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有機田害蟲多? 研究:南安部落「生態系除蟲」大勝噴農藥 [打印本頁]

作者: chris731201    時間: 2016-5-19 12:48 AM     標題: 有機田害蟲多? 研究:南安部落「生態系除蟲」大勝噴農藥

一般人印象中,使用農藥的慣行田,害蟲數應該少於不使用農藥的有機田;然而學者彭仁君這兩年在花蓮南安田區的監測發現,慣行田區的害蟲多於有機田,有機田捕食害蟲的天敵數多於慣行田,證明生態機制比人為的農藥、化肥更有效率。



南安部落有機田輔導計畫原為了守護拉庫拉庫溪,由玉管處結合部落、企業、民間團體共同推動,並推出「玉山瓦拉米」品牌。由於有機耕種維護了乾淨的水域,最近台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現身田區,證明南安一帶的有機耕作,不但建立生態防禦系統,並守護了拉庫拉庫溪珍貴的淡水魚基因庫。

保育拉庫拉庫溪  台灣細鯽現蹤瓦拉米田

菊池氏細鯽又稱「台灣細鯽」是台灣特有種初級淡水魚,分布於台灣東部宜、花、東以及新北市部分區域,過去常見為溪流中,常撈捕來炸煮,是台灣傳統社會常見的蛋白質來源。數十年來,因不敵外來種鯉科競爭、棲地受河川人工整治、水泥化而破壞殆盡,野外族群量銳減。農委會林務局出版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將之列為「易危」等級。



玉管處結合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陪伴農民轉型,並找來生態專家林青峰在田區附近調查,過程中在林仁義等幾位農民田中發現菊池氏細鯽。

林仁義說,看到有魚在田裏面游泳,內心掙扎著要不要保存這些魚、要怎麼保存,在大家的建議下,於是在出水口挖一個池子,結合眾人力量七手八腳完成。

「我一直想,這種魚比較罕見稀奇,多數人應該很支持挖生態池這種作法。」他靦腆地分享這則故事,不忘提醒大家維護生態的重要。

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有台灣細鯽紀錄,如今在拉庫拉庫溪第一畝田現蹤,更讓玉管處相信,這項計畫做對了!玉管處經營企劃課課長黃俊銘說,以國家公園立場,初衷並非推動有機農業,而是保育拉庫拉庫溪;南安部落雖位於園區外,卻是玉山下第一畝田,拉庫拉庫溪不但在國家公園保育好,絕不希望流到第一塊田就因農業化肥而污染,因此推動這項計畫格外有意義。

這兩年投入這項計畫的銀川米董事長賴兆炫說,因為一條魚,讓南安有機田的價值更上層樓,享譽國際。

監測結果:南安有機田的害蟲比慣行田少

除了生物多樣性表現傳出佳話,也印證生態系統運作提供了農業生產環境人力無法比的效益。臺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彭仁君2014~15年間,在南安水稻生產田區掃網142次調查得到「有機田的害蟲比慣行田少」的結論。

上週五(13日),彭仁君即帶著媒體實地走訪南安水稻田區,走過慣行田區,空氣中隱隱飄來農藥的氣味。不但農藥噴灑無法維繫濕地生態,赤腳親炙田裡土地只感受到生硬;鄰近的有機田,雖只種兩年多,但隨著土壤條件改善,變得自然鬆軟。

在慣行田不易看到的蝌蚪、魚等生物,在有機田輕易就可撈到。農民徒手挖出來的生態池,輕易就撈出魚苗、蝌蚪。除了台灣細鯽,尚有一些魚苗因為體型太小,有待比對了解種類。

慣行田裡很多小飛蝨,但需要瓢蟲、蜘蛛來控制;在有機田裡,一掃就有長腳蛛、瓢蟲等天敵隨伺。


另一方面,有機和慣行田的差異也顯現在放水之後。水稻插秧後兩個月會將水排乾,目的是讓根系扎深一點。放乾水時,很多生物都因此死亡或離開,可是再放水回去時,慣行田恢復生態的能力遠比不上有機田。

他解釋,有機田放乾雖對生態有影響,但因底層有機質保水力強,不會讓土壤立即乾涸,因此當水一回來,這些生物很快就恢復,不會因此消失。而慣行田本來就缺乏生物多樣性,即時偶爾出現的生物,也會因乾旱一去不回。

彭仁君簡報時指出,有機耕種幫助了水田生態系統的建立,尤其是農民使用的有機肥料,讓搖蚊到田裡大量生產,成了溼地生態重要的基礎。他以20×5平方公分為單位計畫搖蚊幼蟲數量,有機田平均約20多隻,慣性田則不到5隻。

