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中國哲人觀水悟性 [打印本頁]

作者: slijcworld118    時間: 2007-9-4 02:05 PM     標題: 中國哲人觀水悟性

中國哲人觀水悟性


水的至柔處下,啟發老子尚雌無為的哲學理念;
水的流動不居,觸動孔子感慨「不捨晝夜」的時空變遷。
中國思想文化實賦予水,相當廣泛的社會屬性和道德內涵。

水,在中國思想文化中有著極其豐富的象徵意蘊。在先民的眼裡,水是天地萬物及其生命的本源。《管子‧水地篇》曰:「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 室。」當混沌分化、天地初判之際,首先產生的就是水。《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一曰火,一曰木,一曰金,一曰土。」《禮記正義‧月令》疏:「天一 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陽無偶,陰無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併;天七成火於南,與地二並;地八 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乎中,與天五並也。」唐人梁洽《水德賦》曰:「大哉乎!茲水獨靈,長以利貞,分位象於八卦,得柔謙 於五行。混之不濁,流之不盈。蓄恬澹以凝潤,含虛無而洞清。其近窺也,若冰鮮與玉潔,映曙空而內澈;其遙觀也,如雨罷而日晶,澄遠氣於初晴。德之深,興上 善而均美;讓之大,居下流而不爭。處地為泉源,則江漢朝宗之義立;在天為霧露,則陰陽變理之功成。辨涇渭於九流,雖眾不雜;察蚩妍於萬象,在隱皆明。」在 這裡,即對滋潤生命的泉源——水,賦予了相當廣泛的社會屬性和道德內涵。

體水:道的哲學

至柔處下

從老子、孔子肇始,自然的存在物如天地、日月、山川等,在不同的思想家眼中,即呈現出多采互異的思想文化特徵。在老子看來,水的至柔處下的特性,正是其尚 雌無為哲學理念的象徵。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也就是說,水的品質屈 順不爭,但它總能克服前進道路中的任何障礙,循著阻力最小的路線前行。

水之七德

老子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並謂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 爭,故無尤。」也就是說,水的德性,總是「善利萬物」,不但利,而且善於利;不限一物,而是萬物;雖然善利萬物,而且不爭,甘「處眾人之所惡」,它是「不 爭之德」的最高體現。這是「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精神,這是法「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善利者,利而不害也,為而不爭也。聖人之為, 就是「善利萬物」。聖人何止「為而不爭」?他根本是「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他雖然善利於萬物了,卻是「不恃」、「不居」、「不 欲見賢」,卻是「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非但如此,他反而「處惡」若飴,反而「明道若昧」、「建德若偷」;反而「知其榮,守其辱」。上善 若水,故幾於道。至於善為道者,對於聖人來說,體現於他們身上的德性是:

善為道者法水之德

一、居善地。善地者何?「眾人之所惡」也。善的標準,就是合於自然,就是樸素。為道之善地,是山林野外,青松流水,蓬茅陋屋,而鄙棄高樓大廈,遠離塵世紛擾,此正眾人之所惡也。
二、心善淵。但不是因為靜了便好,所以去求靜。其心善淵,是虛心弱志、無知無欲的自然境界,不求靜而自靜,是謂善淵。
三、與善人。「天道無親,恆與善人。」善人者,法此天道,體此天道,以禦人道之人也。善為道要相與志同道合者,即大道的伴侶共同學習實踐,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證道弘道,所謂肝膽相照,切磋琢磨,同化於道,溥及天下也。
四、言善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就是言而有信。不美,就是不虛假浮華,不雕琢粉飾。提倡實話實說,真話真說,說到做到,反對說假話、說空話, 反對花言巧語迷弄人。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做到了「言善信」,說話本著大道,取信於大道,取信於人民,就可以「善言者無瑕謫」了。「善言」、「善信」,言 出乎道,言不離道,非道不言也。
五、正善治。正者,清靜無為之正道也。持此清靜無為,則無不治矣。「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 也;無為而已,則無不治矣。」此是老子對「正善治」的自下注腳,是謂妙解。「清靜可以為天下正」,自然而已。其自正、自治、自化、自合於道,乃是「道生 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勢成之。」不得不然,勢所必然,「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亦恆自然也。
六、事善能。有道者,唯道是從,善法自然,其任事也,知常禦變,知和禦偏,知己自勝,知人善任,進退不離其本,動靜不失其機。因此,「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水到渠自成,攻無不克也。
七、動善時。「聖人不巧,時變是守」,「與時遷徒,應物變化」。莊子說:「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其動也天,其靜也地」,「夫明白於天地之德 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與天和者,謂之天樂。」(《天道篇》)行動要和合於天之道,叫做「天和」,得此天和,叫做「天樂」。這是為道的大本大 宗,即根本所在。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知機其神,方能其「動善時」。可見「時」字對於為道的重要性,善時而動而進,自無危殆,自免無妄之災。
以上「七善」,是善為道者法水之德而顯現的,實乃法「天之道」的自然體現。惟是「道隱無名」而不可見。故借有形之水以喻之。詳細說它,何止萬善,實足無所 不善,故為「上善」。總此七種善德,皆自不爭而來、所以才沒有怨尤。水之不爭,是其自然的本性;善為道者、聖人者之不爭,亦是其自然本性;兩者皆由於大道 的本性——大公化生的外露。

