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終南山下(重陽宮.活死人墓.遇仙橋) [打印本頁]

作者: yukr    時間: 2015-8-14 03:24 PM     標題: 終南山下(重陽宮.活死人墓.遇仙橋)

本帖最後由 yukr 於 2015-8-14 03:44 PM 編輯

  看過《神雕俠侶》的人,對於「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俠侶,絕跡江湖」這幾句話,一定不會陌生。在金庸巧妙的文字裡,這個地方充滿了故事性,既有俠情、愛侶,又有抗金、修道,加上武俠小說的神奇元素:九陰真經、華山論劍、武功天下第一……,於是「活死人墓」成了一個極其神秘、令人充滿想像的地方。
  我是個武俠迷,《神雕俠侶》至少看了二、三十遍,其中的愛情故事雖然動人,但對情節越來越熟悉之後,對那些愛情故事、虛構情節就漸漸不再感興趣,真正的興趣,逐漸轉移到學術研究和歷史考察上面。就像網路上人家說的:「王重陽的文化符碼,比金庸筆下打打鬧鬧的小說情節,要深沉得多。」我比較關注的,毋寧是歷史上的王重陽、道教史上的王重陽、特別是內丹學史上的王重陽,實地走一趟,對於喜歡研究道家的我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於是,在8月23日這一天,我終於前往了傳說中的,也是想像中的重陽宮。
  要去重陽宮,還是要從西安走。
  重陽宮的位址,在西安市西南四十公里處戶縣的祖庵鎮(以前屬於周至縣,1958年劃歸戶縣,祖庵鎮在戶縣西二十里),書上說它「位於終南山北麓,南有清涼山、望仙坪,東有草堂寺,西有樓觀台」,講得好像就在旁邊似的。其實,重陽宮距離終南山還有一段距離,若真的去爬終南山,就完全弄錯了。要看重陽宮,必須從西安搭車,前往陜西的戶縣。
  不知是否先前在絲路的旅途太過勞累,一到西安,我的身體就開始不太舒服,腰痛。這非常影響遊興,所以接下來的兵馬俑之旅,只好讓妻自己去看了。我一個人在旅館休息了一整天,第二天要出發前往重陽宮時,腰已經痊癒了,真開心,妻說:是重陽祖師有靈啊!值得期待的一天。

從西安到戶縣

  早上梳洗完畢,下樓買早餐。香菇菜包是葷的,土豆包也是葷的,我能吃的不多,蔬菜花卷是素的,但要留著中午吃,於是我只吃了兩個豆沙包,喝了一碗八寶粥。這早餐店的東西真的不可口,八寶粥是唯一好吃的東西。
  8點50分吃完早餐出門,搭出租車到西安的城南客運站,很近,所以只要起步價7元,9點整就到了。我們買「到戶縣」「走高速」的車票,24.4元。
  10點13分在戶縣下車,我突然尿急,只好隨便找家酒店進去解決。
  10點20分上了的士(出租車)。這兒的「的師傅」絕大多數是女的,很有特色。他們通常夫妻都一起投入這個行業,一家租下一部車,妻子白天開,丈夫晚上開,就像跑接力似的,為了養家活口,夫妻同心拼經濟。所以我們白天遇到的,多半是女師傅。
  我們上車一問,這位「的師傅」並不知道「重陽宮」在哪,可見它不是旅遊熱點,不過她知道「祖庵鎮」,於是她把車靠邊,打了通電話,確定了地點,告訴我們:「最多20分鐘就到了。」
  車一路往北開,果然如「的師傅」所說,10點40分就到了聞名已久的重陽宮。我們居然真的來到了傳說中的重陽宮,也許憧憬過甚,疑真似幻,真有點不敢相信。

[attach]110163890[/attach]

