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87)]關於這件事最重要的是,從此改變了人類對權力的概念。二次大戰期間,美國軍方召集科學家,由物理學家歐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領導開發核彈,希望搶在納粹德國之前製造出這種恐怖武器。當時參與的科學家中,有許多人認為自己投注的心力是某種奇怪的公民使命。曾獲1986年普立茲獎的記者羅德斯(Richard Rhodes)在他撰寫的《製造原子彈》(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中寫道,曼哈頓計畫「起初不是出於惡意或仇恨,而是希望世界變得更好。」歐本海默說:「核彈是額外施加的壓力,致使未來戰爭的後果變得難以容忍,它促使我們邁出最後幾步、爬上山頭,翻過山頭就是另一個國度。」我們現在已經生活在另一個國度。在這個國度裡,大家普遍認為核子武器只要存在,就不可能使用。關鍵在於只要有國家發動核武攻擊,人類將就此滅亡。
[color=rgba(0, 0, 0, 0.87)]防止核子武器擴散的態度一直延續到15年前,連美蘇冷戰期間的歷任美國國務卿也接續主張裁減核子武器。歐巴馬(Barack Obama)2009年就任美國總統時也希望建立無核武世界,推動與俄羅斯簽署新條約,限制雙方部署核子武器的數量。但努力促使全球強國裁減核子武器和降低緊張態勢數十年後,如今局勢再度緊張。俄羅斯宣佈退出條約,許多人也認為中國正在提升核武數量。
[color=rgba(0, 0, 0, 0.87)]美國準備縮減核子武器總量的同時,也打算更換現有的核子武器,同時促使機構現代化。現今的核子武器使用的是數十年前的舊型設計,設備逐漸老化,每年的維護費用高達數億美元。2010年,美國國會通過更新美國核武鐵三角(nuclear triad),也就是可部署在陸地、海上和空中的核武系統。
[color=rgba(0, 0, 0, 0.87)]美國核武鐵三角中最具爭議的是洲際彈道飛彈(ICBM)系統。此系統共有數百枚飛彈,分別位於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以及內布拉斯加州的地下發射井中。由於這些飛彈安置在固定地點,而不是潛艇或飛機等活動地點,容易成為攻擊目標。這些飛彈視為先制武器,所以一直有人擔憂可能會意外發射。安置地點相當分散,對土地利用和能源政策的影響也相當巨大。2015年,馬蒂斯將軍(James Mattis)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議軍方撤除所有陸基飛彈的考量;兩年後,他任職美國國防部長。
[color=rgba(0, 0, 0, 0.87)]但大約同一時間,美國空軍核武中心則要求設計並生產新飛彈。國防承包商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參與投標並取得這個案子。2021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一筆更新全美ICBM系統名為哨兵(Sentinel)的經費。哨兵飛彈和目前的義勇兵三型(Minuteman III)飛彈同樣能在空中畫出優美的拋物線,落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摧毀目標。投注在哨兵飛彈的1000億美元只是第一步,未來核武鐵三角的總經費將高達1兆5000億美元,將用於提高新的鈽(Pu)彈心產量,也就是核彈彈頭的金屬核心。
[color=rgba(0, 0, 0, 0.87)]美國進一步施壓的用意是,在俄羅斯近年來採取侵略架勢和中國強權興起下,讓盟邦國家感到安心?還是純粹為了推展有利可圖、已持續數十年的軍事化政治議題?答案視我們問的對象而定。無論是什麼答案,後果都相當清楚。位於美國加州的明德國際研究院防止核武擴散的專家路易斯(Jeffrey Lewis)表示:「我認為未來幾十年將是核武產業蓬勃發展的時期。」
[color=rgba(0, 0, 0, 0.87)]新墨西哥州洛沙拉摩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的武器部門副主任韋布斯特(Robert Webster)表示,美國人已經失去對核子武器的熟悉感。也就是說,由於數十年來的相對穩定,已經忘記該如何考慮核子武器。他說:「全世界每個人的了解程度必須相同,才能維持這樣的嚇阻作用。」
[color=rgba(0, 0, 0, 0.87)]但全球強權都把核子武器當成談判籌碼,歷史更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擴增軍備,對手也會跟著擴增。最糟糕的後果就是地球毀滅。即使局勢不安的和平一直持續下去,我們從經驗也可得知,核子軍備擴增,包括製造核武和核武造成的輻射陰影,都將改變一個地方。韋布斯特說:「成為核武國家,必須付出代價。」