「有機肥料非常重要,提供搖蚊所需的養分,牠們取食排出的大小便能幫助植物吸收養分,讓土壤更肥沃;搖蚊成蟲後,躲在水稻上,蜘蛛就入場了,整個系統就起來了。不但幫水稻,也帶動整個生態,把生態系統建立起來。」他說,搖蚊幼蟲就是紅蟲,吸引龍蝨、牙蟲、蜻蜓、青蛙、水鳥等一連串的食物鏈,他形容這般景象有如野生物的7-11,水鳥、候鳥隨時來都有得吃,水域生態網由此產生。

有機田天敵數量多於慣行田

有機稻作保留田埂自然樣態,多樣性的雜草供應瓢蟲棲息覓食棲地,而瓢蟲正是害蟲的天敵。值得一提的是,慣行農田也發現瓢蟲,但幼蟲很少;「我們在有機田發現更多的瓢蟲幼蟲,」彭仁君提及這個差別,「有機田區不但成蟲飛過來,而且還可以生小孩,在這裡長大,這需要時間,卻是慣行田無法提供的條件。」在有機的生態體系裡,使得天敵昆蟲的生活史更完整。

從兩年累積的資料顯示,有機田天敵的數量,如長腳蛛、瓢蟲、寄生蜂等,都比慣行田多,天敵的幼蟲在有機田也很多。

彭仁君說,蜘蛛也是重要的天敵,屬於守株待兔被動出擊型,瓢蟲數量雖較少,卻是主動攻擊,雖然數量少,幼蟲和成蟲都會吃害蟲,吃得數量很多。

由於生態系統建立起來了,因此從水稻插秧起到現在,成群害蟲進來也不怕,因為這個生態系統形成的防禦機制架構起來了。即使5、6月西南氣流帶來龐大的飛蝨族群,一旦進入這個系統,可預期大半會被消滅。

彭仁君從兩年監測資料得出,南安有機田的生態防禦網,確實能夠有效對抗害蟲為害;而且有機田生態防禦比慣行田人為防治效果好。至於這個經驗是否適用於其他地區,則未有定論。

他分析慣行田害蟲高於有機田的可能原因,慣行田施用高氮化肥,促進害蟲繁殖,加上殺草劑及農藥的使用,已造成慣行田生態系的斷裂,這使得天敵數量及控制力量不足,而產生抗藥性的害蟲,也使得農藥失效,在此失衡狀況下,害蟲數量反而高於有機田。

彭仁君也分享這兩年從農民身上學到的功課,他發現農民很懂得生態防治。例如,有「米王」之稱的王政德,以提高田裡的水位,抑制雜草生長速度,這種方法也讓生態更好,因此田裡蝌蚪特別多,也發現很多魚苗在田裡生長,營造了有機的環境,讓生物得以發育成長。「這些生態智慧,不但提供了健康的環境,更讓部落發展更永續。」


心得:現在農田很難找到福壽螺、麻雀、白鷺鷥以外的生物了。
現在我要找大肚魚都很難找到了,更別說泥鰍、水雞之類的生物了。
花蓮南安部落座落於玉山國家公園東側,有空可以去看看。
作者: 礁溪伊莉    時間: 2016-5-20 09:06 PM

這是很"詭異"的一種結論耶~.....

如果,
不噴灑農藥的"有機田",
真的能比噴農藥的"慣行田",
還要"少見害蟲",
那麼,
"農藥"這個東西,
在一開始, 又怎麼會被"發明"的出來呢?

要知道,
在"農藥/殺蟲劑"被發明, 並使用於農業之前,
所有人類耕種的田地,
全部都算是,
100%沒噴灑農藥"的"有機田"呀~

當初,
就是因為,
"農藥/殺蟲劑"能夠有效的殺蟲,
明顯增加產量,
所以,
才會被廣泛使用,
演變成, 現今的"慣行農法"~

水稻田,
在不同的"季節/氣候/生長時期/水稻品種....",
都會有不同程度, 不同種類的"病蟲害",
在進行比較時,
一定要有嚴謹的"科學對照組"設計,
還要有足夠的"統計樣本數",
才能提出真正的"科學數據"~

在一個特別小區域的"生態採樣",
所看到的"特殊現象",
可能並非"常態",
一模一樣的"研究方法",
如果搬到,
台灣西海岸, 中南部的任何一塊稻田,
很可能就會"完全翻轉"了~.....


作者: 殤-翼羽    時間: 2016-5-21 09:10 AM

礁溪伊莉 發表於 2016-5-20 10:06 PM
這是很"詭異"的一種結論耶~.....

