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毛澤東與鄧小平的人格魅力 [打印本頁]

作者: cec0214    時間: 2009-6-13 06:30 AM     標題: 毛澤東與鄧小平的人格魅力

毛澤東與鄧小平具有共同的革命風格,又具有不同的個人精神魅力。研究革命者的革命風格,特別是研究中國偉人的風格誋誫誖誒,熗熅爾牄不僅對社會主義事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留給世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嫫嫦嫮嫢,賗賑賏賓下面就此作以簡要的論述。

    一、堅定的革命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

    近代中國是一個受列強蹂躏的半殖民地國家。許多志士仁人都在孜孜探求救國之道。毛澤東是這一愛國傳統的杰出繼承者和發揚者。早在1910年,毛澤東離家去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酷酴酲酺,酳鉶鉼鉿行前他就寫了一首詩示父,表達一心向上、志在四方的決心:“孩兒立志出鄉關精粼粿粽,鉾銎銙銛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毛澤東詩詞鑒賞大全》第432)在長沙一師學習時,毛澤東又寫下“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豪言壯語,顯示出不同凡響的宏偉氣概;1910年以后,他讀了一本關于列強瓜分中國的小冊子以后,對國家前途充滿憂患意識,感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后來經受“五四”運動洗禮之后,才建立起“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堅定信念,把愛國主義同社會主義統一起來。同樣,鄧小平懷著愛國的熱情和救國的熱望,于1920年底遠赴法國勤工儉學。為的是到外面的世界去學本領、求真理,經過反對中法當局迫害和反對中法秘密借款的斗爭,在切身實踐中逐步建立起愛國主義同社會主義相統一的堅定信念。正是由于他們都有這樣一種堅定的信念,所以能夠在遇到各種艱難險阻、迂回曲折時,保持堅強的革命意志,百折不撓。他們在事關國權、國格的問題上,保持堅定的原則性。毛澤東對待美蘇霸權主義的堅定態度和原則立場,是眾所周知的。鄧小平也是如此,他在1982年9月24日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談到香港問題時,明確指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到1997年如果不收回香港,“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正是都有這種高度的原則性和堅定性,才能擔當起領導中國人民的大任。
  在革命勝利以前,愛國主義同社會主義的統一表現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在建國以后,這兩者的統一更進一步表現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在救中國的問題上,毛澤東做出了突出的無可比擬的偉大貢獻。在中國發展的問題上,他雖然也做出不少正確的決策,但終究沒有能搞清楚和解決好,而鄧小平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則解決了中國怎樣發展的正確道路問題。所以說,關于愛國主義同社會主義相統一這篇大文章,毛澤東做好了上篇,他為下篇寫了若干段落,其中有的段落並沒有寫好,鄧小平則繼毛澤東之后,把下篇的基本框架和核心部分的寫作完成了。

    二、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

  世界發展到現代,它的各個部分已經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一切革命偉人,都必須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充分體現時代精神,才能有所成就。但是,革命總是首先在一個個具體的民族國家中進行的,在那些被列強欺凌的孱弱民族中從事革命的偉人,尤其需要發揚民族精神,從而使自己的民族能改變屈辱的地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首先就從時代的特征進行分析,認為:“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和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劃分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時代。”由此得出中國當前革命的性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式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並提出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的一系列綱領和政策。這是時代精神同民族精神融合的范例。建國以后,毛澤東十分關注時代的風云變換,提出過反對霸權主義、反對“和平演變”、劃分“三個世界”等許多精辟的見解。鄧小平在“文化大革命”后,經過對世界大勢的觀察和分析,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的論斷,改變了對現時代特征的傳統觀點,並“由此得出結論,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希望的。”在以和平與發展為兩大主題的新的時代背景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我們的偉大民族振興起來,這就使時代精神同民族精神在新的條件下得到進一步的融合。

