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的高階主管會議,談到未來數位多媒體的運營方向,討論了兩個小時,莫衷一是,得不到明確的結論。
我們熟悉的經營內容、衝流量,然後再將流量變現的生意模式,似乎找不到可以獲利的生意方法。
可是新的網紅經營法,都是 20 幾歲的年輕人,他們用的語言、方法,這些都不是我們會做的事。
就在大家都找不到方法時,一位主管冒出了一句話:「那就找 25 歲以下的年輕人去做吧!」此言一出,大家面面相覷,可是又好像言之成理。
這位主管繼續說:「我們都太老了,現在的網路生態,都是 20 幾歲的年輕人當道,他們是數位原住民,知道要用什麼語言,要如何和網友溝通,只有他們才能創造出合乎潮流的流量。」
確實,我們一起開會的人,除了我 60 餘歲以外,其他多在 40 多歲,最年輕的也有 30 多歲,我們真的都太老了,老到無法迎合現代的數位生態。我當場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找 25 歲以下的年輕人來做吧!」
接著我們開始討論公司裡有哪些年輕人符合此一標準,發覺公司內可用的年輕人,也都己經 26、27 歲,25 歲以下的人都還只是剛到職的助理。於是我們決定就以這些 26、27 歲的小朋友為主力,再去招募更年輕的人一起來經營網站。這個事件,對我的啟示就是,
要做什麼事,就要找正確的人來做,千萬不要遷就現成的人選,勉強將就使用,這永遠不會有好結果。
我想起了我們從平面的紙媒介,開始發展網路事業的前幾年,我們也一直一事無成,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用原來經營平面印刷媒體的工作者,轉去經營網路公司,而不是用原生的網路工作者,人不對了,事情就永遠不會做對。
一直到後來,我直接去併購了網路原生的痞客邦,再讓痞客邦和紙媒介公司互相交流學習,最後才有成果,我們終於成為網路的全媒體公司。這也是要用對人的經驗,打水戰就要用海軍,不可以用陸軍去打海戰。
而在此次我們進行數位變革時,其實犯了另一個錯誤,就是迷信高階主管的經驗,我們一直用 40 多歲的「老人」,負責操兵,然後再領一群 30 多歲的團隊,嘗試去經營要以流量取勝的社群媒體,並試圖培養出新的網紅。一群「老人」所組成的團隊,卻要去經營年輕人才會做的事,當然不容易成功。
我們下決心,要讓 25 歲以下的年輕人去做,雖未必一定成功,但至少我們避開了用「老」人必然失敗的方法,或許能走出一條路來。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