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關於三國劉禪 [打印本頁]

作者: m4d93gj94    時間: 2017-10-14 09:58 PM     標題: 關於三國劉禪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覺得劉禪真是無能,當司馬昭安排宴會把蜀國的節目讓劉禪觀看,司馬昭問他感受如何,他回答:「此間樂,不思蜀。」這就是樂不思蜀的由來!
在以前我覺得這人怎麼如此?,長大後細想其實劉禪回答這樣的話是為了保命。
想想看,要是他說好看很懷念,司馬昭會把它留著嗎?要知道當時
司馬懿將曹爽殺掉之後主掌魏國大權,魏國君主早已形成魁儡。
所以,劉禪不是蠢人!~雖說他在西蜀成為二帝的昏庸無能,但不可否認他不是愚人!
只不過自古以來昏君多,明君少;因為皇帝只有一個人,而他底下大臣這麼多,他還要分析這是假話還是真話,還要知道哪個大臣只是想要利用他去對自己的政敵~當一國之君是很難的~


作者: gckhai    時間: 2017-10-17 06:07 PM

劉禪在被請去魏國之前,還當君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毫無作為還將姜維調回等等,就反應了他的能力,只能說他在亂世之中登位,的確不適。

靠樂不思蜀這句話來判斷他是不是愚人,實在無法參考,沒人知道當時他的確是不想回來,還是為了保命回答。

但是如果說是為了保命回答,至少他也要想辦法逃回蜀國,可是當時他的意識上已無意跟對方爭勢了。

作者: tombig0125    時間: 2017-10-18 11:59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arton814814    時間: 2017-10-19 09:29 PM

開城門投就說明沒啥膽氣了,大權從沒在自己手上,要靠閹官流言蜚語當各種借口才做事這很明顯是無能的表現。更多的是他隨口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就說明他懂自保?而不是真心之語?
作者: eyny_xmas    時間: 2017-10-20 11:57 AM

他也是無可奈何的!在他成長時侯一切都在諸葛亮控制中,之後六出祁山,及姜維九進中原,將全軍的儲備完全花光。他既無實權,又在大臣所謂的大義名分下,無所作為是必然的。到了司馬昭兵臨城下時,他除了投降外別無選擇...
作者: wangxs    時間: 2017-10-20 07:48 PM

他不傻,只不過諸葛亮養偏了。亮活著
一手把持,沒他的事,死了經濟打崩盤。
帶不動,最后只能樂不思蜀來保命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0-21 03:21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0-21 03:24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b59999    時間: 2017-10-21 12:17 PM

本帖最後由 kib59999 於 2017-10-21 01:13 PM 編輯

我的個人見解,歷史上君王大致分四種。

第一種,有德無才,
這類君王有個好處,就是比較願意下放權力給有才的大臣。
也有個壞處,就是沒有大才的輔助,就會很容易讓國家陷入混亂。
PS:
這個德,屬於所謂的公德,而非私德。
比方說:劉邦有公德,但是私德不好。項羽有私德,但是缺乏公德。
因此劉邦在人民的支持上勝過項羽,因此君王要的是公德。

第二種,有才無德
這類君王往往會有一個壞毛病,就是有好勝的心態,會跟臣子搶功。
所以這類君王普遍不太願意下放權力給有才的臣子,
都想要自己來,也想做很多很多事,想成就很多所謂的大業。
因此,也很容易成為所謂的暴君。

第三種,有德有才
這種是極少數,千古難尋。

第四種,無德無才
也就是所謂的昏君。

在我看來,劉禪屬於有德無才的君王,但是他缺乏知人。
所以蜀漢四相過世後,就沒有大才可以輔助他。
因此用昏君去批評劉禪,我覺得可能太過了。
即使劉禪他有"樂不思蜀"的批判,但是至少劉禪在蜀漢時候並沒有"暴政",
因此劉禪起碼是個仁君,一個平庸的君主。
可是他缺乏知人,所以他的無能被放大,所以劉禪仍然要背上亡國的主要責任。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0-22 12:27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b59999    時間: 2017-10-22 01:21 AM

本帖最後由 kib59999 於 2017-10-22 07:46 AM 編輯
aris2058 發表於 2017-10-22 12:27 AM
劉禪基本上還是屬於第四種,無財無德的昏君,
劉禪當然是昏君,在蜀漢四相相繼過世後,
並非沒有人才,而 ...