[color=rgba(0, 0, 0, 0.87)]比較準確的說法是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包括短期和長期。美國某些地區開始生產鈽至今不到一世紀,付出的代價就特別高。2023年夏天,我開車到應該已經沒有需求但仍在生產核彈的城市、造訪地區經濟受核彈掌控的平原、進入沙漠地下600公尺的礦坑,美國生產核子武器時產生的許多鈽廢料放置在這些地區。我希望聽聽住在這些地區的民眾想法,進一步了解我們即將踏入新的軍備競賽時代,過往時代對他們造成什麼影響。這趟行程的起點距離我家大約一小時車程,位於美國核子武器的誕生地和心靈歸宿。城鎮外環的路標上寫著:「洛沙拉摩斯,這裡就是發現之地!」
[color=rgba(0, 0, 0, 0.87)]LANL外觀看起來有如人造環境,像是用來呈現十分陳舊的美國市郊的電影佈景。整齊的棕褐色大樓、保全閘門、放滿鈽廢料的白色圓頂,看起來很像馬戲團帳篷。以傑梅斯山(Jemez Mountains)為背景的台地上,現在的LANL和周圍城鎮建立於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美國政府向帕哈里多高原上的原住民和開墾者徵收一所男校和土地。這片高原位於陡峭的峽谷和旱谷上方,山勢迅速下滑到河谷底部和新墨西哥州的主要河道格蘭河(Rio Grande)。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鄰近LANL的聖伊爾德方索村環境及文化保育局長馬丁尼茲(Raymond Martinez)表示,此部落提供土地給政府做為戰事目的使用,而且已經了解:「就我們所知和聽說的歷史,以及目前查到的資訊,這項計畫結束後,土地應該還給我們。」傑梅斯山是平緩的火山嶽,孕育許多生物。這裡有加拿大馬鹿和熊、紅隼和渡鴉、高大的草叢和鹿,深邃冰涼的池塘裡還有鱒魚。原住民來這裡狩獵、捕魚、採集木材和植物並進行祭祀已有數千年之久。曾獲1969年普立茲獎的基奧瓦族(Kiowa)作家莫瑪代(N. Scott Momaday)在1976年的回憶錄《名字》(The Names)中寫到在傑梅斯鎮的童年時光:「我回頭看著傑梅斯山谷綿長的景色,彷彿看到大部份的世界。」
[color=rgba(0, 0, 0, 0.87)]在傑梅斯山腳的台地上,歐本海默看到了可讓科學家秘密開發武器的地方。起初,鄰近村莊的居民協助建造城鎮,並擔任科學家的管家。二次大戰期間,LANL取得鈾和鈽的來源,包括田納西州橡樹嶺以及華盛頓州的漢福工程工廠(Hanford Engineer Works)等地的反應器。漢福的反應器是史上第一座全尺寸反應器,1944年才啟用,次年夏天,轟炸機在日本投下兩枚核彈。鈾原子彈「小男孩」(Little boy)投在廣島,鈽原子彈「胖子」(Fat Man)投在長崎。那年秋天,歐本海默辭去LANL的工作,由物理學家布萊伯利(Norris Bradbury)接任。布萊伯利認為LANL必須繼續開發武器,做為嚇阻之用。即使其後幾十年LANL拓展了研究範圍,成為氣候科學和奈米研究的重鎮,仍然持續開發核子武器的雷管。
[color=rgba(0, 0, 0, 0.87)]美蘇冷戰最高峰期間,美國每年生產的鈽彈芯超過1000枚,製造地點大多在科羅拉多州的洛磯弗拉茲工廠(Rocky Flats Plant)。這些彈芯的鈾從美國西南部的礦場開採而來,數百處礦場位於納瓦荷族保留地。1989年,洛磯弗拉茲工廠因為多次違反安全和回報規定,受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搜查。工廠遭到查封,周圍土地現在是野生動物的藏身處,更外圍是光鮮亮麗的住宅區。
[color=rgba(0, 0, 0, 0.87)]洛磯弗拉茲工廠關閉後,2003年,LANL再度回歸戰備彈芯生產。實驗室不久後就收到命令,製造少量彈芯供潛艇使用。但有人透露科學家把彈芯排在一起照相時,這項計畫隨即結束。因為這個動作可能造成臨界核反應。
[color=rgba(0, 0, 0, 0.87)]目前庫存的舊型彈芯約有兩萬枚,其中許多存放在德州專門負責拆解、存放和重新組裝舊核子武器的潘泰克斯(Pantex)工廠。這些彈芯是否仍然有效,也可能是後續爭議話題。80年前人類才開始以鈾生產鈽,美國則從1990年代後就停止核子試爆。韋布斯特說:「我們幾乎從實驗一開始就研究其效力。」
[color=rgba(0, 0, 0, 0.87)]有些研究指出,美國庫存彈芯的效力應該還能維持很長的時間。科學家關懷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全球安全計畫資深科學家史波汀(Dylan Spaulding)表示:「就我們所知,從科學上其實沒有理由需要以(美國政府)要求的速率生產新彈芯。」史波汀曾在LANL和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研究。路易斯也表示,更新核武的決定在政治和經濟上都理所當然,他說:「我們不需要新的ICBM。」