  重陽宮的靈魂人物是王重陽,這裡應該談一談他。
  王重陽(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咸陽人(祖籍陝西咸陽大魏村)。他出生那一年,是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也就是完顏阿骨打建國的前三年。他成長的歲月,正是北宋王朝搖搖欲墜之時,在他十五歲時,北宋就被新興的大金國所滅,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婁室破陜府,長驅入關,金兵入陜西鳳翔,金人在北京扶植劉豫,國號齊,第二年,把陜西賜給劉豫,王重陽的家鄉咸陽,實際上是納入了金朝的版圖。也就是說,他十八九歲時,親眼目睹了國亡家破的災禍。
  王重陽的成長過程,根據金源璹所撰的《全真教祖碑》,說他「弱冠修進士業,籍京兆府學」,也就是入府學,考中進士,屬於京兆學籍。他的樣子是「美鬚髯,大目,身長六尺餘寸,氣豪言辯,以此得眾」,又「家業豐厚,以粟貸貧人,惠之者半,其濟物之心略可見矣」,可以說是一個任氣好俠、輕財重義、「浮雲之財隨手過」的人物。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金曾許宋和,並歸還河南陜西之地,他的祖居咸陽暫時重回祖國懷抱,王重陽在此時「捐文場,應武舉」,參加了南宋的武舉考試,考中甲科。那一年,他二十七歲,改名德威,字世雄,「其志足可以知」,可以想見他身懷武藝,正欲大有作為。
  沒想到就在第二年(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的五月,金毀盟出兵,又攻取河南陜西之地,咸陽才剛剛重入宋朝版圖,短短一年半即又失守。面對山河變色,王重陽雖有一腔抱負,惟大事難圖,「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思想開始有了轉變。
  他在七言律詩〈和落花韻〉裡曾說:「不謀輕舉望升飛,碧洞無勞閉玉扉。久厭世情名與利,素嫌人世是和非。須知謹謹修心地,何必區區銜道衣。門外落花任風雨,不知誰肯悟希夷。」〈蘇幕遮〉更說:「有錢時,人見愛。及至無錢,親也全疏待。且見世情如此態。察盡人心,暗想除非外。」對於金人統治下的社會世情,他顯然深感不滿,不願違心迎合,激憤所至,行徑頗見顛狂,「豪氣沖天恣意情,朝朝日日長波醉」,鄉人稱他「王害風」,他也居之不疑,所謂害風,正與這樣的心境有關。
  他曾在〈述懷〉詩很明白地指出:「幾個知元本?何人憶祖宗?」忠義之情,未嘗或忘,「四十八上尚爭強」,可見他仍有入世之心,欲有一番作為。後來元人商挺的〈題甘河遇仙宮〉說:「重陽起全真,高視乃闊步,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妄跡復知非,收心活死墓。」(在《神雕俠侶》裡面,金庸改名換姓,說成是黃藥師寫的詩了。)從商挺的詩意來看,王重陽「糾眾與金兵抗」(清光緒年間陳教友《長春道教源流》所述)似乎也不無可能,有跡可循。

[attach]110163888[/attach]
為了研究王重陽,找到這本書,收穫頗豐

  不過,無論他是否真的以軍事行動抗金,當時畢竟大勢已定、大業難圖,他行為日趨狂放,如他自己所說:「忽爾一朝便心破,變成害風任風狂」「從人尚道逞風流」,幾番「靜虛澄思省己身」之後,走上了修身養性,離塵絕世的道路。入道以後,便改名嚞(或作喆),字知明,號重陽子,這是他廣為後人所知的名號。
  追訪王重陽,我當天的旅行路線,是先到重陽宮,再到成道宮(活死人墓),再到遇仙橋、遇仙宮。

一、重陽宮

  王重陽最有名的故事是「活死人墓」,這一部分等一下再詳談。這裡配合重陽宮的歷史,從他修道有成開始談起。
  王重陽因得真師傳授,離塵絕世,在「活死人墓」中獨居止二年有餘,不到年,便已修煉有成,如他〈述懷〉詩所云:「金丹頃刻剎那成,不在三年九轉行。」,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王重陽悟徹玄機,掘墓目的已達,便填墓離去,從南時村(今成道宮)遷到附近四五里外的劉蔣村,也就是現在重陽宮所在地(今屬陜西省戶縣祖庵鎮),與和玉蟾、李靈陽結庵同修,並開始傳法勸道。
  三年後,燒卻故庵,赴蓬瀛訪友,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獨自持鐵罐沿途乞化,東出潼關,至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收徒立教,馬鈺、孫不二夫婦築庵事之,庵名「全真」。翌年與弟子馬鈺、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入崑崳山煙霞洞(今山東煙台)修煉。
  後遷文登、寧海,建七寶、金蓮(在寧海的周伯通家)、三光、玉華、平等五會,又收孫不二、劉處玄共七真,即所謂「全真七子」,或稱「全真教七真人」,形成著名的全真道,與南方的天師道成為道教兩大宗派,並峙南北。
  王重陽善於隨機施教,尤長於以詩詞歌曲勸誘世人,以神奇詭異驚世駭俗,在山東寧海等地宣講教法,化行山東。其傳世著作有《重陽全真集》,內收傳道詩詞約千餘首,另有《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統道藏》。