我是有不同看法,
好比唐玄宗,親手創造開元之治,也親手造成了安史之亂。
早期英明,晚期怠惰。

劉禪也是如此,雖然他不像唐玄宗有大才懂知人,
但他繼位後,權力下放給蜀漢四相,蜀漢安穩。
雖然四相功勞跟名聲比較顯赫,
但是沒有劉禪的權力下放,這四個人是不會有作為的。
晚期寵信黃皓,導致黃皓弄權。
寵幸宦官不是錯,因為宦官也是人,
不會因為缺少了某部分就變成絕對的惡人。
關鍵在於錯信了誰,恩寵錯給了誰。
對於姜維制約,卻也不得不委任姜維。
因為蜀漢此時沒有大才,或者是說,
劉禪不知道去哪找大才,也不知道去哪找人替代姜維。

因此,綜合來說,他不是全然的昏庸。
至少他的前半生有好的一面,晚期有糟糕的一面。
所以劉禪不缺德,缺的是知人之能,所以劉禪無能。
而皇帝最需要知人,因為知人才能善任。
所以劉禪是庸主,平庸的君主,

晚期雖是昏庸的君主,但是他的皇帝過程不全然如此。


(PS:更正了一下錯誤)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0-22 02:19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b59999    時間: 2017-10-22 02:40 AM

本帖最後由 kib59999 於 2017-10-22 03:19 AM 編輯
aris2058 發表於 2017-10-22 02:19 AM
他之所以把權力下放,
也只是因為有人叫他這麼做,
結果他是爽了,諸葛亮卻做到過勞病死

是的,所以我認為這是劉禪的無能所致,而不是缺德所致。

他的下放權力至少讓人感覺到劉禪還有自知之明,
而不是剛愎自用、跟臣下爭鋒的類型,至少這點上比很多昏君來得好一些。
同時他也不嗜殺,羅憲是被外放當太守,而不是直接殺掉。
比起隔壁的孫皓,至少還算是仁慈一點。

但是說這些,蜀漢的滅國主要責任還是要他背。
畢竟他是皇帝,這鍋當然是他背。
他的無能成就了蜀漢四相,他的無能也造就了蜀漢滅亡。
(前面的無能指的是才能,後面的無能指的是知人之能。)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0-22 04:10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b59999    時間: 2017-10-22 04:43 AM

本帖最後由 kib59999 於 2017-10-22 07:45 AM 編輯
aris2058 發表於 2017-10-22 04:10 AM
他之所以不砍人,除了本人個性之外,
還有諸葛亮的功勞,諸葛亮在世時,
將蜀漢治理成一個法治的國家,

是的,就像唐玄宗,
那麼輝煌的開元之治,之後才十幾年,就變成安史之亂。
所以我每次看到劉禪,雖然他不像唐玄宗這麼有才。
但是這兩人命運倒是挺像的。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0-24 01:32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b59999    時間: 2017-10-24 01:47 AM

這也是沒辦法,玄宗一生中弄過很多次政變。
會被他兒子防範,會被李輔國陷害,也是在可以想像的。

不過玄宗活到76歲,一生高低起伏,
甚是精彩,也算是可以的了。


作者: a7748xxx    時間: 2017-10-24 03:41 AM

kib59999 發表於 2017-10-22 02:40 AM
是的,所以我認為這是劉禪的無能所致,而不是缺德所致。

他的下放權力至少讓人感覺到劉禪還有自知之明,

他的無能並不能一定成就蜀漢四相,而是這四個人本身就這樣好
不然陳祗這個被四相之一賞識的第五權臣為何不受人追捧??