如果,

我覺得必須更正一個問題點所謂的生態田

應該是研究農田的害蟲組成後故意引進他們天敵吧

也許直接引進天敵並持續放置   
並且精算害蟲族群密度以維持天敵數量

使用農藥田因為現在禁止強效農藥跟殘留值的問題
一些好用的農藥不能用多或是不能用了

所以生態田的害蟲數較低可能是正常的   但是他們也許產值會輸給正常田
======================================

我覺得不能引用現代的農產值就質疑當時農藥的使用法

我手上有找到一份網路上的台灣稻米演進資料

也許能恰如其分的解釋   
為何早期使用農藥的產值仍就輸給現代各種施作方式的產值

[attach]114375819[/attach]

作者: 礁溪伊莉    時間: 2016-5-21 12:38 PM

殤-翼羽 發表於 2016-5-21 09:10 AM
我覺得必須更正一個問題點所謂的生態田

應該是研究農田的害蟲組成後故意引進他們天敵吧

其實,
水稻的"育種"和"選殖",
一直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水稻的"第一次綠色革命"之前,
由於,
水稻的"株高", 普遍都很高,
一旦"結穗過重", 或遇到"強風",
稻田, 就會大面積的倒伏,
嚴重影響收成,
也不能夠施肥太多,
所以,
總產量, 一直都很有限~

後來,
1959年,
位在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
在綠色革命的浪潮中成立,
受聘於該所的台灣研究員"張德慈 博士",
運用一種,
來自於台灣的野生米 --- "低腳烏尖"
和另一種,
常用於稻米生產的Japonica米, 進行混種,
創造了所謂的"IR8號米",
一種半矮性, 明顯縮減株高的"新品種",
對於,
後來的"綠色革命"與"全球糧荒",
有非常大的貢獻,
從此,
在國際間更享有"miracle rice(奇蹟米)"的稱號~

由於,
水稻的"株高"變矮了, 變得比較不容易"倒伏",
所以,
可以承受更多的"穗重",
可以更放心的"施肥",
可以比較不怕"強風"來襲,
而讓後來的農田,
都增加了非常多的"總產量"~

之後,
台灣的"水稻育種",
變都朝向了, 以"增加產量"為主要目的,
其中,
"抗蟲/抗病"的新品種,
"降低光敏性"的新品種,
"產量較高"的新品種,
都陸陸續續的, 被發展出來,
變成台灣稻田的"耕種主流",

當年(20多年以前),
最著名的,
是種植面積,
曾達全台80%的"台農67號米",
就是一種"抗蟲/耐病"的優良品種~

但是,
近年來,
台灣稻米走向"精緻化產業"的方向,
強調"品質", 不再注重"產量",
所以,
已經不再有人種植"台農67號米",
而是轉向耕種,
新一代的"新品",
例如: 台農71號(益全香米), 台梗9號, 越光米.....,
都是"米質/口感"優良,
卻較容易"染病/生蟲", 產量也較低的品種~

其實,
在稻田裏的"品種選擇"和"環境因子",
相當複雜, 且環環相扣,
並不是"單一條件", 就能夠"簡單解釋"的,

事實上,
我自己也曾加入"水稻 分子生物學"的實驗室,
所以,
會有需要,
自己親自種植"實驗田"的田間經驗,
因為怕"污染", 珍貴的研究材料,
都是不計成本的"有機栽培",
也會努力的維持"生態平衡"~

但是,
"蟲害"的代價, 往往還是非常慘痛的,
因為,
牠們往往可以在瞬間爆發,
繁殖的數量與速度, 都非常驚人,
而且,
通常是在爆發之後, 才會開始引來"天敵",
但是,
等到天敵的數量增加, 足以開始壓制害蟲時,
咱們那些寶貝的水稻們,
通常都已經是,
"厭厭一息" + "慘不忍睹'了~

所以,
光光是單靠"生態平衡"的天然機制,
是不可能有效"保護稻作"的,
道理很簡單,
1. "害蟲(一級消費者)"的生物質量, 來自於"植物/稻作(生產者)",
    要先吃掉植物營養, 害蟲才會變多,

2. "天敵(二級消費者)"的生物質量, 來自於"害蟲(一級消費者)",
    害蟲要先變多, 天敵才有辦法跟著多,

所以,
除非是自己,
先在另外一個地方, "人工培育"大量的天敵,
然後,
再瞬間大量引入, 消滅害蟲(生物防治法),
否則,
要等到,
田裡開始出現大量天敵, 來幫助消滅害蟲時,
往往,
就表示"為時已晚",
田中的"稻作",
早就都已經, "被害"的差不多~.........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