[attach]110163895[/attach]

  重陽宮,是王重陽早年修道之所,也是他遺蛻(葬骨)的地方,意義重大,是「全真道」的祖庭,又稱重陽萬壽宮、祖庵,乃金元時道教三大祖庭(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戶縣重陽宮)之一,歷來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的盛名。
  王重陽仙逝之後,馬丹陽襲掌全真教,於地建立道觀。其後王處一奏請建觀,金章宗賜名靈虛觀,後丘處機請改重陽宮,元世祖時,重陽宮被敕封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元太宗加封為重陽萬壽宮。根據民國十四年的《重修周至縣志》:「元季庚子(按:即太宗12年,西元1240年),王重陽喆門徒既會葬喆,復於此修建殿閣樓臺,煥然為關內巨觀,名重陽宮。」在元代,重陽宮盛極一時,曾引澇水從宮側流過,注入宮西之甘水,柳堤荷塘,帶有江南風采。宮域東至澇峪河,南抵終南山,北臨渭水,殿堂樓閣多達五千餘間,住道士近萬名,聲勢達於極盛,宮殿規模之大,為「天下宮觀之冠」。今日的重陽宮,歷經毀圮,自然不具昔日規模。

[attach]110163893[/attach]

  這裡的遊客並不多,門票也便宜,只要10元,學生票5元,門口的阿伯坐在那裡和幾個鄉人聊天,狀極悠閒,妻跟他說要買學生票的時候,他甚至連學生證都沒有看,就開了票,讓我們進去。

[attach]110163899[/attach] [attach]110163897[/attach]

  這個地方很寧靜,我們一進去,就覺得很舒服,也許因為遊客少,特別清幽。

[attach]110163902[/attach] [attach]110163909[/attach]

  重陽宮的主建築是「重陽寶殿」,為1997年香港青松觀捐資興建,殿內供奉王重陽、和玉蟾、李靈陽三位真人。2001年6月25日,重陽宮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陸續修建。由香港青松觀侯寶垣大師等知名人士投資上千萬元的修復工程已經告竣,金碧輝煌的重陽大殿和鐘鼓二樓也已落成。

[attach]110163912[/attach] [attach]110163915[/attach] [attach]110163913[/attach]

  長春殿為重陽宮大殿,屋頂是綠色琉璃瓦,頂脊列著飛禽走獸,栩栩如生。琉璃花牆,雕刻十分精美。結構嚴謹,殿內明燈高掛,黃幔低垂,青煙嫋嫋。殿中央的牆上掛了一幅畫像。
  目前,重陽宮宮域總面積已達53畝,宮內的七真殿、靈官殿均為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建制和規模遠非元代可比,殿內經過整修彩繪,已經煥然一新,也就更沒有古味了。印象比較深的,是七真殿門口的對聯:「何勞妙手塗吾像,但願君心合我心」,寫聯的人意境不俗,令人興發無窮懷想。
[attach]110163907[/attach] [attach]110163904[/attach]

  重陽宮的規模和氣勢,雖遠不如當年,但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了大量道教碑石和研究全真道史料,這個部分非常有價值。

[attach]110163924[/attach]重陽宮道教碑林的說明

[attach]110163917[/attach]
重陽宮道教碑林裡有許多重要的金、元史料

[attach]110163919[/attach]
這裏有許多元朝留下來的石碑,碑額上寫著「大元宸命」

[attach]110163921[/attach]
這一通碑文上面的文字《神雕俠侶》裡有全文著錄。

[attach]110163922[/attach] [attach]110163925[/attach]