蜀漢的滅亡是失能而不是無能,為何失能?因為無德
在最後的成都防衛戰逼使他投降的不是啥為民著想的大德大義
而是在把成都僅有的防衛軍都派去死光光之後
關心他自己還能不能活命,或者能逃走倚靠另一做城池的百姓為他而戰
在面對前線軍情時,他想的不是我派兵駐守勞師動眾
而是聽到神說,他一定能成為中原之主,就開心的不理了

從這兩件事來看,主政時期遭逢國家大事,他優先考量不是國家的存亡,還是人民的負擔
是劉禪個人的利益
這樣要說很有德性,是否太難?
作者: kib59999    時間: 2017-10-24 06:04 AM

本帖最後由 kib59999 於 2017-10-24 03:54 PM 編輯
a7748xxx 發表於 2017-10-24 03:41 AM
他的無能並不能一定成就蜀漢四相,而是這四個人本身就這樣好
不然陳祗這個被四相之一賞識的第五權臣為何 ...

第一件,唐玄宗跟劉禪這部分也是相像的。
早期有桃崇,宋璟,之後有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暹、韓休、張九齡這些名相。
但是晚期有李林甫跟唐國忠兩位奸相。
總不能因為有後面這兩個就說唐玄宗是個無德皇帝吧......
縱觀一生,並沒有全然如此。

第二件,你提的是一部份原因,不是全部。
成都防衛戰已經是最後了,要反擊成功基本上已經是無望。
再者,防衛軍死光了,基本上就是準備要亡國了。
不論是投降還是戰死還是自殺,還是往哪跑,那都只是氣節的高低,
白話講就是尊嚴問題,而不是道德考量。
孫皓是公認的暴君,他投降後還跟司馬炎嗆聲,很有氣節,很有尊嚴。
但是他當皇帝後期就是搞暴政殺臣子,這才是真正的失德。
再來,聽到神說的部分,那也只能說他失察,失能,再難聽就是說他失智。
但扯不上道德吧......
我用一個最直白的說法,一個低能失智的帝王做了錯事。
是他的德性不好做錯事呢?還是腦子不好做錯事呢?





作者: a7748xxx    時間: 2017-10-26 01:36 AM

kib59999 發表於 2017-10-24 06:04 AM
第一件,唐玄宗跟劉禪這部分也是相像的。
早期有桃崇,宋璟,之後有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暹、韓休、張 ...

第一件
我並沒有舉例說劉禪用了誰是無德的
你千萬不要亂拉
我舉例是要回覆你的無能造就XXX這種馬後炮
並不是討論他有德無德

第二件
我也很明白的說<從這兩件事來看>
你還想拉啥全部?
成都防衛戰並不是最後,好嗎?
北有姜維主力軍團,東有永安+東吳援軍,南有霍弋軍團
哪來的基本上就是要亡國???你當鄧艾從山頂滾下來的兵是帶了多少攻城工具?
他是君王
他投降的當下,想的不是人民還是國家,而是自身安全
他身為君王的德性在哪?
當你只看到他只是因為尊嚴問題而投降,就是因為看不到身為君主該有的道德展現

失能導致無德
請問一個失能的人知道哪些是道德,哪些是不道德的?
所以說他無德,這已經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是沒有啊!

你這麼說劉禪有德
來舉個實例吧

不然按照史例來看  他不論是公德還是私德都沒有太好的展現
作者: kib59999    時間: 2017-10-26 04:07 AM

本帖最後由 kib59999 於 2017-10-26 09:56 AM 編輯
a7748xxx 發表於 2017-10-26 01:36 AM
第一件
我並沒有舉例說劉禪用了誰是無德的
你千萬不要亂拉

這兩件事來看,主政時期遭逢國家大事,他優先考量不是國家的存亡,還是人民的負擔
是劉禪個人的利益
這樣要說很有德性,是否太難?

這是你自己打的......所以我這樣回覆有錯嗎......
你不就想表達這兩件事情說明劉禪無德嗎?
劉禪無能是大家都有的共識,所以這點沒有異議。
但,現在的爭議在"德",如果第一件無關"德"問題,你打這段有何意義?
還是你說的第一件跟我說的第一件不是同一件,這樣的話只能說是雞同鴨講。

成就蜀漢四相始於劉禪下放權力,而我認為劉禪無能且他知道自己無能,所以下放權力。
所以我說他的無能成就四相。
本身素質好,沒權力能做甚麼事?
這算是馬後砲?不覺得話重了嗎?
當然,如果你認為劉禪本身是無權的話,那就變成另外一種辯論,
也是有史學者家以這個做前提。
而我目前的假設是"劉禪有權",所以權力的下放與否是一個關鍵。
自古以來,皇帝要下放大權給臣子是一件不容易的大事,
弄個不好是會改朝換代的。

你說:他的無能並不能一定成就蜀漢四相,而是這四個人本身就這樣好
不然陳祗這個被四相之一賞識的第五權臣為何不受人追捧??


