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健康與保養)蜂螫 小心全身毒性反應慢半拍 [打印本頁]

作者: shineh    時間: 2023-9-30 11:48 AM     標題: (健康與保養)蜂螫 小心全身毒性反應慢半拍

蜂螫 小心全身毒性反應慢半拍

近期民眾遭蜂螫事件頻傳,醫師提醒,九月是蜂螫通報高峰期,若遭蜜蜂螫三百處以上、虎頭蜂螫到不同部位或廿處以上,就要小心,可能在六到十二小時後發生全身性毒性反應。

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及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研究,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螫傷事件主要發生在夏季和秋季,尤其九月份更是通報數的最高峰。

楊振昌說明,虎頭蜂和蜜蜂的毒液,都帶有溶血毒素,其中蜜蜂的毒性較低,虎頭蜂較強,因此虎頭蜂螫事件通常較為嚴重。台灣常見幾種虎頭蜂中,又以多在山區活動的黑腹胡蜂毒性最強。

蜂螫可能造成中毒的情況,楊振昌說,包含過敏性休克和全身性毒性反應。前者會在卅分鐘到一小時內,造成呼吸困難、全身腫脹,若未立即就醫,恐因呼吸道水腫身亡;後者症狀出現較慢,可能在蜂螫後六到十二小時才發生,但嚴重會造成溶血、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也會危及性命。

楊振昌舉例,曾有四十多歲男子遭多隻蜂螫,初次就醫時只有疼痛症狀,醫生讓其返家自行觀察;不料回家睡到半夜,開始覺得呼吸喘,螫傷部位也越來越腫,再送醫時已發生溶血,後續更導致橫紋肌溶解、肺水腫、腎衰竭,即使盡快洗腎、動手術,仍回天乏術。

防全身性毒性反應,楊振昌說,國外研究指出,若遭蜜蜂螫逾三百處,就有高風險;虎頭蜂則是遭螫到二個不同部位以上(如頭加手、手加腳等),或是遭螫超過廿處,建議要在醫院觀察六到十二小時,切勿因當下沒有感覺就輕忽。

至於過敏性休克,楊振昌說,若曾經遭蜂螫且發生蕁麻疹、眼睛腫、呼吸不順等過敏反應,就要特別小心;如果再被蜂螫,一定要趕快就醫,或隨身備著腎上腺素急救針;若等到發現不對勁才就醫,就可能已來不及。

楊振昌表示,蜂螫若及時治療,多不會留下後遺症,但若不幸造成腎臟損傷,恐需要終生洗腎,或造成慢性腎衰竭,肺部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曾遇過五十多歲男性病患,遭虎頭蜂螫造成過敏性休克,昏迷數月後雖轉醒,卻智力嚴重受損,變得像小孩子一樣。

防止蜂螫,楊振昌提醒,在戶外活動時,建議避免穿著鮮豔衣物或塗抹香水。因蜂群有領域性,若遇蜜蜂和胡蜂在附近盤旋,應迅速且安靜離開,以免驚擾蜂隻,或甚至引來蜂群攻擊。

台灣新生報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