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管理話題》將最佳實務 融入企業文化 [打印本頁]

作者: j039405    時間: 2008-6-27 04:05 PM     標題: 管理話題》將最佳實務 融入企業文化

出現在媒體上的最佳實務,特別是經過大師的加持,必然形成一股風潮,造成大家競相仿效。檢視這群追隨者的執行成果,不難發現成效不彰者眾。因此,許多人不禁質疑:最佳實務是否真有其價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為何照表操課卻無法產生相同成效?欲探究此一問題的癥結,也許可從下列幾點談起。

1.追隨者引進最佳實務,往往只學習表面的流程和技巧,未能探其真正內涵,也就是「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味模仿報章雜誌報導的最佳實務,卻不知進一步分析推行最佳實務的必要條件,以及相關的配合事項,便草率引進,最後落得「東施效顰」,便不足為奇。

2.企業文化不同。鴻海企業一向敢花大錢延攬人才,對績效目標要求之高自然不在話下,一旦坐領高薪者績效未符預期,立即加以處理絕不手軟。相對的,許多企業主不願給予員工高報酬,卻又要求高績效。企業要求高績效並無不妥,問題是於員工績效未達預期,該如何處理?

若能比照鴻海做法,確實評估員工工作績效,依績效給予獎懲,如此一來效法鴻海績效評核制度並無不可。但在實務上,大多數老闆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僅模仿鴻海的績效評制度,卻不願意比照鴻海的獎懲精神給予獎勵或處罰,因而功虧一簣。

3.所處的產業特性及競爭環境不同。不同產業的最佳實務往往有極大的差異,例如台積電、台塑的經營哲學及競爭策略便截然不同。

台積電強調研發創新,管理制度面傾向引進外部企管顧問公司協助公司經營,希望透過最新管理制度的導入,創造經營優勢。台塑奉行「合理化」,一切的流程及做法皆強調「實事求是」,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更是台塑獲利的最大法寶。兩者的最佳實務存在極大差異。因此,企業應用最佳實務,首須考量自己所處的環境及產業特性。

4.各公司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不同。不同的產品生命周期追求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策略目標所對應的做法當然不同,一味模仿策略方向不同企業的最佳實務,當然無法產生預期績效。

5.推動執行者不同。若公司本身具有超強執行力,只要告知流程及相關細節,通常會有不錯的成績。反之,若缺乏執行力,無論最佳實務適用性多高,期望產生成效無異緣木求魚。

因此,引進最佳實務,除了各種條件的配合,推動時也須注意以下細節。

首先,必須深入解析最佳實務,特別是隱性知識,唯有充分掌握其流程及精神,才能適當調整,確實為企業創造價值。

其次,充分理解自己與最佳實務公司的差異,才能在異中求同,充分利用最佳實務企業的優點。企業文化及執行力差異的剖析,更為重要。

第三,掌握自己的資源、目標及限制,才能以最低成本達到最佳功效。理解本身與最佳實務企業經營方向及文化的差異後,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走的路。最後的選擇決定於自己所擁有資源與目標,切忌有以小搏大的心態。

最後,必須持續追蹤檢討最佳實務的推動成效,並將相關做法內化成為自己的最佳實務。即使初期成效良好,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每家企業先天的DNA不可能相同,唯有將最佳實務完全融入公司的營運及文化中,才能創造可長可久的價值。

本文摘自【2008/06/27 經濟日報】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