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數學】這樣算,那樣算,都可以? [打印本頁]

作者: thu1943    時間: 2018-6-18 12:10 AM     標題: 【數學】這樣算,那樣算,都可以?

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在孩子的數學學習上,什麼樣的算法,是好的算法?

小一的數學,已教加減概念,也開始學寫算式,堯堯之前拿了一張考卷回來,應用題一半以上被打了叉。仔細看,所有的答案都對,但算式卻不符合「標準答案」。

例如:媽媽共買了15顆蘋果,紅蘋果5顆,其它的是青蘋果,請問青蘋果有幾顆?

標準答案是:15-5=10,而堯堯寫的是5+10=15。雖然答案沒有錯,但算式要使用減法,不是加法。

在學校學習上,堯堯自信心並不太高,數學是他自認比較好的部分,對於數學考卷被劃這些×感到很苦惱,跟我說,他不確定怎麼寫不會被劃叉,所以,他很認真聽老師解釋:題目裡有「總共」、「共」的大都是加法,有「花掉」的要用減法,不過很多答案卻不一定是這樣啊。

現實裡的狀況,堯堯的數學計算一直有自己的方法,當不用寫算式時,他可以依自己的邏輯運算迅速又無誤,在這個邏輯下,寫下算式也沒問題,只不過,不一定會等同標準答案的算式,從上面那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

面對這張有很多×的數學考卷,從媽媽的立場,我不斷思索著:如果孩子可以在自己建構的邏輯下,運算無誤,那麼,「糾正」他用「標準答案」的邏輯和算式,到底有沒有意義?

我聽到硯硯很熱心跟堯堯解釋「學校裡應有的寫法」,分享自己應對的方式,他教堯堯如何把這些「標準作答方式」內化到自己的邏輯中。此外,他也安慰了堯堯,認為只要能算出正確答案的方式就是好方式,他指著堯堯課本裡一個題目「一包糖果15元,兩包多少錢?」講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這個題目有兩個算法15+15和15*2都可以算出對的答案,不過,在一年級時寫15+15不會錯,但三年級這樣寫卻會是錯的,因為在三年級乘法的單元裡,一定要寫15*2,不然答案對了也會被打叉。可是,如果我們要去買糖果,只要算得出來對的數目,知道錢夠不夠就好了啊,所以,問題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課本要求和考試規則。所以,堯堯,真的不是你錯了,如果要讓叉變勾,只要會寫課本現在要你用的方法就好了。」

硯硯的話,讓我心有戚戚焉,在實際運用上,這樣算、那樣算,只要可以符合需求、解決問題都可以。只不過我們身處環境的限制,讓我們需要用「被認同正確的方法」來應對而已。

雖然,我知道堯堯在意數學考卷上的叉,但我沒有主動用任何方法「教他」把叉變成勾,在他有問題問我時,我會跟他說明標準答案為什麼這樣寫,也會跟他強調,他的想法與算法沒有錯,只是不能在學校「得分」而已。

普遍性認同的原則,不一定教給我們真理與正確,因此,這樣情況下的「得分」,對我來說,不具太大意義。即使,我了解到堯堯對於分數有一定程度的渴求,但我希望他在慢慢朝「分數提升」方向前進時,我還可以為他保留那一份珍貴的自我思考。

一致性的教學,可以讓知識直接輸入,成效迅速而明顯,但是,孩子長久以來自我摸索而建立的邏輯,卻不應在這樣制式的過程裡被輕忽。

那一陣子,堯堯每日都會主動翻開數學評量,找幾題應用題來寫。慢慢地,他的算式與標準答案相符比例漸漸提高,直到這一、二日,已找不到可以劃叉的地方,堯堯覺得自己解決了大問題,為此感到驕傲。

昨天上學途中,堯堯跟我說:「媽媽,妳和硯硯可以在車上跟我玩數學嗎?就像以前一樣。」我和硯硯輪流問他一些繁複的數學題目,無論多麼刁鑽問題,他眼珠一轉,很快就有答案,而且正確度很高。我和硯硯用力稱讚了他,他開心地說:「數學有兩種,一種是學校的,一種是家裡的,兩種很不一樣。家裡的數學我一直很厲害,我也要讓學校的數學變得一樣厲害。」

後照鏡裡神采飛揚的笑臉,已經沒有前陣子苦惱的模樣。

無論什麼樣的學習,只要有心,都可以讓它變成正向前進的力量。我想,在這樣算、那樣算之間,堯堯找到可以讓自己進步、又感到自信的方法了吧。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