八彈。之後又借鑒日本人使用的大鳥銃發明了鷹揚炮,這種新式火器具有威力大、命中率高的優越性能,勝過了日本的大鳥銃。

三、戴梓發明的連珠銃:不需再裝填的連發槍,燧石發火,外形如琵琶,火藥鉛丸貯在銃脊類似彈輪的機構中,一次可貯二十八發,以機輪開閉。有兩個扳機,可交替扣動連續射擊,扣一扳機則火藥鉛丸落入槍膛,第二扳機同時並動。法與西洋機關槍合,鉛丸傷人于百步之外,可謂精妙空前,冠絕中西。當時未通用,器藏於家,幹隆中猶存。

四、戴梓發明的威遠將軍炮(子母炮):類似現代的榴彈炮,射程遠、火力猛、威力大。且是輕型火炮,輕巧靈便,易於遠途征戰時拖運攜帶,尤其適用於地形複雜之處。《清史稿》載: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層層碎裂,銳不可當,威力驚人……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27 AM

第六部分

明代火器的發展與演變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30 AM

鳥銃在構造上有以下特點:一是在銃管的前端安有準星,後部設有照門,構成了瞄準裝置。這是三點一線射擊學原理的又一次運用。由於以前的火銃沒有瞄準裝置,只能射擊近目標,目標過遠,便很難命中,有了瞄準裝置,鳥銃就能對較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因而增加了射程,提高了命中精度,增強了殺傷威力。其二是設計了彎形銃托。有了這樣的銃托,發射者便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托,以一目瞄視準星,用左手托銃,右手扣動扳機進行發射,更加準確。其三是銃管比較細長,它的長度與口徑之比,大約在50∶1~70∶1之間,比明代前期火銃的相應比值要大得多。銃管細長的優越性,在於能使火藥在銃膛內充分燃燒,産生較大的推力,使彈丸出膛後具有較大的初速,獲得低伸的彈道,射中較遠距離的目標。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30 AM

三長銃

  是趙士楨取三銃之長而改制成的一種單兵銃,即取歐洲火繩槍的輕便而增加其威力;取嚕密銃之快捷而加之以巧,取日本鳥銃銃床之便而加之以穩,故取名爲三長銃。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31 AM

有翼式火箭的製品有神火飛鴉與飛空擊賊震天雷兩種。神火飛鴉是一種多火藥筒並聯的鴉形火箭。鴉身用竹篾或葦草編成,形似竹簍,內裝火藥,背上鑽孔,從中通出4根各1尺多長的火線,並使之與鴉腹下斜插的4支起飛火箭的火線相連,爾後用棉紙將鴉身糊固,安上鴉頭和尾鴉兩翅,如飛行姿勢。使用時,先點燃4支起飛火箭,借助火藥燃氣反衝力驅動鴉身飛行,遠達百餘丈。到達目標時,起飛火箭的火線恰好將鴉腹中火藥筒的火線點燃,使火藥燃燒,焚毀物體。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31 AM

明朝末期西洋大炮的引進,是在後金不斷強大、多次大敗明軍的時候,由明朝的幾個軍事家捐資開始,並向澳門葡萄牙當局試購西洋火炮的。經過一番周折,最初購買了4門西洋火炮。1620年10月,4門火炮運抵廣州,後曆盡艱難,4門火炮於1621年12月運抵北京。經過試射,發現其威力遠大於明軍原有的佛郎機及其它舊式火炮。就在4門西洋大炮北運期間,明廷又派人到澳門向葡萄牙當局續購西洋大炮,共購買了22門紅夷炮。同時還有隨同受聘來京幫助造炮練兵的23名葡萄牙籍炮師和1名翻譯。兵部尚書等人上奏朝廷,派人學習制炮及用炮技藝,並將部分西洋大炮運往山海關聽用。後來又通過其他方式購買了4門,其中調往山海關11門,後來這11門炮又轉運至寧遠,在甯遠大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西洋火炮之所以叫紅夷炮,是當時把荷蘭人叫紅夷,而認爲火炮是葡萄牙當局從荷蘭購買的。根據史學家研究,這些炮其實是英國製造的,是英國在16世紀後期經過火炮改革和統一炮製後的一種早期加農炮,它設計先進,結構合理,炮身各部都是以口徑的尺寸爲基數,按一定的比例倍數設計的。如炮管的長度約爲口徑的22~28倍,炮口的管壁厚度、炮耳的長度和直徑,都與口徑相同。因此這類火炮,具有身管長、管壁厚、彈道低伸、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安全可靠等優越性,是擊殺密集進攻之敵的銳利火炮,比佛郎機要先進得多。當時,英國已處於各國的領先地位,開始崛起。明廷從葡萄牙當局購買的這些艦炮,在經過改裝後,便成爲抗禦後金軍進攻的銳利火器。紅夷炮與以前仿製的佛郎機、鳥銃是不同的,前者是自覺地引進,並經中國的軍事家吸取其優長,在外國技術人員的訓練下製造的,提高了質量,也使火器的製造有了科學的依據;而後者是在戰場上繳獲的,只是簡單地仿製。