觀水:儒家實踐的心法

賦山水以人文道德

如果說水的至柔處下,啟發了老子尚雌無為的哲學理念;水的流動不居,觸動了孔子對「不捨晝夜」的時空變遷的感慨;那麼也可以說是水的流向與變化,成為孟子 「性善」論的有力證據。面對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不僅儒家代表人物對其「仁愛」美德深受啟導,更導致許多哲人把水作為世界萬物的起源。這也就難怪孔子要 「亟稱於水」,並連連感歎「水哉,水哉!」其「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兩句名言,對後世產生了深廣的影響。因為它把自然的美和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品質相溝 通,從而賦予山川以人的社會屬性,在純粹物化的世界與人的精神世界之間架設了一條可以往來的通道。
孔子之後,儒家後學們對孔子具有道德哲學意味的山水觀,作了更為精細的闡釋和發揮。在《孟子》、《荀子》、《尚書大傳》、《韓詩外傳》、《說苑》以及董仲舒的《山水頌》,都對自然的山水給予了相當厚重的人文道德塗抹,從而使孔子所建立的山水與道德這條精神紐帶更為深廣。

有源有本 不捨晝夜

在問答徐子的問題時,孔子「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 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這就集中闡述了兩個問題,一是肯定水之有源「有本」,以喻君子之立本必資於 儒家之道;二是水之德性「不捨晝夜」而精進,正好契合君子鍥而不捨的修道過程。「有源」、「有本」,再加上「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即有取之不盡、用之 不竭的根本,又能鍥而不捨,努力躬行,完美的道德人格便借水性得以充分地顯現。所以朱熹在解釋這句話時說:「水有原本,不已而漸進以至於海。如人有實行, 則亦不已而漸進,以至於極也。」顯然,儒家先哲們在對水的觀照中,是深有感悟的。故孟子曰:「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 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致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以水比德

其後,荀子對儒家「觀水」之心法,有了更加精微的體認。他將儒家抽象的道德概念和水的自然特點一一比附,這種思維方式,就是《說苑‧雜言》中所載孔子對子 貢獨傳的「比德」——以水性來比附儒家之道德。荀子曰:「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偏與諸生 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下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 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浩,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總之,在儒家看來,水不僅是萬物滋生的基礎,亦是知識、道德的源泉。因此,君子要考察水,體味水,因為他所孜孜不倦追求的全部道德原則,都蘊涵在水的各種表現形態之中。
在這裡,水的特性與人的道德行為取得了一致。儒家倡導的人倫道德如「德」、「義」、「道」、「勇」、「法」、「正」、「察」、「化」、「志」等概念,皆在對水的觀照中得到了體認,後人稱之為水的「九德」。這種以物比德的思維方法,曾被儒家廣泛使用。

水性對人性之啟迪

西漢大儒董仲舒曾從九個方面闡述了水的特性及對人性道德的啟迪。他說:「水則源泉混混沄沄,晝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後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遺小 間,既似察者。循溪穀不迷,或奏萬裡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淨,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潔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 物皆困於火,而水獨勝之,既似武者。鹹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此之謂也。」

