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底色 [打印本頁]

作者: yukr    時間: 2024-6-23 12:42 AM     標題: 底色

那天一個同事問起,孩子四歲多了,還是沒辦法自己一個人做任何事情,不管做什麼,都要大人陪著。她說,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比較好呢?

我要先誠實地回答,這個問題我的意見可能沒什麼說服力。因為,小寶都七歲多了,他也黏人黏得要命,總是要我們陪著。當然,他比四歲孩子大一點,確實有時候也可以自己玩,自己處理一點事情,比例也不是太高。所以,我實在沒什麼資格就此發言。

不過,如果還是要聽我的想法,我可以稍微說一點。

我們長大的過程中,有很多東西確實是要一點一滴,放掉舊的學會新的,慢慢學會自己來。比如說斷奶、戒尿布、自己獨處,確實都必要。

但孩子慢慢長的時候,如果他還斷不了、戒不掉,大人又應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我知道有很多虎爸虎媽,都很有想法、很有決心,尤其是對男孩子,就更有一些理所當然的要求──「你都這麼大了還這樣那樣,像話嗎?」

怕孩子遲緩,怕孩子長不大,怕孩子成為媽寶,成了廢物。這種擔憂和作為,也都可以理解。

可我有個想法,我覺得,所謂長大或獨立這件事,並不是從外形上來看的。在外形上強迫他長大和獨立,可能會成功,會看到欣慰的或驚喜的成果,但那不一定是好事情。

就說我自己吧。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長時間獨處了。

從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這長達兩年的時間裡,週間的每一天,我都有五到六個小時是獨處的。因為低年級的孩子太小,只有半天班,父母親都要賺錢,哥哥們都是整天的課,我很小就被丟在家裡,一待就是一整個下午。

一個人,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童,在家裡獨處一整個下午,直到晚上大家回家為止。

所以從外形上來看,我是不是獨立了?不說獨立,至少獨處了。小孩子沒辦法一個人待著嗎?不,我可以。

但我其實是「不得不然」,我必須。這是「強迫式」的獨立。

我想,對很多虎爸虎媽來說,會覺得這才是對的。就像不會游泳,推下去就會了。這是長大「最好」、「最快」的辦法。同理,不能獨處?關在家裡就對了,不獨處也得獨處。這不就成功了嗎?

是的,成功了,我一個人關在家裡,整整有兩年的時間,都這樣度過我的午後。當然「成功」了。

那些午後,在我們家的小院子裏,塞滿了我的哭聲。

我總是一直哭一直哭。哭到鄰居來瘋狂地按門鈴,哭到鄰居恐嚇我說要報警。

一個那麼小的孩子,被丟在黑洞洞的屋子裡,長達數個小時,家裡一個人都沒有,其實害怕得不得了。我沒有辦法,我只能忍受著孤獨和恐懼,這樣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午後。

因為沒有辦法拒絕,所以我只能承擔這樣的命運。這算不算真的獨立呢?

我長大以後,慢慢才發現,我雖然能夠獨處,卻同時留下了很多的後遺症。譬如,我沒有辦法開展人際關係,我對人感到恐懼。特別是我要跟女生說話的時候,我會緊張到幾乎窒息。

更糟糕的是,在任何一段親近的關係結束時,我都會痛苦到瀕臨死亡的程度。天崩地裂,像是從懸崖掉落。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才是真愛吧?愛得深才會這樣吧?

這樣理解當然也很好,把一切都合理了,也美化了。但很可惜,那並不是事實。真實的原因是,我害怕一個人,害怕被丟下,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童年裡留下的深刻陰影會產生疊加效應,想起「整個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的感覺,會驚恐得魂不附體,近乎發狂。

我後來對這個現象的理解是,任何跟生命有關的東西都一樣,吃飽了,就不餓。喝飽了,就不渴。他沒有吃飽,他就會一直焦慮,無論什麼偉大的教條或論調都沒有用,他就是餓,就是渴。

小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其實是非常恐懼的,他需要依附,需要安全感,這個東西我們一定要給夠,不然小孩就會害怕得瘋狂大哭。

我們在幫新生兒裹大毛巾的時候,護理師就告訴我們,孩子在子宮裡被包裹得嚴嚴實實,他現在被裹在浴巾裡,我們要盡量模仿子宮裡的狀態,一定要把他的雙腿好好裹住。他的雙腿如果沒有好好裹住,浴巾鬆垮,任它在空氣中亂動,孩子會極度沒有安全感,非常害怕,怎麼哄都沒有用。

知道孩子是這樣長大的,我們就能明白,「依附」這件事,我們不必也不應該做出過度道德性的判斷,非得要把它理解成不好的事。

小孩子就是需要「依附」,就跟我們肚子餓了要吃飯,口渴了要喝水是一樣的。吃飽了喝足了,他自然就不會一直吵著要。因為他不需要了。

什麼是獨立?不是被迫一個人獨處,而是自然地喜歡或享受一個人獨處,因為他飽了不餓,沒有非依附不可的焦慮。他的生命裡有東西充起來了、填滿了,他覺得被愛了,不焦慮了,用不著哭鬧了,他自然就安安靜靜地自己找樂子去了。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觀察那些被好好疼愛過的孩子,在情感上被填飽以後,在他親密關係被迫結束的時候,會是什麼反應。他也會痛苦,也會哭,但因為他生命裡面的東西被填實了,他內心深處不那麼恐懼,所以外面的撕裂傷可能是皮肉,還不到傷筋動骨,也絕不會使他臟腑震裂,乃至自尋死路。

