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校園霸凌不只是打鬧而是青少年求生存的地位競爭 [打印本頁]

作者: jiunn36    時間: 2017-4-26 12:04 AM     標題: 校園霸凌不只是打鬧而是青少年求生存的地位競爭

    觀察青少年霸凌行為為何層出不窮?關鍵在於大人長久忽略的青少年之間錯綜複雜的「友誼網絡」特性。不同成長背景、能力與價值觀的青少年,會逐漸自成一群或遭排擠落單,而彼此為了在「班級」這個宛如社會縮影的「縮小版社會」中競爭「社會地位」,「霸凌」行為其實是模仿大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社會化行為。
  在《後宮甄嬛傳》電視劇中,後宮妃嬪分成不同派別,透過彼此合作或離間,爭奪更適合生存的地位。過程中發生各種「霸凌、欺壓」的情事,看得觀眾咬牙切齒,而當主角透過與關鍵人物合作結盟,因而翻身時,觀眾往往也跟著感到大快人心。這種在友誼網絡中透過各種合縱連橫策略,進行地位鬥爭的情況,是否很眼熟?
   [attach]118550418[/attach]
  大人總認為青少年的霸凌行為,只是不懂事的打鬧,卻忽略了「友誼網絡」和「地位競爭」是青少年在「轉大人」的成長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的核心元素。研究團隊透過問卷、訪談、視訊紀錄等方式,持續觀察49個不同班級、總共1,077名國高中生,追蹤分析各班同學於求學的三年期間的友誼網絡動態變化,根據該調查研究發現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班上一定會有討厭你的同學,好消息是,班上一定也會有把你當朋友的同學。而被霸凌者需要的是:有更多人願意鼓起被討厭的勇氣,和他站在同一陣線。
  .在一個班級中平均會有2名同學不喜歡你,例如不想坐在一起吃中餐、分組作業不想同組,但平均會有3名同學把你當成朋友,樂於一起讀書、一起玩。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難如登天,每個人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就算是自己喜歡的朋友,他平均也會受到另1名同學討厭,而自己不喜歡的同學,平均會被另外9名同學討厭。
  9這個數字遠大於1,反應出一個現象﹐青少年喜歡和受歡迎的人做朋友,儘管有1名同學討厭他,卻不會威脅自己在班級友誼網絡中的地位。然而需選擇和大多數的同學站在同一立場,排斥不受歡迎的同學、一起討厭他,否則就會與9位同學為敵,自己可能也會被掃到颱風尾、成為被霸凌的對象。這個攸關生存的選邊站考量,可以解釋為何同學會對班級中的霸凌行為「視而不見」或「成為共犯」,因為自己也得「設法」存活下去,沒人敢貿然揮霍被討厭的勇氣。
  下圖班級的友誼網絡中,每個編號代表一名國中生,藍色箭頭表示認為對方是朋友,紅色箭頭表示不喜歡對方。圖中1號、6號、12號、21號同學,可視為班級網絡中的關鍵人物:
   [attach]118550419[/attach]
  .1號同學受到有些同學喜歡,有些同學不喜歡,但不會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因為若被欺負的話有朋友會挺他。
  .6號同學是班上的眾矢之的,同學們都表示不喜歡他,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就算被欺負也沒有朋友支持他。
  .1號同學和6號同學就像是兩個國度的人、互不來往,但12號同學串起了這兩者的網絡。
  .21號同學是班上的邊緣人,沒有人願意與之來往,像被當成空氣般,屬另類的無形霸凌。
  如果你是上圖此班級的師長,得知班上存在這種友誼網絡,發現6 同學和21號同學容易成為霸凌的對象,你會採取什麼行動?
   [attach]118550420[/attach]
  研究團隊發現,在班級中擁有越多朋友,被同學排斥、霸凌的機率較低,但自己平常就需投入較多心力經營同儕關係。若被一個團體排擠,但有另一個團體可以接納自己的話,被排斥、霸凌的機率也會降低,因為有人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出外靠朋友」這種古人琢磨出來的日常生活智慧,可不是說說而已,通常被霸凌的同學有兩種情形:眾矢之的、邊緣人,皆需要有朋友願意站出來撐腰。
  大多數的老師和家長阻止霸凌的方式,以為青少年是單純欺負對方,透過以暴制暴或是柔性勸說,懲罰對同學動粗的青少年、呼籲班上同學不要對霸凌視而不見,像是空降一雙老天的手到班級中試圖撥亂反正,卻忽略了青少年霸凌行為背後的社會化意義:在班級中爭奪更好的「社會」地位。若以有形的角色來理解,舉《哆啦 A 夢》中同班的胖虎、小夫和大雄比喻,胖虎為了爭奪大雄手中玩具的控制權,會毫不留情地對大雄揮出拳頭,這是一種鞏固自己地位的霸凌行為。小夫為了避免自己和胖虎的友好網絡斷裂,導致自己也淪為被霸凌者,乃選擇和胖虎站在同一陣線,一起追著大雄打、助長霸凌行為。
  國高中階段的青少年,扣除有限的在家的時間,一整天幾乎都在班級中度過,青少年並非只有課業需要煩惱,班級就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需要時時留意和朋友的互動、忙著維繫人際關係,也要觀察其他朋友之間的連結,若因自己怠惰而疏遠朋友,自己的位子就會被另一人取代。
  友誼網絡並非靜止不動,而是隨著時間、事件會變化,例如高中一年級升二年級分班後,班級友誼網絡又會重新整理一次。另外,《韓非子》言道:「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在青少年友誼網絡中,也存在著如同戰國中後期諸侯之間的競合關係,這個觀點可能是理解與掌握「霸凌行為」的首要切入點。
    若現存阻止霸凌的方式無效,師長可參考合縱連橫的戰術,觀察班上同學如何來往,協助被霸凌的同學建立有利的友誼網絡「戰略位置」。舉例來說,為什麼有些體型較圓滾滾的同學會被討厭,有些則會被同學喜歡,可以觀察他們身邊的朋友在班級友誼網絡中的地位。例如,原本因為體型像小熊維尼而被欺負的同學,可能因為參加了班上的讀書會,進而跟班上受歡迎的同學成為了朋友。霸凌者為了不得罪受歡迎的同學,讓自己的地位下降,也會選擇和小熊維尼維持友好關係。被霸凌者需要的,就像這種對自己情勢有利的朋友網絡位置,師長可以幫忙的是找到關鍵角色、調整班上失衡的友誼網絡。
  以班級友誼網絡的模式來看,霸凌者需要的是相信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承認一定會有人喜歡自己,也會有人討厭自己,無需透過霸凌手段來踩著別人往上爬。旁觀者可以做的是,在不涉及危險的情況下,鼓起勇氣讓被霸凌者知道自己不是友誼網絡中的一座孤島。而被霸凌者,請相信友誼網絡是可能變動的,眼前的狀況並非永恆,請勇敢求援而非放棄希望。
  研究團隊長期深入各地國高中觀察追蹤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歷程,並非為了迅速找到一個解決霸凌現象的對策,而是希望透過研究結果,提醒以友誼網絡中不同立場思考,了解同學們彼此的愛恨情仇,並理解同學們不敢貿然阻止的自保之道。這些都是面對霸凌現象時,一般容易忽略或誤解的獨到社會學知識,盼能藉此找出「斧底抽薪」的解決之道。