[color=rgba(0, 0, 0, 0.87)]但美國國家核能安全管理署(NNSA)聲稱這次更新實屬必要,目的是防止衰變和在緊急投入戰爭時維持機構的專業程度。美國空軍則主張,更新ICBM系統花費少於持續投入經費延長義勇兵三型的使用壽命。2018年,LANL接到通知:直到2026年,每年必須生產30枚可用於戰爭儲備的鈽彈芯(南卡羅來納州正在興建的新廠房,每年將能生產至少50枚鈽彈芯)。這些彈芯使用由潘泰克斯舊型核彈庫存回收的鈽原料製造,再裝入以新元件設計的彈頭。這是美蘇冷戰結束後美國首次製造這種彈頭,稱為W87-1,將裝置在新的哨兵飛彈上。
[color=rgba(0, 0, 0, 0.87)]為了支持新鈽彈芯的生產工作,洛沙拉摩斯核武計畫和相關建設的年度預算近年來已經膨脹到35億美元,超過新墨西哥州全州預算的1/3。韋布斯特表示,他的團隊希望能在2024年生產第一批戰備彈芯,但美國政府責任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則表示這項計畫進度落後。LANL計畫僱用1400名工作人員,市政府也打算為這些人尋找住宅房屋,讓富裕的居民湧入當地,即可活絡新墨西哥州北部的經濟。洛沙拉摩斯郡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十萬美元,宣稱該郡居民「人均教育程度為全世界最高」。
[color=rgba(0, 0, 0, 0.87)]即使新計畫已經開始,周邊地區仍在處理數十年前造成的結果,其中許多地區陷入長期貧窮。曼哈頓計畫時期,環境法規仍然相當缺乏,工人經常把放射性廢料直接埋在地下。舉例來說,以前是核子研究中心、現在稱為「C區」(Area C)的地方,曼哈頓計畫留下的非密封的豎井和坑洞中還有鈽、鈾和氚等化學原料。
[color=rgba(0, 0, 0, 0.87)]在洛沙拉摩斯其他地方,美國能源部(DOE)承諾挖出並清除放射性物質和污染的土壤。但在C區,美國能源部提出「覆蓋掩埋」(cap and cover)的清理策略,把核廢料埋在地下,不過新墨西哥州反對這個提議。新墨西哥州環境部門有害廢棄物管理局環境專員達萬(Neelam Dhawan)表示:「我們要求他們挖出廢料、進行分類後適當處置。」
[color=rgba(0, 0, 0, 0.87)]韋布斯特堅稱,依據目前對核廢料的了解,新彈芯生產方式將比以往更加安全。美國國防核設施安全委員會(Defense Nuclear Facilities Safety Board)一再檢查LANL,曾經發現許多規章和安全漏洞。2023年9月8日的報告指出,技術人員在一名工作人員的防護鞋上發現放射性物質。當月稍晚,電力承包商的工作人員在更換照明燈具時接觸到有害的鈹粉塵。2020年,一名實驗室工作人員吸入二氧化鈽粉,後果相當可怕。2023年5月,NNSA的一項調查發現,主要承包LANL彈芯生產工作的三位一體國家安全公司(Triad National Security)忽視安全規章。NNSA對承包商罰款,但仍任由數十億美元公款流入該公司。
[color=rgba(0, 0, 0, 0.87)]韋布斯特質疑LANL安全程度降低的說法。他指出,「我們看到的事件報告次數越來越多」,並把這點視為透明度提升的證據。但對於必須面對核子武器長年影響的新墨西哥州而言,韋布斯特的說法安撫程度有限。新墨西哥州環境部長肯尼(James Kenney)表示:「核武產業使新墨西哥州陷入危險境地。除非我們公正對待那些受影響最深的居民,否則聯邦政府或州政府都沒有理由繼續進行下去。」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在內布拉斯加州西部,民眾很喜歡核子武器。1968年,號稱世界飛彈中心的金波郡,公民領袖向美國空軍要求取得一枚核彈,準備放在市立公園展示。後來他們得到了義勇兵飛彈的前身泰坦飛彈,當地報紙非常興奮地報導:「社區把巨大的飛彈豎立在公園中,告訴大家他們不是在開玩笑。」
[color=rgba(0, 0, 0, 0.87)]當時由於美國政府大舉投資,在懷俄明州夏安市區外的華倫空軍基地建造飛彈發射井,金波郡發展得相當蓬勃。但1970年後,金波郡人口從6000人減少到3300人左右。金波郡長莫里森(John Morrison)在市區擁有一座加油站和露營車營區,他告訴我,他希望哨兵飛彈計畫能帶來人潮和商機。華倫空軍基地是即將接收哨兵飛彈的三座空軍基地中的第一座,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也在這裡設置精心規劃的新指揮中心。這座中心將是ICBM系統的神經中樞,透過四通八達的傳輸線路與外界互通訊息。
[color=rgba(0, 0, 0, 0.87)]高齡53歲的義勇兵飛彈仍然可以運作。但幾年後,第一批哨兵飛彈將進駐華倫空軍基地,而且可能會安裝圍阻殼。哨兵飛彈運輸豎立車將後退到原野上的平坦位置,可能是農場附近。這個位置周圍的地下深處,有個飛彈發射井。負責操作豎立車的空勤人員用油壓裝置使飛彈指向天空,新型飛彈滑到地下,等著裝上彈頭。以發射井的地點而言,我們可以把飛彈看成分散在大草原上的毀滅源頭。但操作飛彈的人員對它們的想法又不一樣。33歲的華倫空軍基地飛彈操作手席頓( Cory Seaton)少校說:「我們說它是家長和小孩。」小孩是發射裝置,包括發射井和飛彈本身;家長是遠方飛彈預警設施中的飛彈操作手,操作手位於地下約八層樓的操作艙裡,艙內有三個開關和一把鑰匙,同時開啟時將可發動核子攻擊。