  其中例如四十餘通道教全真派歷史的碑石,其中有王重陽祖師及七真畫像碑、《無夢令》詩碑、《大元敕藏御服之碑》號稱「三絕碑」、《全真開教秘語之碑》、元五代皇帝聖旨碑和唐吳道之《鍾馗戲鬼圖》畫碑等。遺存在宮內的金、元文獻,對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學、史學,人體科學、語言文字學與書法藝術等,深具史學價值。

  院內還有重陽祖師「腳印石」、元代老子石雕像、明代姊妹黃楊和王重陽大弟子馬丹陽手植的「千年古銀杏抱柏樹」一株,樹齡已800有餘。

[attach]110163930[/attach]
據說是王重陽大弟子馬丹陽手植的「千年古銀杏抱柏樹」

[attach]110163932[/attach]
樹旁有「祖庭心死」石碑,意即馬鈺所說的「心死則神活」

腳印石

[attach]110163927[/attach] [attach]110163929[/attach]

  此地有重陽祖師腳印石一座,據傳說為重陽祖師練功時留下的,書上說「腳印清晰可見」,我怎麼看也不覺得它「清晰可見」,無非就是後人附會的吧!
  又傳說當年王重陽在練功時,鞋中的一粒沙子因為浸染了祖師的仙氣,見風就長,虎虎生威,後被祖師踏了一腳擊了一掌,就再也不長了。如今,巨石上幾個碩大的祖師腳印依稀可辨,被稱作祖師腳印石,而巨石突兀的頂部仍是祖師擊了一掌的印記。腳印石出現五種顏色,代表祖師練功所採的五行之氣等等。這都是旅遊書上的資料,聊以當作旅遊閒談的談資罷了!自然都是不可信的。

祖師仙塋

[attach]110163933[/attach]

  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十月,王重陽攜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四人西返關中,至汴梁(今河南開封)止,居太甯坊王氏客店(即今延慶觀所在),次年正月無疾而逝,享年五十八歲。
  金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四子遵師遺囑,奉柩歸葬於劉蔣村的故庵(今陝西戶縣祖庵鎮重陽宮內)。
  根據歷史記載,元代京兆行省田德燦得任於陝西,曾出資重葬王重陽。
  清同治年間關中兵禍,重陽宮殿宇遭兵燹。後文革中重陽墓被掘,重陽祖師遺蛻被棄荒野,幸有祖庵北村的趙茂忠先生將遺骨隱藏,1997年陳法永道長受中國道教協會委託重修重陽宮時,重陽祖師靈骨被發現。
  經2006年重陽宮主持陳法永道長四處奔走,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現已修建完工王重陽祖師墓園,並於2009年11月18日,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省道教協會、北京白雲觀、香港青松觀、戶縣重陽宮承辦,在戶縣重陽宮舉行「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靈骨安奉大典暨王重陽與全真道學術研討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省政協副主席張偉等出席典禮。

  重陽宮轉了一圈,12點50分,我們在道觀門口吃飯,吃了兩個桃子、一個梨。彷彿古代的修道人似的,以菓為食,模擬一番。
  這裡的硬體設備仍然不太好,廁所有點簡陋,洗完手就一個台階突然降下來,遊客走出來很容易受傷。妻在廁所門口腳拐了一下,也嚇了一跳。

