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自多個國家的例子表明,中國疫苗在阻止病毒傳播方面可能不是很有效,尤其是新變種。這些國家的經歷暴露了後疫情世界面臨的嚴峻現實:復甦的程度可能取決於政府為人民提供哪些疫苗。
根據數據跟蹤項目「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在塞舌爾、智利、巴林和蒙古,50%至68%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覆蓋率超過美國。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截至上週,這四個國家都躋身於新冠疫情最嚴重的10個國家之列。而且這四個國家主要使用兩家中國疫苗製造商國藥和科興生產的疫苗。
「如果疫苗足夠好,我們就不應該看到這種模式,」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冬雁說。「中國有責任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聯繫到國藥控股的一名代表請其置評,他掛斷了電話。科興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范德比爾特大學國家傳染病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的醫學主任威廉·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說,中國疫苗的有效率可能低到「維持一些傳播,並在高度接種的人群中造成大量患病者,即使它在很大程度上讓人們可以不用去醫院」。
儘管病例激增,但塞舌爾和蒙古的官員都為國藥控股辯護,稱它在預防重症病例方面有效。
蒙古衛生部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for Emergencies)的首席研究員巴特巴亞爾·奧切爾巴特(Batbayar Ochirbat)表示,蒙古選擇中國的疫苗是正確的決定,部分原因是它有助於將該國的死亡率保持在較低水平。蒙古衛生部表示,來自蒙古的數據顯示,國藥集團研製的疫苗實際上比阿斯利康公司和俄羅斯斯普特尼克公司(Sputnik)研製的疫苗更具保護作用。
巴特巴亞爾說,蒙古疫情激增的原因是該國重新開放的速度太快,很多人認為只注射了一劑疫苗就受到了保護。
「我想可以說蒙古人慶祝得太早了,」他說。「我的建議是,慶祝活動應該在全面接種疫苗後開始,所以這是我們學到的教訓。他們太有信心了。」
一些衛生官員和科學家並不那麼有信心。
澳洲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教授尼古拉·彼得羅夫斯基(Nikolai Petrovsky)表示,根據所有證據,有理由認為國藥控股的疫苗對遏制傳播的作用很小。他說,中國疫苗接種的一個主要風險是,接種者可能只有很少或沒有癥狀,但仍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我認為,世界上大多數決策者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複雜性。」
印度尼西亞有一種新型病毒變種正在傳播,印尼醫學協會(Indonesi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風險緩解小組稱,最近有350多名醫生和衛生保健人員患上了新冠肺炎,儘管他們已經完全接種了科興疫苗。在全國範圍內,2月至6月7日期間有61名醫生死亡。該協會說,其中10名醫生注射了中國製造的疫苗。
這些數字足以讓新加坡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Kenneth Mak)對科興疫苗提出質疑。「這不是和輝瑞有關的問題,」麥錫威在週五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實際上是和科興疫苗有關的問題。」
巴林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最早批准國藥疫苗的兩個國家,甚至在後期臨床試驗數據公布之前就已批准。從那時起,這兩個國家都有大量接種者患病的報導。巴林政府媒體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巴林王國的疫苗推廣「到目前為止是高效和成功的」。
儘管如此,巴林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官員上個月宣布,他們將提供第三次加強注射。選項是:輝瑞疫苗或再注射一劑國藥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