[color=rgba(0, 0, 0, 0.87)]我在華倫空軍基地遇到的飛彈操作手相當年輕。23歲的瓊斯少尉(Second Lieutenant Gavin Jones)有張娃娃臉,他加入空軍是為了能拿到大學畢業等級的薪水,還有他一直很喜歡建築結構。他說,他有太多朋友沒有人生方向。他和28歲的伍思瑞齊(Joshua Wuthrich)中尉一起工作,他說伍思瑞齊「想做點有意義的事」。伍思瑞齊小時候聽到日本廣島的故事時,就對這種工作感到興趣。他說:「它在兩天之內結束戰爭。我知道得越多,就越喜歡它。」
[color=rgba(0, 0, 0, 0.87)]飛彈操作手主要的工作是進行安全檢查和維修,這些已有60年歷史的設施一直很需要這些人手。擁擠的操作艙裡,設備也很老舊,裡面是方形的顯示器、英國影星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主演的007電影裡才有的那種旋鈕,還有撥盤式電話。美國空軍基地近期才把多年來的核彈維護檢查資料從軟碟片複製出來。
[color=rgba(0, 0, 0, 0.87)]在外面,走過一道厚重的鋼鐵門之後,有一間設備室,裡面放著兩台轟隆作響的柴油發電機,其中一台的進氣口上貼著大力膠帶。操作艙外的牆上滿是各種塗鴉,有飛彈操作手的畫像、自然風景以及紀念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球員科比‧布萊恩(Kobe Bryant)的文字。走過一道防爆門,有座貨梯載我們回到地面。在電梯井裡,有人畫了類似電玩遊戲「異塵餘生」(Fallout)的壁畫。一幅壁畫上面寫著:「小心核子荒原!」
[color=rgba(0, 0, 0, 0.87)]2023年初,新聞報導美國蒙大拿州有100多名飛彈操作手罹患癌症,甚至包括罕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等。為了因應這個狀況,美國空軍下令清理遭到多氯聯苯(PCB)污染的蒙大拿州飛彈預警設施。操作艙中通風不良,PCB這種毒性化學物質可能積聚在設備上。美國空軍發言人表示,在華倫空軍基地採得的樣本中,有17個樣本驗出PCB,但全都低於標準值。美國空軍將繼續在華倫空軍基地檢驗PCB和其他可能的危害。
[color=rgba(0, 0, 0, 0.87)]美國空軍已經不再建造新發射井,但確實計畫重新設計舊發射井。目前的發射井深入地下27公尺,具有混凝土套管,作用是協助核彈承受敵方攻擊。但新發射井距離地面較近,防護措施也較少(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取得美國政府133億美元合約,負責設計哨兵飛彈和相關基礎設施,但尚未發佈進一步細節)。最初的發射井開挖時,精確位置還是機密;但現在已經不再是秘密,俄羅斯和中國都知道發射井在哪裡。
[color=rgba(0, 0, 0, 0.87)]為了強化安全措施,美國軍方採用波音公司的高性能新型灰狼(Grey Wolf)直升機。飛彈發射井遭受任何威脅時,這款直升機都能迅速因應。據稱灰狼直升機的速度比前代機種快了50%,但在當地引起不少爭議。單單華倫空軍基地的發射井,就佔用懷俄明州、內布拉斯加州和北卡羅來納州將近2萬6000平方公里土地。多年以來,風電公司一直計畫在內布拉斯加州的飛彈發射井場附近開發土地。美國空軍規定風力機必須距離發射井360公尺以上,各公司也依照規定進行規劃。但美國空軍近來考量到風力機槳葉旋轉時可能影響新型直升機,因此把距離加長到3.7公里。這項改變使原本是內布拉斯加州規模最大的風電場工程大大縮小。內布拉斯加州的資深農民兼地主楊恩(Jim Young)表示:「他們說這是保護國家的必要設施,不過這要看你相不相信。」楊恩支持風電場工程,因為它能減免房地產稅。
[color=rgba(0, 0, 0, 0.87)]諾斯洛普格魯曼計畫為參與翻修傳輸基礎設施、為華倫空軍基地150座飛彈發射井重新配線的2500名工作人員建造宿舍社區。然而,來到這裡的工作人員不會長期留在這裡。郡長莫里森清楚這類工作人員的名聲,臨時「男性營區」一向和犯罪率升高密不可分,所以他也表示金波郡已經提高執法方面的預算。