二、成道宮.活死人墓

  在金庸的小說中,王重陽的練功地點「活死人墓」,是重陽宮中最神秘的地方。歷史上確有「活死人墓」這個地方,但卻在距重陽宮還有四、五里路程的成道宮中,也是王重陽修道有成之處。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王重陽四十九歲,他棄家隱居,在南時村(今祖庵鎮成道宮)掘地穴居,取名「活死人墓」,又號「行菆」,自居其中,潛心修持,又以方牌掛其上,書云:「王害風靈位」。
  獨居活死人墓,自書靈位,這種行徑十分奇特。為什麼要叫作「活死人墓」呢?他曾有〈贈寧伯功〉詩,對這種特殊的修煉方法做了闡釋:「活死人兮活死人,風火地水要只因。墓中日服真丹藥,換了凡軀一點塵。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閑寂真虛靜,隔斷凡間世上塵」。
  後人曾進一步解釋:「活死名墓,示絕後之重甦,靈位為牌,表亙初之自在。」他後來的弟子馬鈺亦有謂:「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可見所謂「活死人」是指「心死」的修煉功夫。
  從重陽宮出來,我們便問「活死人墓」在何處。
  門口一堆中年男人七嘴八舌地熱心回答,說往北走四五里路就到。因此,我們決定搭「摩的」(摩托三輪車)前往,一趟四元,很便宜。重陽宮門口不遠處,就有「摩的」在那兒,旁邊站著一位農婦,原來她是司機。但她鄉音極重,我們的對話極度困難,當我說要去「活死人墓」時,實在完全聽不懂她在說什麼。
  最後妻聽出來了,她說的「逞道拱」,原來是「成道宮」,「活死人墓」就在「成道宮」裡面,她要帶我們去。
  「摩的」騎出去,就是一片田野,純然鄉間風光。往北騎了不是很久,我們的車子在一道奇怪的鐵門前停了下來,我滿心狐疑,真不敢相信這是「墓」。

[attach]110163937[/attach]

  推開鐵門,院子很大,但極簡陋,院落盡頭果然有個小廟,上書:「重陽成道宮」五個字。
  院裏有個穿著背心的中年道士,手拿著臉盆,正待洗衣服,他停下了腳步,用很奇怪的表情看著我們。我想,這確實不是一個熱門的觀光景點,會來的人真的太少了。
  我心裡一點底也沒有,很心虛地向他打聽「活死人墓」,他往裏一指:「就在後面。」
  我們進了院門沒走幾步,答案揭曉了,兩塊石碑矗立在眼前,一塊鐫著「活死人墓」四字,一塊是馬丹陽的勸世碑文:「丹陽十誡」。碑前僅是一條小徑,相當仄狹。

[attach]110163940[/attach] [attach]110163945[/attach]

  往裏走也有個小小的重陽宮,簡直沒有香火可言,屋裏有王重陽塑像,但氣氛實在蕭條,我們退出來,重新細看活死人墓。

[attach]110163950[/attach] [attach]110163953[/attach]

  書上說這裡原有活死人墓碑,是元憲宗二年(1252)掌教真人李志常所撰,已佚,如今的「活死人墓」碑是嶄新的,當然是後人書寫重刻的了。
  雖說墓道口已封起來,但原先的位置呢?道士說就在碑後面,竹林的地方,不過誰也沒進去過。據傳此地曾挖開墓道,發現裏面確有地下室,看下去深不見底,為了保護起見,沒有讓人進去,就用土封住了。
  左看右看,王重陽的傳奇故事,就隱在那竹林後面,召喚著我無限的想像。這時溫暖的金色陽光照進來,我真捨不得走,但又不知能看什麼,還是只能依依不捨地走了。

三、遇仙橋.遇仙宮

[attach]110163958[/attach]