  調往山海關的11門紅夷炮,在寧遠守城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623年9月,袁崇煥奉兵部尚書孫承忠之命,率兵萬余人駐守寧遠。袁崇煥到任後,即命精通築城術的孫元化修築城池,加固寧遠城及其四角的附城銃台,配置各種火炮。孫承宗又奏請朝廷,選調在京營中受過葡萄牙人訓練的彭管古,來寧遠擔任火器把總,訓練炮手發射紅夷炮的守城戰法。1625年夏,孫承宗又採納袁崇煥的建議,派兵駐守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淩河,修繕城郭,以屏障寧遠。次年正月,努爾哈赤趁明廷罷免孫承宗、以高第任遼東經略和明軍匆忙撤關外守軍於關內之機,率軍13萬西渡遼河,急趨甯遠,於21日兵臨城下。此時,袁崇煥已將包括11門紅夷炮在內的12門大炮撤入城中,安於四面城牆上待機射敵,同時命堅守城東、北兩面,自己堅守城西、南兩面。23日,後金軍圍城勸降,遭袁崇煥嚴詞拒絕。同時命炮手發炮,斃敵數十人,迫使後金軍移營而西。次日清晨,後金軍在牌車(車前端安有巨型擋板的戰車)、厚盾掩護下,擁勾梯、火箭等大量攻城器械,猛攻寧遠城的西南角。城上發西洋大炮,擊殺許多後金軍,迫使後金軍轉攻甯遠南門,戰鬥更加激烈,城上銃炮叠發,每當用西洋炮時,則牌車如摧枯拉朽般毀滅。當他們接近城牆時,又遭到城東南和西南兩角銃台火炮的交叉射擊,死傷慘重。雙方激戰3日,後金軍在西洋大炮、中小型火炮及其它火器射擊下,傷亡1.7萬餘人,攻城器械盡成廢物。努爾哈赤見士兵傷亡太重,攻城不下,便於26日無可奈何地撤寧遠之圍,轉攻覺島(今遼寧興城菊化島),以報寧遠戰敗之仇。27日,率貪殘兵敗將,滿懷忿恨地撤回瀋陽,史家稱明軍此戰之勝爲“甯遠大捷”。此戰因袁崇煥指揮得和法和紅夷炮的威力巨大,明軍以不滿2萬兵,擊退了後金軍5~6萬的攻城部隊。捷報傳京,舉國歡欣鼓舞,朝廷稱讚袁崇煥使“虜遭屢性,打死頭目,此七八年來所絕無,深足封疆吐氣。”當年八月,努爾哈赤因寧遠之敗鬱憤而死。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31 AM

第七部分

說說明朝的軍事力量

作者:Mesh(覺今是而昨非)

  經濟、文化、科技甚至軍事技術都遙遙領先的明朝爲什么會在十七世紀還敗在半野蠻人的滿洲軍隊手下,這是個讓人想破頭的問題。

  關於明朝的軍事力量有一些和napolen兄不同的看法,下面提出來商榷一下。

  先貼一篇臺灣網友的帖子(多年前在SMTH看到就很震撼。本板的SMTH精華區可以找到全文):