[color=rgba(0, 0, 0, 0.87)]但莫里森對這項工程倒是毫不猶豫。金波郡甚至可能讓新飛彈進入市立公園。舊的泰坦飛彈展示了好幾十年,1990年代初期,美國空軍擔憂飛彈可能釋出輻射,所以派人拆下它的上半段。後來裝了新彈頭,但安裝得不好,一陣強風把飛彈吹倒在地。鴿子在露出的井中築巢,莫里森說:「很多鴿糞掉到裡面。」2023年9月,郡政府拆除泰坦飛彈。莫里森起先想換成義勇兵和哨兵飛彈,但有人告訴他,這樣可能會產生太多輻射。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新墨西哥州擁有非常棒的青辣椒、世界級的加拿大馬鹿狩獵和零星爆發的公開政治貪瀆案件。此外,這裡也以壯觀的大型廣告看板聞名。這裡的賭場孕育了成熟的搖滾歌手,阿布奎基(Albuquerque)擁有宣傳人身傷害律師名副其實的生態系。1990年代,經過新墨西哥州的人都會看到社運團體出資製作的標誌,上面寫著「歡迎來到新墨西哥州,美國核子武器之都」。不過,最近如果駕車到LANL附近的聚落,會看到實驗室本身的宣傳活動。2023年夏天,有個廣告看板是穿著實驗衣、戴著手套的微笑年輕女性,上面寫著「輻射管制技術人員在LANL運作中十分重要」,旁邊就是新墨西哥州北部學院的職業訓練課程廣告。
[color=rgba(0, 0, 0, 0.87)]2023年6月,我駕車路過此地後,前往歐凱奧文蓋村的埃斯帕尼奧拉藝術村(Moving Arts Española)。藝術村裡大約聚集了20人,討論美國政府將會如何清理洛沙拉摩斯的放射性和化學廢料。在面具展示架下方,廚師送上托斯塔達(tostada)和新鮮莎莎醬。美國能源部環境管理局負責管理洛沙拉摩斯駐地辦事處的米克蘭尼斯(Michael Mikolanis)站起來拿外套和領帶,還有大得離譜的藍綠色手環。
[color=rgba(0, 0, 0, 0.87)]米克蘭尼斯大學時主修核能工程,後來在美國海軍核子潛艇上服役,最後轉到核廢料清除工作。他兩年前被派到新墨西哥州,負責改善歐本海默的山上城市和鄰近聚落的關係。在附近長大的記者古茲曼(Alicia Inez Guzmán)曾經任職於新聞媒體「探照新墨西哥」(Searchlight New Mexico),在文章中寫道:「我們必須具備某種精神特技,才能區分現實各種層面,包括機會和危害、秘密和同意。」
[color=rgba(0, 0, 0, 0.87)]LANL使用六價鉻,在為它提供電力的發電廠中防止水冷塔積垢將近20年。六價鉻這種化學物質具有毒性,人體攝入可能致癌。LANL經常直接把六價鉻沖進峽谷、流入格蘭河。2004年,科學家指出六價鉻已經滲入地下深處。現在六價鉻已經進入含水層的地下水,雖然聖伊爾德方索村的監測井沒有發現污染證據,但危害近在咫尺。達萬說:「我們還不大了解它從哪裡滲入含水層。」
[color=rgba(0, 0, 0, 0.87)]為了緩和這個地下危害,美國能源部花費1億2000萬美元設置監測和處理系統、開鑿抽取井和注入井,抽出污染的地下水,再把處理過的水注回地下。但新墨西哥州環境部門擔憂,注入乾淨的水可能使污染轉往聖伊爾德方索村。美國能源部已經暫停某些注入工作,有些計畫準備再開鑿一個監測井。此時,污染正在逐步蔓延。
[color=rgba(0, 0, 0, 0.87)]另外還有曼哈頓計畫和美蘇冷戰時期留下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是美國能源部所謂的舊有廢料(legacy waste),可在以前的武器開發場地發現。新墨西哥州夏天雨量相當大,足以導致洪水暴發,改變旱谷的面貌。1999年LANL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下游科奇蒂村(Puebolo de Cochiti)裡的科奇蒂湖湖床的鈽和鈾含量異常。為了防止暴雨逕流把鈽和其他放射性廢料帶進格蘭河,美國政府於2000年建造堤壩,把暴雨導入集水區,並在人造濕地設立監測區。
[color=rgba(0, 0, 0, 0.87)]我們吃晚餐時,米可蘭尼斯連珠砲地說著辦理「信用貸款」,而且想提高透明度。他承認當地聚落已經對美國政府抱持懷疑態度,但他仍然必須讓居民感到安心。他告訴我,科奇蒂湖裡發現的鈽「比通常因為輻射疑慮而執行清理的標準低了1000倍」,同時指出湖裡發現的鈾可能來自鄰近的礦場。關於極端天氣的風險,他說,防範污染物擴散的「一些管制和測定工作已經在進行」。不過要完全控制雨季,就像撲滅同樣威脅洛沙拉摩斯的大火一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color=rgba(0, 0, 0, 0.87)]LANL長年輕輕帶過未發現污染物的疑慮,試圖讓當地聚落相信,曼哈頓計畫時代的舊有廢料已經找到。然而在2020年,挖掘下水道的建築工人無意中挖到以往未標示的處置區,後來發現其中含有鈽和鈾。米克蘭尼斯強調,重要的是他迅速坦白地向鄰近的聚落和居民聯盟溝通這件事。他說:「我們這樣的透明度、這樣的負責態度,應該贏得他們的信任,因為這樣的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color=rgba(0, 0, 0, 0.87)]晚餐結束後,米克蘭尼斯和同事講了將近一小時,概略說明目前的清理計畫。房間裡的燈關了,所以出席者沒辦法同時看清楚幻燈片和寫滿各種縮寫的紙本資料。後來我們移動到高腳桌,工作人員在那裡詢問關於搭配優先順序的問題,每次十分鐘。這種方式基本上就是快速約會配對,只不過是用在核廢料緩解方面。
