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八八風災後,經過漫長的時光,許多部落面臨重創,不斷找尋新生機會。屏東縣霧台鄉的大武部落,在堅守原鄉的信念下,重回部落土地,回歸傳統生活,種出原生作物,養出優良好雞,一步步走出部落新希望。
八年前,一場驚人大雨,重創南台灣許多部落,造成家園毀損,遷居永久屋。但是大武部落在魯凱族人一致共識下,重回原鄉居住。八八風災後,彭玉花是當時的大武部落村長,帶著族人一起回鄉,最初幾年交通不便,出入需走河床路,時常面臨道路中斷,食物缺乏,於是開始種植小米,種回部落傳統食物。
[attach]117860395[/attach]八八風災後,魯凱族大武部落重回原鄉居住。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漸漸的,種出多樣的小米,提供應急時的糧食,接著在屏東科技大學工作團隊的協助下,嘗試種植山當歸,開創部落農業經濟。山當歸過去以野生採集為主,現在規劃田區,試驗不同的種植環境,種出品質最好的山當歸。
部落婦女是耕作主力,像紅藜等許多傳統作物,曾經中斷種植,一旦恢復種植,部落婦女個個都是植物高手。恢復種植有助地力改善,部落中許多百年梯田,壘石田埂具有護坡功能,需要不斷種植、維護,才能保持梯田的完好。
回鄉八年,彭玉花不敢說部落已經重建完成,但是看著老人家在故鄉開心過生活,就是心中最大的成就。於是在部落齊力下,田地面積越來越大,作物種類越來越多,讓大武部落像是山中糧倉。
屏東科技大學陳美惠副教授,八八風災後就帶著團隊,幫助部落重建。在大武部落種出多樣作物後,協助引入優良種雞,讓部落進行雞隻飼養。雞場建立在森林裡,環境相當自然,更重要的是大武雞養殖時間長,雞隻相當健康。
[attach]117860394[/attach]大武雞以低密度養殖,並且使用有機飼料,提供覓食自然食物,幾年來雞隻健康,大武雞有了口碑,常常供不應求。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大武雞以低密度養殖,並且使用有機飼料,提供覓食自然食物,幾年來雞隻健康,主要致死原因,就是小雞被老鷹抓走。漸漸地,大武雞有了口碑,常常供不應求,但是部落堅持低密度養殖,不願貿然增加數量。
災後,大武部落有如桃花源般,與世無爭隱居在山谷中,來訪遊客並不多見。陳美惠和部落族人討論後,決定引入生態旅遊,舉辦修建步道的工作假期,讓外界認識大武部落。陳美惠思考,部落生態旅遊不是新造景點,而是修復文化,找回部落曾有的美麗,通往舊部落的古道,就是生態的所在。
部落邀請千里步道協會協助,舉辦步道修復工作假期,步道專家徐銘謙指導參與學員,如何修築手作步道。徐銘謙表示,步道保有許多部落智慧,從修築的石材、工法到工具,都可以看見世界各地不同部落的傳統智慧。三天二夜的工作假期,學員在體驗部落風光和品嚐部落美食後,歡喜為大武部落修復一段自然步道。
[attach]117860396[/attach]千里步道協會協助大武部落修復步道。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八年來,從種植到養殖,再進入生態旅遊,大武部落以緩慢的腳步,穩健走出部落希望。目前許多受災部落,在重建之後,交通便利,增加景點,反而帶來人潮湧入的情形,造成居民困擾,部落希望推動劃定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維護部落的生活與旅遊品質。
在霧台的山谷裡,一群魯凱族人災後重回家園,修復土地,恢復生計,修築古道,一步步創造屬於大武部落的好機會。
※ 本文轉載自 公視 我們的島【大武部落好雞會】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