  ……以下是明代正規軍的裝編表,由金觀濤的<<開放與變遷>>中, 節錄於 <<皇明經世文編>> "每一營(5000人)其用霹靂炮3600杆, 合用藥9000斤, 重八錢鉛子90萬個...步槍 大連珠炮200杆, 合用藥675 斤.....無法知道類似今 日何種武器, 可能是機槍,或是連發多管火箭手把銃400杆..... 盞口將軍160位...盞口將軍是明代對野戰重型炮的稱呼 "另外有1000人爲騎兵整理以後,會發現明代的部隊十分機械化--一個5000人的營有: 1000騎兵 3600步兵(全配火器) 400炮兵(每人一把防身用手槍, 管160門野戰重炮,及 "大連珠炮" 200門 ) 豐臣秀吉學習織田信長,使用只占日正規軍1/10的火槍隊統一全國後, 以爲這樣就天下無敵,立刻攻入朝鮮,結果遇上了上述編制的明軍時,才發現日軍的火器太小兒科了。同樣的,後金(清)最初面對的明軍亦是如此;但沒有火器,只有刀劍的後金怎麽入主中原建清朝? 別以爲這個裝編表是後人追記的,這是1550年左右的曾銑所談, 當時的皇帝爲世宗,正被蒙古及倭寇所困擾,五十年後豐臣秀吉進犯朝鮮,七十年後努爾哈赤建後金。

  說明一下:“霹靂炮”是一種前膛裝填,類似步槍的手持武器。所謂盞口將軍是指炮的口徑有盞口(大酒盅)那么大,明朝自製軍械中還有“碗口將軍”,爲更重型的火炮。大連珠炮是多個霹靂炮式的身管裝在一起,點燃引線就一齊擊發,形成密集火力。當時的火炮十分笨重,400炮兵就要管理幾百門火炮,必然是有配套的畜力牽引設備。可以看到,明軍裝備的“現代化”和”機械化“,比起很長一段時間只有弓箭刀槍的清(後金)軍,其差距還要大過本世紀50年代朝鮮戰場上的美中兩軍。

   當然這樣的裝備不是所有明軍都能普及。明朝的軍制十分複雜,概念上最精銳的部隊是京師的京營,分爲“五軍營”“神樞營”和“神機營”三大營,其中神機營專門使用火器(其建立還是永樂年間征交趾,從那邊學得火器之法。火藥的發明國還要輾轉從越南人手裏向西方學習火器,可歎。),在明朝中後期人數保持在七八萬左右。上述裝備表應該是神機營特有的。其他的明軍則是冷兵器和火器混用。如明朝新兵營的操典,規定軍人兩分習刀矛,六分習弓弩,兩分習火器,一般明軍的裝備就應該是這個比例。而清軍在入關前的裝備,和他們祖先金兀術哈迷嗤沒啥區別。

  我在北京的時候在承德、故宮看過不少清朝博物展覽,從多爾袞到順治時代的留下的禦用武器、親軍武器,不過是弓箭、刀矛,甚至有狼牙棒。但是有一個深刻印象:這些武器都十分沈重粗大,一個現代的健壯男子多半別想使動,挨一下更不得了。比如箭簇有小孩的手掌那么大,鐵劍則根本是一根大鐵棒,看起來象楊過那把劍,hehe。真是野蠻人的裝備啊。人數方面,明朝軍隊之多在中國歷史上是數一數二的。朱元璋剛建國的時候,全國軍隊達180萬人,後來永樂到正統時期甚至超過200萬,正統以後保持在120萬的水平。相對全國五六千萬人的人口水平,明朝實在有點窮兵了(黷武兩字我想用不到明朝頭上,原因後面說明)。

  提兩個例子作比較:幅員遼闊得多,邊事也頻繁得多的唐朝,天寶之前人口大致與明朝相當,軍隊在50-60萬之間。天寶後全國持續內戰,人口下降到明朝水平的三分之二左右,全國軍力也就80-100萬,且其中一半左右爲藩鎮私兵。8億至12億人口的PRC,素來被誣爲好戰,歷年平均軍人數也就比明朝多一倍。可見明朝的軍力是多么龐大。它的敵人後金,滿八旗軍人在薩爾滸之戰前不過四萬,戰後全面擴編也只有六七萬,直到入關之前加上漢軍旗、蒙古旗,共有十二三萬。

