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六龍飛天」之一:看劇也能是場思辨之旅 [打印本頁]

作者: Oyuki    時間: 2016-9-23 08:10 PM     標題: 「六龍飛天」之一:看劇也能是場思辨之旅

大業、犧牲。
老師說得沒錯,幹政治的人都是這麼想問題的,
得從大局上看問題,不要見樹不見林。
樹林之中遭到踐踏的區區野草,根本不被你們放在眼裡吧。
在這所謂的進行順利的過程中,死去的百姓又有多少?
為了完成你們的大業,究竟需要多少鮮血?
你卻這樣回答我,這是無可奈何的犧牲。

這部戲花了五、六集的篇幅,去寫高麗政治末期的腐敗,
困苦的人民在地獄邊緣掙扎著,無論怎麼努力都看不到被壓迫後的出路,
這個國家不是沒有賢者想做出改變,
但是賢明之人在這個已爛到骨子裡的體制裡,同樣沒有用武之地。
於是改朝換代這條路似乎變得理所當然了起來,
而正當我們已經跟著焚伊、芳遠等人開始期待鄭道傳所引領的推翻高麗之路時,
突如其來的編劇就在第十集裡藉由李芳地這個角色,
為這革命初期所點燃的熱血,澆下一盆冷水。

這似乎是在搞革命的時候,亙古不變的糾結與爭論,
發起革命的動機,往往是因為上位者不在乎底層人民的犧牲,
但弔詭的是,在推翻腐敗政權的過程裡,
卻又總是以「為了大業,這是無可奈何的犧牲」來為自己造成人命傷亡的行為開脫。
如果非要堆疊人民的屍體才能成就大業,
那麼與輕賤人命的腐敗政權又有什麼兩樣呢?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不管在哪裡做什麼,
不管是何種身份,不管有沒有力量,不管何時終會犧牲,
不只是百姓、而是包括任何人。
而我們要開創的,是那種不會讓人無故犧牲的世界。

誠然,在革命的過程中,必然會有犧牲,
而且當中犧牲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身處底層的人民,
但是正如鄭道傳和李芳遠說的,人總會有一死,可是如何死得有價值才是更值得思考的。
就像那些遭受過權勢者蹂躪的流民爭相對著李成桂說自己要做革命的先鋒那樣,
與其只能靠著假扮倭寇欺侮鄰人的苟活,
或者是因為自己的性命、財產都能一筆就被當權者勾銷、而擔心受怕的活著,
不如去賭一個新國家的未來。
也許你自己看不到,但是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也許能活著看到新世界的到來,
這樣還不足以讓你奮起做出一些改變嗎?
這或許正是焚伊和妍熙可以如此死心塌地追隨鄭道傳的原因。


亂世裡有三種人:亂世的犧牲者,和亂世對抗的人,
還有、像你這樣利用亂世的人。
幹政治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著這樣一隻蟲,
跟你說現在是亂世,說一定要在亂世活下去,這樣跟你甜言蜜語著。
但是,如果關注於蟲子之言,並且言聽計從的話,最後你自己就會成為那種蟲子。
利用亂世之人,只會讓亂世更加的惡化。

同樣是在第十集,鄭道傳的這番蟲子論(?)台詞寫得很精彩,
但更令人讚嘆的是,這個蟲子論竟然貫穿了整部戲。
蟲子就像是每個人心中的暗面,
看來越是光明的人,其暗面也就越深越大。
在為了自己的理念還有夢想奮鬥的路上,
那看來正確無比的路上,卻總在有些時候面臨了道德的抉擇。
即使是磊落如鄭道傳,都曾經被內心的蟲子給蠱惑,
面對李芳遠這一個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
他一方面憂懼他的「暴徒(爆豆)性格」會成為整個大業的絆腳石,
一方面卻也時常被他不按常理的思考方式給激發出解決危機的潛能。
當他猶豫著是否該趁著李芳遠被李仁謙給陷害入獄時除掉這個不安定份子,
是焚伊一席話讓他改變了想法。
他把李芳遠留了下來,除了想賭他的少不更事是否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善,
更是因為看中他的勇氣、熱情以及聰穎。
李芳遠這樣的人,作為夥伴會是強大的助力,
但是若他成為了你的敵人,絕對會是最為棘手的一根刺。

曾經說著想要守護每個人的夢想,想要從事讓世人能夠歡笑的政治,
但是當他發現在鄭道傳所勾勒的世界,沒有他的一席之地時,
他頓時感到忿恨不已,同時也徬徨了起來。

「什麼事都無法做的無力感,你絕對無法忍受。」

當年洪仁訪對李芳遠所做的分析,突然鮮明地在耳邊響起,
蟲子之言開始擾惑他的內心。
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曾經是鄭道傳心中作為新朝代世子的不二人選,
比起在關鍵時刻總是優柔寡斷的李成桂,
對於改革之路果斷且無所畏懼的李芳遠,
才是鄭道傳心中能夠繼續並肩作戰下去的人。