成就四相是事實,但陳祗不是四相,
為什麼會有"他的無能並不能一定成就蜀漢四相"的說法?
換言之,陳祗表現如何跟四相的成就沒有關係吧?

是劉禪選擇了權力下放,所以我說這個原因成就蜀漢四相有何不對?
姜維連年北伐,大耗蜀漢國力,姜維有過,那劉禪不就算有過嗎?
劉禪找不到人替代,也制約不瞭姜維,這是劉禪的過。
但是按照這個邏輯,成就四相,四相有功,為何劉禪就不算有功呢?
既然他是一個有功過的皇帝,硬生生把他打成一個無德的昏君,豈不太過?
蓮出淤泥而不染,很多人主張要學蓮的白淨,不可學泥的汙濁。
但是我則是認為,即使是淤泥,它能生蓮,就表示尚有可取之處。

我舉不出劉禪有德的例子,但是我也舉不出他失大德的地方。
而你舉的例子比較像"劉禪不似君,沒有君王風範”。
仁君是一個看似褒獎,其實是說人庸弱的比喻。
而大部分無才的君王,能做出的禍害通常有限。
當然,能做出的好事也很難出現。
所以只要不失大德,就還算是有仁,或是還有點仁。
也許是每個人標準不同,在我看來歷史上的昏君不是多數。
仁君跟暴君的數量相對較多,聖君沒幾個,而且聖君的晚年都有昏庸的一面。
隋文帝如此,唐太宗,唐玄宗也是如此。
我個人不會因為君王晚年的昏庸就打上昏君的稱號,這是我個人的角度。
當然,劉禪他亡國了,但是亡國就是不仁?好像有點牽強。

然後要說成都防衛戰部分,
東吳是侵略不是救援,所以東邊的軍隊都不敢動。
東吳是一直想吞掉巴蜀的作南北朝的,這一點是公認。
知道蜀漢要完蛋了,所以趕著來搶地盤,
不然羅憲把吳軍放進來就好了,不是嗎?
大凡盟約都毀於危難之時,打著支援旗幟行侵略之實。
北邊的姜維被人牽制,同樣脫不瞭身。
真正能動的只剩下南邊。
再者,你說鄧艾從山頂下來帶多少攻城工具,那你可以說說他帶了多少嗎?
沿途地盤跟城池是怎麼打下的?打下的也好,投降的也好,那麼這些地方難道沒有攻城用器具?

投降的部份我仍然認為還是尊嚴問題,是君王的尊嚴問題,無關君王的德性。
不然你也可以說說怎樣投降才算是有德的投降。
抗戰到底,繼續死人,能否回天也是未知,
當然,在我看來是渺茫。
這樣的作為跟德有關?不,這不是德不德問題,仍是尊嚴問題。

最後的最後,我幾乎忘了這裡是中國文學區,不是歷史討論區,
所以我先就此打住。





作者: a7748xxx    時間: 2017-10-26 01:48 PM

kib59999 發表於 2017-10-26 04:07 AM
從這兩件事來看,主政時期遭逢國家大事,他優先考量不是國家的存亡,還是人民的負擔
是劉禪個人的利益
這 ...