  裝備和人數有這樣巨大的優勢,問題出在哪里呢?先不說政治,我認爲明朝軍事力量的致命傷是她的軍制和戰略思想。下面先簡單說說讓人神 經衰弱的明朝軍制。朱元璋建軍的思想是軍隊國家化(實際上是“朱家化”)和文官治軍,呵呵,乍一聽和老美差不多。全國的軍事力量以衛所爲基本單位,每衛數千人,每所數百人,分駐地方。這一點模仿唐朝的府兵制。地方衛所之外,在京師集中了一百多衛,編爲三大營,稱京軍,作爲國家的戰略力量。凡有大的出征一般是是由京軍執行。京軍的人數在明朝前期高達50-80萬人,裝備精良,以保持中央對地方的優勢。另一大特點是重床架屋的分權管理。軍隊的軍籍屬於五軍都督府管,各省有自己的都指揮使作爲長官,負責平時訓練組織。中央政府的兵部負責人事、參謀和調遣,一有兵事,則由兵部派出總兵官去指揮都指揮使和衛所兵作戰,作戰完畢則交出軍權。這樣,都指揮使。都督府和總兵,都無法全面控制,有指揮權的平時不和軍隊在一起也無固定下屬,軍權牢牢控制在國家機器手裏。所謂“將不專兵,兵不私將”。朱元璋吸取前朝軍將擁兵自重的教訓,搞的這一套分權制度可謂用心良苦,確實明朝大部分時間沒有多少將領能擁兵叛亂,但帶來的嚴重後果是運轉效率的低下,指揮官不參與軍隊的訓練和管理,在冷兵器時代必然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總兵官一般是都督府官或國家的爵臣,還勉強能算武官,象前面napolen提到的劉挺,是行伍出身,已經算是總兵官裏武官氣息很濃的了。總兵派駐地方後,很多由於戰事的持久和備邊,成爲半固定的地方軍事長官,於是朝廷又設立巡撫,去總領軍民兩事。一個大地區往往有多位元巡撫,於是又派出總督去統領。遇有重大戰事,往往設立戰區,於是又派出經略,作爲總指揮官。象熊廷弼、洪承疇都做過遼東經略。打得無可奈何了,寄希望於一柱擎天,就派出督師統 帥諸軍,督師一般由大學士做,當然也有我們敬愛的袁督師...大家昏了沒有?我自己都快昏了。從巡撫以上,都是文官統軍,這樣麻煩多層低效率的結構再加上文官多不知兵,明軍的指揮水準可想而知。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32 AM

與軍制緊密相連的還有兵源和養兵問題。明朝初期的兵源很雜,除了起義軍的班底,還使用大批的征服地區降人、罪犯,成祖更是引進北方歸附的蒙古騎兵。後來爲了保持龐大的軍隊,明軍主要的來源是所謂的“垛集軍”。就是把大批人民劃爲軍籍,世代相傳。明初朱元璋和朱棣多次牽連屠殺和征服,屬於他們對頭的大批人戶就成爲垛集軍的來源。這些軍戶的生活是相當悲慘 的。強制的軍事屯田,世代不得脫籍,軍餉微薄,戰時做炮灰平時做苦力,逃亡則採取連坐,強制親戚家人相代。明初龐大軍隊的軍餉主要來源於軍事屯田的産出,朱元璋曾經得意地說:“養兵百萬,不費人民一粒米”,照他的儉樸,這話還有一定道理,但到了後來的皇帝,對人民還是一樣的橫徵暴斂,不過 是把該正常支出的軍費換爲自己的享樂費用,代價是軍人的困苦罷了。這種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作風,其嚴重後果到明朝中期就顯露出來。首先是軍隊訓練荒廢,戰鬥力嚴重下降。