然而這一切,都在李芳遠謀害了圃隱的那一晚,
劃下了令人惋惜的句點。
從這一刻開始,曾經的革命同志,如今變成了相互猜忌的敵人。


對於百姓來說,如此亦如何?
不管是圃隱先生您守護江山社稷,還是三峰師父想要建國,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關係,
百姓只需要米飯和生活的快樂,這些就足夠了。

圃隱這個角色雖然讓人不耐(某種程度也是因為三峰的私心跟執著造成的),
但是他跟三峰還有芳遠之間的對話跟變落卻讓我想了很多。
他讓我想起中國歷史上以其氣節高亮著名的儒者,
比方說宋朝的文天祥,高中讀到正氣歌時,老實說我一點也不覺得這個人物偉大,
反而覺得那樣的忠心很迂腐,
南宋如此腐敗,他卻寧可去守著這樣一個腐敗的國家,
也不願意去為百姓在新的國家中盡一己之力,圃隱還有那些儒生都給我這種感覺,
你為的社稷其實只是一個空虛的概念,但是沒有民焉有國?
這或許也是菁英/儒者的傲慢,因為覺得民眾是愚昧的,
所以他們做的不是傾聽民眾,而是覺得自己應該是要帶領民眾的。

「看重自己名譽的人,至少不會傷害到歷史。」
「歷史不過是看後代百姓們,如何議論罷了。」
「我的心,不管在哪一刻,從未有過歷史這裡兩個字,
  從未有過想像中的後代百姓,只有眼下和我一同踩在這片土地上,
  呼吸著、咬牙活著的這一世的百姓,他們會永遠在我心中。」

惦念著自己在歷史上會留下什麼名聲的人,
也許可以避免讓自己的慾望恣意妄為,
但卻也反被守舊的觀念給束縛著,認為江山社稷是不容許顛覆的,
只想著在遙遠的未來裡,我不要留下不好的評價,
卻忽略了眼前這些,正在受苦受難的人民。
李芳遠或許有他的私心,他的野望,
但我卻覺得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腳踏實地的看清人民的需求。


「為何你的夢想就是大業,我的夢想就是野心呢?」
「我們各自都有私心,也有與此私心相應的大義,而贏得勝利的人,終將成就大業。」

或許最無奈的,還是最後這場師徒對手戲,
這兩人的關係最終只能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樣極端的方式作結。
就像三峰說的,他知道李芳遠會承接著他的夢想,繼續往前走,
更毫不猶豫地、更大刀闊斧地將這個國家改革成他們曾經一同夢想的樣子。
明明他們所期盼的新世界是這麼的契合,他們卻無法並肩走到最後,
這之間的箇中無奈就是人生跟命運的必然吧。
如果三峰不是這麼死腦筋的堅持圃隱要成為新朝鮮的第一代宰相,
如果三峰不是這麼急切地想要拔除王族的勢力,
那麼芳遠在他眼中不會是這麼危險的敵人,反而是最得力的助手。
如果芳遠沒有被心中日漸膨脹的蟲子之語給迷惑,
如果芳遠不是這麼執著於要自己達成那些夢想,
那麼三峰依然會是他最敬重的老師,
而非無所不用其極必須除掉的絆腳石。

可能是我把所有的事都想得太簡單了,
一開始是為了出人頭地、好照顧一家老小,
但做著做著、我們幹的事兒、我們嚮往的世界太美好了,
所以我才會豁出性命、與阻擋在這世界面前的壞人戰鬥。
但是,之後我們所遇到的敵人可能也不是壞人、惡人。

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是了,但有時候明明道同卻也會因為人的野心跟自私而走向分裂,
這部戲對於這樣必然以分崩離析作結的革命,有著相當完整跟寫實的描述。
似乎只要是人所組成的聯盟,總有破裂的一天,
只是在古代,政治上的拆夥總以血腥的殺戮作結,令人不勝唏噓。
從一開始擋在李芳遠面前的,毫無疑問是惡人的「都堂三人幫」,
到後來其實只是理念不同的崔瑩將軍跟圃隱,
最後則是曾經的革命同志鄭道傳,
一路走來,為了大業犧牲的不只是人的性命,還有友情、親情與師徒之情,
以及,人性,
在剷除阻擋在面前的人時,必須一點點割除那些會讓自己軟弱的溫情。
而君王這個位置,不管你是庸王或明君,
總是只能自己一個人孤獨的守著,
獨自承受所有人的指責、畏懼、妒恨、豔羨、誤解、仰望。

我們只是看戲的觀眾,不用置身於那些讓人進退兩難的道德試煉,
但是在這一場令人既充實又感傷的思辨之旅中,
我們隨著不同角色去思考各種理念的優劣,
因而慢慢型塑出自己對政治的想法以及價值觀。
這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
但我想政治就是在不斷的討論以及反思之中,漸漸趨向於公平跟正義的吧。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