[color=rgba(0, 0, 0, 0.87)]我和桑切斯(Kathy Wan Povi Sanchez)坐在一起。她是聖伊爾德方索村的長老,也是特瓦女性聯合會(Tewa Women United)的共同創辦人。她把銀白色的頭髮向後梳,KN95口罩掛在串珠項鍊上。她的第一個配對納爾克特(Mike Narkter)是分包商的溝通人員,上游的承包商每年收取2億3000萬美元,負責清理舊有廢料。納爾克特問她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color=rgba(0, 0, 0, 0.87)]桑切斯說:「我猜是當雙重公民。我認為這件事沒那麼優先。」她給納爾克特上了一堂歷史課,談到製造炸彈的那些人如何輕忽、談到不尊重文化遺址、談到核廢料慢慢接近當地居民從遠古時代耕作至今的土地。她表示「進入土地的東西都會移動」,同時指出新墨西哥州北部學院以公費開設的職業訓練計畫,是訓練工作人員處理放射性廢棄物,也就是新廣告看板的主題。她說:「我覺得這樣相當不重視我們選擇以永續方式連結自身土地的文化。」
[color=rgba(0, 0, 0, 0.87)]在LANL中,保護最嚴密的設施稱為「G區」。這個區域相當接近聖伊爾德方索保留地,實驗室工作人員在這裡清理並處置幾十年前留下的鈽。把處理鈽時產生的液態廢棄物埋進混凝土,再封在波浪狀金屬管中。在某個白色圓頂下,龐大的傳動帶把金屬管送進機器,切割成容易處理的圓盤大小。這具機器看起來很像全世界最大的雪茄剪。桑切斯說清除這些圓盤還不夠,「只是把這些混凝土筒挖出來運走,不代表周圍的土地已經獲得補救。」她問納爾克特這個說法是否合理,他認同這件事「還有很多做法可談。」鈴聲響起,時間到了。
[color=rgba(0, 0, 0, 0.87)]納爾克特移動到另一張桌子,名叫錢德勒(Sarah Chandler)的女性過來換走納爾克特。錢德勒想知道最關注的事情是什麼,桑切斯說明有好幾件事,她說:「實驗室還在忙著清理時,我們帶著創傷徘徊。」她又指出,實驗室沒有幫助到自己,因為「做事的方式這麼隨便又混亂,而且從一開始就非常傲慢。」她建議實驗室擴大接觸其他部落。鈴聲又響了。另一個人過來問桑切斯,清理工作應該以哪些價值為準。他們問了又問,最後說她真正希望洛沙拉摩斯核武計畫做的事:「離開這裡,把你們那些骯髒工作也一起帶走。」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在G區北邊,陡峭的莫爾坦達德峽谷深深地切入帕哈里多高原,像彎曲的手指指向格蘭河河谷,把逕流帶進河裡。桑切斯的先生吉爾伯特(J. Gilbert Sanchez)曾經擔任聖伊爾德方索村長。1950年代他們年輕時,曾經和朋友與家人在河裡捕魚。吉爾伯特告訴我,他會帶著熱薄餅和炸銀魚順流而下。後來有一天,有人警告他不要吃河裡的魚,從此他就不再捕魚了。幾個月後我和吉爾伯特談話時,他說:「就我對歷史的了解,LANL設立時的說法是戰爭結束後,土地就會還給我們。我猜戰爭永遠不會結束。」
[color=rgba(0, 0, 0, 0.87)]如果洛沙拉摩斯周圍的聚落與美國核武工業關係緊張,那麼在洛沙拉摩斯埋藏鈽的地方,政治狀況沒有那麼複雜。美國大多數超鈾核武的最終處置場是一座礦場,位於新墨西哥州南部的卡爾斯巴德(Carlsbad)和石油城鎮霍布斯(Hobbs)之間,稱為廢棄物隔離示範工廠(WIPP)。碰巧在WIPP擔任環境支援督導員的卡爾斯巴德市民代表查維茲(J J Chavez)說:「WIPP就是聚落,聚落也是WIPP。」
[color=rgba(0, 0, 0, 0.87)]這個公司城鎮趨勢已有好幾十年歷史。液壓破裂法問世,水平鑽挖使得從新墨西哥州延伸到德州的二疊紀盆地變成全美最大的石油礦藏,為這裡帶來最新一波的石油繁榮,在此之前這個地區曾經是開採鉀鹽的聚落。這個事業盛衰難以捉摸,城鎮領導人認為核廢料是創造工作機會的工具。所以他們在1970年代大力支持地下處置場,美國國會授權探勘並於1981年著手實施。
[color=rgba(0, 0, 0, 0.87)]礦工開始挖掘600公尺厚的岩鹽層,這片岩鹽層是二疊紀海洋留下來的。岩鹽層一直在移動,所以挖進鹽層的隧道最後會自己崩塌,把一切埋在其中。曾經擔任承包商的核廢料好夥伴(Nuclear Waste Partnership)總裁的沙里夫(Farok Sharif)表示:「我認為它是美國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原始的鹽。」2022年之前核廢料好夥伴一直負責管理WIPP。
[color=rgba(0, 0, 0, 0.87)]美國國會直到1992年才通過土地收回法案(Land Withdrawal Act),提供空間給WIPP營運。七年後,這座礦場開始儲存生產核子武器產生的超鈾核廢料。這些核廢料放在圓柱形鋼鐵容器中,裡面是容量為208公升的圓桶,裝滿遭到核污染的手套、碎布和防護靴,以及封存液態鈽的混凝土圓盤。聯結車在LANL或全美各地的核子設施裝載這些容器,經過舊鈾礦場,前往美國南部沙漠。1945年,歐本海默和同事就在這裡試爆史上第一枚原子彈。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WIPP位於大平原上的橡樹林和仙人掌叢之間。通風井穿出地面,把氧氣送進地下的礦坑。在一座倉庫裡,圓桶從鋼鐵容器移出,裝上堆高機,再送進舊貨梯。貨梯下降到一組礦井進出區,通常稱為採區(panel),每個採區包含七個開採室,壁裝設金屬網柵,防止小鹽塊太快掉下來。核廢料放在這裡,等著閃閃發亮的鹽。網柵最後會向內落下。