  其次,管理軍人的將領權臣因爲同時要管理生産,就大肆貪污搗亂,謊報軍籍以支餉,用國家發餉的軍人做私活。軍人不堪虐待,大批逃亡。情況最好的京營,在武宗時軍籍上有三十八萬,實兵才只十四萬,其他都逃亡或被權臣隱占。以後的情況越來越糟。而更嚴重的其他衛所,成化時有一武官上任,本所軍籍二百多人,逃得只剩一人!明朝有班軍制度,即大寧(河北)、河南、山東、中都(鳳陽),定時輪番選派十多萬軍人到京師集中訓練。這本是一項積極的軍事制度,可是到了明朝中葉以後這一幫餓鬼的手下,班軍多半被罰做苦工,修陵墓、宮室等工程都拿他們做不要錢的勞動力,多有被折磨死和餓死的。弄得這幾個重地的衛所,逃班軍如逃鬼途。軍隊流失的同時,軍官數卻急劇膨脹,明初在京軍官不過數千,到中葉由於冒領軍功和牽連關係,軍職數幾乎突破十萬。而明初馬上定天下,武臣的地位還很重,到了正統以後日益重文輕武,軍事由文臣統領,武臣爲跑腿而已,社會風氣更是嚴重歧視。“五軍府爲贅疣,弁帥如走卒,衛所兵丁,雖一諸生可以役使”。一個社會把軍人輕賤到這個程度。遇有戰亂,能指望他們保家衛國嗎?

  以下說說明軍的戰史和戰略思想。朱元璋建軍之初,主要是對付元軍和起義軍之間的混戰,尤其是與陳友諒。天下無敵的蒙古騎兵,到元末由於自己玩得太過分,戰鬥力已經大大衰頹,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能夠把他們打回漠北,明軍還是很有能力的。這其中主要的功勞是徐達常遇春等人領導的起 義軍班底,確實是一支狼虎之師。朱本人領導的對陳友諒,張士誠的戰爭,多用水師和步兵在南方作戰,就奠定了明軍步兵化的特質。與陳友諒的戰爭也打得十分危險,雙方多次相持,而明軍的戰術多半是築城堅守。後代論古代建築史有一句話:“漢墓唐塔朱打圈”,這個打圈,就是說有明一代特精於築城。後來朱元璋修的南京城就複雜堅固無比,一直到太平天國還讓湘軍頭痛。明朝空自握著百萬大軍和精良的火器,卻在北方修築廢弛千年的長城,遼東的防禦更是堡台林立,可見依城而戰的思想已經深入到明軍的骨髓中,也只有這樣他們打得最好。袁崇煥提出的六字真言,就是摒棄一些不知兵的文臣傲慢自大的想法,復活這種傳統。明初到中葉有兩大戰役影響深遠。一是朱棣對抗建文帝的靖難之役,朱棣的軍隊多是北方騎兵,有名的精兵朵顔三衛則根本就是蒙古鐵騎。而南軍則是嚴格按前述朱元璋的原則組織的。南軍開始進攻,無法保持自己的傳統優勢,與北軍作戰屢戰屢敗。他們的指揮開始還有耿炳文這樣朱元璋時期的宿將,後來打不過朱棣,換了齊泰、黃子 澄這一幫文臣,由“天下文宗”大學士方孝儒做統籌,更是一潰千里。朱棣的勝利對於明軍是有積極影響的,他把國都遷到北京,建立了龐大的京軍,保持積極進攻的勢頭,六伐蒙古,三征安南,同時擁有強大的騎兵並建立了火器營。