  從重陽宮往北走,大約十里地左右,就是甘河村(從前叫作甘河鎮),這是傳說中重陽遇仙的地方,意義非凡。
  14點20分,我們坐上806公交車,前往「戶縣」,結果還沒到戶縣車站,就被司機丟在路邊,還得自己搭出租車。幸好,很快就搭上一個女師傅的出租車,我們請問她「遇仙橋」的所在。
  她雖然不知「遇仙橋」,但她知道「甘河鎮」,我想,這樣應該找得到吧?就上了她的車。她開的是我們早上走過的路,來到一個交叉路口,細心地向我們介紹:往西走是祖庵鎮,往北走就是甘河鎮,約需20分鐘就到了。
  一到鎮上,師傅下車一問,居然近得很,前面右拐就到,傳說中的「遇仙橋」赫然出現在眼前。
  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陽棄家出遊,在甘河遇異人(一般認為是鍾離權、呂洞賓二仙)授以內煉之法,傳授金丹口訣。自云:「四十八上得遭逢,口訣傳來便有功。一粒丹砂色愈好,玉華山上現殷紅。」遂棄妻子入道,次年復遇二仙授以《五篇靈文》。
  王重陽遇仙之地有橋,故名「遇仙橋」。
  民國十四年的《重修周至縣志》說:「橋在甘河,相傳王重陽於此遇仙得道,故名。」《蜀道驛程記》則對這裡的整體環境,做了如下的描述:「自遇仙橋至赤水橋,浦村山煙,應接不暇,漁川江村,諸源之水,北流入渭。」
  一百多年後,元世祖為彰顯祖師仙跡,於至元廿九年(1292)詔命孫德彧真人重修此橋,翰林侍講學士元明善奉詔撰寫碑文。《甘水仙源錄》卷十中,收載了名人學士題詠的「遇仙橋詩」二十餘首,可見遇仙橋在當時引起的注目。
  目前這座橋還在,為三孔拱橋式建築,洞楣上有浮雕六塊,東西長十三點四公尺,南北寬十公尺,全以石條砌成,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元代石拱橋。

[attach]110163962[/attach]

  這就是王重陽遇到漢鍾離、呂洞賓的地方?真是太傳奇了!對研究內丹學的人來說,這個地方簡直是聖地了。雖然人煙稀少,沒什麼遊客,但歷史價值很高。這座橋始建於元初,歷史的滄桑幾乎讓它湮沒於地下,只有拱石上的龍頭浮雕,還隱隱約約地透露著昔日的輝煌。
  看完橋,再往前走,想要尋找那座供石雕像的小廟:「遇仙宮」,左看右看,附近都是矮房,實在不像。
  結果就在橋後戲台的後面,找到一間屋子,樣貌十分破敗簡陋,我一細看,門楣上貼了「道法寬廣」四個字,這……應該就是座廟吧?我還不敢確定,一位大娘正好路過,我趕緊上前請問,不廖她鄉音重極了,比手畫腳,全不知說些什麼。說來說去,只知這是廟,其他完全聽不懂,真傷腦筋。
  但是她非常有趣,一直口齒不清地說著:「你說……我不懂……不懂……」,然後露著她僅剩的一顆牙對著我們大笑,真是太可愛了。
  順著她手指的方向往西走,再向路邊的三個女人打聽。雖說他們比大娘年輕些,還是比手畫腳,聽得很吃力。我們再順著她們手指的方向,往前走了兩戶人家,鑽進屋裏去問。
  屋裏兩個女人,一個老年、一個中年,依舊比手畫腳,不知說些什麼。不過這回大概明白了:「沒有鑰匙,進不去,人沒在。」
  我們很失落地回到那座廟前,我有點想翻牆進去,不過從門縫看,裏面也上了鎖。妻則不斷打電話問查號台,想查出「遇仙宮」管理處的電話。這廟這麼小,哪來的管理處?我已經想放棄了,妻卻說,要問那有鑰匙的人手機號碼,或他什麼時候回來,我們等他。
  說真的,此時我早已不抱希望,不想問了。勉強隨著她走,回到方才那戶人家,那兩個有點年紀的女人早已不見,倒是有個小女孩在屋裏炕上待著。妻正待問時,門口來了一個老先生,他用力比著廟的方向,口裡嚷嚷,我全聽不懂,妻卻聽懂了:「他說要幫我們開門!」真是峰迴路轉,我們成功進入了「遇仙宮」,看見了那三座石雕!中間是王重陽,左右是馬鈺和孫不二!

[attach]110163966[/attach] [attach]110163970[/attach]

  三尊石雕像為明代石雕像,栩栩如生,重陽祖師端坐正中,氣宇軒昂,頗有大家風範:兩個弟子站立兩旁,形象逼真,妙趣橫生。
  在王重陽造像底座左側鐫有楷書42字:「大明正德七年(1512)四月十七日,造像施主東嚴村楊榮張氏楊堂,造真人像西嚴村同臣李杰,本宮主持康繼逵。」這是明代遺物的重要證據。
  其實,元代所建的「重陽遇仙宮」早已無存。六百多年後(1987年),三尊石雕像在遇仙橋旁挖掘出土,自然引起了當地的震動,村民於是將石像供奉在橋畔的小廟中,也就襲用當年的名字:「遇仙宮」了。