    三、獨創性與繼承性

  馬克思主義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真理。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鄧小平之間存在著基本理論方面的明顯的繼承關系。但是,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體系,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不斷在為真理的認識開辟道路。
    要在繼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指導,從中國的國情和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出發,把獨創性同繼承性結合起來。毛澤東根據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革命的特點,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引導中國民主革命走向勝利。在建國以后,他對于如何在中國搞社會主義建設,也作了許多獨創性的探索。但后來,特別是從 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由于對階級斗爭形勢作了錯誤的估計,離開了他自己一貫提倡的實事求是的原則,這些“走自己的路”的嘗試,多半沒有取得成功,而且造成嚴重的損失。鄧小平完成了毛澤東沒有完成的事業,他總結了建國以來的經驗和教訓,把獨創性同繼承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成功地解決了中國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問題,這是鄧小平最主要的貢獻。

    四、以社會主義和廣大人民利益為出發點

  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的事業,中國廣大人民的利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出發點。毛澤東的一生,就是為中國廣大人民的利益奮斗不懈的一生。毛澤東提出社會實踐是檢驗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准,同時又提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毛澤東還把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認識過程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統一起來,從認識論的高度論證和發展了黨的群眾路線。在民主革命時期和建國初期,他領導和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對帝國主義侵略者、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進行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階級斗爭,得心應手,運籌自如,不愧為掌握群眾運動的大師。但是,隨著在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依靠大規模的群眾運動來推動革命和建設的工作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了。鄧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不久,為了有利于撥亂反正,發動和支持了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大討論,並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訓,提出今后不再搞群眾運動。他把發展生產力規定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最根本任務,指出: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長,才符合中國廣大人民的利益。就這樣,社會實踐標准通過具體化為生產力標准,同人民利益標准統一了起來。

    五、不同的氣質與文風

    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偉人,在世界觀和意識形態方面必然具有基本的共同點,但是,他們在個性特征上,在氣質和文風上。卻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毛澤東兼有詩人和哲學家的氣質。他的講話文章,富于激情,善于從哲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他的偉大的軍事著作《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全篇充滿著唯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完全可以作為哲學著作來讀。他善于詩詞,文中意境高遠,氣勢磅礴。他運筆如行云流水,才氣橫溢。文采風流。與此相比,鄧小平顯得沉穩寡言,遇事一般不輕易表態,而是留有余地,但一旦形勢需要做出明確的抉擇時,他卻能果斷決策,決不手軟。正如毛澤東對他所作的評語,具有“柔中有剛,棉里藏針”的性格特征。他文風樸實,沒有空話,用語精煉,要言不繁,在簡明的論述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對于兩位偉人的氣質與文風,我們雖不應刻意模仿,但從中可以吸取營養和得到啟迪,卻是非常豐富的。
    總之,毛澤東與鄧小平兩代領導人雖然在個人氣質和文風方面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個人人格魅力,但他們都為中國走向獨立富強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又都具有共同的革命風格,這種偉大的革命風格和精神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力量,並將永遠成為激勵我們前進的偉大力量。

作者: ak999    時間: 2009-6-13 04:31 PM

當清末民初時  對日抗戰
根本沒有毛澤東 對抗日軍的一些事蹟
共產黨取得政權之後
文化大革命  又實在看不出毛澤東多愛國
作者: fong10    時間: 2009-6-14 04:00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佐川笨蛋    時間: 2009-6-14 04:1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a170aa    時間: 2009-7-4 07:52 PM

毛澤東是多愛國多偉大說真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對日抗戰沒有他,和老蔣鬥爭權力,文化大革命有他一份,還有什麼呢?
作者: id41984    時間: 2009-7-4 11:54 PM

時代造英雄,同時也可能造出了惡魔。
老實說當時抗日老毛到底發揮多少作用不得而知?
但是如果他死的早一點,也許真的能成就其偉大的名聲。
至少在其執政後的作為,我看到的是惡魔的行徑。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