  napolen所說明軍的進攻精神就全部是由朱棣創立的,也只有在這個時期發揮得最好。這一積極影響,完全被另一次重大戰役所抵銷,即英宗時代的土木堡之役。朱棣之後的仁宣兩朝,戰略思想回到了朱元璋的老路上,並不積極地開疆拓土,而是滿足于守成,對周邊諸國保持宗主國和仲裁人的態度,一般人家不招惹,自己是不會去生事的。這種態度一直持續下去,我 前面說明朝窮兵而並不黷武,就是這個意思。他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國內權 力的穩固上。英宗時代的明軍由於前述的痼疾,已經開始腐朽,最先爛的就是指揮系統。土木堡之戰發動了五十萬京營的精銳之師去攻擊瓦剌,卻由太監王振擔任總指揮,他的指揮根本不是軍事行動,而是一次盛裝表演。軍隊 路過他的家鄉,他想回去顯一下,就命令大軍通過他家附近,後來想起田裏的麥子會被踏爛,又急忙下令改道---這樣荒唐的指揮把軍隊繞得亂七八糟,正在土木堡亂烘烘的時候被二三萬瓦剌騎兵突然襲擊,五十萬軍竟然全軍覆 沒,連皇帝都被捉了,實乃明朝戰史上最大的恥辱,比遼東亡國的戰爭還要可恥。從此以後,京營爲之一空,後來重建的京營人數少得多,也沒有什么 戰鬥力,明軍的進取精神也爲之衰落。

  明中葉以後的戰史上就充滿了這種頹勢。在北面,蒙古俺答部爲患,明軍屢戰屢敗,後來俺答之患竟然靠蒙古俺答家族內部祖孫之間(faint)爲了一個美女三娘子爭風吃醋,明朝趁機展開外交斡旋,才從中取利獲得數十年平安。在南面則是嚴重的倭患,海盜式的倭寇打得閩浙兩省正規明軍一敗塗地,已經腐爛的衛所制起不到絲毫作用。我認爲倭寇問題是明中葉中國社會痼疾的大暴露,軍事上地方毫無組織,一兩千人的倭寇就敢深入內陸,攻城略地。人民精神上,曾經有過這樣的事件:十餘名倭寇流串上陸,繞著南京鎮江杭州殺了一大圈,所過百餘村莊毫無抵抗,殺斃軍民上千,最後數千軍隊圍剿才殲滅他們。才十幾個人,中國政府人民的無組織不尚武就悲慘到這個程度,我爲屬於這樣的民族而羞愧。還有,所謂倭寇中大部分其實是中國人,這些人或爲海盜,或爲地方豪強,與日本人串謀、窩藏、銷贓甚至合兵,把倭患擴大了好幾倍。他們與閩浙籍的京官往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政府想整頓地方豪強的努力,大多化爲京官的派系爭執,不了了之,只留下人民慘遭蹂躪。

  蕩平倭寇的戚家軍,實際上是對明朝軍制的一項全面改革。首先戚繼光放棄了傳統的徵兵制,轉而採取募兵制,招募當地苦大仇深的農民和礦工,組織地方經濟發給比較高的軍餉,親自訓練和指揮作戰,並進行精神灌輸。這樣一支私人色彩很濃的軍隊,人數最高不過萬,就陸續把倭寇撲滅。固然戚繼光本人是個軍事天才,但也說明倭寇實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明朝被它搞得焦頭爛額,東南數省衛所軍一事無成,明軍的實戰能力到這時已經非常衰弱。接過神宗朝初期張居正的大力整頓,明朝和明軍確實恢復了一些元氣。
作者: chunghanglin    時間: 2005-3-7 09:32 AM

在北方明軍還有過進取的機會。曾銑是一個相當能幹的武臣,在蒙古內亂的 的時候,明軍戰略態勢很好,曾銑做了一個周密的計劃準備進攻蒙古,奪回河套之地。這個計劃的完美連年輕的皇帝都感到動容,躍躍欲試,但是不久就在 朝臣的一片指責聲和派系鬥爭中不了了之。反對啓戰端,但是別人挑釁時又一味脖子硬,不知變通,成了明朝文臣的一貫思維模式。聽起來好象合乎道德和氣節,但在明朝一代的實質卻是把主動權交到了別人手裏,敵人發展壯大的時候不去防患於未然---以議複河套失敗和滿洲制衡政策的失敗爲代表;敵人羽毛豐滿了有備而發,這幫人卻一跳八丈,冒冒失失地跑去送死,一次又一次地喪師辱國---以薩爾滸之戰爲代表,此後還有一些更典型的,留待napolen兄大筆了。總之這幫人眼光只向自己的腳背上看,只關心自己那點子利益或“節操”,從來不管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治國治軍的人物都是這樣,天下之將亡可知矣。張居正,胡宗憲,戚繼光,曾銑等人,好比清朝的曾左胡張,是一個衰頹時代的回光反照。這種回光反照的出現是必然的,因爲中國人民是有才智和能力的人民,即使是官僚也會出現志士仁人,有決心和擔當把事情辦好。但他們的失敗也是必然的,因爲我們就是這樣的制度和文化,天擇將亡,個人的一切抵抗都將化爲泡沫。

