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孩子總是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怎麼辦? [打印本頁]

作者: lohh65    時間: 2019-3-17 12:02 PM     標題: 孩子總是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怎麼辦?

小雨今年小學四年級,在學校經常和同學起衝突,常一言不合就惡言相向或大打出手。最近和同學打躲避球,小雨被球砸中,他覺得同學太大力、故意要讓他痛,一怒之下就衝過去和對方大聲理論,小雨越理論越生氣,完全不管對方說什麼,就一拳揮過去,同學被打也不甘示弱地還手,結果對方的眼鏡被打斷了,兩人身上也都掛了彩。

隔天學校通知雙方家長到校處理打架的事情,對方的媽媽向小雨討公道,要小雨道歉並賠償修理眼鏡的費用。雖然小雨的媽媽願意賠償,可是小雨堅持自己沒錯,不願意道歉;但因為是小雨先動手的,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因此對方家長堅持要小雨親自向同學道歉。夾在中間的媽媽,實在不知如何是好。除了動手打人之外,小雨惡言相向、大聲罵人的畫面也沒少,只要遇到同學不順他的意思,就會罵別人笨蛋、白癡…等等。

[attach]126692369[/attach]

小雨的學校生活充滿了諸如此類的場景,因為他常打人罵人,同學們越來越不喜歡和小雨一起玩,漸漸地,下課的時候沒人邀他一起打球,也沒人願意跟他同一組。沒有玩伴、沒有好朋友,小雨越來越常跟媽媽抱怨在學校不開心。

[attach]126692370[/attach]

同樣的,小雨在家裡跟小他三歲的弟弟也經常吵架,每次一起玩,剛開始都很開心,甚至會興奮地大呼小叫,但過不了多久一定會吵起來。而且,每當媽媽聽到吵架的聲音,趕忙要出來調停時,往往就剛好目睹了小雨推弟弟一把,弟弟開始嚎啕大哭的情景。

對於小雨的行為,媽媽並沒有放任不管,小雨情緒激動而打人、罵人時,媽媽都會耐心地告訴小雨到底他錯在哪裡,但是媽媽通常只會看到小雨哭得更大聲,實在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聽進去。小雨屢屢再犯的行為,讓媽媽成為老師約談的常客,媽媽心裡覺得很挫折,對於小雨的管教感到十分氣餒。

心理師這樣說

個性衝動的孩子容易情緒失控,而情緒失控可以說是大腦中關於情緒的兩個歷程失衡的結果。簡單地說,大腦中的神經元接受到讓人生氣的刺激後,訊息會沿著兩條路徑前進;一條是通往類似警報系統、主管直覺反應的杏仁核,一條是通往類似指揮中心、主管理性反應的大腦皮質。

如果孩子負責理性判斷的大腦皮質發展不成熟,導致訊息傳遞遠比杏仁核來得慢,或者孩子本身的杏仁核比同齡的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激發,那麼孩子的杏仁核就很容易在受到情緒刺激時馬上強烈反應,等不及來自大腦皮質經過理性判斷後的指令,就已經自行發出指令,要負責行動的部位開始執行。

[attach]126692375[/attach]

因為沒有經過仔細思考,所以很容易反應過度,當碰到人際衝突時,就會不假思索地出手打人或出口罵人。由於事出突然或反應超過一般人的理解,被攻擊的人往往覺得莫名其妙;另一方面,打人罵人的孩子也不好受,畢竟沒有人喜歡處在經常生氣、無法跟同學好好相處的狀態。

小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的動作比思考來得快,不舒服的感覺會直接傳到負責行動的部位,完全無法分析對方是不是故意的就想找對方算帳。玩躲避球時力道的控制原本就因人而異,玩到興奮時也會不自覺地越來越大力,雖然被砸到會不舒服,但只要大腦皮質的理性判斷有發揮作用,就會知道對方並不是故意的。

除了從刺激出現到行動之間的反應速度太快,等不及理性判斷之外,杏仁核的反應門檻比較低,或者說大腦神經對刺激太靈敏,也會讓孩子容易有攻擊行為。這一類的孩子就像燃點低的易燃物,即使溫度不高、別人沒反應,他就是會起火燃燒,也就容易釀成火災,動不動就和別人起衝突。

像這樣情緒反應比較強、比較快的孩子,特別需要學習覺察和控制情緒;尤其是遇到挫折時,如果沒有發現自己脾氣上來了,或是沒注意到自己一發脾氣會忍不住動手,就很難進一步學習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方法,以至於一再出現這些造成人際困擾、不利社交的攻擊行為。