作者: david2003    時間: 2017-4-26 08:21 PM

這類的研究真的很重要, 可以幫助無數的學生. 只是說「斧底抽薪」是有點言重了. 這種社會現象,只能設法減輕,應該無法根治吧?
作者: chris731201    時間: 2017-4-26 10:11 PM


很不錯的研究,最後的結尾也說的很好。

小時候被霸凌,真的會對成年後的人際交往有影響



這份研究希望可以多多推廣給一些教學機構的導師看看。
畢竟可以直接干預校園霸凌有理智的成年人只有導師了。



作者: 宗教    時間: 2017-4-27 03:21 PM

若自己非被霸凌對象,的確是難以挺身而出,為其他受害者發言。「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真不知道這是人類趨利避害的本性,抑或是因為在青少年階段,朋輩間的認同極為重要。

唯盼家長老師共勉之,為孩童建立一個安全網及正確的價值觀,以免發生難以彌補的憾事。
作者: forcedat    時間: 2017-4-28 11:47 AM

除了人性的自我表現慾與變相的獲得他人肯定之外
還包含了自然界雄性動物生存的潛意識-"不和同類競爭相鬥就無法生存"
鬥除了霸凌打架以外 還有更好的選擇 日日向上的成績表現 以及 品德教育的自我教養

若校方全體能有效制裁學生霸凌行為 規定刑罰要素
理想上可大幅減少許多理性偏差行為者這些學生的霸凌同學事件

而女性的霸凌就不容易制裁了 以精神施壓,小團體,冷嘲熱諷,孤立她人為爬上女中地位的手段

作者: 檳榔東施    時間: 2017-6-19 03:25 AM

各位看清楚
21號正是你們的寫照啊
作者: sms0521    時間: 2017-8-28 03:54 PM

在學校霸凌的人往往享有比較高的地位,但出社會之後瞬間變成社會底層的人, 他們會發現 職業身份與地位金錢才是最高層, 最後往往適應不良埋怨社會, 以前霸凌的人出社會後同學見面,往往是被看不起
作者: fece582    時間: 2017-8-28 09:34 PM

人類的團體生活 不管校園或是社會 都會有霸凌的事情發生 人類總不能好好相親相愛好好相處
作者: f146954    時間: 2017-9-3 02:21 AM

取得觀念與地位上的平衡
才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作者: onlymichael    時間: 2017-9-4 06:55 PM

霸凌人者 通常也是被別人霸凌的對象
作者: nightxfrog    時間: 2017-9-5 08:44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