擇水:人居環境的優化

風水學中的擇水

水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物質,其對調節氣候、淨化環境具有重要作用,人類更是須臾離不開它。但如選址不當或使用不善,它也可促成無情的洪水吞噬莊稼和房 屋,或者引起污染,破壞生態系統。所以建築的選址中如何處理水的問題,也就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之一。於是在中國傳統風水學中,擇水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風水理論認為「吉地不可無水」,所以「尋龍擇地須仔細,先須觀水勢」,「未看山,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水受到了風水家的特別重視。他們認為水是山的 血脈,凡尋龍至山環水聚,兩水交彙這處,水交則龍止。由於水流的彎曲緩急千變萬化,風水家也將水比做龍,明代道士蔣平階《水龍經》說是專門講水系形勢與擇 地之關係的,其匯總了上百種關於住宅的吉凶水局,以供人參考。
風水家取捨水的標準,主要是以水的源流和形態為依據,水飛走則生氣散,水深處民多富,淺處民多貧,聚處民多稠,散處民多離。認為水要屈曲,橫向水流要有環抱之勢,流去之水要盤桓欲留,匯聚之水要清淨悠揚者為吉;而水有直沖斜撇,峻急激湍,反跳傾瀉之勢者為不吉。
風水理論中對水的認識除了考慮灌溉、漁鹽、飲用、去惡、舟楫、設險之利處,還很注重對水患的認識,「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認識到了水的 剛柔兩面性,水淹、沖刷、浸蝕等水害使人們總結出許多合理選址和建築防禦水患等措施。較典型的例子是在河流的屈曲處選址,即是河流彎曲成弓形的內側之處, 其基地為水流三面環繞。這種形勢稱為「金城環抱」。風水學中又稱其為「冠帶水」,是風水水形中的大吉形勢,所從皇家如故宮中的金水河、頤和園萬壽山前的冠 帶泊岸,到民宅前的半月形風水池和眾多位住宅均由此衍出。
這種水局之所以被認為是吉利的,除了近水之利外,主要在於其基地的安全及其美學境觀。由現代水文地理學可知,河流在地形地質的限定和地球自轉引起的偏向 力,形成了彎曲婉轉的狀態,彎曲之處便有了許多河曲之處,由於水力慣性的作用,河水不斷衝擊河曲的凹岸,使其不斷淘蝕坍岸,而凸岸一側則水流緩慢,泥沙不 斷淤積成陸,既無洪澇之災又可擴展基地,發展住宅。同時,冠帶狀的水流曲曲如活,給人以良好的視覺享受。而反弓水被認為「退散田園守困窮」,十分不吉利。 這種認識和實踐由來已久,如河南安陽的殷商建築遺址,便多設於河流的凸岸,而後世城市的選址則多不勝舉。

水源水質的考量

古代風水學中關於水的認識,大多是符合科學道理,故可多為今日選址所借用。如可選擇河流凸岸的台地上,且要高於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 穩定,死水低窪之處建房等等。除此之外,對水源水質也要詳加注意。就水源來說,不外有三種,其一是井水,井址的選擇應考慮到水量、水質、防止污染等因素。 盡可能設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方便取水處。要求井位地勢乾燥,不易積水,周圍二十至三十公尺內無滲水廁所、糞坑、畜圈、垃圾場和工業廢水等污染源。其二 為泉水,常見於山坡和山腳下,水質良好和水量充沛的泉水不僅是適宜的水源,而且還有淨化空氣和美化環境的作用,所以住宅周圍有山泉者,當為吉利之住宅。風 水學說:「有山泉融注於宅前者,凡味甘色瑩氣香,四時不涸不溢,夏涼冬暖者為嘉泉,主富貴長壽。」其三為地面水,如江河湖泊和蓄存雨水等,此類水污染情況 較井水和泉水嚴重,所以水的飲用取水點盡量選在聚落點河流的上游,排污點設在下游。如有條件飲用的水最好在岸邊設砂濾井,淨化水質提高水的清潔衛生程度。
就水質方面來說,以觀察品嚐的簡單易行方法來判斷時,當掌握水應清沏、透明、無色、無臭、無異味、味甘等。有條件的應當作化學生物試驗,檢查水的軟硬度、礦物含量和細菌含量等。看來,對水環境的考慮不外注意水勢、水源、水質三方面而已。

