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健康與保養)馬鈴薯變綠 生物鹼含量高不宜食用 [打印本頁]

作者: shineh    時間: 2019-4-15 11:40 AM     標題: (健康與保養)馬鈴薯變綠 生物鹼含量高不宜食用

綠色馬鈴薯就是有毒,真的嗎?食藥署表示,馬鈴薯塊莖變綠色,主因是接受光照而產生葉綠素。馬鈴薯變成綠色的狀況,不單發生在收穫之後,因為在栽種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因為種植深度不足,造成持續成長的馬鈴薯被光線照射到,因而產生變綠的結果。

若光線照射的結果,使馬鈴薯在有葉綠素存在的部分,開始產生大量生物鹼,但馬鈴薯變綠的程度,非與生物鹼含量直接劃上等號。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建議切除綠色部分再行烹調。

配醣生物鹼是馬鈴薯塊莖的天然成分,是植物的二次代謝物,可能存在於茄科植物如馬鈴薯、番茄或茄子中,具有殺蟲及殺菌活性,能幫助植物抵抗動物、昆蟲及真菌危害。108年1月1日施行「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訂定馬鈴薯塊莖中總配醣生物鹼之總和限量為200mg/kg,與國際一致。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被淘汰的馬鈴薯其生物鹼含量較高,誤食可能導致中毒。所以對於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不建議食用。

茄科植物一般會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鹼,馬鈴薯所含的生物鹼主要成份為solanine和chaconine,食入多量solanine(茄鹼)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發生中毒的時間多在食用後2至24小時,腹瀉的情形可能會持續3至6天。

種苗改良繁殖場表示,因溫度變化劇烈或儲藏時間較久,均會破壞塊莖休眠,均會促成馬鈴薯發芽。食藥署表示,馬鈴薯植株生物鹼以「芽」的含量最高,過度光照或儲存不當而具苦味的的塊莖生物鹼亦會升高,因此有關動物及人類食用發芽的馬鈴薯、因保存不當發霉之被淘汰馬鈴薯而導致中毒的報告則較多;但成熟馬鈴薯之生物鹼含量約僅0.005~0.010%,食用無中毒之虞。

食藥署建議,採購馬鈴薯建議挑選儲存良好、表面完整乾淨、觸感堅實光滑、沒有發芽的馬鈴薯;購買後要低溫保存,避免陽光照射及放置過久,已發芽不要再食用。業者要做好自主管理,馬鈴薯作為食材時,留意是否有發芽、變綠、變質及腐敗情形,妥善貯存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台灣新生報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