   napolen兄提到的萬曆三大征,我還真不知道是算哪三大朝鮮戰爭和寧夏征孛拜肯定是有的,另一個我猜是征播州吧。但說是勝利,實在只算得上慘勝。

   明朝的軍餉花銷一向高得驚人,到了征孛拜的時候已經進入惡性循環。平時朝廷對軍餉特別摳,再加上上下貪污,弄得士兵連飯都吃不飽,被迫操其他的賤業,或是爲朝廷做苦力。戰鬥力越來越低下。一到大戰爆發,軍餉必然直線上升,但戰鬥力的低下使龐大的明軍曠日持久不能解決戰鬥,累計下來的軍餉每次都是數百或上千萬兩。孛拜之亂(播州也是),實際上開始不過是邊陲小地的騷亂,大批明軍開到長期作戰,反而擾亂地方,使叛亂規模越來越大,最後費死勁才能平息。加上神宗皇帝是個大吝嗇鬼,只肯自盜國庫聚斂他的內庫,戰爭打到最緊急的關頭都不肯發一兩他自己的銀子去餉軍,一味要求國庫加稅,或者乾脆不理。這樣每打一次,戶部都被刮得精光,心痛軍餉發得太多,進一步克扣以後的軍餉,進入下一次迴圈。所以萬歷朝幾次大戰打下來,張居正留下那點家底早已敗光,財政緊張無比。明軍憑藉明朝一度發達的經濟和科技,打的是用錢堆的仗。一來軍隊以多爲勝,二來看看前面所列明軍那種超級裝備,難道不是銀子堆出來的嗎。可是再發達的經濟,也經不住這樣折騰,萬歷朝的戰爭已經把明朝財政打到崩潰的邊緣,朝廷除一再加賦之外別無他法,這也成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根源。當然後來兩朝同時對抗滿洲和農民軍,銀子更是花得象水一樣,在軍事崩潰之前,明朝的財政就首先崩潰了。

  萬歷朝的朝鮮戰爭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元朝那次歸蒙古人,暫且不算),打是當然應該打的,因爲豐臣秀吉的明確野心就是要進一步征服中國。這一次因爲朝鮮一向是中國的順藩,日本鬼子的行爲實在太傷明朝的臉面,朝臣們終於做了一次正確抉擇,一開始就盡發精銳,不象治倭寇的時候那么不上心。此時軍中有李家軍的一批慣將,戰鬥開始還是打得不錯的,頗象日後的抗美援朝,在日軍全面前進的時候大軍突然出現,壓倒性兵力加上大批火器,打得日軍 狼狽南退,一舉奪回平壤。但是日軍也是經過國內戰國時代大廝殺的能戰之軍,其武器雖然差一些,但是軍人素質和指揮都比明軍高出一截。李如梅軍首先在碧蹄館輕進,遭到日軍伏擊,傷亡慘重。然後在半島南端打擊日軍立足點的戰 鬥中,將領之間派系爭功,明明一軍已經突破日軍的防守,卻被屬於另一派的主帥強行撤回(留待他自己的派系人馬趕來爭便宜),等爭便宜的趕到,日軍援兵已經登陸反攻,明軍大潰,損失四萬人。然後朝鮮戰爭就成了消耗戰,明軍苦戰七年,死傷無數,靡餉兩千萬,始終是個不勝不敗的局面,天幸豐臣秀吉死掉了,日軍急於回國打內戰,才算收場。此一戰算是明朝最後的軍事輝煌,但是付出的代價十分慘痛,大批精兵悍將戰死,軍械和財政消耗巨大。如無此戰,能否在一開始就撲滅滿洲還是未知之數。