權臣接任和<主政時期遭逢國家大事>關係也太不多了吧
照你那樣解釋那我應該說三件事了

回過來那句話
他的無能成就了蜀漢四相

既然講權力下放,劉禪是啥權力?君王的權力
那請問這四相有誰得到接近君王的權力?
為啥我敢說是馬後炮
因為蜀漢四相並不是都被權力下放的,好嗎?
光董允他沒得到啥下放的權力,他就是負責管皇帝生活的官員
在其職責內導正很多劉禪的道德層面,這叫權力下放???
董允的四相之名不是因為得到多大的權力下放
而是他導正了國君劉禪的道德層面,影響國君的價值觀,導正國家走向!
真正進入權力中樞的另外三個人,也只有諸葛亮得到了開府另立中央的權力
另外兩個可沒得到多少權力下放喔!
諸葛亮死後,劉禪親政,他繼續使用這三個人才並不是知道自己無能,
相反的他認為自己是能主,所以我運用這些人才
至於啥<弄個不好是會改朝換代的>這句話
得到一切權力的諸葛卻沒幹啥得諸葛亮都打包票的人,有啥好擔心
更何況從諸葛亮之後兵權都牢牢掌握在劉禪手中,怕啥?
因此我才說<他的無能並不能一定成就蜀漢四相,而是這四個人本身就這樣好>

舉不出劉禪有德性的行為???
那你還說他有德??
大德,和國家百姓有關是不是大德??君王風範不是大德??
仁君是一個看似褒獎,其實是說人庸弱的比喻。

哇!! 你這個文學也不夠啊,哪來的比喻啊!難不成有道德的君王就是庸弱的??
既然有超乎常人的德性,又可言庸呼?

有資料讓你去查,你在那東拉拉西壓壓的來湊成一個個沒啥根據的理由..
劉禪他亡國了,但是亡國就是不仁?好像有點牽強。

重點是他怎麼亡國的啊
他亡國的前提在於遭逢國家變故之時,他優先想的是自身利益,不是國家的,更不是百姓的
所以他的亡國是因為無德可以展現

東吳是侵略不是救援,所以東邊的軍隊都不敢動

<魏之伐蜀,召宇西還,留宇二千人,令憲守永安城>
沒有啊整個東邊只留了二千人其餘全往成都去啦
至於羅憲為啥沒放吳軍進來,拜託去找資料好嗎?不要亂猜
真相是
羅憲軍在已知劉禪投降後都哭了三天,吳國軍隊終於來了,難道羅憲軍是啞吧?
不會像東吳軍隊報告此事?東吳得知後硬要上,他當然知道東吳來尾刀啊

沿途地盤跟城池是怎麼打下的

江油~投降
涪城~奇襲
打下的也好,投降的也好,那麼這些地方難道沒有攻城用器具?

你是把全蜀國當智障啊把攻城器具放在首都周圍方便敵人補給??

君王的選擇等於國家做為,關乎人民福祉,這種難道還不算大德??
劉禪的投降
你都不去看他思考的內容
他思考的內容沒有有人民的權利,沒有國家的責任,只有個人的私利
你還想只認為這只有尊嚴而沒有德性
不為人民找想,這要叫有德??

最後的最後
幫你回想一下啊
<我的個人見解,歷史上君王大致分四種。>
還有啊
千萬別再回喔
所以我先就此打住

作者: windimage    時間: 2017-11-9 06:5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kaa5020    時間: 2017-11-11 03:47 PM

黃皓的罪狀:
1羅憲因不肯依附黃皓而被貶為巴東郡太守
2閻宇雖有巴結黃皓,但因看重羅憲之才而任命其為領軍,作為自己的副手
3尚書令樊建則不與黃皓有所往來
4當了黃皓三十年鄰居的郤正不為黃皓所喜愛,也沒被黃皓憎惡,官俸不過六百石,所以也沒遭受禍患
5甘陵王劉永向來憎惡宦官黃皓,黃皓得寵當權後,向劉禪誣陷劉永,使劉永十多年都不能朝見劉禪。
6姜維啟奏劉禪,希望劉禪殺了黃皓。劉禪卻認為黃皓不過是小臣子,要姜維別在意。後來劉禪找來黃皓,讓黃皓跟姜維道歉。怕被報復為自保,姜維只得藉口屯田,退往沓中,遠離成都以避禍。
7魏軍鐘會來犯,黃皓徵求鬼巫信息,告訴劉禪魏軍不會來,而劉禪也信了鬼巫。

劉禪寵信黃皓十餘年.黃皓也才幹出這麼點破事.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1-12 03:33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kaa5020    時間: 2017-11-12 09:25 PM

aris2058 發表於 2017-11-12 03:33 AM
基本上,我認為逼走領兵大將,
再蠱惑君王,讓他相信鬼巫之言,
使防守空虛,致使國家滅亡,

見仁見智吧!