[attach]110163973[/attach] [attach]110163975[/attach]

  看廟的老人一路叨念,非常熱情,可惜鄉音實在太重,我真懂不了幾句。

[attach]110163884[/attach]
看廟的老人非常和藹,而且說話風趣

  16點20分,上西戶高速,車資24元。
  17點13分在城南客運站下車。搭出租車回飯店附近飯館多的地方下車,7元。今晚吃北京老鋪烤鴨,64元,吃了一個鐘頭。

---分隔線---

【個人心得】

  毫無疑問,重陽宮不是一個熱門景點,遊客相當稀少。成道宮的活死人墓,和甘河鎮的遇仙橋、遇仙宮,更沒有遊客蹤跡,簡直連景點也談不上。但對我來說,卻是值回票價、一償宿願的旅程。戶縣人的鄉音都非常重,幾乎沒有人能說標準的普通話,可以想見這個地方的落後。但也正因如此,我們在此如沐春風,可以充分享受鄉間的純樸、感受那裡的土地和溫度,還可以在那樣的空氣裡,睹今懷古,遙想著返樸歸真的道家氣象,追慕道家前賢的自在灑落。
  王重陽的名氣很大,從小我就看著《七真修行史傳》長大,對他的神異事跡充滿了想像。後來看了《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對他的歷史背景又多了一點小說讀者的憧憬。寫博士論文的時候,王重陽的身影就時常在我心裡閃現、盤旋,想像這樣的一代人傑,他的生命歷程究竟是什麼樣子。
  走一趟戶縣,其實是看不到當年的遺跡了,我只能望著元代建的遇仙橋,想像當年王重陽生命的轉折;站在活死人墓前發愣,揣想他如何斬斷自己的塵心;撫著元朝立的石碑,追想那盛極一時的全真道……至少,那是王重陽師徒真正走過的地方。
  王重陽生當衰亂之世,正是國難方殷,「南渡君臣輕社稷」的時候,他自己本是好義任俠的人傑,如《全真教祖碑》記載:「會廢齊攝事,秦民未附,歲又饑饉,時有群寇,劫真人家財一空,其大父訴之統府,大索於鄰里三百餘戶,其所亡者金幣,頗復得焉。又獲賊之渠魁,真人勉之曰:『此乃鄉鄉黨饑荒,譬如乞諸其鄰者,亦非真盜也,安忍陷於死地?』縱舍使去,里人以此敬仰先生愈甚。咸陽、禮泉二邑,賴先生得安。」其胸襟氣概可以想見。但那樣的時勢環境,使他無力挽回絕對的頹勢,他的行徑日趨激切,乃至於活埋自己,自稱活死人,任人嘲笑,自居害瘋,如此種種,可以想見他胸中憤慨,絕非沒有用世之心的人物,但「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走上了出世的道路。
  在他之前,道教的形象淪落得相當不堪。北宋的道士林靈素曾以妖妄異術,得到徽宗寵信,權勢地位,皆盛極一時,但僅五六年之間,即失勢而死。他得勢期間,胡作妄為,使道教大失人心。南懷瑾曾說:「徽宗陷溺邪術──並非正統的道教,因之流風遺毒,一直影響到他的兒子欽宗手裡,更演出不可收拾的悲劇。」不久之後,北宋王朝也即滅亡。
  面臨道教的頹敗,王重陽則加以翻天覆地的改造。他在活死人墓成道之後,除了在重陽宮一帶傳法勸道,更東赴寧海(山東牟平),以「教雖分三,道則唯一」,「天下無二道,聖人不兩心」,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他以《道德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必修經典,認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
  這樣的「全真道」,不崇尚符籙,不事黃白煉丹之術,與正一道的符籙科儀等法門截然不同,充滿積極救世的色彩。其修持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王重陽仙逝之後三年之間,全真道傳教範圍波及關中、河南、河北、山東大部分,遍於社會上下各階層,其影響至深且鉅。