除了孩子自身的情緒特質,爸媽在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的回應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行為習慣。過度在意孩子要循規蹈矩的父母,很容易把眼光聚焦在孩子行為的對錯上;當孩子打人罵人時,父母就只知道責備孩子的不是,或諄諄教誨不斷說教。

殊不知,這樣的回應會引發孩子更多的憤怒,反而忽略了犯錯時內心的後悔與不安;結果,就算當場沒有回嘴或對父母發脾氣,也會在心裡持續累積,在別的地方遷怒他人,對別人發起脾氣或動手動腳。

不過,如果只強調尊重包容孩子的情緒,沒有找到好方法規範他的行為,也會讓孩子錯失發展理性大腦最重要的時機。很多父母都會認為小小孩生了氣會動手是很正常的,不需要特別處理。有時候則是覺得孩子生氣有理,不想讓孩子的自主權受到壓抑;結果,不但沒有規範教導,還幫孩子收拾爛攤子,由爸媽代為向對方道歉了事。

這樣的處理會讓孩子以為罵人有理、打人無罪,只要遭遇挫折、生氣了,就可以攻擊他人。另外,也因為有父母當靠山、收拾殘局,孩子沒機會學習到尊重他人和承擔後果,罵人打人變成習慣,越長大也就越難改變了。

此外,生活中挫折難免,而挫折又是引發憤怒情緒及後續攻擊行為的重要誘因;若孩子的生活充滿挫折,沒有足夠的成功經驗或愉快心情,就會經常處在情緒被激起的狀態,也更容易因長期累積的憤怒而情緒失控,與他人產生言語或肢體衝突。

碰到挫折雖然很平常,但也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否能達到外在要求有關,通常自我控制、認知能力、人際溝通技巧…等比較低落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協助,也需要外在環境、周遭的人以適合他的標準來期待,讓他在適度的挫折體驗中逐漸強壯。而即使是能力好的孩子,長期面對過高的標準或不合理的期待,也有可能會累積過多挫折而導致暴力行為。

生氣時不攻擊別人,是需要一定的自我控制力的,自我控制力比較弱也是容易動手的原因之一。情緒失控會造成被指責或被處罰的結果,讓自控力低的孩子更加挫折,另外也可能因為自己不是故意的而感到委屈,這些挫折、委屈持續下去,就更容易出現情緒爆衝的行為,因此,這樣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幫忙喔!

[attach]126692380[/attach]

以愛養愛,管教從同理孩子出發

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一味地指責或放任,都無法幫助他;更何況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因此唯有從小引導孩子學習覺察和管控情緒,幫助孩子在大腦中建立情緒管理的迴路,才能讓孩子日漸成熟、越來越不失控。要幫助有攻擊行為的孩子,你可以試試下面這些秘方:

Yes!家長可以這樣做!

1.要以同理的話語回應情緒

當孩子和別人發生肢體衝突時,通常父母第一個反應就是想釐清事情的經過,希望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點理由。但孩子在情緒激動的當下,很難有條理地回應爸媽的詢問,爸媽著急、孩子混亂,在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情況下,孩子往往會變得更激動。此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陪伴,讓他知道你會陪著他緩和心情再來處理事情。

孩子還在憤怒情緒的當下,爸媽可以先試著回應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媽媽知道你真的很痛」、「我知道你覺得很委屈」。如果看到孩子緊握拳頭,眼神充滿怒意,可以跟他說:「我知道你很努力,想要在生氣的時候不動手」…等,讓孩子的感受先被關照。

等孩子情緒稍微平靜後,爸媽再試著用溫和同理的語調了解事情原委:「我知道你剛剛很生氣,發生什麼事了嗎?」、「你看起來很痛,是怎麼受傷的?」、「慢慢說沒關係,我想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忍不住動了手?」

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可以幫孩子做個整理:「你覺得他太用力,你沒想到會被砸到,又覺得很痛,所以很生氣?」也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覺察情緒對行為的影響:「你生氣之後做了什麼嗎?」、「你本來只想跟他理論,什麼時候開始忍不住而出手了呢?」被同理的感受,能讓孩子的情緒降溫,也才有機會學習同理別人的感受、想出新的因應方法。

2.要用溫和的動作舒緩情緒

情緒會影響行為,所以情緒激動、憤怒的時候,身體會處在緊繃狀態,生理上出現心跳加快、冒汗、肌肉緊繃等,這時,任何不順的事情都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高漲,因此,父母當下可以先協助孩子舒緩身體和生理上的緊繃狀態。依照自己對孩子的了解,以孩子過去的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輕撫他的身體,可以是輕拍孩子肩膀、摸摸他的背部,或順著他的頭髮輕輕撫摸,這些輕柔的動作能讓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如果孩子的攻擊行為過於強烈,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危險,就需要稍微抱住孩子,同時以溫和穩定的語調告訴他,你知道他很生氣,等他情緒穩定再以同理的方式和孩子進行對話。