東吳進攻前.根本沒人知道羅憲有將才
調動他剛好而已

姜維是自己走的.屯田沓中一舉兩得.備戰兼避禍
劉禪一向反戰.難道會支持姜維窮兵黷武.
姜維一再求戰.加上"先帝遺願"為號召
劉禪很難不答應

影響最大是鬼巫事件.沒想到劉禪信了.
這才是黃皓的重大過失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1-12 11:1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p6918    時間: 2017-11-12 11:53 PM

劉禪雖笨 但能安享晚年
因此 人生活得快樂就好
有甚麼好爭的
作者: zxcvb127    時間: 2017-11-13 11:25 PM

劉禪其實很衰阿
他生在一個勢力比較弱的所在
上面又有一個諸葛亮在
你想想
你做事的時候有個主管依直盯著你
你能幹嘛?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1-17 02:53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1-18 03:51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1-20 04:09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A1234ME56789    時間: 2017-12-2 05:10 AM

劉禪只不過隨口哼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就說明劉禪可懂得免爭鬥求自保;
老百姓也不會又慘遭戰爭之禍。
劉禪在百姓眼中是好皇帝;這諸葛亮要是知了可氣死他老人家耳~~
作者: endlesswar    時間: 2017-12-3 09:5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7-12-3 11:39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slimx    時間: 2017-12-12 03:15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dofmath    時間: 2017-12-24 12:23 AM

陳壽都說劉禪性如捐槁了,既然如此,也就不用強求他太多了
作者: thearboreyny    時間: 2017-12-29 12:13 AM

只不過他不是有意識的決定這樣做
比較是個性使然
作者: carsoniii    時間: 2018-1-2 06:42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leth    時間: 2018-1-3 01:46 AM

劉禪或許是位平庸君主,可決不能貶抑為昏君。基本上劉禪信任大臣,尤其是諸葛亮,不管內政、外交或軍事,樣樣放手授權而不加干涉。劉禪不猜忌部屬,不寵信內庭,終蜀漢一代,未曾有駭人聽聞的殺戮或政治鬥爭。總之,劉禪不壞,可為何蜀漢終究亡國?原因很簡單,自諸葛亮歿後,蜀漢喪失鬥志,一意偏安。這“偏安”政策一立,滅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8-1-3 11:47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leth    時間: 2018-1-4 02:02 AM

aris2058 發表於 2018-1-3 11:47 PM
劉禪哪裡不寵信內庭?
他非常寵信黃皓,
這也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

是我失察,劉禪任蜀後主後期,的確有寵信黃皓的情事。感謝指教。

作者: loserman2010    時間: 2018-1-4 10:51 PM

劉禪小時候摔壞了腦袋, 無能是天賦使然, 不是他的錯
他只是追求簡單的逸樂, 在漢自小到大都有大臣們的督促, 倍感拘束, 至蜀才真正感到無拘束管教的快樂, 思蜀則令自己心煩意亂, 忘蜀才得真樂。
凡人眼中的亡國復仇之念, 皆內心執著使然, 天下本無漢, 何來復漢?
劉禪的人生是悲劇人生, 但留下萬世罵名, 卻是太過於苛責他了
作者: c1t    時間: 2018-1-5 04:01 PM

gckhai 發表於 2017-10-17 06:07 PM
劉禪在被請去魏國之前,還當君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毫無作為還將姜維調回等等,就反應了他的能力,只能說他在 ...