我總覺得,李莫愁雖然是孤兒,她如果被師父好好疼愛過,陸展元不要她的時候,應該不會弄到每天都想去滅人家滿門。

說到底,能夠面對各種破裂的關係,把自己的傷口善加療癒,很可能這就是他童年的「依附」關係被滿足了,內在自足,自然就不那麼焦慮。

是的,生命確實是孤獨的,孤身而來,孤身而去。但這個過程被填實了的孩子,他雖然是一個人,卻不只是一個人,他還是一個被深愛、被接納、被擁抱、被放在心底放在重要位置的人。所以他可以一個人,用不著慌亂。

換句話說,他最深處的,關於生命這件事的記憶,是健全完足的。因為裡面的東西長得好,外面的東西也就比較容易修復。

這個世界上,我們會遇到什麼樣的人與事,誰也料不準。孩子長大以後,他的心上會被這樣那樣的事情所覆蓋,可能會有七種顏色、八種形狀,他也可能遇到各種傷害,這裡一刀,那裡一痕。

可是,如果他生命的底色,我們已經給他上過了,這個時候,無論什麼顏色和雜物潑上來,洗過以後,上面總會有爸媽上過的渾厚底色,不致斑駁龜裂。

當然,孩子還是要慢慢學著獨立,學著自己來。但他的獨立和自己來,應該是也只能是在條件具足時,自然形成的,而絕不是被虎爸虎媽用道德用教條用理論逼出來的。

比如說,要孩子自己洗澡,可能有點困難,但我們如果先幫他洗背後,留前面讓他洗,一點一點放給他完成,那就像打遊戲一樣,他會覺得自然、有趣,而且有成就感。

比如說,他要我們陪的時候,我們剛好手邊有事走不開,可以約定一個時間,讓他自己玩幾分鐘,時間到就過來陪他。或者讓他完成一個任務,完成以後就過來陪他。

換句話說,讓他獨處、自己來,可以用設定目標,一點點進步的鼓勵方式,而不是強迫或教訓方式。

如果他覺得被在乎,被愛,被善意的期待,這時候他去做的就是一場有趣又自然的活動,而不是被推開,尤其是不耐煩地推開。

我們可能要注意一件事,他要我們陪伴,是天經地義的事,他本來就需要這個,這並不是在給我們「添麻煩」、「找麻煩」。

如果我們實在不能陪他,那是我們不好,而不是他不好。

這學期的班親會時,和家長們談到這一點,我驚訝地發現,好多家長站起來發表意見時,都充滿慚愧地說「自己的陪伴給的不夠」。

他們的陪伴也許不那麼夠,但他們會「因此感到慚愧」,而不是理所當然。這也許是他們的孩子長得這麼好的原因。

所以,當小寶要我陪伴,而我無法配合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對不起,真誠地跟他說對不起,把拔這時候實在沒辦法。是我不好意思,而不是你在給我添麻煩——這時候的態度很重要,如果有了不耐煩的口氣和態度,其實都很不妥。

當然,有時候我們會擔心,孩子是不是長太慢了。應該留意的是,每個孩子條件不同,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吃飽喝足,時間都不會一樣。

我們可能要盡量避免用自己的「虛榮感」、「競爭心」和「落後焦慮」,拿那把尺畫出死線,要求他達成。

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時間表,大原則只有一個,就是讓他「吃飽」,吃飽了自然不餓。根本解決了,其他就好辦了。

比較大的困難是,我們因為能量不足,時常無法自我覺察,會用自己想要的理由去詮釋看待一件事,而不管這是不是真的。

比如說,我長達兩年被迫獨處的生活,其實所有的大人給這件事的定調都是:「讓他看家。」

於是,我被迫獨處這件事,得到了一個「高尚的光環」,一個小小七歲孩子,還負起了保護家庭財產的重大任務,這個定位多麼正向。

我一直要到進入中年之後,回想這件事,才知道什麼叫做「細思極恐」。

我們可以讓狗看家,因為牠叫聲宏亮猛烈,可以嚇走壞人,因為牠爪牙尖利,可以對付壞人。但是七歲小孩呢?

讓他看家?他是能嚇退壞人,還是擊退壞人?

他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把性命斷送在壞人手裡,為壞人增添「業績」。

可是,有幾個大人能夠察覺自己在「諱過」,甚至「偽善」呢?很難。

多數的大人在不能陪伴孩子的時候,都會有一千條一萬條理由,來卸下自己肩上心上的壓迫感。尤其是這一句:「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嗎?」

是呀。我是這樣長大的。但這不一定是最好的長大方式。

如果可能,如果我們願意,也許可以讓孩子再長得好一點。至少,給他上一點底色,飽滿一點的底色,讓他在硝煙散盡之後,還是完整的自己。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