先民已重環境選擇

眾多考古資料證明,重視人的居住環境,這是中國本土文化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華先民們對自身居住環境的選擇與認識已達相當高的水平。仰 紹文化時期聚落的選址已有了很明顯的「環境選擇」的傾向,其表現主要有:一、靠近水源,不僅便於生活取水,而且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二、位於河流交匯 處,交通便利。三、處於河流階地上,不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襲。四、如在山坡時,一般處向陽坡。如半坡遺址即為依山傍水、兩水交匯環抱 的典型上吉風水格局。
頗具啟發的是,這些村落多被現代村落或城鎮所疊壓,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範圍內,在十五個現代村落中就發現了十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甘肅渭河沿岸七 十公裡的範圍內,就發現了六十九處遺址。可見,遠古時代的人們對聚落選址因素的考慮很是講究,這個古老的傳統根深蒂固地遺留在後人的腦海中,並具體顯現在 許多現代城市、村鎮的選址與建設中。
從上古文化遺址情況中還可判斷,人們聚居的地區,已出現了較為明確的功能分區。如半坡遺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區之外,居民區與墓葬區的有意識分離,成為 後來區分陰宅、陽宅的前兆。新石器時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斷改進,反映了人們隨環境而變化的適應能力,對原始聚落的位置選擇,也體現了遠古先民對居住環境的 質量有了較高的認識水平。總之,人們在觀察環境的同時,開始了主動的選擇環境。
從殷商之際的宮室遺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們對河流與居住環境之關係的認識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陽西北兩公裡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這裡 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轉而向東流去。就在這條河流的兩岸,其南岸河灣處的小屯村一帶,是商朝宮室的所在地;宮室的西、南、東南以及洹河以東的大片地段, 則是平民及中小貴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帶則為商王和貴族的陵墓區。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宮室區、民居區還是生產區、陵墓 區,它們都是位於河水曲折懷抱之處,這充分證明了後世風水學中追求「曲則貴吉」理念源遠流長。正如《博山篇‧論水》中所說:「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彎環曲 折,水格之貴。」蔣平階《水龍經》亦曰:「自然水法君須記,無非屈曲有情意,來不欲沖去不直,橫須繞抱及彎環。」「水見三彎,福壽安閒,屈曲來朝,榮華富 繞。」總之,對水流的要求是要「彎環繞抱」,講究「曲則有情」,因為「河水之彎曲乃龍氣之聚會也。」(《陽宅撮要》)
再則,風水學中以河曲之內為吉地,河曲外側為凶地。《堪輿洩祕》曰:「水抱邊可尋地,水反邊不可下。」《水龍經》亦認為,凡「反飛水」、「反跳水」、「重 反水」、「反弓水」一類的地形均為凶地,不利於生養居住。所謂「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環朝穴。水乃龍之接脈,忌乎沖射反弓。」顯然,這是古代先民在對河流地 區的自然環境與城鄉建築之關係作了長期的觀察與實踐中得出的結論,這一結論與現代河流地貌關於河曲的變化規律是相吻合的。換而言之,古代建築風水學中所總 結的「水抱有情為吉」的觀點,就是根源於此種科學認識的基礎之上。

現代意義的風水寶地

從現代城市建設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慮整個地域的自然地理條件與生態系統。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巖性、構造、氣候、土質、植被及水文狀況。只有當該區域各 種綜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協調、彼此補益時,才會使整個環境內的「氣」順暢活潑,充滿生機活力,從而造就理想的「風水寶地」,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活環境。
對於中國常見的倚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具有生態學意義的典型環境。其科學的價值是:背後的靠山,有利於抵擋冬季北來的寒風;面朝流水,即 能接納夏日南來的涼風,又能享有灌溉、舟楫、養殖之利;朝陽之勢,便於得到良好的日照;緩坡階地,則可避免淹澇之災;周圍植被鬱鬱,即可涵養水源,保持水 土,又能調節小氣候,獲得一些薪柴。這些不同特徵的環境因素綜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個有機的生態環境。這個富有生態意象、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或村鎮,也就 是古代建築風水學中始終追求的風水寶地。
風水最重理想環境的選擇,而風水的理想環境主要由山和水構成,其中尤以水為生氣之源。《水龍經》中說:「穴雖在山,禍福在水。」「夫石為山之骨,土為山之 肉,水為山之血脈,草木為山之皮毛,皆血脈之貫通也。」因為石為山之骨,水為山之血脈。山以水為血脈,本身就是有機的。《黃帝宅經》的觀點更為明確:「宅 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髮,以捨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儼雅,乃為上吉。」這裡明顯地把宅捨作為大地有機 體的一部分,強調建築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這是風水關於建築思想的主旨。
中國古代建築受風水影響最大的就是追求一個適宜的大地氣場,即對人的生長發育最為有利的外環境。這個環境要山青水秀,風調雨順。因為有山便有「骨」,有水 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幾乎所有風水環境均講究山水相配,並按照一定的風水空間結構進行組合。為什麼許多風水地能成為人們修心養性、休養 生息的理想場所呢?原因在於其山水組合合理,能給人一種幽雅舒適、心曠神怡的感覺。從這種意義上講,「地靈人傑」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難怪乎人們會孜孜以求 合理組合的山水環境。
【人籟論辨月刊第4期,2004年4月】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1.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