你別忘記了,劉備死的時候劉禪才多大
他上面還壓著一個諸葛孔明
如果他不裝傻,早晚會被想辦法做掉
其實阿斗是個很聰明的人
亂世之中寧可裝傻被供起平順過人生享受
放棄宮斗不操閑心
作者: awwwa1228    時間: 2018-1-6 06:22 PM

樂不思蜀的回答
不是真的貪圖玩樂 就是貪生怕死
兩種都不怎麼樣的啊
作者: w1990ww1990w    時間: 2018-1-7 10:18 AM

最后還是善終了,三國多少人不能夠善終,這麼來看,其實他還是可以的,不能逐鹿天下,就過自己的生活咯。反而比野心勃勃的人活得好
作者: godofmath    時間: 2018-1-9 11:32 AM

或許也是因為劉禪,才突顯出了諸葛亮的偉大之處
作者: 86865868    時間: 2018-1-10 03:59 PM

最近其實有人為劉禪平反 說他當時投降並且當安樂公 是為了不要製造更大的傷害
但是個人覺得 他如果真的賢明 那諸葛亮 出征 北魏 就不會多次聽信宦官之言 把諸葛亮叫回來
或是從中作梗
作者: leona8000    時間: 2018-1-14 11:42 AM

大智若愚,應該能很好的形容吧
作者: 呜21    時間: 2018-1-14 10:44 PM

以前覺得劉禪是無能的君主,現在越來越覺得他是沒有辦法明哲保身。
如果不這麼做很有可能早就被幹掉了。在蜀國的時候有諸葛亮掌權,後來又被司馬氏抓走,還能活下來也很不容易。
作者: forcedat    時間: 2018-1-24 06:13 PM

同意
因為劉禪接皇帝時
真的周圍敵對勢力危機重重
不像是他爸還有兄弟 親信很多

雖然有諸葛孔明輔佐
但是劉禪也知道能力有限
這是自知之明

他和他的人被魏國宮廷之下
此舉不只是保命
也保了擁護劉備百姓的一群後代


偉大的人不是征服了許多國家
而是救了多少人

作者: d411060    時間: 2018-1-29 11:06 AM

gckhai 發表於 2017-10-17 06:07 PM
劉禪在被請去魏國之前,還當君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毫無作為還將姜維調回等等,就反應了他的能力,只能說他在 ...

中國人身受儒家思想荼毒!!!導致一些行為 被詬病!!! 試想 保命重要還是氣節重要??
作者: aris2058    時間: 2018-1-30 10:27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y2286231    時間: 2018-2-1 11:28 PM

我覺得劉禪 應該在其位謀其政,如果無法治理 而不退位讓賢。
作者: sergio123456    時間: 2018-2-2 09:10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ly419    時間: 2018-2-4 07:13 PM

對於蜀漢後主劉禪 ,或許他是因為看透國家情勢已無可挽回,因此逼迫自己樂不思蜀以求於亂世之中保全。
作者: heavens    時間: 2018-2-20 09:14 PM

其實,我覺得他還滿厲害,去哪都活的安安穩穩快快樂樂的,雖然很悲劇,但至少在亡國君主中算過得好的
作者: aptxz    時間: 2018-2-27 07:18 PM

劉禪活得並不快樂,生不得其志,少主阿~~你太年輕了,你不懂。

老臣幫你出個主意..
作者: arsene_ntu    時間: 2018-8-28 05:34 AM

說不定是演義亂寫的...................................
作者: p25912197    時間: 2018-10-22 09:08 PM

要意氣之爭還是要看實力

如果沒有
那就要用腦袋
作者: za32005    時間: 2018-10-23 08:32 PM

早期被架空,晚期變昏庸,這不是無德無才,那什麼是無德無才啊?沒有權力的時候,大屁不敢放一個,不然至少也學學康熙,車翻了個鰲敗啊!有權力時又很快腐化,這是有德嗎?只能確定他很有自知之明,很會在夾縫中生存,而且活的不錯,大概是他爹和諸葛亮的經歷才把他養成這樣吧!
作者: fcccpc    時間: 2019-2-3 03:48 PM

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愛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漢室,欲與君因天順民,輔此明主,以隆季興之力,著勛於竹帛也。以謂賢愚不相為謀,故自割絕守勞而已,不圖自屈也。(《蜀誌·杜微傳》)

坐上與杜微書(建興二年)
作者:諸葛亮
224年
作者: AGI1124    時間: 2019-2-4 12:27 PM

我覺得劉禪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他技能在亂世之中襁褓之間成為帝王
要能安撫好老臣與新臣
他其實是個很有智慧的人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