[attach]110163883[/attach]
金庸《神雕俠侶》附上此圖並說明:永樂宮的重陽殿壁畫,描繪王重陽與全真七子的事蹟,本圖為「救荀婆眼疾」,顯示全真教重視拯濟平民疾苦。

  當成吉思汗崛起蒙古,全賴武力征伐,素無文化基礎,根本不懂文化和政治的建設,如非王重陽弟子丘處機等教化其間,禍害之烈,難以想像。當時南宋和金朝都對丘處機宣召,高瞻遠矚的丘處機卻對兩邊婉拒,惟獨接受了成吉思汗的宣召,以七十三高齡,跋涉數萬里,對成吉思汗宣講「敬天愛民為本,清心寡欲為先」的治世養生之道,規勸大汗「少殺戮」、「減嗜欲」。在他的影響下得以活命的百姓無慮數萬,《元史.釋老志》載:「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無所逃命。處機還燕,使其徒持牒,召求於戰伐之餘,於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因此,後人說丘處機是「救民於塗炭之中,奪命於鋒鏑之下」,清代乾隆皇帝更御書「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推崇備至。
  救人是有形的生命,保存文化則是無形的慧命,元朝的趙道一有一段對王重陽評論,更見深入。他說:「皇不足則帝,帝不足則王,王不足則霸,霸又不足,則道之不幸也。至哉全真!傑生中土,轉澆漓以宗太樸,化頑獷以慕無為。一師倡之,七真和之。猗歟盛哉!時當今之有國也。力不侔於五胡,德弗逮於拓跋,綿綿之運,信罔有矣!然天啟玄元之教,俾福被於群生。斯道無喪,以至今日,全真之功也。」在澆漓頑獷的政權下從容布局,在廣大的民間社會裡救人度眾,一個新興道教宗派,保存了民族命脈和元氣,傳統文化,這是王重陽的不世之功。
  在重陽宮前,追懷千古,我深致無限的敬意。




作者: hi_puzzler    時間: 2015-8-18 08:54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ukr    時間: 2015-8-18 11:12 PM

本帖最後由 yukr 於 2015-8-18 11:16 PM 編輯
hi_puzzler 發表於 2015-8-18 08:54 PM
說的好詳細喔。這位大大,可能也是修行之人喔。看完,好想也去看看,我到過西安 但我的目的是奔那兵馬俑去 ...

謝謝您的回覆
西安的兵馬俑我也看過了
確實值得一看
終南山下這一條實在冷門
大大如果要去
這篇文章裡的資訊應該還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不過
要有心理準備
重陽宮還像觀光點
成道宮和遇仙橋
可一點都不像觀光點唷

作者: bradeyny9968    時間: 2015-8-20 10:16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975f    時間: 2015-8-31 01:49 PM

看了這篇, 收穫良多, 可能只有金庸以前去過吧
作者: yukr    時間: 2015-8-31 03:53 PM

本帖最後由 yukr 於 2015-8-31 04:11 PM 編輯
975f 發表於 2015-8-31 01:49 PM
看了這篇, 收穫良多, 可能只有金庸以前去過吧

呵呵,我猜金庸寫小說的時候應該沒去過,因為小說裡的描寫,和實際情況實在相去甚遠。他主要的根據,還是一些舊籍的記載,加上他的想像而撰成。
金庸小說所涉及的內容,遍布中國各地。有很多地方,都是在他的小說成名之後,近年來規劃為觀光景點,並邀請他前去走一趟,以增加觀光賣點。他常常是在這種情況,才首次到訪該地的。
從前的人進行創作,時常是僅憑文字記錄,加上一點點圖畫,就寫出來了。像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滕宗諒知道他沒有去過洞庭湖,更沒有登臨過岳陽樓,所以送去一封書信,再附上《洞庭秋色圖》一幅。范仲淹就這樣寫出了名震千古的〈岳陽樓記〉,咱們只能衷心佩服。
作者: 975f    時間: 2015-9-1 02:22 PM

感謝說明, 同意, 以前的人文筆確實是我們比不上的
作者: derek0919    時間: 2015-9-3 11:44 PM

哇勒真的有此處.... 大大寫得真的很仔細喔,文筆不錯,感謝分享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