[color=rgba(0, 0, 0, 0.87)]在鹽礦裡,礦工戴著高亮度頭燈和安全帽,駕著開放式車輛來來去去、站在升降機上安裝新網柵。在電梯井裡,很多人在聊釣鱸魚。地面上正在進行另一項規模龐大、金額高達五億美元的營建工程,將建造兩座新建築,一座用來濾除來自下方礦井的空氣中的鹽份,另一座將裝置先進的過濾系統,處理所有來自地下的意外輻射外洩。
[color=rgba(0, 0, 0, 0.87)]2023年8月在一次工程導覽中,公關人員含糊提到必須建造新通風系統的「那些事件」:一次車輛失火和後來的輻射外洩,兩次事件都發生在2014年。輻射外洩事件的原因是LANL沒有正確密封圓桶,因此造成問題。在我造訪前,有一位公關人員小心翼翼地強調,雖然我們看到這座高大的新建築,但WIPP沒有擴大。官方說法是這處廠房正在更新基礎設施,同時正在努力填滿美國國會規定的空間。
[color=rgba(0, 0, 0, 0.87)]但核武現代化反對者指出,WIPP和洛沙拉摩斯已經密不可分,因為生產新核武需要場地處理廢料。2022年大部份時間,WIPP都在和新墨西哥州協商延長許可,以便再建造兩座規劃已久的採區。在導覽中,負責管理WIPP的承包商興科(SIMCO)公司總經理哈拉伍德(Ken Harrawood)要我看向廠房地圖,說:「我們沒有擴大佔地,但我們其實正在擴大範圍。」
[color=rgba(0, 0, 0, 0.87)]公關人員說:「沒有,我們也沒有擴大範圍。」
[color=rgba(0, 0, 0, 0.87)]哈拉伍德回答道:「有的。我們在礦場中增建採區,收取的廢料量與核准量完全相同。」
[color=rgba(0, 0, 0, 0.87)]這一刻的荒謬嚴重傷害美國的核武計畫。核武設施分屬好幾個部門,每個部門只負責自己的工作,依靠花樣繁多的話術規避重點。核武製造人員提到核武鐵三角的新投資時,使用的詞語通常沒那麼強烈,例如「現代化計畫」;負責清理的人員則強調可靠性,連提到毫無爭議的「事件」時也是如此;負責操作飛彈的人員則稱它們為「小孩」。
[color=rgba(0, 0, 0, 0.87)]1987年,性別平等主義學者寇恩(Carol Cohn)發表一篇經典論文〈國防學者理性世界中的性別與死亡〉(Sex and Death in the Rational World of Defense Intellectuals),探討核子武器設施中怪異的修辭。寇恩審問飛彈顯而易見的陽具形象:「如果縮減武器等於去勢,真正的男人會考慮嗎?」同時也提出比較微妙的語言混淆。她認為這些混淆把核子武器的存在形塑成有利、必要且可以控制。這個活躍的政治邏輯賦予推進這項計畫的動能。普林斯頓大學科學與全球安全計畫共同主持人麥恩(Zia Mian)表示:「過往的冷戰在制度上永遠不會真正結束,核心架構還是完全一樣。」
[color=rgba(0, 0, 0, 0.87)]2023年10月,新墨西哥州核准WIPP建造新採區,但附加了一些條件:廠區處理舊廢料的優先順序必須高於新的鈽廢料。此外,如果美國國會下令提高礦場的收取量,新墨西哥州將立即著手關閉WIPP。但肯尼仍然希望維持WIPP開放,他問道:「核廢料留在LANL中,對周圍的村莊和聖塔菲市而言安全嗎?我不這麼認為。」
[color=rgba(0, 0, 0, 0.87)]哈拉伍德說:「這項計畫對美國而言真的非常重要。」這項計畫需要工作人員,但高薪石油工作現在很容易找到,所以找人很不容易。美國能源部已經投入將近1200萬美元,在鄰近的新墨西哥東南學院開設放射工作人員職業訓練課程。
[color=rgba(0, 0, 0, 0.87)]愛達荷州承包商波特(David Porter)是核武產業老將,曾經規劃幾項這類計畫。他指出,學生支付5000美元,就能接受非常類似WIPP或LANL工作的四個月輻射管控技術人員課程。為了加強訓練效果,波特刪除了補充課程,她說:「我們做的事跟英文、社會學或心理學無關,只有工程。他們星期五結業,下星期一就開始上班。」核子武器就業制度完全垂直整合,讓求職者選擇想在美國鈽原料的出生地還是墓地處理它們。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在洛沙拉摩斯的布萊伯利博物館裡逛40分鐘,就能一再重複觀看鈽核彈的爆炸畫面。在這間紀念原子時代的博物館裡,循環播放著1945年三位一體試爆的影片。這場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南部進行的試爆是史上第一次核子爆炸,也揭開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序幕。在黑漆漆的放映室裡,「小工具」(gadget)的引爆畫面亮得讓人睜不開眼睛,強光充滿整個室內,掩蓋了一切。