  輪到明軍和滿洲軍對陣的時候,明朝巨大的軍事機器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了。在裝備上,前段時間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軍械,現在軍隊急需的多爲臨時趕制,質量低劣數量也成問題。很多明軍士兵放槍時首先害怕炸死自己,還有什么射擊的信心。袁崇煥本人的副手,都在遼東的戰爭中點炮被炸死。袁後來力主用西洋進口的紅衣大炮,恐怕也是不得已。

  火器靠不住,一貫依靠它的明 軍用冷兵器就完全不是滿洲兵的對手,尤其不能野戰。明朝平時由於懼怕火器 外流,都把它們封存在庫中,連訓練都很少用。臨到戰爭軍隊前去領械,府庫管理此時由太監把持,已經腐敗不堪,竟然要索賄才能發械。連軍餉都吃不飽的軍人爲國打仗,拿什么去行賄?軍事技術的進步遇上政治的腐敗,竟成了消滅戰鬥力的災難,今天海峽兩岸的中國人... 軍餉方面,此時衛所兵和京軍的戰鬥力已經所剩無幾,朝廷只好大量採取募兵 制,現餉支兵。但是低效率的指揮制度對付常備軍已經夠嗆,現在國勢一片混亂的情況下來對付這些烏合之衆,死掉一批又招一批,毫無訓練,怎么玩得轉。常常有新募一批軍隊,第一次發餉之後就一哄而散的情況,朝廷大把銀子的花,卻沒有弄到幾個可用之兵。

  袁崇煥除了napolen提到的六字真言之外,還有另外六個字的口號:“用遼人守遼土”。這也是爲情勢所逼,正常的國家機器已經不轉了,只好激勵民氣,採取戚繼光式的非常手段,自己來組織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常常有人奇怪中國人口之衆,打來打去卻無兵可用,不知人口是一回事,能戰的軍隊完全是另一回事。要把這回事轉化爲那一回,需要一個效率強大的政府和健康的人民精神。戰爭,首先是一個政治問題,然後才是技術問題。內政不修的情況下動干戈,是天下最危險的事。爲什么我今天寫來寫去都會回到臺灣...(寫這一串東西,是看napolen寫得精彩,不禁手癢。就算寫寫背景作爲注腳吧。

  此後一段悲壯的歷史,明朝政治和軍事種種慘痛之處,有待napolen兄奮筆。有越俎代庖之處,請napolen多多包涵。我也是袁的崇拜者,因爲他是真正的英雄。面臨這樣一個巨大的爛攤子,他敢於逆風而上,以一人之力去挽救民族的危亡,克服敵我天命的種種磨難,最終倒在人生的戰場上。爛明官場的贓官太監,只顧一己之私,拼命在國家垂死的屍體上壓榨血水,這樣的傢夥當然是垃圾。當時的一班“清流”,無尺寸治國之術,只知道罵東罵西,拆臺對抗,搞得上下一片烏煙瘴氣,英雄垃圾,和他們扭打在一起同歸塵土。他們對抗的人或政府雖然是垃圾,這樣就有絲毫的幫助嗎?出盡人生醜態而已。這樣的傢夥不是清流,而是狗熊。現代的社會不出產英雄了,我也知道我做不了。但是垃圾和狗熊,偶還是不做的。

  主要參考書目:中國兵制簡史 陳群
作者: 91510651    時間: 2007-10-2 10:08 PM

只能說明朝主要敗在自渡和主政者和內憂上清朝只是在上面加把火而已
謝謝大大沒看你著篇我還以為明朝在軍事上很弱
作者: d3a915004    時間: 2007-10-18 02:42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io24192001    時間: 2007-10-20 08:50 PM     標題: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foxaz    時間: 2007-10-20 11:14 PM

明朝要不是因為鎖國的話,要是往大海發展,想必現在的世界史就全不一樣了吧。
作者: PO1969    時間: 2007-10-21 12:43 AM

唔真是耳目一新  資料粉詳細 多謝分享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