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使用四高一低的食品:
高蛋白、高油脂、高糖、高 鹽、低纖維(人造加工食品、速食品、罐頭類、垃圾食物)。
健康的殺手:吃宵夜。
健康的忌諱:飯後吃水果、甜點、冰品。
飲食三毒:肉、蛋、乳製品(包括牛奶、蛋糕、麵包)。
家庭輻射來源:每日看電視三個小時,十年至二十四年會因輻射而得癌症,孕婦及兒童看電視不宜超過三十分 鐘,否則傷害更大。
家庭不宜:喝酒不宜過量,勿吸煙(尤其在冷氣室中)。
正確的飲食:
四低一高(低蛋白、低油脂、低糖、低鹽、 高纖),多吃蔬、果、穀、芽,多喝好水。
水果正確的用法:
1.飯前一小時或飯後三小時食用。
2.採用單一水果
3.時令、季節性、旺產期的水果最佳。
4.瓜類、果類分開食用。
5.酸、甜水果不要混在一起吃。
油脂的認識:
1.動物性脂肪(飽和性脂肪不適合人體)。
2.植物性脂肪(不飽和性脂肪不宜高溫處理,即不宜 煎、炸、炒、烤)。
3.飽和性脂肪(植物性的有棕櫚油和椰子油)和不飽和性脂肪,在人體使用比例為一比三。
4.酪梨含有飽和性脂肪20%及不飽和性脂肪60%,很適合人體。
[size=+0]藥補不如食補 雷久南 |
食補是中國早有的觀念,而且有一套很講究的學問。然而,傳統上談「補」,必然離不了雞或肉,或山珍海味,只要看看皇家食譜就知。也因為中國人的「食補」讓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絕種或面臨絕種,可憐沒有掌的熊、沒膽的蛇、沒有骨頭的老虎、沒有腦的猴子,都被人吃進肚裡了。 但「補」後的人又健康長壽嗎?山珍海味要真是補品,那皇帝們必然是長壽的,事實上,皇帝中長壽的不多;反而吃粗菜淡飯的農人,或在山中練氣功、修道的人會比皇帝和宮中的人來得健康長壽。今日我們有統計數字可看出,到底什麼是真補品,什麼是補心臟病、癌細胞、糖尿病的「補品」。 健康的最大障礙是「習慣」,思想上、情感上和生活上的習慣都可能是我們的病源,然而,要改也最難。吃更是我們情感上的寄託,小時候吃什麼,長大就喜歡吃什麼,而且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般人不是面臨重病,是不輕易改變飲食習慣的。 我改變飲食快三十年了,介紹健康飲食也快三十年了。早期幾乎沒有人接受這種「新」的飲食觀念,因為與「習慣」差太遠,漸漸的,當癌症、心臟病和慢性病不斷增加後,才有一些人開始試試這種新食補觀念;也許是效果很好,慢慢願意改習慣的人愈來愈多。往往家裡一個人先改,然後帶動全家改,現在,幾乎每一個人多少都接觸過這種新食補觀念。至於什麼時候改,每個人自有時候。 什麼是「新」食補觀念?簡單來說,就是吃我們的自然食物──穀類、蔬果、種子、核果、豆類和海藻類。 如果我們的自然食物是雞、豬、牛、羊、肉、魚、山珍海味,則當我們看到活的動物時,一定像老虎、獅子一樣垂涎三尺。有那一個三歲或五歲的小孩看到一隻雞或一條活魚,會抓來就放進嘴裡? 然而,每一個生長在亞熱帶氣候的孩子們都有看著黃透了的芒果或紅透了的荔枝垂涎三尺的記憶;在東南亞的孩子們則是看著榴槤垂涎三尺。 太多的醫學報導已證明植物性食物最適合人類,已患有心臟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人,只要能改變不自然的飲食習慣,健康都會有進步;而且,從人類的消化系統可以肯定,我們是草食動物。 |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