3.要以轉移暫緩高張的情緒

理性大腦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對事情的理解和表達有限,理性控制能力也還不足,因此,面對情緒強烈的幼兒,同理、引導的效果相對有限。轉移注意力對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重要且有效,爸爸媽媽可以藉由吸引他的事物來轉移孩子注意力、緩和他的情緒。

例如,當孩子氣呼呼的打人、丟玩具時,試著談談孩子有興趣的事物、玩具、活動:「你看,有小鳥飛過去耶!」、「你上次跟媽媽說放假想去哪裡玩啊?」、「走,我們去玩你最喜歡的機器人」,等孩子情緒比較緩和、平靜再和孩子討論,比較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Oops!爸媽千萬別這樣!

1.不被激怒

攻擊行為常常會引發他人的負面情緒,而且被引發的憤怒往往也很強烈又具有感染力,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時,很容易從一開始被激怒到後來變成親子雙方都情緒高張,結果一發不可收拾。父母要先了解到這個歷程,提高對自己情緒的覺察,才能避免惡性循環。

看到孩子握緊拳頭、怒目相向,父母很容易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怒意也油然而生,責罵孩子時語調也不自覺地提高:「講沒兩句就生氣,發什麼脾氣啊!」、「你又來了,看你又闖什麼禍了!」、「我已經跟你說過不要管別人,你怎麼就聽不懂?」這麼一說,孩子的情緒不但無法穩定下來,本來一觸即發的情緒火山也更容易爆發了。

儘管很困難,還是要提醒爸媽,孩子這時候特別需要爸媽保持淡定,穩住自己的情緒。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快要被激怒,可以請另一半或其他人協助處理,自己先暫離現場,以免事態惡化。

2.不要以暴制暴

處理孩子的攻擊行為時,有些父母會以更強烈的攻擊行為來壓制孩子,想讓孩子為自己的攻擊行為付出代價、得到教訓,以杜絕後續再出現攻擊行為。有些父母甚至會用「激將法」,希望藉此讓孩子有所覺悟:「你以為你很強是嗎?哪天被打死了都不知道!」、「有本事不要在學校給我惹禍,去外面打壞人啊!」更有甚者可能會在盛怒之下,不知如何是好而打了孩子,以為這樣可以讓他體會到被打的難受,而能發揮同理心,不再打別人。

然而,非常遺憾地,以暴制暴的方式雖然可能讓小一點的孩子在短期內因為害怕而不敢再打人,但孩子內在的情緒和外在的行為問題都沒有得到幫助,反而學習到只要夠強壯,就可以用打人來宣洩心中的憤怒,以後也會更容易攻擊比他弱小的對象。

[attach]126692381[/attach]

3.不放任攻擊

言語的指責與處罰,會提高孩子的憤怒與怨懟,也失去了教育的意義;但是相對的,過度的寵溺放任,也會讓孩子的攻擊行為惡化。

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千萬不要有「孩子還小沒關係,長大了自然就會懂事、會自我控制」的心態。除了要引導孩子預見攻擊對自己和他人可能造成的危險之外,更要幫助孩子體會「不以規矩,何成方圓」的社會規範,對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合理的行為要求是在踏入社會之前非常重要的學習。

在孩童階段已經能夠適齡地學習自我管理,未來長大成人才不致過度放縱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也才不會在面對挫折時用攻擊行為宣洩憤怒情緒,更可以避免成為別人眼中懷有敵意和攻擊傾向的惡人。幫助孩子改善攻擊行為,就是幫助孩子遠離敵意環伺的處境,跳脫人際互動的惡性循環,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

心理師小叮嚀

攻擊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或無法說出口的挫折;挫折有很多樣貌,幼兒階段也許只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沒有滿足;學齡階段可能來自學習壓力,或是青春期的轉變本身也是許多挫折的來源。唯有同理、引導,才能讓隱藏其中的情緒獲得紓解與宣洩;當孩子能理解自己的挫折點,用「適切因應」取代「攻擊行為」,所有的挫折經驗、憤怒情緒,就可能轉化為成長的積極動力。
作者: chanti0125    時間: 2019-3-17 04:50 PM

原來是如此,感謝您的分享,要不然,當家長的我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