[color=rgba(0, 0, 0, 0.87)]布萊伯利博物館說三位一體試爆場相當偏遠。如果在美國的鄉村地區待上一段時間,會經常碰到這些狀況:沒有人煙的地方叫做偏遠,這個單字的意思是空曠,但偏遠與否取決於我們認為中心在哪裡。
[color=rgba(0, 0, 0, 0.87)]圖拉羅沙(Tularosa)在當地人口中稱為圖里(Tulie),位於沙加緬度山腳的沙漠中,人口大約是2500人,距離洛沙拉摩斯約四小時車程。西班牙移民於1860年代開始定居在這個地區,和當地原住民梅斯卡雷洛阿帕奇族(Mescalero Apache)發生戰爭,這些原住民現在仍然住在附近。移民在這裡開墾牧場,在舊教堂參加彌撒,在美國軍隊服役。
[color=rgba(0, 0, 0, 0.87)]1945年,歐本海默的小工具在圖拉羅沙西北方約100公里處引爆,居民表示被爆炸震倒在地。
[color=rgba(0, 0, 0, 0.87)]再過一段時間,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將開始使用號稱全世界最強的上尉岩(El Capitan)超級電腦,「定期執行W87-1核子彈頭爆炸的高解析度3D模擬」。換句話說,上尉岩超級電腦將能執行核子武器的虛擬測試,所以不需在真實世界中試爆。韋布斯特表示:「我們將不再需要回到地面進行試爆。我們必須停止這麼做,核落塵已經太多了。」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1950~1960年代在圖拉羅沙長大的懷特(Mary Martinez White),父親在阿拉莫戈多附近的霍洛曼空軍基地工作,負責採購日常運作用品。三位一體試爆時,他和懷特的母親住在更靠近試爆場的鐵路城鎮卡利佐佐(Carrizozo)。他對自己的工作很自豪,後來因為白血病去世。懷特10歲時,哥哥的朋友也因為白血病去世,當時27歲。懷特的母親和妹妹因為癌症去世,另外有三名手足罹癌後活了下來。
[color=rgba(0, 0, 0, 0.87)]在內華達州、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因為美蘇冷戰時期核武試爆而健康受到影響的民眾稱為「下風者」(downwinder)。這些下風者一向可以獲得財務補助,但補助範圍並未包含遭到三位一體試爆影響的新墨西哥州人。
[color=rgba(0, 0, 0, 0.87)]懷特一向支持美國國會這麼做。她說:「新墨西哥州民眾大多數是有色人種:梅斯卡雷洛阿帕奇族人、墨西哥裔美國人。我們沒有自來水,我們是不受重視、隨時可以拋棄的人口。」不過她說她的家人還是很愛美國,她有個外甥加入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在伊拉克戰爭中殉職。她說:「想到美國政府要求我們做這麼多,卻完全不重視我們,令人心寒。」
[color=rgba(0, 0, 0, 0.87)][color=rgba(0, 0, 0, 0.87)]2023年稍早,英國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電影「奧本海默」上映後,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議案,提供因為三位一體核子試爆接觸輻射線而罹患癌症的每位新墨西哥州居民15萬美元和醫療費用給付。這項法案也把補助範圍擴大到原本被排除在下風者福利以外的納瓦荷鈾礦礦工。這項措施包含在範圍更大的國防經費方案中,雖然懷特對此表示審慎樂觀,但是對美國政府繼續在此大舉投資開設職業訓練課程、召募聚落中的年輕人從事這類工作感到氣餒,她說:「最初的核子武器在我們身上進行測試,現在新一代年輕人又被送到那裡。」
[color=rgba(0, 0, 0, 0.87)]她是否造訪過三位一體試爆場?
[color=rgba(0, 0, 0, 0.87)]她說:「沒有。」她一點也不想去,她一輩子都在那裡。
[color=rgba(0, 0, 0, 0.87)]圖拉羅沙北邊,高速公路在卡利佐佐和另一條公路交叉。向左邊經過黝黑的黑色火山地層後,土地開始變得熱鬧,長著索托(sotol)、鼠尾草和纖細的草類。賓厄姆(Bingham)附近,有條叉路回頭轉向南方,經過標示核試爆玻璃石的標示。
[color=rgba(0, 0, 0, 0.87)]三位一體核子試爆使沙子熔化,形成這種怪異的綠色玻璃狀岩石。我轉進那條泥土路,開到一片高地。在這裡,往東南方可以看到奧斯庫拉山雄偉的山脊,往西南方可以看到聖安德雷山。在遠方的山谷中,藍色山峰聚集了一片烏雲。這些地形的中央有一片平地,78年前,一場爆炸使天空變成一片雪白。
[color=rgba(0, 0, 0, 0.87)]如果不知道這是什麼,或許可以把它想成一片空白。一片畫布、一個重新塑造本身形象的地方。某些美國人或許出於怨恨、或許出於天真或希望,所以世世代代在這些遼闊的空間中做這件事。我們忙著向前衝,無法想像過去正在討回代價。高溫在靜止的大地上形成搖光,風吹得越來越大。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